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外出流动党员管理调查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外出流动党员管理调查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外出流动党员管理调查思考

*年以来,*市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积极探索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不仅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而且初步实现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与推动全民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互动双赢。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市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我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我市组成了“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课题组,深入各县(区)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的情况撰文如下:

一、背景分析

(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劳务输出和外出创业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显著特征。*市属欠发达地区,现有人口380多万。近三年来,我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劳动力输出基地的战略构想,以农民工为主的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迅速增加。*年上半年,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达431525人,到2005年11月底,即增至572400人。

(二)在劳务输出和外出创业大军中,大量党员参与其中,发挥流动党员作用,保持流动党员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流动党员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至*年年底,*市流动党员达7768人,其中跨省流动的达6726人。而且,流动党员必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增加。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是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是人口转移加快、流动党员快速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党员流动将是一种普遍而又长久的现象。充分认识这一时代特征,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应对流动党员的情况变化,加强和改进管理,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又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鲜明特色。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党员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流动性强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流动规模大小不一,流动地点变换频繁,因而带来流动党员管理难、活动开展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加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的诸多难题,创新管理模式,使他们“流而不散”、“流而有为”,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三)劳务输出及外出创业的行业化特点,使各种协会组织应运而生,为各种在外党组织的组建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依据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应对流动党员情况变化的客观需要。以行业或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外出务工现象日渐形成。*市这一现象十分明显,有两种情况。一是聚集的产业成为流出地的支柱产业。例如,只有12.6万人的资溪县有4万多人从事面包行业,在全国1000多个城镇开设了7500多家面包店,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变成了享誉全国的“面包之乡”。*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31元,其中60%来自面包产业。又如,被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和中国物流诚信联盟授予“物流第一县”荣誉称号的广昌县,经过20余年的滚动发展,在23万总人口中,就有5万余人从事物流行业。他们兴办的物流公司4000多家,遍布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年营业额已突破300亿元,每年为国家创税4亿余元,为本县财政创造税收收入23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二是在流入地形成产业聚集。例如,东乡县现有3500余人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从事以服装经营为主的边境贸易,占该市服装经营户的70%,年服装贸易额增至5个多亿,年上交税费820万元,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又如,崇仁县现有10000多人集中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区和深圳市郊区从事蔬菜种植行业。新的社团组织不断涌现。随着以行业或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外出务工现象日渐形成,以行业或产业为依托的社团组织应运而生。例如,资溪县成立了面包协会、广昌县成立了物流协会、临川县成立了建筑协会、南城县成立了汽车运输业协会。流动党组织由区域性设置向功能性设置拓展,势在必行。行业或产业的聚集带来了流动党员的行业或产业集中。例如,资溪县现有外出流动党员414名,其中从事面包行业的流动党员就有302名,占外出流动党员的72.95%。这就给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年,资溪县委、广昌县委因势利导分别组建了面包协会党委和物流协会党委,实现了流动党组织由区域性设置向功能性设置的拓展。至今,*市在行业协会等社团中建立党组织47个。

二、实践探索

(一)主要做法

1、多管齐下,促进协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精心设置,建立健全协会党组织。资溪县委从协会隶属的业务主管单位领导班子,协会常任理事单位党员负责人和支部书记中,选配协会党委班子成员,选派县直工委副书记兼任协会党委副书记。按照“便于联系、便于管理、便于发挥作用,能快速召集”的原则,采取三种方式设置党组织。一是对同一城市或企业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独设立党支部。二是对同一城市或企业党员人数虽不足3人,但分布在交通要道沿线,易召集的,在交通中心城市设立党支部。三是对同一地区党员人数不足3人,或地点不固定、难以快速召集的,设立党小组。目前,资溪县面包协会有党员302名,分布在全国120多个城市,已在杭州、南京等地建立了22个党支部、40个党小组。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协会党委积极开展了把面包大户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面包大户、把党员面包大户培养成基层组织负责人的“三项培养”活动。首先,按照品德好、遵纪守法好、烘焙技术好、反映好、收入高、帮带热情高的“四好两高”要求,把一些优秀的面包大户确定为建党对象,实行重点培养。目前,已确立建党对象100人,入党积极分子220人,其中78%是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面包大户。其次,对年经营纯收入偏低(2万元以下)、烘焙技术偏低(两年未更新提高)、竞争意识偏弱的“两低一弱”党员面包户进行登记造册,制定培训计划,逐步培养成面包经营大户。现在,已有320人次的党员接受了技术再提高培训,有146名党员面包户提高了经营收入,其中27名党员成为年收入超10万元的面包大户。第三,按照“政治素质高,面包烘焙技术高,致富能力强,帮带能力强”的“双高双强”要求,及时把优秀的党员面包大户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位置上来。在协会党组织22个支部书记、40个党小组长,已有80%是党员面包大户。

2、改进方法,严格协会党员教育管理。

改进教育方式。协会党员85.5%来自农民党员,13%是下岗职工党员,1.5%为其他类型党员。协会党委着眼培养一支好队伍,积极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协会党委针对党员流动特点,实施全过程教育。一是利用党员外出前到党委办理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时机,通过组织谈话、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教育。二是每年由党建指导员带队,县委理论骨干、烘焙专家等参加,赴各地巡回讲课;每季度把党课教材、党员电教片等邮寄给各地党支部,供党员学习;发挥《资溪党建》、《资溪面包行业协会》等网站作用,为党员提供网上学习、交流思想的机会。三是利用党员年底返乡的时机组织党员进行一到两次集中培训。

改进管理方式。协会党委着力创新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运作。一是目标管理。制定争先创优工作目标,实行年度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二是跟踪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巡回检查指导活动,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今年6月份的巡回检查,对9个党支部的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充实。三是网络管理。通过网站,加强交流沟通,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党员档案实行网络管理。四是建立党员“限时定期”报告制度。党员在外出和返乡前后、所从事行业和所在地点,要向党组织报告;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和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及时报告。协会党委设计下发了《党员限时定期报告情况登记表》,各支部和党小组负责登记,年终进行考核。

构筑教育管理合力。协会党委积极寻求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和民政局的指导帮助,建立四方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县委组织部从面上指导协会开展工作,把握方向,提升质量;协会党委主抓日常工作;各乡镇党委协助提供信息,做好党员返乡后的管理;民政局指导协会开展活动,促进协会健康发展。同时,协会党委从党务工作经验丰富、与面包经营户联系密切的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先后聘请48名同志作为党建指导员。他们采用“领导挂点、部门结对、专人联络”的办法到党支部(党小组)所在地实地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委与支部、支部与党员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齐抓共管的环境和氛围。

3、创新载体,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建立基地,培训面包人才。协会党委促成协会建立了“全龙艺术蛋糕”和“建生蛋糕”培训基地,聘请烘焙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为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村党支部书记及其子女、下岗职工党员、农民党员参加培训,培训费给予减免。基地已举办培训班180多期,其中就业培训123期、技术更新培训57期,培训面包人才3.5万余人,其中党员1000多名(含非协会党员)。现在,培训基地已成为江西省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基地、党员“双带”培训基地、巾帼建功基地和共青团培训基地,吸引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下岗职工前来参训。

构建体系,实施帮带扶助。根据协会党员各自的特长和能力,分别纳入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和排忧解难体系,实行党员设岗定责,推行党员“公开承诺制”,发挥党员市场信息员、资金借贷员、创业辅导员、办事助理员的“四员”作用。开通党员“分忧解难热线”,将党员的电话、手机、地址等告知附近面包户,如遇困难即可拨号求助。近年来,党组织先后向社会公布就业信息15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600个,帮助2800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其中下岗职工786名;落实了党员帮带各项责任制,帮助寻找店铺433家,提供临时周转资金925余万元;提供法律援助10次,解决权益纠纷121起。

典型示范,促进面包产业发展。协会党委开展“135”评先活动,即选拔表彰100家“文明经营”面包店、30名优秀党员面包户、5个先进党支部。通过典型示范,积极推广品牌化经营、连锁经营、综合经营和企业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面包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联系纽带少、缺乏“龙头”品牌、缺乏整体合力的“一少两缺乏”发展瓶颈。近年来,全县有近65%的面包店扩大了经营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其中实行品牌化经营的面包店有1000余家,连锁经营的有600多家,综合经营的830余家,企业经营的26家。同时,唱响了一批面包品牌,其中“麦香园”、“开口乐”、“金都”等在全国烘焙行业中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初步成效

1、流动党组织的设置和流动党员的管理有了依托

组织设置有依托。一是党委建在行业协会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协会分会上,党组织设置网络与协会结构网络合二为一,更趋规范化。二是党组织负责人与协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更有利于党建工作与协会工作融为一体。

党员管理有依托。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依托行业协会就能够较好地做到,寓管理于行业服务之中,在行业服务中加强管理。

活动条件有依托。充分利用协会各分会的场地优势、资金优势,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2、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有了平台

示范带动的平台。行业协会党组织注重在率先创业致富的党员中培养党组织负责人,给这些党员提供了“双带”的新平台,使之成为带动创业的“领头雁”。

服务壮大产业的平台。行业协会党组织引导协会在会员中提供产业政策服务、诚信教育服务、维权服务、融资服务等各种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在各种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力求各种服务落到实处

回报家乡的平台。行业协会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两回报两服务(回报家乡,服务老乡创业;回报社会,服务当地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流动党员纷纷从引进项目资金、提供致富信息、介绍外出务工,返乡投资置业等多方面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出资出力。

3、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管有了纽带

纵横结合的交汇点。如果说流出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是纵向管理,那么,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则是横向管理。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的管理网络,有利于消除因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和党员流动频繁带来的管理盲区,而纵横结合管理网络的形成,要有载体或曰“交汇点”。这一载体或交汇点,可由行业协会党组织承担。它既接受流出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又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双重管理”赋予它双向共管“纽带”的功能。

融入流入地的切入点。行业协会党组织是建立在相关产业壮大聚集的基础之上,而产业的壮大聚集,可为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看得见的效益,极易被流入地民众关注、社会认可、领导重视。这就为流出地融入流入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东乡县设置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的商会党支部,是依托已成为该市主导产业之一的服装经营、边境贸易而建立的。商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繁荣边境贸易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引起了流入地多方关注。该市市委领导及组织部门领导先后多次到协会党支部指导工作,主动为协会党支部解决缺乏活动场所等困难;该市市直机关工委将协会党支部纳入其机关支部系列,列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批对象;当地金融部门还把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委托给协会党支部审批。

4、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有了有效结合点

解决了发展产业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外出务工,发展产业,会碰到种种困难,最担心的是:谁来带头,谁提供技术服务?行业协会党组织的建立,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把分散的流动党员致富能手按行业协会组织起来,同时把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群众致富能手作为入党重点培养对象,充分发挥这两类致富能手的特长,开展示范引导、技术服务和帮扶等活动。行业协会党组织因而成为能人聚集、大户集中、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突出的场所。

减少了发展产业的盲目性和市场风险。行业协会党组织注重发展产业的市场引导,一是产业变迁先由协会党员带头示范,再引导群众形成规模,“群众要下水,党员先趟河”;二是通过协会党员提供技术培训,传递市场信息,传达产业政策等帮助群众减少发展产业的盲目性和市场风险。

消除了发展产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广昌县流动党员和群众在外地创办物流公司的过程中曾经常遭遇当地企业押票扣款、车主扣货骗货、地痞欺行霸市等“后顾之忧。”如该县尖峰乡东坪村党员王德良在上海办物流公司就受到不法分子搔扰,该县物流协会上海分会党支部得知后,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对不法分子严厉打击,维护了其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

1、工作发展不平衡。*市依据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工作,尽管涌现出诸如资溪县面包协会党委、广昌县物流协会党委、东乡县驻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商会党支部、乐安县鳌溪镇下罗村挖掘机协会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典型,但总体来看,工作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行业或产业聚集已形成相当规模,从业人员也有组织起来的愿望,却没有因势利导及时组建行业协会;有的地方成立了行业协会,党组织的设置却没有及时跟进;有的地方行业协会党组织设置了却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作用,形同虚设。究其因,主要是这些地方认识模糊,认为建立行业协会党组织无关紧要,有的甚至认为多此一举。

2、部分党务工作者业务素质不高。协会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偏低,经验缺乏,办法不多,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加之本身产业或行业经营任务繁重,因而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中力不从心。

3、流动党员管理难坚持。有些行业协会党组织所依据的行业或产业既分散又弱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下,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很大一部分原本做得较好的协会会员已经转行或考虑转行。产业或行业的变迁使党员会员(含党组织负责人)流动加剧,去向难掌握,以致党员管理工作难以坚持。

4、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难的问题逐渐突出。由于流动党员平常不在一起,各自忙于自己的经营,相互之间了解不深,加之流动党组织的专职党务干部极少,难以完成外调、政审等任务,发展党员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毕业生和军队复员转业人员中的预备党员加入了产业流动党员行列。由于流动党支部难以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同一支部其他党员也因不了解情况而难以发表意见,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对策思考

(一)提高认识,落实“三个依托”

各级党组织要摒弃各种偏见和模糊认识,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反复、反复抓、切实把依据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依托产业建协会,这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要外出务工形成了产业或行业聚集的,就要根据从业人员的意顾,引导他们组建行业协会。二是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这是工作的关键。只要组建了行业协会的,就要根据党员会员的分布状况,跟进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三是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这是工作的落脚点。

(二)做好产业,提供“五大服务”

做好产业,是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一是提供产业政策服务。将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及时传递给党员会员,引导会员把握产业发展的大势,乘势而上,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品牌。二是提供诚信教育服务。采用思想发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流动党员挂牌经营”、“流动党员示范岗(示范店)”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三是提供维权服务。主动关心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向业主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帮助教育流动党员提高法制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多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四是提供新技能培训服务。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进行“菜单式”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对流动党员及会员群众的新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延伸拓展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五是提供融资服务。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的经营和信誉情况、反映流动党员和会员群众的资金困难,增进银企了解,争取金融支持。

(三)完善模式,实行“两种融入”

应对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应对新的社团组织的出现,应对党员流动的新情况,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一是流出地行业协会要融入流入地社团组织。新的社团组织出现为这种“融入”提供了可能。如四川、陕西、内蒙古不少地方,近年来建立了江西商会(分会)等社团组织。融入其中,即行业协会由原来的单独组建拓展为联合组建。这样可以扩大产业影响,提高产业知名度,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获取信息,加强联系。同时,产业地域的拓展及其党员流动的变化为这种“融入”提供了需要。例如,毗邻资溪的金溪县,近年来受资溪面包产业的带动辐射,面包业发展迅速。全县外出从事面包业的已达6300余人,在外约建有2000多家面包店,但其中党员数量不多,只有68人,且分布很散,流动性大,成立流动党组织有一定困难。可考虑整合资源,鼓励金溪县在各地的面包户“整合”到当地社团组织,如江西商会分会中来,与资溪县面包协会在各地的分会相融合。金溪县在各地面包户中的党员,如不能单独成立组织,可考虑先“挂靠”到资溪面包协会党组织管理,条件成熟后再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二是流出地行业协会党组织融入流入地党组织。“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充分发挥流出地行业协会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建立和健全“双向共管”的工作机制,防止出现“一头热”现象。一要在“共”字上下功夫,建立“四共”机制,即组织共设、阵地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二要建立流出地党建指导员巡视制度。每年流出地党组织要定期派出党建指导员赴各地巡视。其职责,不仅要对协会党组织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而且要作为流出地党组织的代表,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稳定的联系,开展“双向共管”的相关活动,落实“四共”机制。

(四)规范管理,建立“四项机制”

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证明,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树立全国党建“一盘棋”观念,营造全党抓流动党员管理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是继续完善现行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一要简化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对于有条件转移组织关系的长期外出流动党员,可考虑下放接转党组织关系的权限到乡镇和街道社区一级,使基层党组织有权在全国范围内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为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提供便利。二要适当放宽流动党员缴纳党费的期限。相当多的流动党员是跨省流动,大多每年回家一次,可考虑对流动党员实行每年缴纳一次党费的办法。三要改进流动预备党员转正和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可考虑试行网上考察谈话、网上审批等办法。四要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执行的刚性。在积极完善现行制度的同时,务必加大对现行制度执行的力度。要把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的内容,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促使流动党员“主动找组织”的机制。一方面,流出地党组织要建立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的对接制度,开展“你在外创业,我在老家服务”等活动,从各方面关心照顾好流动党员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和家乡党组织隔山隔水不隔音,离乡离土不离心;流入地党组织则要建立好“流动党员服务站”。可考虑全国这一机构统一名称,统一标识,便于流动党员主动找组织。服务站要在接转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就业创业扶助、合法权益保护、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困难方面切实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使服务站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成为“流动党员之家”,让流动党员处处感受到“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旁”的氛围,从而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力度,疏通出口,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身份第一时间告知确认机制。可考虑建立全国党员信息管理制度。全面启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行流动党员信息卡管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党员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管理工作的成本。

四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经费保障机制。流动党员管理经费需求大且普遍短缺,已成为制约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因素。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十分必要。一要财政列入预算,活动列入专项开支。流动党组织日常活动费用,对流动党员尤其是其中党务工作者的培训费用、党建指导员的巡视费用等都应列入专项开支。二要党费“转移支付”。如流动党员学习材料的购买费用等,可由党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