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镇事业人员编制调研汇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镇事业人员编制调研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乡镇事业人员编制调研汇报

乡镇事业站所与广大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科学地设置乡镇事业站所,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对于提高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洛江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3%,拥有广阔的农村。今年来,结合学习贯彻《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试行)》,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到各乡镇就乡镇事业站所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配备等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乡镇事业站所的基本情况

洛江区6个乡镇(街道)所属的非卫生、教育的事业站所共74个单位,配备编制186名,实有人数197人。这些站所按工作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体系的农技、农机、畜牧兽医、林业水产、水利水电、农经站等;二是社会事业服务的文化、广电、劳动服务、计生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等;三是经济综合的财政所、乡企管理站、土地所等。九九年区委、区政府对乡镇事业站所做了一些精简和调整,部分乡镇将涉农事业站所合并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将广电站、文化站合并为文化广播站。改革前每个乡镇平均有事业站所16个,削减后平均为12个,人员编制的配备也接近以乡镇机关编制配备数的1:1配备,其中乡镇涉农事业站所占总数的35%,人员占总数的30%,乡镇事业站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人,初级职称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总人数11%。目前各乡镇事业站所的运作情况较好,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服务职能发挥不到位、经费短缺紧张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难以自主开展工作。目前大多数站所以乡镇管理为主,但乡镇对站所管理过于“严紧”,突出表现在乡镇经常根据工作需要对站所人员进行调配,哪个部门工作紧张、岗位需要人,就把人员调到那个部门,乡镇站所人员与机关人员一块使用,岗位概念模糊,站所人员实质上已成为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另外,一些站所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除了下达指标以外,在业务方面缺乏指导,有的长时间不过问站所业务。在日常工作中,事业站所工作人员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乡镇政府安排的具体事务上,很少从事份内的工作,在其位不谋其职,造成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的现象。

(二)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现行的事业站所经费仅能维持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的低标准工资,有的甚至还不够,办公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盈余的资金发展服务事业。大多数乡镇事业站所很少有经营性收入,难以形成“以经营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运行机制。

(三)人员超编、混岗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站所人员积极性。河市镇、罗溪镇、虹山乡三个乡镇事业站所超编了21人。事业站所有较大一部分人员“不务正业”,长期混岗在党委、政府部门中,导致了原可评聘职称的因其不在自己的岗位而不能参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事业站所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致使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受到损害,削弱了站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技术服务能力差,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据调查,现有乡镇事业站所中有8个站所空编。有些乡镇事业站所业务工作已经瘫痪,丧失了基本服务能力,已多年不开展业务工作。有的农业服务站所长期不出技术成果,日常业务工作没有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有的站所工作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十分有限,甚至还没有农民熟悉内行,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二、乡镇事业站所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乡镇事业站所机构设置不科学。现行的乡镇事业站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置的,上下对口、部门分割、自我封闭、各自为政,这些单位的性质、财务管理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另外,事业站所规模小、人员少、范围小,难以形成较强的综合服务合力,更谈不上规模效益。每个乡镇仅农口就有农机、农技、农经、林业、水利、畜牧兽医6个站,各个站服务职能单一,缺乏有机配合与协作,人为分割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全过程,不能形成人才、资金、项目、设施、技术的优势互补。

(二)“条块”管理缺乏有机结合。乡镇事业站所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即由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以乡镇为主。从表面上看似乎“条块”权责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条块”相互脱节、相互分家,突出表现在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有经济效益的争着管,没有效益的谁都不想管,致使有的站所不知所措、左右为难;有的站所无人理会,荒废度日,严重制约自身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政事不分,职责不清。按照政事职责分开的要求,乡镇事业站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应相应划归乡镇相关的行政部门,事业站所只承担技术性、服务性工作。目前,乡镇绝大部分事业站所仍从事本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而把自己的主要任务----技术服务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放弃。长期以来,乡镇事业站所靠吃财政饭,靠政府“喂奶”生存,长期这样下去,将导致国有资产和一些生产要素发挥不了效益和作用,事业站所功能不断弱化、萎缩,最终名存实亡。

(四)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但由于乡镇事业站所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目前仍是“大锅饭”,旱涝保收,乡镇党委、政府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站所人员缺乏忧患意识。同时,乡镇事业站所人员“进口”较多,而出口又不畅通,致使人员越积越多,服务能力却不断下降。

(五)人员素质偏低,改革创新意识差。社会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乡镇事业站所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低。一是思想观念因循守旧,瞻前顾后,担心改革会革掉自己的饭碗,损害自身的利益。二是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是由于历史原因,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非岗位所需,在其位不谋其职。四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在为农民服务技术上沿袭“老套路”,技术成果转化不明显,想扭转这种局面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的思路

乡镇事业站所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但由于事业站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乡镇基层站所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实施乡镇事业站所机构改革应积极稳妥推进,要与行政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相结合,进行科学布局调整。

(一)分类综合设置机构,力求精简。要把乡镇事业站所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统筹考虑,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机构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将设置过多过散的“站、所”归并成综合性的“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等,同时引入股份制,根据实际情况推行站所联合,扩大服务规模和领域,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挖掘乡镇事业站所的服务潜能。

(二)理顺管理体制,合理界定职能。一要科学合理界定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职限。政府不再干预事业站所日常经营活动情况,不再临时抽调事业站所干部到其他部门使用,取而代之的只是政策引导、宏观管理以及行业管理。要赋予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站所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主权,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搞好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二要重新界定乡镇事业站所的职责任务。把行政职能移交乡镇机关,站所只承担技术服务职能。对于农经站,其乡统筹、村提留款的管理及农业承包合同的鉴证等行政职能,移交乡镇政府有关办公室,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其会计培训等技术服务职能可与其他涉农站所合并,进一步加强乡镇事业站所技术服务职能,使其不再参与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三要对乡镇事业站所真正简政放权,无论是“条条”管理,还是“块块”管理,主要是管好一个法人代表人,管好经营服务方向和社会经营效益。

(三)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从政府财政入手,重点压缩财政供养人员,逐步对事业站所人员进行“断奶”,将事业站所从政府财政大包大揽的襁褓中剥离开来,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兴办乡镇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和养老福利事业,推进事业站所社会化进程,鼓励有条件的站所要走企业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挖掘乡镇事业站所的服务潜能,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强竞争意识。要改革乡镇事业站所行政领导人员的任用方式,打破站所长传统单一委任制,结合行业和站所实际,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选举聘任等多种形式。要建立符合事业站所特点的等级规范制度,取代目前套用的行政级别,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制,改目前的身份管理为职位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自我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全面激活乡镇事业站所的活力。要严把进人关,严格按照人员结构比例和岗位条件进人,宁缺勿滥。要疏通出口,结机构改革、精简富余人员。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要通过轮训、函授、举办现场分析会、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大对站所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让事业站所人员切实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