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村级班子干部队伍建设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根据市委的布置,近期我们围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课题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这个大局,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一是选拔优秀人才,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一方面按照村级班子“五个好”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的开展了“双带”工程。市委组织部在*年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考核评比的意见》,各镇党委也在村级班子建设中十分注重选拔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活动开展几年来,全市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双带”先进个人,目前全市村级干部和村支书比例已分别占47%和65%,村干部发展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加强,有力的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壮大和村级组织凝聚力的增强。另一方面结合农村行政区划调整,调优配强村级班子。*年和*年我市从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农村行政区划调整。我们紧紧抓住行政村合并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的选拔工作,突出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经过调整和交流,选拔了一批综合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结构得到优化,村干部数量减少了930人,初步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村干部队伍。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近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村干部培训工作,认真制定了中长期村干部培训计划,完善村干部培训机制,做到村干部三年一轮训,新任村支书实行岗位培训。特别是今年以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结合市委、市政府三个涉农政策的出台,我们连续举办了三期农村政策知识培训班,对全市所有村党组织书记分农村政策、土地征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等5个专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了加快实现我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中广泛深入开展了以农村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科技素质培训,每年对村干部进行1次-2次的科技素质培训,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都掌握了1门-2门实用技术,造就了一支紧跟时代步伐,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三是建立考核保障机制,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得到基本解除。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按照中组部“三级联创”的目标要求,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市委组织部每年以下发目标任务书的形式对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通报制,并纳入市委每年对乡镇领导干部的责任制考核之中。各镇党委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考核细则,对村级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与经济利益挂钩。针对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一些经济薄弱村的干部报酬不能及时、全额兑现,薄弱村干部工资得不到完全保障,再加上原先实行农村定工干部养老保险基数偏低,造成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从去年起将全市所有农村定工干部统一纳入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今年又对现职村书记、主任、主办会计等村主要干部实行基本报酬统筹,保障了村干部的基本工资,初步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四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完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引导村干部依法管理村务,保持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发展。我们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在全市开展了“五规范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通过加强市、镇两级检查考核,不断完善村务公开长效管理机制。专门成立了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等部门参加的村务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村务公开检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每月对村级组织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各镇并提出整改要求和完善建议,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能力。同时从去年开始,我们实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通过村委会直选,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民主意识,促使农村干部转变领导方式,学会运用民主和法制的方式管理村务。
二、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不太稳定。目前,在一部分村干部和村党组织“一把手”书记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精神不够振作、干劲不够充足、思想不够稳定的情况,对夯实农村基础、开展农村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畏难情绪有所抬头。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镇都有村干部向镇党委提出辞呈,主要原因都是不敢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农村矛盾、日益困顿的村级经济、纠缠难清的琐碎事务,产生了“留下来解决不了问题,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不如趁早走人”的想法。二是“好人主义”有点气候。部分村干部在面对当前农村出现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时,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想法,奉行好人主义,不敢、不愿、不想处理这些困难和问题,存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三是工作推动有点吃力。相当的村干部在自觉“带头创业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作用和成效不太明显。更有个别干部将自己村干部的身份作为开厂做生意的政治资本,而且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个人的“创业致富”上,忽视了作为一名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这些都影响到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进而影响到农村工作的推动。
二是村级班子战斗力亟待提高。相当的村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从而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战斗力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在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不少村干部发展意识不强、对发展机遇把握不准、发展本领有所欠缺;在维护稳定、应对复杂局面上,不少村干部往往束手无策;在工作作风上,很多村干部实行“坐班制”,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扬光大,加上行政村区域调整后,村的地域范围扩大了好几倍,很多村干部与群众接触的时间很少,甚至有群众反映“有些村干部连长啥模样都没见过”;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在自身廉洁上,少数村干部缺少自律意识,喜欢吃吃喝喝,在群众眼里的形象不佳,关键时刻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无从谈起。
三是后备干部队伍呈现后继乏人的现象。在定工干部队伍上,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问题。目前全市村干部35岁以下的只占12.8%,45岁以上的占43.6%。在文化水平上,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2%,初中的仍占15%。在误工干部上,存在储备不足、青黄不接的状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里的年轻人不断外流,即使留在村里的也大都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有积极要求则往往在企业里进行培养发展,从而导致农村年轻党员发展和干部培养对象严重不足。近年提出的“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既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更需要创设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其成效的显现可能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企业家直接担任村级主要干部虽然有村级财务比较规范等好处,但是也容易产生思想不够统一、村务不够熟悉、干事不够尽责等情况。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干部队伍自身的问题,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村级经济基础有所弱化。村级集体收入逐年减少,很多村反映今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急剧萎缩。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企业改制、城市化进程和工业集聚发展,使农村企业发展处于逐步萎缩的状况,作为原先村级收入重要来源的企业上交大幅度减少。二是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按照规定,各村必须把所有土地流转的净收入100%返回给农户,“一事一议”和“以资代劳”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加上实施宏观调控以来,一些原本正在或计划建设的厂房项目处于停建状态,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村级集体收入的来源。三是可支配资源减少。随着劳动力进入市场自由择业,土地使用权明晰到组级,商业银行支农贷难于办理,农村已基本丧失对劳动力、土地和资金三大生产要素的支配权和影响力。与村级集体收入不断减少相对的是,村级支出却没有减少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个村大大小小涉及到村级开支的项目超过50项,维持日常运作的费用每年最少需要30万元以上。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今年许多村将不同程度地遭遇“钱荒”,部分村资金缺口甚大。由于村级经济实力的削弱,没钱办实事、没钱落实政策的状况就比较普遍,进而导致村级组织在老百姓中的威信受到损害,村干部也因此缺乏发挥才能的空间。
二是村干部开展工作面临的困难有所增大。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一是支持和信任村干部开展工作的整体社会舆论氛围不够。在调研中发现,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认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差,缺乏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思想和作风,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少、批评暴光揭露问题多。群众对村级组织和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甚至走到了对立面,遇到什么事情后都跳过了村级组织直接到镇上、市里甚至去苏州、省里上访。二是农民对政治、经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村级经济薄弱、村干部队伍能力不够形成对比。群众不仅需要居住地的交通、环保、卫生、治安等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而且对市场信息、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也存在着较高的要求,目前村级组织开展的工作与此远远不能匹配。与此同时,一些村干部反映现在工作越来越难做:“现在是没钱办事,办不好事。”“即使修条路,群众都会为修到张家没有修到李家而怪村组织。”三是缺少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村干部政治上产生失落感。原先有能力有作为的村干部晋升到镇机关干部的途径不复存在,村书记中存在着“干好干坏都一样”,“就等着熬到退休”想法的不在少数。目前村书记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误工干部则不到1万元,与开展工作的强度、难度相比,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村级干部岗位的吸引力。
三是村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时展要求尚存较大差距。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直接面向群众,工作也是具体围绕群众展开,能否团结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富裕、保持农村稳定,这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政策调整、土地补偿、宏观调控等任何一环出了差错就会影响农村大局稳定。在对待这些问题时村干部明显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和导致一些矛盾。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承包和流转、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在前后衔接上缺乏一定的延续性,村干部往往较难吃透政策并熟练运用,带来了工作上的被动。同时农民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正越来越强,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经济利益,对更大程度地参与村里重大事务决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还比较缓慢。新时期村级组织的职能和村干部“角色”还没有准确的定位,今后村级组织该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目标有待进一步明晰。
三、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壮大村级经济
首先是鼓励、支持村级组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适应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拓宽思路,探索村级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按照“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福利性资产抓保护”的基本思路,区分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村级集体资产运作,不断提高村级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发挥各村的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力度,通过使用权公开拍卖、出租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以地生财,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其次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城乡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抓好整体发展规划,均衡镇村两级利益。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立足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整体性,把乡镇、行政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体来规划,在充分考虑区域整体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行政村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严格执行市委[*]38号《关于推进农村十项实事》提出的“对农村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土地,按征地面积的3%—5%在城镇功能规划区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非农建设用地或给予相等经济价值的用地指标,主要用于发展物业”的要求。另一方面树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观念,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探索行政村参与区域内企业上交税收分成的途径、方法,增加村级收入。探索把行政村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一般的基础设施项目实行镇村两级统筹。在定工干部基本工资实行三级统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市、镇两级负担的比例,逐步把定工干部的养老保险、奖金和误工干部的工资纳入统筹的范围,不断降低行政村的工资性支出。
第三是继续做好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开发性扶贫战略,不断探索开发性扶贫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帮扶单位的考核力度和奖励幅度,督促和引导帮扶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广挖内部潜力,以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形式支持薄弱村建造、购买标准厂房、商业店面、仓储设施,帮助薄弱村获得能长期带来稳定收入的优质资产,培育出薄弱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以一把手工程为重点,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加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应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把选优配强村级干部,提高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把选配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好的用人机制,在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广开才路,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界限,坚持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配备干部。
狠抓一把手工程。村书记是村支部一班人的主心骨,也是全村农民群众的带头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支部的战斗力。对少数政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群众意识不强、驾驭全局能力差,不能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村书记要坚决进行调整。选配村书记,要拓宽视野,除了从后备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普通党员中挑选外,还要注意从市镇两级机关中挑选文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熟悉农村的年轻干部,在保证政治素质合格的前提下,注重挑选一些会经营、懂管理、有较好群众基础、愿意为党作贡献的民营企业家、经营能手、致富能人担任村书记。
大力推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去年乡镇合并以后,由于人员分流困难,镇级干部队伍尤其是中层干部队伍仍十分庞大,存在着一定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现象。而目前农村由于管理范围扩大,管理难度加大,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法方面还一时难以适应,因此可以充分发挥镇级机关富余人员的作用,积极从市镇两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行政村担任工作指导员,充实村级班子,改善班子结构。工作指导员可以同原工作岗位脱钩,专职驻村,是党员的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不是党员的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工作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等,做到摸清下情、宣传上情、沟通感情,重点帮助村干部做难做的事,督促村干部做应做的事,并随时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强化对工作指导员的工作考核,确保他们职责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注重对他们的激励,要把工作表现好的工作指导员列为镇局级后备干部,优先培养,优先任用。
加强村级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现状,多种渠道选配后备干部,采取措施稳定后备干部队伍。在控制村干部队伍人数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考、组织选派等方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中选拔一批年纪轻、文化水平高、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要把选拔出来的后备干部放到具体岗位上锻炼培养,既可以全职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民兵营长、出纳等职务,也可以兼职担任村民委员会委员或队组干部,让他们逐步熟悉村务工作,增强综合能力。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提高误工干部的经济待遇,改变目前误工干部工资偏低的现状,增强岗位吸引力,稳定后备干部队伍。
三是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切实增强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以市镇两级党校为阵地,以提高村干部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为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村干部的系统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谈心谈话、参观考察、组织自学等方式,引导村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特别是要让村干部吃透最近几年出台的大量的农村政策法规,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群众工作的方法。通过教育培训,要起到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作用,村干部要普遍达到“五个有”的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很强的群众观念,有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做好工作的真本领。
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健全联系制度,教育、引导村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主动与群众交朋友,主动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干群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从自身找原因,以诚恳的态度和行为求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注意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做,从群众最关心、大多数人能受益的事情抓起,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改善党群关系。
四是以完善机制为基础,不断激发工作热情
建立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在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养老、医疗保险实行市、镇、村三级统筹分担制度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适度提高村级干部基本报酬,改变目前与开展工作的强度、难度相比,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积极实行工作实绩挂钩奖励措施,逐步增加奖励力度,探索在市镇两级成立奖励基金,奖励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
建立完善的政治激励机制。要把年纪轻、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列入镇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对他们的培养锻炼,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学习培训,条件成熟的可选配进镇级领导班子或明确为副镇级干部(事业编制),从而在面上起到用人导向作用,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探索让任职时间较长、工作业绩突出的村书记以占用乡镇总编但不进编的方式享受乡镇事业单位干部同等待遇。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农村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多做宣传表扬,引导社会舆论对整体村干部队伍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促使他们按政策法律办事,合法争取自身权益,自觉履行义务,支持村干部依法开展村务管理工作。市镇两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从工作、生活上关心村干部。理解、体谅村干部工作的困难和不易,鼓励、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维护他们的权威,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关心村干部的实际生活困难,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组织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