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职高生就业心理失衡调研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职高生就业心理失衡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职高生就业心理失衡调研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当前社会是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思潮冲击着中学生的思想。可以说一个商品经济正在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消费与就业心理,直接关系着职高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轨迹。

关于中学生消费心理的相关研究涉及面广,同时基本上以普通中学的城市中学生为研究主体,而对于农村职高生的研究相对而言不足,因此指导农村职高生的消费与就业心理方面显得针对性不强,对于与我校相类似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职高生来说,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在新时期,国家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相关政策的落实,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许多与原先农民意识中不同的消费心理,这些影响,使得我们在校的农村职高生消费心理产生剧烈变化,从而引起消费行为的变化,最终影响了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为意识的变化。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村职高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唯有把一切对子女的爱用寄回的金钱来填补,容易形成了另一个畸形的消费心理。近年来学生中因不良消费行为而引发的事件明显增多,而同时,学生在品行方面变坏的开端几乎都与消费行为变化相关联,这一切都表明,消费心理的失衡已严重的侵害这一批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者单纯对学生消费心理的研究,是不切合职高生的实际情况,由于职高生的绝大多数在高中毕业后是直接就业的,因此把职高生的消费与就业心理放在同一个研究中进行研究,才能真正解决职高生存在的问题。

在近年来,政府有意识的搭台让大量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大量的信息冲击着本就不平静的农村,让这些农村职高生的就业心理千变万化,造就了一个不平衡的就业心理。近年来就业学生自我定位过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被就业单位退回的学生、怕吃苦及各种因素从就业单位自己要求回家的学生,较往年增多。从中可以看出问题存在,而潜在的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则更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加上一个不太正常的消费心理,会使得农村职高生的教育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以农村职高生为研究对象,以消费与就业心理失衡研究为切入口,不但能解决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偏差,同时使这一大批学生的学习意识、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等等都能得到改变,能对目前农村职校中的主流群体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也为造就成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二、课题基础调查

对于职高生的不良消费与就业心理失衡的分析,不可能总在表面的、感性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推论。为此笔者以03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不良消费与就业心理失衡可能波及到的学习观念、纪律观念、吃苦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内容设计与结果如下:

校内调查内容:学生学习及就业意向的调查

1、对学习有兴趣的全年级为69%,其中电脑文秘、机电、综合三个专业的学生较高,为71%;而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仅为65%左右。并且有12%的学生认为努力学好专业技术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见扭转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目前急待解决的总题。

2、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满意的全年级为26%,其中电脑文秘和综合专业的学生满意率仅为18%。可见学生对现状也有改变的要求。并且82%的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有18%的学生把这原因归结于学校的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必要。

3、学生明白目前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的比例比较低,只有63%;其中仅有机电专业的达到81%,其他专业的学生表示明白的仅约为50%左右。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及上课方式值得商榷。

4、全年级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约为38%,综合专业为67%,其它专业约为30%左右。

5、学生中约有9%左右天真地认为就业后没有纪律的约束,而只有66%的学生认为就业单位的管理会比学校严格。并且在有84%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满意,36%学生认为自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的情况下,却有70%以上期望工作后有1000——1500元的月工资,甚至于有25%期望工作后有1500元以上的月工资和68%的学生希望能从事省力的工作(如:管理、技术人员),而仅有32%的学生愿意从事生产线上的工作。从这点就不难理解就业学生就业后较多回流这一现象,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也迫在眉睫。

6、所幸的是有87%的学生认为工作后还会继续自学文化知识及技术,同时也有近9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努力克服困难。这又让我们看到学生后继发展的希望。

7、有93%的学生认为在处理与别人的矛盾时会利用合法手段化解(交流沟通、求助于领导和法律的帮助),也有近7%的学生认为要采用暴力手段解决冲突,其中又以机电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暴力手段解决冲突,所占比例为13%左右。所以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值得探讨。

8、对学校有何期望和建议?

①、加强纪律管理,使学校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②、丰富课外活动,多建一些活动场地,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

消费自我感受不满足的为318人,占总人数的69.7%而对比现实消费水平与期望消费水平两项指标。不难看出,除每周消费<20元的以外,从现实的21%下降为12%,其他各项相对平稳。这是本课题实验快一年时的调查,另外通过一年的时间,04级学生多少也明白,家中能提供的消费水平也尽可能的提供了,期望值没有大幅度上升。

但是在学生参与勤工俭学方面,只有10%同学回答参与(帮家中做事),而这些同学的年勤工俭学收入平均为600元。约有53%的学生不回答,另有18%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有近76%的学生不知道家中年收入大约有多少。

据遂昌县“十五”成就系列报道[1],对蔡源乡、焦滩乡、西畈乡、高坪乡、湖山乡、黄沙腰镇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和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各挂钩单位的帮扶下,欠发达乡镇贫困人群不断下降,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至2004年底,6个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达到2407元。而我校每学期学杂费、住宿费、代管费总计约1600元,每学生周开支为20~30之间,加上车票约为10元。一年下来共计1600×2个学期+40×40周=4800元,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开支可达5500元以上。那么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怎样一个概念呢?父母两人的一年劳作,为的也只能是一个小孩了。

可以这么说,约70%的学生在消费心理上存在不满足感,同时又样有近70%平时不参加劳动,那么这种消费心理的冲突对于就业心态的失衡,一切解释几乎都成了废话。

校外调查:就业学生调查

根据就业处的初步统计,就业学生当年的月收入在560~800元之间,第二年可达到1200~~1500元。女生相对比这个数字低,第二年在800~1200元。然而部分学生的月收入是超过1500元。

现在外的学生总体上比较会用钱,一般不会顾及家里的父母艰辛,不管家中有多艰苦,自己每月的收入首先想到的是用了再说,先享受了再说。这种思想与行为的学生占有一大部分,约56%左右。其中还有39%的学生偶尔会寄钱回家或者在过年的时候,拿钱补贴家中(虽说几乎约85%的学生家庭都认为,不需要学生的钱,但是,怕他们在外乱用胡花,反而会出事,都以各种方式替学生存着)。定期寄钱回家的学生很少,只占就业学生3%左右。

如*年到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就业的翁妙峰、毛黎明、潘洁等,由于工作出色,已成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年拿回家近1万元。而*年在镇海炼化海达公司就业的学生阙志谦、唐昌新等,上班才三、四个月,就马上买手机,还让家中寄钱买电脑。而反差的是阙志谦的母亲下岗在家。而唐昌新的父亲在县城踩黄包车。*年6月到宁波就业的部分学生,如毛瑜珍等,刚到就业单位时,带有近1000元,公司发了两个月工资各700元,到公司就业不到3个月,又让家中寄去*元钱。

从学生就业后的表现来看,90年代直到现在*年,就业学生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而且,对于家庭的责任感越来越淡薄。极端的不良消费虽是个别现象,却反映了一种目前学生的心态。可以显见的是具有不良消费观念的人,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目标不强,对于就业单位来说,是不欢迎的。对于学校来说,是有损声誉的。

*年8月的一项统计,今年就业学生退回的占总就业学生的7.8%,而其中3~4%的学生因在外受不了苦而逃回来的,另外的学生是违犯公司的纪律被对方清退回来的。从学生的群体分析上,可基本看出这么一个事实。乡下的学生比城里的学生消费观念合理一些。家庭困难的比家庭富裕的消费观念合理一些,家教好的比家教差的要好的更多。管理教育较好的班级毕业的学生,会好一些。而作为学校,能改变的主要是班级管理、学生的德育教育、责任感以及在校时的消费观念。

三、基础材料分析

从所调查的结果看,不良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严重的破坏了农村职业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涣散学习的斗志,而且助长了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这对于以一线技术工人为主要培养对象来无异当头一棒。因此,以加强职校生的正确消费、就业引导势在必行。

首先,消费理念重在引导,更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而不在于对学生进行道理上的说明与讲解,可以说基本上学生都知道,节约是应该的。特别是自我的开销应当与家庭的经济条件相适应。可以这样说,在思想上,学生是理解的,然而在行动上,却不受正确思想指挥,形成以感观为主,冲动型、从众型、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许多学生在期末的算帐中,常常惊讶自己一个学期过来,竟化费如此巨大。

其次,不良消费心理与失衡的就业心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感受到的是享乐主义,那么对于平时的学习,技能实操,都会产生极大的厌倦感,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由不良消费心理与失衡的就业心理,引发的学生冲突也日益增加,学生间的两角债、三角债、甚至多角债不断的出现,人际冲突加深,极大的可能引发学生间的重大事件。

第四,少数学生以各种理由,包括与同学一起联合制造假事件,欺骗家长,从家长手中拿钱。极少数的学生甚至以各种理由,向几乎所有的任教老师借钱。根据人对信息的传波选择,这些极坏事例,数量虽是极少,但却是极大的败坏校风学风。不利于职业学校的形象形成和发展。

四、对策与措施实施的效果

实施对策:对于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消费和就业心理失衡,笔者认为最重要让学生有较长时期的、有计划的、能引起感悟的心理体验,学生的自我体验重于说教,从学生的消费行为改变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目标。建立与自身条件素质相适就应的就业观,可以就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项目。为此,通过课题实践,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一些对策:

1、责任感教育

通过值周班制度、班级工作承包制度等,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以青年志愿者、红旗团支部,带动学生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我的责任心。

2、消费自我引导教育

引导学生每周写周记,并在周记的最后,记录本周的消费总帐,班主任在批阅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形成了班主任与学生的每周笔谈,这种长期坚持的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理性的消费观念形成具有极大支持作用。04计算机(2)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3、亲子行动

通过周末、假期,与家长共同一天劳动,体验家长的辛苦及相对的收入。仔细观察家长的手、脸、头发,写一篇感受,有许多学生在心得中说,从没这么认真的看过父母,真的感受到要好好读书,不乱化钱。其中不少女生都是感慨流泪。而将“为父母洗一次脚”这个活动进行时,不少家长在给班主任的回执中,看出来那种感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振憾。这无疑有利于不良消费的矫正,以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04电子(1)、04计算机(2)(3)都试用过亲子行动这种方式。

4、勤工俭学体验活动

勤工俭学活动并不是那么难的,可集体组织也可分散,可以从小处做起。如04电子(1)班周云蓉老师,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茶场采摘茶叶,一、两天下来,许多学生感慨,五元钱的饮料一下子就喝了,而采摘五元钱的茶叶却是那么难。而有些学生却也能一天得到50多元的收入,够自己一周的开销了,而这种自己劳动获得的收入,学生感受就不一样。

在05年暑期,在遂昌县城到处可以遇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酒店餐馆、家电商场、竹炭企业都有学生在为自己打工,有的两个月时间,基本上可以交清自己的学杂费。可以说勤工俭学是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与就业观最好方式之一。

5、心理辅导活动课

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主题的系列心理辅导活动,从小处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的内在心理体验,使学生能明白,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实施适合的消费行为,明白哪些是非理性消费。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判断自我价值,进行自我的准确定位。如开展以适合自己的服饰消费、人际消费、饮食消费、娱乐消费等小专题,通过学生的相互探讨,使得学生能明白,适合自己自身条件的消费行为才是最好的。同样,通过自我的准确定位,对自我的生涯有所有规划,多少能治理一些眼高手低的问题,明白当前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自己将来可以发展的事业是什么?能正确对待其他人在工作中取得的相应报酬,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横向比较,形成一种理性就业观、发展观。

6、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有省编教材,虽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课就紧密联系学校的实际,从近几年的学生中选取有代表性事例作为校本教材,能引起学生一定的反响。

但作为就业心理来说,是相对于每个学生个体的,也只有激发个体的心理体验才能达到引导就业的目的。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上,采取了与心理辅导活动的一定模式,进行事件——讨论——自我反国思——自我体验等模式,同时也采取让部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招聘场景、工作失误场景、在外同学相处场景、领取工资场景,通过改良的就业指导课,得到了03级学生的极大欢迎,将原本灌输的教育理念,变成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获得,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比原来的好。

实施效果:在04级18班级中,以04电子(1)、04计算机(2)作为试验班级,在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有意识的进行消费观和就业观的引导,主要通过上述对策,其中责任感教育是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事先也没有告知两班主任,是由他们班进行该项课题试验。从班级选取上,04电子(1)与(2)(3)是平行班,04计算机(2)与(1)(3)也是平行班,而04机电(1)是机电专业6个班级中选出的重点班,04文秘与04电子商务(1)(2)全是女生班,显然在职校中,04电子(1)、04计算机(2)在比较环境上,并不占优势。然两个学期共8次行为规范达班的评选,只04电子(1)、04计算机(2)、04文秘三个班能拿到8次的达标班。

两个班的学生受纪律处分的学生少,班风正、学风正,课任教师反映良好,到第二个学期后阶段,班主任工作相对减轻,学生行为与班级工作,形成学生初步的自动化,因不良消费引发的各种纠纷几乎没有。学生的精神面貌良好。对家庭、自己都具责任意识,吃苦精神比其他班级要好,自我意识比较清晰。可预见的对于就业选择上,心理状态平衡。

对于改革就业指导课,高二学生反馈良好。在高二的就业中体出了成效,03级学生在就业实习过程中,因各种因素退回的学生,比上一学年下降了1.2%,而且在就业单位中,学生表现总体上有所进步,能较快的溶入工作岗位,不稳定时间缩短。

五、存在问题

农村职高学生的不良消费与就业心理失衡,这个问题。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解决的事,其关系着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导向等多方面问题,而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作为教师这一群体能改变的只有学生的思想与心态。除极个别的以外,几乎有100%的家长也非常同意和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的消费、就业思想的教育与引导,然而学校面对于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无能为力。

同时,从学生的个人成长历程上来看,通过在幼儿期、小学段、初中段的行为养成,到高中时,对于学生的不良消费与就业心理改变存在相应的难度,也可以这么说,改变是暂时的,要形成相对稳定的、理性的消费思想与消费行为,存相当大难度。

第三、学生的消费观、就业观的重构过程中,应当将几种方法尽可能的结合在一起,如04计算机(2)是亲子行动和消费记帐的形式,来进行自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矫正的,该班的学生表现出了一种节约与守成。而04电子(1)班通过的是亲子行动、勤工俭学活动等形式的,这个班级的学生表现出的节约,同时有一种积极的行为取向,或者说是节约与开源两个问题上相对做的好一些。相比之下,节约守成与节约开源两个相比的话,后者更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

第四、由于04级学生还没有走向就业岗位,因此,对于就业心理的实际考察没有拿出来,只能通过目前的学生行为与思想意识,来估计学生的将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