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实施安全饮水行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蓬安县地处川东北干旱走廊,十年九旱,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比较严重,人畜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全县饮水不安全特别严重达11万人之多,占总人口的16%。饮水难已经成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行动作为“十大惠民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科学规划、整村推进,建管并重、实际受用,阳光操作、群众满意”的思路,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截止目前,共建成各类人饮工程4954处,解决了6万人饮水困难。
因地制宜抓规划
一个好的规划就是一条捷径。我们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坚持“五优先”(即旱山村严重缺水农户优先,饮用含氟、苦咸水农户优先,场镇饮水特别困难乡镇优先,中(小)型水利工程淹没区优先,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优先)的原则,把执行工程技术标准与尊重农户意愿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人饮工程建设规划。一是立足于“早”抓规划。在2005年3月已经形成的《蓬安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去年50年一遇特大干旱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抽调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技术人员成立8支队伍,与乡村干部、群众代表一道,逐村、逐社、逐户调查核实农村缺水状况,了解农户用水意向,为及早启动全县人饮工程建设赢得了时间。二是立足于“全”抓规划。实行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年实施,制定了《2007-2008年度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特别严重农户总体规划表》,把11万农村饮水不安全特别严重的农户规划落实到乡镇、村社和农户,并制定年度规划。三是立足于“实”抓规划。在方案制定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自下而上形成实施方案,并以村为单位,公布拟解决人口、项目补助标准、建设管理办法、群众参与模式等内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修改完善,并在该村醒目位置张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填报规划卡;在建设模式上,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采取集中供水站、联户供水、卫生井、机井、水窖、水柜等多种模式,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不搞一刀切;在水源规划上,根据“先利用现有水源、后开辟新水源,先用好地表水、再开发地下水”的思路,在保证水质水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使用水资源和工程投资;在项目管理上,实行工程建卡管理制度,工程一处1卡、卡片一式3联,县人饮办、乡镇、村各存1联,按卡实施,按卡验收,避免了项目规划和资金安排随意性。
多管齐下增投入
人饮安全工程建设,投入是重点,资金是保障。我们坚持“以补促投”的原则,实行项目补助为主、地方财政配套、群众自筹参与,有效破解了人饮工程建设资金“瓶颈”。一是用好项目资金。积极对接国家惠农政策,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主动与省、市主管部门衔接,努力争取人饮、扶贫、红层找水等项目资金。根据项目属性进行统筹安排,既避免重复建设,又不落下一村、遗漏一户,实现了项目全覆盖。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在上级项目资金暂未到位的情况下,由县财政预先垫付工程款,实行工程竣工一处,验收一处,兑现一处。目前,已先期垫付工程建设资金300万元。县财政打紧安排,预算资金100万元,专门用于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同时,县财政一次性安排工作经费50万元,保证了人饮工程建设日常工作有序运转。三是发动群众自筹。以文件形式明确土石方开挖、回填和材料的运输等由农户投劳完成;土地的占用、青苗、林木补偿、入户材料等由受益农户协商解决;每处工程超支部分由群众自筹解决。目前,全县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自筹资金、投工折资480万元。
整合力量强推进
为了确保不出现一户农户因干旱造成吃水困难,我们提出6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的刚性目标。同时,自我加压,决定于7月启动明年人饮工程建设,年底全面解决11万饮水不安全特别严重农户的饮水困难。为此,我们整合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打好人饮工程建设攻坚战。一是整合领导力量。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农业、财政、组织、卫生的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水利、扶贫、国土、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项目乡镇,负责具体指导人饮工程建设。项目乡镇由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井,负责协调处理人饮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二是整合技术力量。整合全县水利技术力量,把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骨干和水利局退居二线的领导抽调到人饮办公室工作,负责对全县人饮工程建设进行综合协调;把人饮建设乡镇分成东西南北4个片,由水利、国土、扶贫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指导;人饮办全体技术人员每人联系2—4个项目乡镇,巡回指导;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利干部对辖区内的人饮工程定点联系,现场指导。三是整合督查力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项目乡镇检查人饮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每周抽查一次帮乡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工作落实情况;抽派一批工作责任心强、退居二线的正科级干部与县目标办、人饮办一起,组成4个督查组,每月上旬、下旬深入4大片区,检查人饮安全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月初以《督查通报》形式予以挂牌;每一处工程均由受益农户派2至3名代表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严把关口保质量
质量是人饮工程的生命。我们把确保人饮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把好工程建设各个重要环节。一是严把物质采购关。对人饮工程所需大宗物质、管材、设备等单项材料全部实行政府招标采购,评标过程由监察、公证、发展计划、水利、财政等部门进行监督,安排销售商在县城和7个中心乡镇设立销售点,方便群众购买。目前,累计采购各类管材150km,机电设备2500台(套),采购金额达135万元。同时,县工商部门对人饮建材销售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县技术监督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防止不合格材料和“三无”产品进入人饮工程。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对集中供水站,根据工程投资规模,采取招投标、比选、竞争性谈判三种方式,选择有资质、有经验、守信誉的专业建筑公司承建;对联户工程,由村上组织,群众代表参与,选择有农村水利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施工;对分散的户办工程,由群众自行物色专业队伍建设,水利技术干部帮助把关。三是严把工程监理关。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采取层层监督、巡回监理的办法,建立了由人饮办、乡镇干部和水利技术人员、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三级质量监督体系。县人饮办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人饮安全工程监理小组,不定期深入各施工现场,巡回监理;乡镇干部和农业服务中心水利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人饮安全工程定点联系,现场监理;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轮流驻守工地,跟班督查,全程监理。四是严把资金安全关。人饮工程国补资金由县财政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县级报帐,打卡直补。工程经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一律转帐到乡镇信用社,由信用社打卡直发到受益农户代表帐户上,有效避免了资金层层下拨停留时间长的现象,防止了人饮工程建设资金“跑、冒、漏”。对群众自筹资金,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公布,张榜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着眼长效重管护
人饮工程“三分建、七分管”。我们坚持“未建工程先议管”的原则,做到没有管护制度不立项,制度不完善不立项,解决了长期以来人饮工程权责不明、管理不善、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确保人饮工程永续利用。一是明晰工程产权。参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政策要求,工程验收合格后,对分散的户办工程,产权明确到户;对联户供水工程,产权明确到供水协会;对集中供水工程,产权明确到业主。二是落实管护措施。我们出台了《蓬安县人饮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工程类型确定管理方式。对户办工程实行自建、自管、自有、自用“四自”管理模式。对联户供水工程,本着管护资金、责任、人员“三落实”原则,由受益农户民主讨论决定管护制度、制定用水标准、分摊管理费用。同时,为了保证工程长期受用,每月每只水表收取1元设备维护金,新入户的缴纳50元公共设施投劳筹资费,专户储存,用于设备更新。对集中供水工程,授权蓬安县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按照“保运行成本,适当微利”的原则,实行直接管理,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行机制。比如,对正源镇集中供水站,采取了国补资金作为股份投入,由业主经营管理,年终分红,用作全县集中供水工程的大修资金和技术指导费用。三是加强水质监测。为了确保农户能吃上清洁、安全的“放心水”,我们成立了人饮安全水质化验内检中心,建前对水质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建后不定期对不同区域、不同水系、不同水源的水质进行抽检,准确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县疾控中心设立了水质监测中心,负责水质日常监测工作;环保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办法,设立饮水安全保护标识,确保受益农户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