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村级组织建设调研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村级组织建设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村级组织建设调研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是推进现代生态工贸旅游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县委“夯实基层基础”的要求,我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题调研小组,深入镇村一线,采取听取介绍、座谈讨论、随机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段时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按照“抓规范、育典型,重转化、促提高”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努力夯实基层基础,为我县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抓堡垒,村级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按照“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选配村级班子的新思路,采取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提,从外出经商和务工党员中请,从镇村企业工作的党员中选,从复退军人和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中挑,从县乡转岗人员和国企下岗职工党员中荐,从乡镇机关干部中派等办法,大大拓宽了选人视野。认真组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每一名村干部进行严格考察,做好逐村议班子和逐村调配方案的审核工作,有效改善了村级班子的素质和结构。定期开展村级班子届中考察工作,严格落实村干部述职制度、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兑现考察结果制度,同时建立一支1000人左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阵地作用,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村务管理能力。

2、抓“学创”,村级组织先进面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美岭出在永春的优势,不断深化“学创”活动。指导美岭加快发展,帮助美岭村党委总结新经验,进一步巩固提高“以村建带企建,以企建促村建”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完善美岭典型。先后召开2次深化向美岭村党委学习活动大型会议,不断掀起学美岭活动新高潮。在全县22个乡镇重新筛选确定了41个典型示范村进行重点培育,以此带动面上工作,涌现出了下洋镇新村村等一批先进典型。

3、抓后进,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坚持把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的整顿转化工作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4年4月,经过排查,研究确定29个班子相对软弱、经济发展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作为重点整顿对象,进行集中整顿,逐村研究落实“五个一”整顿转化措施。全县共安排34名县领导挂钩、29个县部门牵头帮建、27个典型示范村结对帮扶、选派64名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干部担任不适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采取了下发指导性文件、开展村级班子考察、每季度进展情况报告和督查等措施,进行分类整顿,限期实现转化。仅去年就确定105个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074万元。加强不适应村驻村任职干部的跟踪管理,多次召开驻村任职干部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对驻村任职干部进行考核督查,落实驻村干部补贴和人身保险等相关待遇,扎实推进不适应整顿转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4、抓基础,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坚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扎实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章》、《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基础上,于*4年4月1日起,全面试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即:测评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在党员队伍中深入开展“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永春人精神”大讨论、揭批“”和打击“六合彩”赌博活动等专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依托县、乡党校、农函大、农技校、农广校,组织党员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不断丰富农村党员干部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双带”能力。目前,农函大等函授结(毕)业的农村党员干部3447人,在读的1142人,居全市前列。通过落实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探索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等做法,督促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对农村中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坚持从党员的“感情管理”入手,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党员生产生活困难必访、党员生病必访、党员家庭纠纷必访、党员有红白喜事必访的“农村党员四必访”活动,推广党员互助基金的做法,及时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增强农村党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有力维护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5、抓制度,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根据村级组织工作的需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推动了村级组织建设的稳步发展。在村干部的管理工作中,实行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度、村干部述职制度、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补贴制度、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管理。在下派驻村任职干部的管理工作中,实行驻村住勤、汇报工作、学习培训、福利待遇和跟踪督查等“五项制度”,加快不适应村整顿转化工作。在村务管理上,全县236个村(居)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去年3个乡镇6个试点村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村(居)级组织中分三批(第一批51个、第二批142个、第三批43个)开展村务决策听证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工作。在基层党务工作上,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十规范”,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班子建设、组织设置、会议制度、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费收缴、文书材料等十方面内容进行细化分解、统一规范,有效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6、抓领导,村级组织工作合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实行县党员领导干部挂钩基层抓党建工作制度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位常委负责抓一个片区,每位县党员领导干部负责挂钩一个乡镇,包一个典型示范村和一个很不适应村。在乡镇建立乡镇党员领导干部“抓一点、驻一村”制度,村干部实行“包一组、带十户”制度,上下贯通,层层负责,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在县直机关部门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和县部门挂钩联系乡村工作制度,县委组织部实行县委组织员分片联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些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大大增强了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农村“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农村优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加之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农村工作难度大、经济待遇低等因素,“村官”缺乏吸引力,一些村在选人用人时往往捉襟见肘,出现“人难选”、“选人难”的现象,上级党组织只好降低要求,“矮子里边挑高个”,这种现象在那些高边远、经济欠发达村尤为突出。

2、村干部的领导水平偏低。目前部分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3、村级班子关系不够协调。个别村级班子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出现“两委”争权、独权、揽权、越权、搁权等现象,“两委”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削弱了整体战斗力。个别村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难落实,村内一些重大事项都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互相猜疑、忍气吞声,难以形成合力。

4、村“两委”工作积极性不高。现在农村各项检查、评先评优等项目繁多的工作,使村干部几乎从兼职转变成“脱产专职干部”,而且村干部做的都是硬工作,端的却是泥饭碗,繁重的工作与微少的政治经济利益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使得村“两委”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一些外出务工、自谋发展的“挂名”干部越来越多,许多工作得不到落实;一些村干部误工补贴难兑现,撂担子不愿干的现象时常发生。县、乡干部在入户开展工作时,村干部不能积极配合,多是凑合应付,指指门,引引路了事。

5、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全县农村党员中年龄60岁及以上的超过农村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超过农村党员总数的一半,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

6、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地方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急剧萎缩,甚至出现“空壳村”的现象。有的村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有的村寅吃卯粮,对村集体资产搞一次性承包,承包期10年、20年甚至50年,承包金一次性兑现,影响了下几届村级班子的正常运转。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弱化,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村级组织建设的活力。

三、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村级组织建设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下功夫,配强班子。村级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子强了,一强百强。一是要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健全和完善村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打破“论资排辈”、“宗族平衡”、“求全责备”的思想桎梏,严格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乡村企业管理骨干、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村级班子中。要重点选好村党组织书记,“自己不会富,当不好干部;只顾自己富,群众不拥护”,要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继续做好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职和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选拔村干部的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级班子。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淘汰机制,利用村级届中考察、年底述职、年终评议等渠道,对那些思想保守、作风不实、精神不振,或政绩平平、工作长期不起色,以及存在不廉洁、不团结、搞内耗等问题的村级班子及其成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整顿,确实不具备担任村干部资格的,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健全完善村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要加强对村干部队伍选拔任用的指导、监督、审核和把关工作,在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乡镇党委要依据村干部的任职条件及相关要求,抓好逐村议班子工作,认真研究每个村级班子的调配方案、每个人选的基本条件,调配方案要事先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实施,确保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完善村干部培训机制。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好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一支“能办大事、敢办难事、真办实事”的村级干部队伍。同时,坚持普遍轮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建立专门培训档案,依托县委党校进行专门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特别是对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更要加强政策法规及村干部权力、职责方面的教育,以此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一般农村党员干部由乡镇党校负责培训,每年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要继续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等大专、本科班学历教育。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和能力。三是要理顺领导管理体制。要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双向评议工作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要理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把村委会、合作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工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综治协会等组织建设好,并重视党小组、村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四是要完善村干部考评激励机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村干部绩效考评制度,把考评结果与任用干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与健全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在经济上,要健全完善村干部补贴逐步增长机制,不断提高现任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建立在乡(困难)老党员生活补助办法,加强对在乡(困难)老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离任村干部生活保障制度,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在工作上,要积极支持村干部大胆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上的一些难题,依法查处打击报复村干部的行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政治上,建立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推荐到县、乡任职的政策和办法,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五是要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要把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作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明确规定村级后备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数量结构、推荐程序、考察管理、选拔任用的相关要求,积极从农村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分流人员、企业中的骨干、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要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公论,建立起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每个村要保持有2~5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妇女后备干部至少要有1名。要通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要适当给村级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级后备干部的成长。要适时通过组织程序,大胆选拔任用一批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有效缓解村级班子“无人办事”问题。

2、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夯实基础,发挥作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村级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抓好农村党员进出口工作。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落实发展党员“五项制度”,切实把好农村党员队伍“入口关”。要重点抓好在农村中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突出抓好在农村“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要加强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连续3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要加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每个村党支部每年要培养6-9名入党积极分子,确定4-5名重点发展对象,发展1-3名新党员。在新发展的党员中,35岁及以下的要占75%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要占70%以上,妇女要占25%以上,生产工作一线的要占45%以上。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农村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要树立农村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县、乡党校抓好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认真抓好“两个培养”工作,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提高党员“双带”能力。要结合即将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农村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要规范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行为。要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要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农村党员干部能够及时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差距,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四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作用。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对农村中的无职党员,要通过合理设岗、强化教育、积极引导,发挥“双带”作用;对农村中的能人党员要通过建立“联户带创”的办法,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农村中的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作用;对一些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要通过选聘指导员的办法,发挥参谋指导作用。

3、以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在抓两头、带中间上力树典型,增进活力。要进一步深化“学美岭、创五好”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辐射作用,努力构建“先进更先进,中间加把劲,后进赶先进”的创先争优局面,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活力。一是要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要围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要针对当前村级组织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要突出“学创”重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农村“奔小康,建新村”步伐。要加强对“五个好”村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坚持两年一评比,不搞平衡照顾,不搞一次命名定“终身”,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努力使全县村级组织先进面达70%以上,后进面控制在10%以内。二是要培育推广先进典型。要用活用好“学美岭、创五好”活动载体,加大对现有典型示范村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要立足村情充分挖掘典型村的潜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一品一特色”,积极引导典型示范村增创发展新优势,努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要通过健全完善创先争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三是要推进不适应村整顿转化工作。要继续落实不适应村整顿转化“五个一”措施,围绕整顿目标方案,加强与挂钩领导、帮建部门的通气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对整顿转化工作滞后的不适应村,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进行“补课”,巩固整顿成果。要严格验收标准,健全整顿转化工作责任制,对没有按时转化的不适应村,实行挂钩领导、帮建部门、驻村干部“三不撤”,确保不适应村整顿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要提高中间状态村水平。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在抓好培育典型示范村和整顿不适应村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努力提高中间状态村水平。要大力开展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创先进活动,制定相应制度和措施,激励中间状态村加快发展,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4、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在抓发展、增后劲上谋思路,筑牢基础。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实力强,才能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面对各种挑战,维护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因此,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村级财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要突破工业产业,增加收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县委“突破工业产业”、“大厂进园区,小厂进乡村”的思路,针对农村的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比较偏远的农村要抓好非耕地资源开发,发展果园、林业、养殖业等;有资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县城及乡镇政府周边的村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或者通过发展旅游、运输、兴办第三产业等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门路。要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引进外资、合资等方式,大力发展村办企业,盘活集体资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要兴办社会服务产业,通过为农民群众提供各方面服务,在优化服务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一条服务创收的新路子。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及时为农民提供政策和科技致富信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要继续推行“支部+协会”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领办、创办各种类型农业专业协会,使农村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与专业协会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实现有效对接,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与村集体经济的互促互动、同步发展。同时,要注意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赢双利”的新途径。二是要消除不良债务,减轻负担。要在清查核实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对不良债务的形成过程、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区分不同性质,分类处理,通过采取“财务清理化债、化转债务降债、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债权债务抵冲化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还债、发展经济化债、落实减负政策清债”等措施化解村级债务。要注意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坚持量力而行,避免超前和举债建设非生产性项目,要力行节约、缩小开支,努力遏制不良债务的增加。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开支。要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集体山林、果园、小水电站、矿产资源、村集体项目工程建设的承包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通过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集体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税收制度,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严禁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四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要建立健全村级运转经费逐步增长机制,制定落实一些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采取分期分批扶持发展的办法,制定好近、中、远期目标任务,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6年开始,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县绝大多数的村集体有固定收入来源,每个村每年的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

5、以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严格制度,提高水平。通过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活力。一是要抓好村党支部阵地建设。要加大村级组织建设资金的投入,每年年初进行专门立项,列入县、乡财政开支预算,确保专项资金的落实。要逐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确保“有址议事”。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村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民依法治村、参与村务活动的场所。要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容村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二是要加快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建设责任体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要借助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活动载体,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加强指导,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水平。要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十规范”内容,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三是要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要将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形式和公开程序,完善公开机制,增强村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推行村务决策听证,积极探索“村误”公开、党务公开等,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四是要完善村级组织建设督查制度。要完善县、乡镇两级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县委每半年要对乡镇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督查,乡镇党委每季度要进行一次自查,要制定实施检查评比百分制,对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解立项,逐项打分,并把检查结果同干部评先评优、奖金福利直接挂钩,落实好奖惩制度,进一步增强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