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一重大部署,正是在总结各地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这对于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全国最早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地区之一,从1988年开始,*市*区(时为*地区*市)开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并经*省委批准,从*2年开始,在*9个县(市、区)全面推行。近20年的改革实践,*各级党委始终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坚持从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入手,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逐渐形成了以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以下简称代表任期制)、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以下简称党代会年会制)、党委会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尤其在重点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方面,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为新时期探索坚持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基础,逐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为坚持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有效发挥代表作用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要求参与政治、公共事务管理的民主诉求日趋明显。有效疏导、实现党员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必然要求各级党组织应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作为拥有73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来说,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首要的是落实和维护由党员选举产生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主体作用。只有真正落实代表的主体地位,有效维护代表的民主权利,才能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体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并从机制上实现我们党民主执政。因此,我们深切地感到,党的十七大和修改后的党章确定实行代表任期是完全正确的,实行代表任期制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即使不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发挥代表作用,也需要实行代表任期制。
*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逐步确立并丰富了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本质内涵及其制度体系。实行代表任期制,就是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代表由党员选举产生,获得代表资格和职务后,其代表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届期相同,任期内代表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试点中,**各级党组织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明确代表任期和职责、创新代表活动、提升代表素质及保障代表权益为主要内容的代表任期制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规定代表任期。各级党委通过党的代表大会对代表的任期与职责作出规定,明确代表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届期相同。如党的代表大会提前或延期举行,其代表的任期相应地改变。
二是明确代表职责。明确代表职责是实行代表任期制的内在规定性的具体表现。*在明确各级代表拥有选举、审议、建议、表决、监督等方面的权利的基础上,具体规范了代表10个方面的具体职责。如,规定代表听取和审议同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报告;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安排的各项选举;关心党的工作,向党的代表大会提出意见、建议,讨论并决定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密切联系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及时反映本选举单位和所联系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宣传、模范执行党代会和党委的决议、决定;收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及对涉及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等等。
三是创新代表活动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配套的、操作性强的代表活动的具体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任期内的作用,是实行代表任期制的关键所在。试点中,*市各级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内重要情况向代表通报、重要事项征求代表意见、代表调研、代表联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代表列席党内有关会议、代表询问和质询及代表团等制度,充分发挥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各级党委的参谋助手和党内监督保障作用。通过创新代表活动制度,建立代表发挥作用的机制,不仅体现了代表任期制的内在要求,又赋予了代表任期制以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
四是提升代表素质。实行代表任期制必然对代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市各级党委通过建立代表资格管理办法,对代表资格的暂停、辞职、罢免和补选等作出了规定。重视加强对代表任期内的教育培训,注重代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加强对代表的管理。同时,坚持从基础环节抓起,改革和完善代表选举制度,通过划小选举单位,扩大差额比例,采取界别推荐,改进代表提名和介绍方式等做法,特别是采取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和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代表候选人,实行直接差额选举代表,从制度上确保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五是保障代表权益。试点中,为保障代表有效履行职责,*各级党委从代表履行职责的实际出发,对代表权益的组织保障措施逐步作出明确,加以规范。如,规定各级党组织为代表履职提供条件;规定代表提案和意见、建议的办理,所涉及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限期予以负责的答复,并作为党委向下一次党代会报告的内容;规定对代表违法违纪需立案查处的,或者基层党组织对代表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当经同级党委许可后,按管理权限进行处理等。
综观*近20年的实践,蕴涵着一个基本启示,实行代表任期制应以坚持和落实代表的主体地位为基础,以明确代表任期和职责为前提,以建立健全制度和工作机制为重点,既高度重视保障代表任期内的权利,不断强化代表的任期意识、责任意识、代表意识,畅通代表行使权利的渠道,实现代表对党内事务和党的工作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切实监督,又教育督促代表切实履行代表应尽的职责,发挥代表在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创业创新,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坚持和完善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发挥党的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各级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实行集体领导体制、实现党内民主的最基本的形式和制度。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实践看,其基本内容包括:党的代表大会能否定期召开、如何开好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及如何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作用等三个方面。*市在近20年的实践中,坚持在党的代表大会届期内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如果从会议制度本身看,试行党代会年会制增加了党的代表大会会议次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的内涵,也成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的重要特征和表现形式。
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试行党代会年会制探索中,紧紧围绕了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这一主题,着力在规范年会会议职权、丰富年会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践,特别是试行党代会年会制后,代表通过每年一次大会听取和审议党委、纪委的工作报告,使代表更多地了解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情况,也有效解决了地方党的委员会无法向同级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的问题。同时,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年会上,可以及时就党委、纪委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及时、真实地反映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与要求,便于各级党委针对当前社会急遽变革的实际,对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党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作出决策,既有利于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又有利于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切实把全党的意志、智慧、力量凝聚起来,使代表更好地参与决策与党内监督。代表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实际上是对选举他们的广大党员群众民主权利的有效维护,使党员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而使党代会年会成为代表开展活动、履行职责、体现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实践舞台,成为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平台和组织平台,使得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更加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确保落实党的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是对坚持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在试行党代会年会制工作中,着力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
一是规定年会定期召开。坚持在县(市、区)党的代表大会届期内,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履行其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职权。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适时召开。县(市、区)党代会年会一般安排在县(市、区)人代会、政协会议之前召开。会期一般为1至2天。
二是明确年会职权。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明确县(市、区)届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除没有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权外,具有党章规定的党的代表大会的其他同等职权,并在实践中逐步对大会的职权作出了八方面的具体规范。
三是丰富年会内容。年会除主要听取和审议党委、纪委工作报告,及时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外,通过实行代表提案和提意见、建议,安排代表作大会发言、对届内上级党组织直接任命的县(市、区)党委、纪委委员提请年会全体代表进行追认,届中对同级党委、纪委及其成员进行民主测评等,发挥了党代会年会最高决策和最高监督机关的作用。
四是改革年会组织程序。规定党代会年会由党委全委会主持大会,不设大会主席团。取消预备会议,大会议程、筹备工作报告在年会前的全委会上讨论通过。同时,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和提案工作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两个机构日常具体工作职责由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办公室承担。
*在重点探索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年会制的同时,坚持把党委负责制作为主线贯穿于试点改革的始终,体现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各项活动中,渗透到党代会常任制基本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各个方面。这不仅强化党委对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实践的领导,而且通过召开党代会年会、发挥代表作用,强化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地位。此外,*各级党委都成立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市、区)委组织部挂靠设立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办公室,负责做好代表的联络服务和党代会年会的有关组织工作。同时,将年会的会议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为每位代表制发代表证,积极宣传代表发挥作用的工作典型,有效保障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的有效运行。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工作,积极推动党内民主实践
改革创新是党始终充满活力、永葆先进性,不断推进党的工作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实践。从*近20年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的基本实践看,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十七大确定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并把实行代表任期制写入党章,既是实践创新,也是理论创新,更是我们党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深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精神和新党章的规定,不断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行工作,需要在不断巩固和发展改革创新实践成果和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从健全制度和运行机制入手,充分发挥代表大会和代表的作用,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对此,应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构建党委会负责制的运行机制。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后,为规范党的代表大会、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和制度环境。要在不断规范党的代表大会职权基础上,着眼建立地方党委领导新体制,进一步明确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职责和权限,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代表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形成的决议、决定对人代会、政协会议的指导作用。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和完善党委民主议事和决策的具体制度、规则和程序,改进和规范全委会重大问题决策表决方式,实行“三重一大”票决制,发挥党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坚持完善党委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党委全委会的“议行合一”和党委常委会的执行职能,逐步形成重大问题决策征求代表意见机制、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常委会对全委会负责,全委会对党的代表大会负责,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党的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落实。
二是立足于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着力提升党的代表大会年会的运行效力。改进会议报告审议方式,在坚持地方党委、纪委每年报告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就党委贯彻地方党委工作条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等进行专题报告,探索对会议报告进行论证性审议,提高会议运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在实现党内动员,推进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本着确保会议质量、统筹会议安排、精简会议程序、提高运行效能的要求,加大党代会年会对党内会议的整合力,着力降低会议相对经济成本。如以党的代表大会代替年末或年初召开的全委会扩大会议、三级干部会议等等;同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探索党委职能部门分散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纳入到大会的议程之中,进行统一部署,这样既避免了文山会海耗费精力,又提升了党代会年会的会议效率。
三是加大制度整合,着力发挥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经常性作用。坚持围绕发挥代表作用这一关键,按照务实管用、系统配套的原则,结合新的实践,加大代表活动制度的整合与创新,建立和完善代表选举机制、代表动态管理机制、代表素质提升机制、代表活动和代表履职保障等机制,构建起代表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体系,使代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