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镇全力化解信访矛盾促社会和谐的调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镇全力化解信访矛盾促社会和谐的调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镇全力化解信访矛盾促社会和谐的调查

高坪区江陵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始终让群众“上访有路、告状有门、有事能诉、有冤能伸”。不到两年时间,市、区挂牌督办该镇的7件信访老缠案都得到了妥善化解。

一、以建章立制为出发点,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息访

1、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包案调处制。江陵镇认真坚持信访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包案调处制,要求包案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逐案调查,逐件分析,逐个研究,采取“一对一”、“一包一”等办法,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根据领导分工和信访诉求内容,把24件信访案件包案到人、责任到村社,坚决杜绝一拖了之、久拖不决的现象。

2、坚持和完善信访工作主动调处制。江陵镇推行“一线工作法”,即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建立健全了“三定一公开”制度。一是定人,实行镇领导分村包案负责制。二是定点,驻村领导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和集中办公。三是定时,驻村领导每周到所负责村组三天以上,集中力量办实事。四是公开,将驻村领导的姓名、职责、联系方式公开,群众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其解决。

3、积极探索息访息诉的有效办法。江陵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困难救助资金,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琴台寺村何水娃身体残疾,儿子坐牢,媳妇远走他乡,留下两个孙子,没有饭吃到政府闹事、骂街,不给钱就砸政府门窗,还到公路上强行拦车收费,经常造成交通堵塞。车主打电话到市长热线,公安、路政等部门多次取证,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镇党委、政府决定从治本入手,实施帮扶,着力源头上解决问题。党委书记何远彪捐款200元给他看病,镇长陈强为他送去两头猪崽,结对帮扶干部帮助发展家禽养殖,民政部门按月发放困难补助80元,其爱人也吃上了农村低保,生活有了保障的何水娃被党委、政府的真情所感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到公路上拦车收费,再也没有到市、区政府上访了。

二、以强化教育为支撑点,变外部转化为内心转化

江陵镇采取正面引导和反面教育并重的方式,引导群众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明白是非,以群众教育群众化解社会矛盾。谢家坝村74岁的村民张秀礼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一名老兵,每月享受定补金150元。张老汉以自己是“有功之臣”又年迈多病为由,多次到镇上、区民政局讨要医药费,不给就静坐不走。时间一长,次数一多,镇干部看到张秀礼就绕道而走,恐避之不及,“防火、防盗、防老张”在广大干部中一时成为最流行的口头禅。镇党委在研究信访工作时认为,张秀礼家建有二层楼房,在信用社有存款,并不困难,但是他过去的确为国家做出过贡献,所以不应该一味地躲避他,而应讲究策略和办法。为此,镇上请来张秀礼以及10多名困难、“五保户”群众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比谁更需要救助”座谈会。明白真相后的“五保户”当场就骂张秀礼不要脸,生活富裕还与他们争吃救济款。“亏我还是当过兵的,惭愧啊!那么多人需要帮助,而我领着补助还成天要救济。”贫困户的讲述让张秀礼为之动容,他再也不到镇上、区上要救济款了。

三、以关注民生为落脚点,变找上门“逼宫”为送上门服务

江陵镇认真解决群众疾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思想上靠近群众,在行动上走近群众,在心灵上贴近群众,切实从感情上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搽盘垭村郭元华是远近闻名的“上访司令”。1996年12月,郭元华的儿媳超生二胎拒绝缴纳罚款,镇干部强行拿走了他装有衣服的皮箱,后不慎遗失。他便以皮箱内有3700元现金为由要求赔偿。多次协调解决失败后,郭元华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上访之路。镇党委将郭元华作为重点转化对象,党委主要领导带领党员突击队10余人到郭元华家,帮他翻挖土地、嫁接果树、修枝整形,安排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义务为他高换柑橘100多株,先后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资金500余元。元宵节那天,镇党委将郭元华等10名贫困户请到镇上共度元宵佳节。党员干部一次次心贴心的帮助,使其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基层党组织由不信任到信任,由对立到亲近,由冤家到亲家,主动向镇村党组织写了不再上访的保证书。转化后的郭元华当上了镇里的“维稳先锋”,在全镇2006年总结暨表彰大会上,郭元华被评为“维稳先进个人”,作为先进典型代表发言,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四、以依法行政为着力点,变“磨嘴皮”为“走正步”

江陵镇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咨询、以案说法等方式,积极开展“法律进村社、法律进农家、法律进校园”活动,增强广大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对一些说理无效的案件果断“走正步”,诉诸法律程序。2002年,江陵坝村将3900余亩河坝地租赁给四川南充永逸乳业公司发展奶牛养殖。两年后,该公司以实际土地面积小于承包面积为由拒绝支付群众土地租赁款达120余万元,导致1200余名群众多次到市、区集访。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镇政府将永逸公司告上法庭,律师由政府请,原告由政府当,群众有什么意见通过代表途径反映,什么事情按照程序走。目前,法院第三次诉讼判决公布下来了,广大群众情绪稳定,较好地处置了全区农村最大的不稳定隐患。2003年,何英泽购买了江陵镇计生办门面做生意,并且签订了购买合同书,约定楼上住户上下楼经过门面。但何英泽单方面毁约,封堵了门面后大门,造成楼上住户无法通行,并以购买面积超出实际面积为由,多次到市、区政府上访,要求退还多出面积的购房款,不断纠缠各级领导。镇党委、政府直面矛盾,不推不躲,积极引导走司法诉讼道路,专门确定了工作班子,不厌其烦地到何英泽家中做疏导解释工作,为他借垫诉讼费用,让司法所的同志免费为其作诉讼。通过法院公平、公正裁决,这个上访近5年的老案终于息访。

近年来,江陵镇争主动、夯基础、抓关键,全力化解信访矛盾社会和谐的有效做法,给我们留下了三点启迪。

——心存百姓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江陵镇在化解信访遗留问题中,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理解和对待来访群众,并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践证明,信访工作群众基础是关键,只有变被动为主动,保持热心、耐心和爱心,群众的合理诉求就能得到妥善解决,就能达到息访息诉的根本目标。

——动之真情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信访工作实质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包案责任领导要熟悉并掌握上访诉求的事实基础和政策依据,切忌草率从事,敷衍塞责。常言道:“感乎人者,必先于心”。江陵镇的郭元华和何水娃这些老缠户能够彻底息访息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做到了以情感人、以情暖人、以情服人、以情息人。

——依法依规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信访户的诉求,从表面上看,是对现实某一方面的不满而发气泄恨的政治问题,但透过实质,大多还是一个利益驱动的经济问题。但无论是什么问题,都有政策底线,都必须依靠政策、法律来规范化解信访矛盾,永逸乳业信访案和何英泽信访案就是典型例子。这两个案子经历了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多次调解,均以失败告终。江陵镇党委、政府最终通过司法程序,使问题得到了妥善化解。特别是永逸乳业案的成功处理,更是说明了一个问题——该依法调处就得坚决“走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