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农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全面、真实地了解掌握我县农村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分析和研究党员队伍的新变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最近我们通过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县22个乡镇的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
一、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
1、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全县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截止2005年底,我县26725名农村党员中,46岁至50岁的党员4214名,51岁以上党员13756名,46岁以上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7%,;
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民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1215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9%,
3、致富能力普遍偏弱。由于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当偏弱,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较少,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县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的党员4307名,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6%。
二、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以思想教育为主导,创新学习形式,大力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结合我县农村工作实际,围绕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强化了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一是丰富了教育培训内容。我们在注重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教育党员的同时,学习内容向培养党员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发展经济,带头致富的能力方面进行了拓展,县直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了“四送下乡”活动,将农村科技送到了田间地头,大大提高了党员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县4300多名5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村党员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农村党员的致富本领。二是创新了教育培训方式。我们充分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网上学习培训,聘请专家教授讲课指导,组织党员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涉及政策、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去年以来,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共播放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农村实用新技术知识讲座等方面的电教片5600多场次。聘请10多名农业部门专家定期到镇、村进行辅导,针对农民在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党员在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赢得广大农村党员好评。三是加大了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县、乡镇党校、“远教”站点,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几年来,县委坚持集中培训支村“两委”主要干部,乡镇培训支村“两委”委员制度,有计划地做好党员干部的轮训,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去年我们对支村“两委”换届后新上任的863名村(居)党组织书记分四期在县委党校进行集中培训,通过集中突出给村党组织书记宣讲国际国内形势、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大好形势以及我县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使村党组织书记看到了农村工作与我县发展的希望,增强了农村工作的信心。此外,县委还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程,有40名农村干部、农村后备干部参加了学习。
2、拓宽思路,抓活载体,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紧扣时代特点、紧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扣农村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切实抓好“定岗定责,联户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一是开展“乡村夜话”活动促帮带。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利用夜晚休闲时间,纷纷深入所联系农户,开展以话教育、学政策、强技能、谋发展、奔小康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夜话”活动。在活动中坚持做到政策理论宣传到户,致富资料送到户,法律法规讲到户,社情民意访到户,困难问题解到户。目前,全县集中开展“乡村夜话”活动1200多场次,走访群众10多万户,为群众传授农村实用技术3250次,提供致富信息1213条,落实致富项目800多个,筹措发展资金370多万元。二是开展“五争”活动促帮带。通过开展以“党员争优秀、干部争先进、村民争能手、农户争十星、单位争红旗”为主要内容的“五争”活动,调动联户党员和被帮带群众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形成了整体联动、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全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参与到“五争”活动中来,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党员与党员、干部与干部、村民与村民之间开展联手结对竞争。热市镇菖蒲村老党员肖金雨,掌握了银杏、香樟、杜仲等多种经济苗木的栽培技术,由于担心别人掌握技术后会影响他的苗木效益,所以不愿向别人传授技术。在“五争”活动中,他认识到一名党员的职责,主动为联系户传授技术,还为联系的特困户钱正中筹资2万元,办起了猪鬃加工厂。三是开展“学技致富大联赛”促帮带。组织联户党员带领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赛学用技术、赛科技致富、赛联户帮带为主要内容的“学技致富大联赛”活动。采取分级负责,分期分批培训的形式组织农村联户党员和群众学习农村实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和群众的整体素质,增强致富能力。去年,全县共开展技术培训91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多万份,培训党员和群众达11万多人次。通过开展“定岗定责,联户帮带”活动,村支部组织党员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为群众兴办实事,使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3、加强源头建设,慎重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针对我县农村党员中老党员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多等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拓宽选人视野,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审查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和票决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一是主动引导培育入党积极分子。为了把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我们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及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导向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在县电视台、乡村宣传橱窗和县远程教育网络开辟了《党的生活》、《党员风采》等专栏,县远程教育中心还组织拍摄了《三十七载道班情》、《老干局长张晓玲》、《一位老人的历史情怀》等10多部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电视专题片上传到桃源党建网站上播放,用鲜活的典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为他们树立标杆,使他们学有榜样。同时,我们注重宣传载体的实效性。采取戏曲、小品、快板、渔鼓等多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间艺术形式,将党员教育内容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之中,寓教于乐,使政治理论通俗化,宣传教育生活化。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强加他们对党组织的向往、启发他们的入党意识。二是注重拓宽培养渠道。各乡镇、村党组织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开阔视野,重点在回乡毕业生、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拓展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来源和渠道。去年,在农村致富能手、回乡毕业生中培育入党积极分子410多名。三是创新推优机制,加大群众“推优”工作力度。基层党组织在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荐优秀青年为发展对象的同时,积极拓展“推优”方式,加大群众参与“推优”工作力度。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素质和群众的公认度,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近两年来,乡镇、村发展农村党员542名,35岁以下的400名,占74%以上,高中中专以上的430名,占总数的79%,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420多名,占78%以上,新发展的农村党员年纪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高。
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关系,放松了农民党员队伍建设。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农村党员队伍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当前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共同致富等方面思考太少。一些基层党组织只有在组建农村党支部班子、进行村级党组织换届时才想到发展党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没有意识到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放松了发展党员工作,甚至极少数村党支部多年来未发展一名党员,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战斗力不强,党员的模范性和先进性难以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创新力严重削弱。
2、党员后备资源比较匮乏,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局限。随着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带来劳动力布局的调整,一些思想解放、头脑灵活的农村青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在19万人左右,十之八九是青年“知识”农民,“农”无传人的窘况给基层党组织选人育人带来了工作难度。同时,受经济利益诱导和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许多农村青年理念信念淡化,政治进取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信仰危机,积极主动要求入党的人不多,由此造成农村党支部培养入党对象的选择范围很小。
3、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偏少。我县共有1687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887个。近些年来,市委组织部每年下达给我县的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为680名,我们每年下达给乡镇的指导性计划约为500名,这其中还包括乡镇机关站所人员需要发展的计划,这样每个村党组织至少要2年才能有一个发展计划,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党员发展和队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