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是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摸清我县农民收入现状,了解农民收入途径,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现结合对部分农户的抽样调查,就目前全县农业增收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县农民的收入状况
最近,县农业局组织干部对2个镇、5个村的60家农户的收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这些农户*年的实际收入和*年的预计收入情况。这次抽样调查的农户,*年预计人均纯收入为1636元,比*年的1538元增加98元,增长6.73%。其中一产收入占36.19%,二产收入占1.64%,三产收入占9.7%,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2.47%。据此初步推算,*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620元。
(一)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是粮食总产稳定。今年夏粮有所增产,由于新优良种、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病虫害防治等重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虽然秋粮生产受到干旱和冰雹等灾害影响,但预计减产幅度不大,从而全年粮食总产可保持稳定。二是农村产业收入不断增加。通过继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特色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主导产业明晰的村,产业收入得到提高。如调查的岩湾村二组,以种植商品蔬菜为主导产业,种菜户最高收入达到11500元。三是林牧业收入稳定增长。不断加大林牧业生产管理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产业化水准和生产效益,产业化水准和生产效益逐步提高。
(二)劳务输出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长3.5%,外出务工人员年均工资性收入为6083元,比上年增加了384元,增长6.74%。外出人员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2.47%,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结子乡的典史村有3个包矿老板,该村70%的户都在他们的矿山做工,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上。
(三)惠农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年减免农业税523.3万元,实现了农民“零负担”。二是退耕还林补助增加农民收入,*年全县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5654万元,户均871元。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助,对地膜玉米每亩补助10元,实现人均增收8元。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今年受旱灾和冰雹灾害影响,导致部分农、林产品减产,预计产值与去年相比减少了4.7%。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调查的100户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有26户,占调查户的43.3%,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2000元的有17户,占调查户的28.3%,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000—1500元的有11户,占调查户的18.3%,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6户,占调查户的10%,收入低于1000元的户,主要是些劳动能力低弱、文化水平低,有老弱病残的家庭。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
(四)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弱化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各级金融机构都强调服务三农,但结果是缺位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一是机构收缩使得当地农民求贷无门。国有银行县以下金融机构的加速撤并,部分乡镇连农村信用社机构也撤销了,农民存款到县城,贷款更无门。二是农村信用资金不足,贷款门槛较高,根本无法满足地域广阔的农村大量资金需求。三是贷款利率一浮到顶,贫困农户望贷兴叹。国农调高利率浮动上限后,信用社贷款利率平均上浮了40%--80%不等,有的农信社上浮达125%,基本到上限,造成借款农户支付利息过重,部分农户不敢借款。加之整个农村消费的疲软,农民消费主要是家庭设备用品、建房、子女上学、医疗、衣服、食品等必要开支,对农业生产经营投入严重不足,使有的农户虽已瞅好项目,但因缺乏最基本的种苗、药肥投入资金,无法实施,有的虽已建有一定规模,但因投入不足而导致水平低,效益不高,加之,市场建设、销售等环节投入少、发展不健全,影响了农民增收。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之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农业结构调整思路。近几年来,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不少地方出现了“调整之初增收效果显著,调整之后增收难以持续”的问题。究其根源,关键是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还没有真正从适应性调整转变到战略性调整上来。其主要表现,一是缺少结构调整的产业布局规划,依然是“能调则调”、“什么赚钱就种(养)什么”,从而影响了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水平;二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依然由农户零零星星地调、零打碎敲地调,从而导致“千家万户小农户难以连结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缺少产品标准和优质品牌,用传统方法生产和传统方法销售,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创利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转变思路,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战略性调整上来。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结构调整的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要从宏观角度引导农民成片调整,要利用本县绿色资源,吸引客商和城市资本投入绿色农业开发,进而做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提升其发展水平和创利水平。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小型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关键要靠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我县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建议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既要扶持现有的和新办的龙头企业,也要扶持现有的经济联合体和各类协会,使它们逐步成为农业企业,同时还要扶持种养大户,重点要扶持对一般农户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大户”。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优质品牌化,推行食品安全准入制度。立足本县实际,加快农业标准化的进程,大力发展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创优质品牌,以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二)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难以得到完整、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目前,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靠道听途说和凭经验判断,种什么、种多少,养什么、养多少,往往是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和收益高低来决定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农民在产品销售上,大多数是坐在家中等小贩上门收购,自己不出去推销,缺少统一组织销售。二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难以解决特色产品的生产技术问题。农民对学习和掌握种养殖技术的愿望非常迫切,但是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难以承受因采用新技术和新品种而带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即使知道外面有新品种、新技术也不敢大胆引进应用。三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难以解决扩大经营规模的资金投入问题。在结构调整中,主要是由农民用自己家中的积蓄小打小闹搞起来的,走的是一条“低投入、低成本”调整之路,因此调整之初比种粮明显增收,而调整之后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根本无法与规模经营大户相竞争,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又受到资金制约。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要靠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共同解决发展生产中单家独户农户无法解决的难题。对此,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要实行政策倾斜,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扶持,在资金、税费、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二是要拓宽服务领域,组织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信息、技术、人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搞好宣传培训,在全县农村要广泛开展合作经济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教育职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素质。
(三)强化措施,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随着退耕还林实施、农业税取消、义务建勤工减少,耕种面积减少、空闲时间增多,有足够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和劳务。一是要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介绍就业岗位和门路。二是要增强城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对于优先安排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应给予一定比例的税费减免,以降低它们的用工成本,增强它们使用当地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三是要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鼓励他们开店办厂或从事其他服务行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照顾,以便通过支持一人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四是要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提高输出劳务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增加收益。
(四)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调查中发现,在低收入农户中,有的是老弱病残的家庭,有的是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的家庭,并且自然条件差,没有产业,缺少收入来源。要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就业出路和基本保障,不仅要靠他们自身努力,更要广泛开展思想宣传,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为此,一方面要引导农民转变择业观念。尤其要帮助青年农民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勇于到外地创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机遇,寻求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创新帮扶办法,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根据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就业要求和技术专长,坚持“缺什么、帮什么”,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先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系列服务,积极为他们创造增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