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发展转型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从分析*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背景入手,指出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增长的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陷入困境,中央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目前全国进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期。分析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看到*在东部地区经济板块整体快速上升的态势中趋于下沉的同时,看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写入中央的文件,*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已逐步带来积极效应,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与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剖析了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困难和问题,对经济发展实力、产业结构、消费需求、自主创新能力、经济风险和收入消费水平、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经济健康发展与转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继续扶持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拉动力;要统筹城乡二元经济,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广义的经济转型涉及到经济领域和政治形态的方方面面,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升级;狭义的经济转型也称产业升级换代,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过程和一个质的飞跃。通常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于不同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转换也就成为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标志,由低一级转入高一级便构成升级换代,进而推动经济转型。及时的、合理的经济转型能促进经济的稳步高速发展;而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经济结构如果不能适时转型,将制约经济发展,延误发展的时机。本文侧重从狭义的层面分析思考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和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问题,对*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背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经济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未来*经济转型与发展进行思考。
一、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背景
不论是从全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还是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的实践来看,新一轮经济发展与转型都有其必然性。
一是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依托于大规模且日益扩展的市场、低成本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开放条件下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和其他中国短缺要素的引入以及稳定的国内政治社会环境等要素的一种所谓“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显著加大,新增长点引致的外延扩张空间缩小,金融风险增加,收入差距对增长的负面影响加强,“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维持了20多年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重要改变。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中国将进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期。
二是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上世纪70年代末期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8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3年提出了振兴东北的大规划,*4年又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东部地区经过20多年的大开发,成功地构建了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经济圈三大增长极,经济增长迅猛。西部在大开发的带动下,奋起直追,增长速度后来居上。东北、中部在振兴、崛起的战略规划带动下,区域经济蓬勃发展。虽然*是最早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我省区域经济发展长时期处在边缘化状态,近年来在东部经济板块整体快速上升中更是陷入逐渐“下沉”的态势。*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海峡西岸”被写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六中全会《决议》,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如何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空间,探寻快速崛起的路径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6年1月,总书记来闽视察,希望*紧紧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切实做好“六个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海峡西岸主体的*,面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快速发展和迅速崛起,更需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经济发展特征与规律,跟上全国发展与转型的步伐,引导我省经济运行质量和产业结构由低水平逐步向较高水平发展。
二、*新一轮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
正是在全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样双重背景下,我省经济发展与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增强实力。
1.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省为主体,涵盖浙南、赣南、赣东、粤东地区,是位于海峡西岸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初步测算: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行政区划面积的3%,常住人口占全国的7%,人口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经济规模约占全国的7.5%。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GDP相当于长三角的46%,珠三角的90%,台湾省的49%。但是,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仅分别相当于长三角的12%、33%、17%和26%,相当于珠三角的75%、79%、17%和38%,规模处于劣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密度仅分别相当于长、珠三角洲的15%和17%,相当于台湾省的5%。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长、珠三角洲的41%和27%,相当于台湾省的1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与财政收入分别相当于长三角的30%、16%、23%、11%,相当于珠三角的24%、5%、12%和23%。这些数据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后发态势,但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拓展跨省区域合作,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共同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创造条件,加快对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推进与周边省份各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发展合作。另一方面,要促进*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先行区和重要通道,推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争取增设直接往来货运口岸,推动直接往来货运航线延伸到东岸,推动闽台空中直航,增强*作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通道功能。再经过10-15年的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2.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效应明显。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中央文件后,已有30多个国家有关部委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资金支持、政策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对*的大力支持;海外华人华侨、台港澳同胞、国际友人、闽籍乡亲、各地闽商积极呼应,周边地区在产业、交通、市场、口岸通关等方面主动融入与密切协作,“海西”效应正在日益扩大。对*来说,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凝聚了发展的合力。
3.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有着独特的人文资源和独具的人文魅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闽籍华人、华侨达1088万人,足迹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同胞有123万人祖籍在*,而台湾同胞中80%以上祖籍在*,老一代华侨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发挥新一代华侨的优势为*发展服务还值得研究。*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4.2%,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1168万千瓦,年可发电量916亿千瓦时,这些优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具有较大的潜力。
4.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环境的快速改善,有效聚集生产要素、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断优化,政府的职能向服务、为民、效率和责任的方向转变,以开放、公正、透明、效率为主要特征的依法行政体系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规范管理的水平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公务员队伍总体素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海、陆、空运输衔接与配套能力明显增强,高速公路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正在努力建设“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各县(市)一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能力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全省加大能源生产投资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风能、沼气、地热能、太阳能、垃圾发电、潮汐能等新能源建设,促进能源生产适度超前发展。经济发展软、硬环境的改善,激发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从“九五”和“十五”期间*价格运行的轨迹,居民消费价格的波动幅度控制在5%以内。*6年,居民消费价格低位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小幅下降0.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0.9%。煤电油运紧张状况继续改善。电力供应和运输能力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油品市场和煤炭供应基本正常。金融支持力度较大,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基本满足。人民币存贷款均保持较高增长,*6年末存贷款余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1%和25.3%。
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中,我们面临这样一些挑战:
1.经济实力偏弱。*6年*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总量不到3.5%,与经济总量各占全国的10%左右的广东、江苏、山东等省相比,差距较大,这种较弱的经济基础束缚了区域优势的发挥。实力不足影响了投资增长后劲,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与沿海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广东平均水平相比,*省年均GDP增速与投资增速比低7个百分点,加上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大项目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难题仍突出,省内市场,闽货只占40%左右;国内市场,大部分产品的闽货占有率都偏低,特别是工业产品国内市场所占份额不足3%;国际市场,受到日益增强的贸易壁垒制约,开拓国外市场难度加大。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我省人均GDP于1997年突破1000美元大关、经济总量于1998年突破3000亿元之后,经济攀升的势头逐步趋缓。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逐步缩小,由“八五”时期高6.9个百分、“九五”时期高3.6个百分点缩小至“十五”时期高2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缓慢降低,“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达到18.9%之后,开始下降,“九五”年均增长11.8%,“十五”年均增长10.6%;经济增量在全国的贡献率下降,从*2年对全国增量贡献的4.0%下降到*5年的2.3%;经济增速在全国位次后移,由*0年的第10位,后移到*5年的25位。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6.0:42.5:21.5演进为*6年的11.8:49.8:38.4,一产下降24.2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上升7.3和16.9个百分点。“十五”期间,第一产业中粮食生产得到明显加强,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和多种经营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向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汽车、能源原材料、工程机械、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行业主导作用突出。第三产业中运输邮电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稳步发展,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文化卫生等行业比重逐步提高。在政府主导下,三次产业结构水平趋于进步。但随着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6年仅为38.4%,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农业方面,全省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不高,生态农业和优质农业比重较低,农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农业的比较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够强,农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不够明显;工业方面,全省的工业化水平和新型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总体竞争力优势没有形成,支柱和重点产业尚未形成比较完善、颇具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群,难以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和上下游延伸拉动产业升级。现代物流、软件、各种中介等现代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的水平较低,教育、体育、卫生等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面临产业化发展问题。
3.消费需求偏弱,消费对经济拉动不力。从“五五”时期开始,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五五”到“十五”各个计划时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9%、16.1%、16.7%、25.5%、15.4%和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30.56亿元增长到*6年的2704.23亿元。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最终消费率指标却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79.9%下降为*5年的50.2%。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中,投资需求逐渐成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动力。*5年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最终消费36.0%、投资62.5%、净调出1.5%。从资本形成率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不断提高,*5年资本形成率为44.8%,比最低(1981年)高17.8个百分点,比最高(1998年)低1.1个百分点。虽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但一直以来我省的投资效率不高。从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即一年中每增加1元GDP产出,需要投资多少元)的计算来看,1978-1995年的大多数年份,都在2以下。近年来有不断攀升的趋势,1998-*6年我省ICOR平均高达3.3,最高的1999年达4.1,*6年为3.5,即每增加1元GDP,需要3.5元的投资。*4-*6年我省GDP增速分别为11.8%、11.6%和13.4%,相应地投资增速分别为25.9%、23.4%和38%,*6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提高到41.5%。高投入低消费,与工资的增长持续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有关。*4-*6年我省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分别为9%、9.9%和12.7%,分别低于GDP增速2.8个、1.7个和0.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造成我省最终消费率不断回落,从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逐渐趋弱。
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十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0年的772.74亿元,增至*5年2500.20亿元,增长2.24倍,年均增长26.5%。企业越来越注重对自主创新的人员投入。*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有4.02万人,投入R&D活动人员有2.52万人,与*0年比,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6%和13.3%。高新技术产业对自主创新投入的力度加大。*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达70.18亿元,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37.66亿元,与*0年比,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72%和29.65%。从“十五”期间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省经济发展成效相当明显。首先创造了24.38万个就业岗位。“十五”期间,*省高新技术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逐年在增加,*0年,*省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22.92万人,到*5年达47.30万人,为*省劳动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次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对外竞争力的提高。*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占外贸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年的25.5%,提高到*5年的39.5%,外贸出口增量219.37亿美元中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到47.7%,接近一半。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有力地提高了*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0年的5.9%,提高到*5年的9.8%;*5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比*0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0年的14.3%,迅速上升到*5年的24.6%。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速度的加快,大大提高了*省产业技术的层次,培育了一批充满活力的私营中小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一是研发能力相对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技术进步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带来较多的产出效益,是提高要素质量和综合生产率、促进规模收益递增的关键,对长期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国际经验显示,R&D经费占GDP的比重小于1%的国家,基本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具有较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在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都在2%以上。*0-*5年,全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0.7%,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省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都有待加强。二是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特色经济与经济中的创新成份不足,在全国占有影响力的产品不多,特别是高科技产品不多;三是人才培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5.经济对外依赖度增大,孕育的经济风险也趋大。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省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高,净出口对我省GDP的拉动作用也随之提高。据测算,1981-*1年全省新增出口额占全省同期GDP增加额的比重为29%左右,在GDP年均增长13%中,出口拉动全省GDP增速3.3个百分点。*6年全省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26.63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2%,比*1年增加400.33亿美元。其中,进口213.98亿美元,出口412.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和18.4%,比*1年增加126.94亿美元和273.39亿美元。尤其出口自*2年以来已连续第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5年我省外贸依存度达到67.9%,比1990年的43.4%增加了24.5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过高使我省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加大,增大了产业安全风险。当然,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外贸依存度也在持续增长。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70年为27.9%,1990年升至38.7%,*0年升至41.7%,*3年已接近45%。从各国的发展实际来看,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外贸依存度普遍存在大幅提高的现象。从1970年到1988年,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外贸依存度从38%上升到68%,新加坡从232%上升到407%,香港从182%上升到257%;八十年代以来,亚洲“四小虎”等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泰国外贸依存度从55%升至102%,马来西亚从111%升至218%,菲律宾也从52%升到111%。虽然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日、欧盟的外贸依存度一般在20-30%左右,与之相比,我们的经济外向度偏大,但这也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6.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3元,比1978年增长37倍,人均消费支出9808元,比1978年增长34.4倍。*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833元,比1978年增长35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98元,比1978年增长30.5倍。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一是收入差距继续拉大。*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7年增长2.24倍,1998-*6年平均增长8.4%。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4倍,1998-*6年年均增长5.7%,增速低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额由1997年的3358元,扩大为*6年的8920元,差额扩大2.66倍,城乡收入比由1997年的2.21:1扩大到*6年的2.85:1。扣除生活消费支出后收入余额差距进一步扩大。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为1208元,*6年则增加到3945元,10年间增加2737元;而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为666元,到*6年只增加到1235元,10年间只增加了569元。二是消费水平差距扩大。*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的标准,已步入富裕阶段。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0.9%,两者相差1.6个百分点。
7.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表现为:一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5年*耕地面积比*0年减少了5.8万公顷,下降幅度达到4.9%,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48亩,下降了7.7%。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能源消耗增长快。*5年*万元GDP能耗达0.94吨标准煤,比*0年(0.92)多0.02吨标准煤/万元,全社会用电量*5年达到756.47亿千瓦时,比*0年增长88.4%。“十五”期间,全省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达到1.3,经济增长对电力等能源的依赖较强、需求较大;三是环境污染的代价加重。*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13.09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6264.91亿标立方米,分别比*0年增长1.3倍和1.2倍,表明全省每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45.62万吨废水、排放2.1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四是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支出不断加大。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也在加大。*5年全省用于环保投入总额达145.10亿元,占GDP的2.2%,其中,用于污染源治理费用达到52.01亿元,占环保投入的35.8%。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出来,贫富差距扩大,失业问题等较为突出,社会安全与稳定、社会保障与救助等社会问题在局部还表现得比较突出等。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建议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速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加就业、节约能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5年来,中央为发展服务业已经3次发文:1992年《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1年出台《“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最近国务院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从*的产业结构看,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按照“十一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的下降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优化服务业结构。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是科学调整服务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服务业资源优化配置。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深化服务业改革。加快服务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五是创造有利于发展服务业的良好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完善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市场秩序。
(二)继续扶持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0年,*省政府确立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作为我省“十五”期间三大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在*0年我省确立三大主导产业的前10年间,我省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这三大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产业配套差、发展缓慢。如:1999年我省三大产业完成产值(当年价)948.69亿元,1989-1999年的10年间,年均增加产值81.22亿元。*6年,全省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4259.50亿元,比1999年增加3310.81亿元,年均增加产值472.97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强劲增长,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根据我省投入产出表模型提供的结构系数计算结果有关研究显示:在我省经济产业中,金属矿采选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受消费需求诱发程度最高,它们的消费诱发系数达到0.35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受积累需求诱发程度最高,达0.39以上;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受总流出需求诱发程度最为突出,诱发系数高达0.52。综合三种需求诱发系数情况,从需求角度看,我省应大力发展以下产业:金属矿采选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因为这些行业每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将带来比其他产业更多的诱发额,也即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总量。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更多新增长点。集成电路产业要着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和水平,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软件产业重点发展动漫产品和各类应用软件,积极推动信息服务,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集团。光电子产业要加快项目建设,发展光电子应用产品,建设新型传感器、监视器、特种光学镜头和半导体芯片及封装等项目。生物医药产业要培育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现代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等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要重点发展信息、特种功能、纳米、高性能金属和环境友好等材料、技术和产品,建设光电子硅材料、氨合成钌催化剂等项目。环保产业要加强重点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和产品,开发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环境自动监测仪器及设备,培育壮大环保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纺织服装鞋业要积极开发时装、休闲装、针织服装和制鞋等产品,壮大服装鞋业品牌企业,重点建设一批骨干项目,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和贸易等为一体的我国纺织服装鞋业中心。建筑业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总承包企业,做专做精专业企业。建材工业要发展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石材、建筑陶瓷和水暖器材等优势产业,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建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冶金工业要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结构,积极推动省内骨干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和国内外大企业合作,争取国家在沿海布点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林产工业要大力推进林浆纸和林板一体化,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重点推进临港大型林浆纸项目,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的木竹加工骨干项目。食品工业要大力发展绿色天然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和果蔬饮料等,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工艺美术行业要围绕石雕、木雕和陶瓷、树脂、藤铁工艺品等重点产业,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高质量花色品种,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政策引导,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理顺比价关系,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采取综合措施,强化计量管理,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损失浪费,保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方面,按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落实节能目标。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落实差别电价,强化工业节能,加强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实施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突出抓好冶金、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做好公共机关、公共场所的节能工作,积极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加强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用能结构,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低能耗的机组发电,积极扶持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节能标准和节能产品标识制度建设。节水方面,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失率。抓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进沿海缺水地区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节地方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机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和促进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区域公共设施共享程度。推广节地建筑技术,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按照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工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率。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及时处置和盘活闲置土地。节材方面,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的消耗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推广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行木材节约代用,节约包装材料,防止过度包装,积极发展和推广散装水泥。
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利用,构建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格局。土地资源方面,加强土地管理,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耕地开发、土地整理、旧宅基地复垦,实施沿海滩涂围垦工程,促进耕地占补平衡。强化耕地质量意识,建立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发展精准农业,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水资源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有序开展跨区域调水工程。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服务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加强库区水资源合理调度,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森林资源方面,深化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提升资源培育和林产加工水平,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提高林地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强森林资源的抚育更新,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坚决制止滥伐森林行为。完善林业行政执法管理和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提高资源管理、保护和监测评价水平。矿产资源方面,加强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鼓励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出省、出境进行矿产勘查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后备基地,实现资源供应渠道多样化。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
(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拉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将出现新的升级趋势。居民比较全面地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将逐步提高,社会将逐步向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发展。人们对消费环境包括消费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物质环境、市场服务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要求都会逐步提高。文化消费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是居民对满足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在物质生活中,对物质消费品的文化含量要求更高了,既能满足居民的物质消费需求,又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同时能够满足居民文化需要的消费品的市场必将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客观趋势,将为经济转型和转型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新的需求拉动力量。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在现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的生产脱离了广大农村居民的需求及其增长的趋势,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整体上不可能协调。当前具体条件下的社会经济转型就包括了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全社会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度,这要求我们完成城乡统筹的一系列具体任务。逐步建立产权多元化和依法流转的农村土地制度,城乡统一、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平等竞争的劳动就业制度,平等税收的所得税和商品税制度,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的财政体制,满足农业、农村、农民需求多样化的金融体制,以低保、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体制,政府主导、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医疗卫生体制等。统筹城乡发展应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城乡发展。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狭隘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抓城市的力度抓农村,将给市民的待遇给农民。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城乡在互动、互融、互补、互促中实现统筹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发展的不同阶段情况也各不相同。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利导,抓住主要矛盾,科学安排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和方法,决不能脱离实际,急躁冒进。三是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过程,必然要面对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在观念、思路、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既要改变传统发展观,又要改革现有的体制、制度和管理手段,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