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的保证。*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移民大县、资源大县,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为此作一探索。
一、*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4年,*县生产总值达到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县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好形势。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实现这一增长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如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短缺的压力逐步加大,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经济平稳运营难度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已成为*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县人均淡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人均耕地接近联合国规定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森林覆盖率24.3%,水土流失严重。高能耗高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县十一次党代会制定了建设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用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撑了前一个GDP翻两番,再实现GDP翻两番,以*县现有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已经远远不行了,因为外部资源不仅受市场价格、运输能力、安全保障等问题的制约,而且受全社会资源有限性和先进地市对重要资源的垄断性的影响,不改变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上述目标很难实现。因此,只有从自身做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3.发展循环经济是全县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环境、资源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考虑到未来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考虑本县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要考虑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无论从国内资源储量、地球资源储量看,还是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统一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行不通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4.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做到这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二、*县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生态规律,从县情出发,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生态环境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土整治、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产业链、物流网、健康城、生态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共生互动,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集中治理;优先建设对全县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客观规律,依靠科技进步,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发挥综合治理的整体效益。
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要资源*发区的生态环境实施抢救性和强制性保护;对两江两河、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生态良好地区实施重点保护与管理,防止发生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与退化。
坚持依法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力度,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有政府要加强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保护区、治理区、受益区的利益关系。
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坚持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实行治理与保护结合、建设与管理并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监测网络和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和水平。
3.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使绝大多数企业建立起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形成“资源利用一绿色产业一资源再生一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建一批健康集镇,建成库区重要的清洁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完善制度保障,加大教育宣传,使生态文明意识广泛深入人心,建设渝东北区域性生态经济强县。
分阶段目标:
第一步:以资源合理*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7年,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供需矛盾初步缓解,形成一批资源*发和加工产业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为3吨标煤。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和80%。循环型产业快速发展,建成1—2个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和2—3个生产示范企业,搬迁白鹤工业园区。初步建立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框架,全民生态意识明显提高。
第二步:以资源节约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建成循环经济基本框架。到2010年,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耗降为2.5吨标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100%~95%。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10%的小城镇达到生态城镇标准,60%的镇乡街道推行无公害化农业生产,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展清洁生产,生态旅游比较发达,基本建成绿色消费体系。生态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形成全民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社会风尚。
第三步: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重点,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健全循环型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发达的循环经济,建成3—5个生态工业园区,3-5个生态农业示范乡镇,完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以科技为先导、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大见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65%。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生物多样化得到恢复;65%以上的小城镇逐步实现生态化、园林化,把*县建设成为“山水园林风格、帅乡文化品位、滨湖城市风貌"的渝东北一颗璀粲的明珠。
三、*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及主要任务
1.实施“三大工程”,建设生态乡村。一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物链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将绿色理念置入从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种养一加工一运销”配套的产业链。对农作物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积极发展生态食品,推广应用低残留、高效、无毒农药和生物防治,推动一批乡镇建立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广泛*展柑桔皮渣综合利用,如制造芳香油、果胶、橙皮苷和发酵饲料,降低皮渣污染。加快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白色污染。完善水利设施,增强供水能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等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用水效率。二是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绿化与美化结合,造林与*发结合,继续推进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造林,加强封山育林和水系源头保护,禁止滥垦乱伐、陡坡*荒,保护天然林资源;调整林业结构,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和产业功能的协调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体上、中、下部统一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强以荒山绿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火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使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林、用材林、花卉苗木、森林食品,配套发展木材、果品加工工业。充分利用丰富的速生林竹资源,积极发展竹制家具、建材装饰产业链,减少木材消耗。
三是实施富农工程,发展生态养殖业。加强林地、荒山荒坡、草场资源保护和适度*发利用,稳步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建成一批优质畜牧产品基地。加快牲畜宰杀机械化,推进养殖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打造畜禽养殖加工一粪便、污水一有机肥一优质无公害蔬菜循环链条,实现生态养殖。合理*发利用河流水域及大中小型水库水面,建设库区优质水产养殖基地。组建大型水产集团,实现水产养殖的育、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充分利用库区水资源优势,适度发展水面旅游,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2.突出“三大建设”,打造清洁生产基地。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水电产业和大型机械化煤厂,因地制宜*发沼气等新能源;利用火电厂粉煤灰和脱酸石膏,发展新型建材;淘汰落后的水泥普立窑、机立窑,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治理。二是清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废渣一建筑材料循环圈。加大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关破力度,从源头上节能降耗。实施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和节约用水专项规划,推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淘汰落后用水设备、工艺和技术,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创建一批废水零排放企业。有条件的乡镇要逐步推进中水回用,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城市景观用水、都市农业花卉苗木灌溉和工业冷却用水。做好环保产品认定工作,推进环保技术*发及成套装备的产业化,着力培育一批环保骨干企业。三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环保型链接项目,推进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系统。加快汉丰城区污染企业搬迂工作,到2010年完成主城区污染安全隐患企业搬迁治理。
3.发展“三大产业”,促进绿色消费。一是发展循环型现代商贸物流业。围绕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消耗,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以汉丰城区为核心,长沙、温泉、临江等为骨干,依托骨干工商企业的仓储、运输、分装等设施,建设辐射库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和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促进商品合理流动、资源节约利用和设施共享。推动物流企业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业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程度。推进餐饮娱乐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在主城区建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站,解决餐桌污染问题。二是发展废旧物资再生产业。规范发展废旧物资二手交易市场,促进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展闲置设备租赁和旧货调剂交易。建设旧家电、旧电脑处置利用中心。积极发展连锁维修业,重点抓好家电维修、住宅维修、家庭水电气维修,健全维修网络。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坚持旅游资源*发和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积极*展都市休闲观光、风景名胜区观光、现代农业和工业旅游等特色观光旅游,重点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雪宝山,使生态旅游逐步成为*县旅游业的主体。建立绿色旅游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合理确定景区环境容量,科学组织旅游线路,加强景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旅游区环境,抓好景区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实行废弃物分类管理,建设“绿色宾馆”,规范发展“农家乐”,研究制定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构建节约型社会,建设健康城市。一是推进建设健康城市。优化城镇功能分区,抓好城镇“三废”处置和循环利用。完善汉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生活、市政用水分类供给,引导污水处理厂*展污泥利用,促进污水处理达标循环利用。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推进出租车和机动车“油改气”,征县城和中心镇推广“煤改气”。研究建立促进城镇循环运行的新型管理体制。二是建设绿色社区。抓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新建住宅小区逐步建立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立体绿化和智能化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大力推广使用低污染、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配件和装修材料,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三是发展生态村庄。推进“园林式村庄”和“生态庭院”建设,引导村民集中居住,节约建设用地,集中建设公共设施,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改电、改路步伐。*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增加有机肥来源;推广使用节能灶,逐步减少薪柴消耗;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形成果树栽培、花卉种植、家禽饲养相互促进的立体种养小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