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非公企业技术人才建设调研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非公企业技术人才建设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非公企业技术人才建设调研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号召,是实现金清镇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我镇党委政府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实现科技兴金清的战略,就必须要造成“惜才、爱才、用才”的人才环境。

一、突出一个重点,转变二个观念,加快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我镇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坚持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并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采取调动、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形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

抓好急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加快我镇急需人才的培养,采取用人单位出资和财政资助等方式,每年在全镇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和管理人员到国内高校深造,赴国外进行短期培训和研修。注重培养和引进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通晓国际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发挥三大优势,实现三个突破,深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一是发挥组织部门的政治优势。组织部门必须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协调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重点抓好领导干部、专业精英、企业家这三支顶尖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要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和所掌控的生产要素资源加以贯彻落实。三是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贯彻好党的方针,组织好各类人才在各行各业中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为区域经济建设出智、出力。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在管理思想上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管理对象上要有新的突破。党管人才是适应变化而提出的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升华和延伸,要求我们把包括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等在内的全社会人才,都纳入党的视野。二是在管理内容上要有新的突破。由于管理对象从管干部变成管社会人才,因此,党对人才管理的职能也要随之深化、内容也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在管理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管理对象的社会化必然要求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就必须要实现三个转变:管理重点由直接管理向注重指导、协调、服务转变,管理手段由单纯行政手段向法律、经济与行政手段相结合转变,管理机制由相对封闭的内部管理机制向有序开放的公开竞争机制转变。

三、搭建四个平台,创新工作机制,不遗余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搭建竞争平台。竞争出活力,竞争出人才。要着眼于建立人才的汇集机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行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是搭建发展平台。要以加强能力建设、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为重点,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和需求出发,依托各级党校、干校、大专院校、职业学校、职工夜校以及企业、农村的培训基地等,建立覆盖各类人才队伍、各具特色的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活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各类人才在不断的学习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不断发展。

三是搭建优化平台。目前我镇从事科研活动的高层次人才偏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把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与发挥党委、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才向科研单位、重点产业和企业、农村流动转移,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搭建服务平台。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运用政策、法制和组织手段,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在内的相关配套和较为完善的服务,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类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建立五大机制,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要建立符合社会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目标和重点上,要区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取向。要通过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企业管理人才驾驭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注重对人才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政治素质的提高。在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构筑学习型社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金清镇实情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要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要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研究制定推进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积极吸引外地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兼职、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要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更新分配观念,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坚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采用年薪制、股权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同时,要坚持物质激励与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四)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资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加大财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投入上的主体地位,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和科技投入,切实发挥投资主体作用。同时,要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对人才培养投入和科技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尽快形成以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资为保障、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五)建立人才工作反馈机制。通过建立人才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人才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对动态的人才资源分布、流向、需求等信息的分析、传递、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