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将给中心城市带来税收贡献、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社会资本等效应,有利于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据初步了解,*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城市明确提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州等中心城市更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融入全球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先后出台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总部经济规范、有序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按照市领导要求,为加快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市发改委组织人员赴*州市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州市作为浙江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雄厚,科研人才资源充足,服务支撑体系健全,投资环境优越,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条件。同时,*州市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了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轻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实力稳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为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州市较早意识到吸引企业总部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更是借助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注册的集团及集团名义投资的公司达1500多家,其中*-*年四年间共吸引70多家总部集团在*落户,吸引注册资金108亿元,到*年底在*的总部集团达91家,累计有53家世界500强在*投资了87家企业。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合理定位,明确总部引进重点。*州市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引进总部的重点是,在培育驻地企业总部的基础上,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国内民企100强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来*设立大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吸引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设立总部。以此为指导,省内以吸引知名民营企业总部为主,主要引进了广厦、康恩贝、吉利、圣奥、苏泊尔等企业。省外和跨国公司以吸引研发中心和职能运营中心为主,主要引进了诺基亚、印度TCS软件研发中心、三星System研发中心、日本精工光电器研发中心、华为通讯研发中心等。
(二)制定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政[*]8号)等政策文件,确定了可享受优惠政策的总部企业的资格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根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增长额,给予一定财政奖励;对进入总部集聚区建设总部大楼或租赁购买写字楼的总部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对总部企业设立科研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建设生产基地的,优先给予扶持;对总部企业管理人员在办理户籍、未成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三)编制规划,明确产业导向和空间布局。*州市在出台《意见》的基础上,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进行论证。规划按照总部经济与产业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引进总部的产业导向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型重化工业、传统优势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为优化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形成总部集聚区,确定了“一核、八区块”的总体功能布局。“一核”指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八区块”分别为武林区块、高新区块、下沙区块、黄龙区块、湖墅区块、临平区块、湖滨区块、庆春区块。
(四)加强领导,创新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成立由市领导挂帅,市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州市发展总部经济领导小组,负责总部经济布局规划、政策制定、资格认定、证书颁发及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总部经济发展的日常协调工作,研究解决总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大总部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为总部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形成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依托省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才、信息等优势,总部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上交地方税收过500万元的总部或地区总部企业73家,*年上交地方税收52.65亿元。这些总部企业中,本土培育63家,外地引进10家。按产业分,第二产业22家,主要是济钢、重汽、浪潮、山水、力诺等企业集团;第三产业51家,其中*商行、省建行等金融企业21家,省商业集团、三联集团等商贸流通企业6家,*铁路局、山东高速等交通运输企业6家,大众报业集团、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文化传媒企业9家,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等信息服务企业6家,其他服务企业3家。
(二)发展优势
*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比较优势相对突出,具有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从全省看,*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支撑山东“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中心;从全国看,*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北接京津冀,南接长三角,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门户,处于南北交流、东西交流、国内外交流的三重枢纽地位。
二是具有通达的交通网络。*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和16个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以及众多的国、省道,共同构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运输网络体系。京沪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济聊高速公路在此汇合,以*为中心,高速公路把全省连接成为半日生活圈;京沪、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和胶济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增进与周边省市的经济联系。
三是具有强大的资源要素优势。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和设施资源,人才资源总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均居全省前列,是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所在地,也是国家级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是中央“一行三会”一级分支机构驻地,金融优势十分突出。
四是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质的提升。*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相对集中,融资渠道通畅,金融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作为全省的信息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服务业比较发达,信息服务功能强大。
(三)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总体上看,我市总部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综合实力不强。*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生产总值列十一位,地方财政收入第十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十位,与南京、*州等城市差距明显。我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基础比较薄弱,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力不强。同时,我市经济外向度较低,也制约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二是总部经济企业偏少。当前在我市的企业总部主要是原来驻济企业或省内的企业集团,引进的总部企业多数为保险公司和股份制银行,跨国公司或外省企业的总部入驻基本没有。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对外地企业集团吸引力较弱。
三是商务环境有待优化。总部经济是一种对商务环境要求很高的经济形态。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市场开放程度仍然不高,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受这些市场因素的制约,甚至有些本地企业已经或正准备将总部或主要分支机构外迁。
四是政策环境亟需改善。总部经济对政策、环境的敏感性较高。我市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发展环境不尽人意,适应总部经济发展的人才比较匮乏,总部经济发展成本较高。
五是缺乏总体规划。总部经济发展涉及面广,需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目前,我市尚未编制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总部经济发展缺乏规划指导。
三、加快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打牢发展基础,强化总部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一是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切实把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夯实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二是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快交通、通讯、能源、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三是加大人才资源支撑力度。构筑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各层次人才培训体系,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健全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总部经济信息平台,定期向总部企业本市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信息和改革措施。加快完善银行、保险、会展、招商、商贸、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优先发展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规划引导,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尽快编制我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对各类要素资源加以引导,避免区域功能雷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等现象,实现总部经济的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效应。一是明确总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坚持发展总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在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装备、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中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二是选准引进总部的重点方向。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为重点,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济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研发、营销、培训等职能性总部。三是培育本地总部企业。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关联带动力强、发展态势良好的本地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做大做强,扎根*。四是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基地。优化总部企业区域布局,形成功能定位比较清晰、空间布局相对集中的总部企业集聚基地。市区二环路以内主要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构建金融、商贸、信息、中介、文化创意等总部基地。高新开发区和长清区主要是根据企业总部主体功能和配套功能要求,规划一定区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总部集聚基地,重点发展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职能性总部。结合西客站片区、奥体文博片区开发,规划建设新的总部集聚基地,重点引进金融、会展旅游、物流配送、中介服务、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总部。
(三)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是研究制定总部企业认定标准。根据我市产业政策,参照国内外通行惯例,合理划分总部企业类型,制定不同类别的总部认定标准,明确分类扶持政策。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企业在济设立总部的,视其地方财政贡献增长额,由市、区两级按财政体制分成比例,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符合产业导向,进入总部集聚区建设总部大楼、租赁购买写字楼的总部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并适当减免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行政性收费。三是实行优惠的融资政策。支持总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协调解决总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总部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帮助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鼓励总部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实行积极的土地政策。加强总部企业用地保障,将总部企业用地优先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棚户区改造,按照总部经济布局要求,确定部分地块专门用于总部经济,采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五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的对话沟通,明确总部企业专门服务机构,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设立总部企业审批事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总部企业员工提供工作和生活便捷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在住房、办理入户、子女就学等方面优先进行安排。
(四)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专门的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和协调机构,负责制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认定总部企业资格,审核有关资助和奖励事项,分析监测总部经济运行情况,协调处理总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加强政策协调。出台*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由总部经济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政策的实施,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各区政府也要按照总部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和细化配套政策和便利措施,纳入全市政策体系。三是完善统计和考核体系。建立总部企业统计分析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健全总部企业联系制度,全面准确掌握全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解落实总部经济发展任务目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四是加强总部经济研究和宣传。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要加强总部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高把握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组织举办座谈会、推介会等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总部经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