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开发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摸清全县农村实用人才现状,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政策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最近,岳池县人才办、人事局和农业局组织力量对本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人才结构现状
1.人才总量。全县有农业实用人才20424人,占全县103万农业人口的1.98%。全县832个村,平均每个村达23.72名。全县劳动力340000人,每万名劳动力拥有实用人才约68名。
2.人才结构。实用人才中,种植业7207人,养殖业6922人,加工业2070人,服务业4225人,分别占人才总数的35.3%、33.9%、10.1%、20.7%。
3.人才分布。实用人才大致呈县城周边农村、中心镇农村和山区农村三个层级分布,分布比例为6∶5∶4。
4.文化结构。高中、中专以上实用人才2722人,初中文化10978人,小学文化6724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3.3%、53.7%、32.9%。
5.年龄结构。35岁以下5983人,36至45岁9979人,46岁以上4462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29.3%、48.9%、21.8%。
(二)人才结构特点
1.管理型人才少,但占农村经济收入比重大。管理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建筑、电力等高收入行业。一般情况下,一名外出的管理型人才,可带动15至20名农户增加经济收入,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平均在8000元以上。在重点调查的78名实用人才中,这类行业的人才约占25%,而经济收入却占了53.3%。种养业管理人才中村组干部占大部分。村组干部文化素质、管理水平,以及在科技信息资源占有上具有优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导向作用。
2.种植、养殖型人才数量比重大。调查表明,种养业人才占实用人才总数的68.9%,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他们有本土发展的强烈意识,有资源优势,占天时、地利、人和,在优选、优种(养)、经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广大农民。抽样调查中,120余名种植、养殖人才带动了1350余户农户通过种植、养殖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他们的领头作用不可忽视。
3.能工巧匠型人才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工巧匠在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例如木工、石工、编织、运输、修补、加工等行业的能工巧匠,这些人才多有一技之长,他们用所学到的“手艺”,利用农闲空余时间做点小工,或专门从事本行手艺,所获取的经济收益既能补贴自身经济上的来源不足,又能带动其他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这类人才占人才总数的19.5%。
4、回乡创业型人才具有示范效应。在实用人才中,回乡创业人才较少,仅为人才总数的0.01%。人数虽少,但他们带回来的生产、经营观念不断冲击着广大农民们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认识,为农村人才的成长进步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回乡创业人才所形成的创业模式和人才成长模式,不断影响着其他农村人才的成长,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低层次、低水平与自然发展并存。低文化导致了这种现象存在。在被调查的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了总人数的86.9%,具备与农业本专业相近或相关专业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几乎为零。由于没有理论作指导,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农村推广缓慢。同时人才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就整体而言,基本上是在自然状态下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实用人才在现阶段尚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发展的“三低”状态。
(二)人才资源紧缺与人才分布不均并存。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实用人才大多集中在种养、建筑、电力建设、管理(村、组干部)等少数几个行业,而新农村建设大量需要的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中高级层次人才则严重匮乏。调查还显示,城市周边农村人才多于山区人才,离城市越远,人才越少,同时中心城市周边农村人才又多于小城镇周边农村人才,这种结构已经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盲目自发与组织无序并存。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无规划、无目标、无培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农村实用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取得,多数是靠祖传、师承、模仿而得来,他们对培训的概念、对再教育的认识是模糊的。由于新知识和新技术无法掌握,加之信息闭塞,选择项目、确定规模凭经验,靠盲从,呈自发、松散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
(四)经费投入不足与短期效应并存。农业科研开发、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等都需要经费投入。当前,政府投入的资金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多数情况下还得实用人才自掏腰包。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实用人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此外,还存在短期效应问题,即往往只注重解决增产增收的问题,只顾及眼前利益,只看到人才开发利用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略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使用等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五)观念陈旧与管理滞后并存。由于文化程度低,眼界不开阔,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有保守求稳的思想,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比较慢。而在管理农村实用人才方面,目前的工作显得严重滞后。一方面与农村实用人才相关的具体政策较少,有的政策在执行中效果也不好,比如职称资格证书,在人才开发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近几年政府免费举办的农民工培训,如电脑、缝纫、厨工、家政工等培训,作用发挥不充分,而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又很少,培训和继续教育等配套政策和措施差强人意。
三、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措施。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成才,在培训教育、评价、选拔、考核、激励等方面制定宽松的、适合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政策和措施。对农村科研开发,科技咨询,技术推广,创办实体,山林、土地、渔业承包等亦应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同时要制定针对性较强并有可操作性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职称评定、选拔、表彰、业绩评估等办法。在健全完善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实用人才现状,既着眼于长远,又立足于当前,做到管而有序、活而不乱,使实用人才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突出培训重点,抓好五支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型、经营型、技术推广型、能工巧匠型、转移输出型人才是构成实用人才队伍的主要成份,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突出重点培训好这五支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1.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指具有一技之长的村、组两级干部,这些干部站在贯彻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直面农民,熟悉农村。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看的就是这些最基层的干部。他们在整合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中起着“主心骨”和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他们本身也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一分子,重视他们,培养他们,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
2.经营创业型人才。既包括一些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人才,还包括专兼职产品经销大户、运输大户、专业协会带头人等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是搞活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发家致富,连接农村与城市,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主要力量,也是目前农村比较急需的人才。
3.技术推广型人才。主要指常年奔波在农村第一线推广农业种养、畜禽诊治、农机具制作维修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的农村人才,也包括各类生产、经营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绿色证书获得者、农民技术职称获得者等人员。这些人有一定的技术专长,是改变农村现状,建设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科技支撑者。
4.能工巧匠型人才。这些人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农村,以自己具备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发家致富,主要包括具备一定技能的木匠、泥水匠、石匠、家传医师、农村厨师、农村理发师等能工巧匠。目前这部分人才占农村实用人才的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5.转移输出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指通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向城镇输出转移的农民工、家政服务人员等。劳动力的转移输出,改变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现状,为农村创造财富作出了贡献,是当前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
要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把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校、农民工培训学校等建设成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摇篮,把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各类厂矿等建设成为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大力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创新培训载体,完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件顺民心、合民意的亲民之举。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涉农部门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抓好落实。
1.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各级财政应将人才开发经费列入预算,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机制。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建立经费投入专项基金。投入经费主要用于农业科技开发、人才基地建设、人才培训、师资培训、教学设施设备添置、农村专业协会建设、表彰奖励等各项支出。
2.建立和强化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一是鼓励人才进行农业科研开发和农业科技承包,对业绩突出者进行重奖。二是积极扶持和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开展科技推广、生产经营活动,并在用地、水电、立项、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舞台上施展才华创造宽松有利的环境。三是关心实用人才,注重骨干培养。有目的地把有头脑、会经营的村民培养成实用人才,把有发展前途的实用人才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有组织才能的技术骨干培养成村组干部,把思想素质好、贡献大、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
3.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评价机制。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审、业内认可”的方法,实行村推荐、乡镇评审、县一级认定的办法,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工作。对于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国家执业资格证书、技工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证书的人员,经过相关部门认可,均可列入农村实用人才。在证书的功用上,可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即科研项目立项优先,用地、用水电优先,贷款优先,免征税费优先,表彰奖励优先等等。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人才。我们坚信,农村实用人才存在的问题解决之时,就是农村经济兴旺发达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