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方面。当前抓住跨国公司加速技术转移的机遇,鼓励促进技术引进,对于加快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外经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了解我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近期对我省近年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借鉴原有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省技术引进以及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技术引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引进了一批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部分企业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吸收和再创新,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五”期间全省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2286个,合同额10.4亿美元。从技术分类看,引进专利和专有技术的许可转让331个,合同额3.1亿美元,分别占14.5%、29.8%;引进技术咨询服务1531个,合同额5.3亿美元,分别占67%、51%;引进其他技术424个,合同额2亿美元,分别占18.5%、19.2%。从引进主体看,国有、民营企业登记合同742个,合同额5.2亿美元,分别占32.5%和50%;外资企业1544个,合同额5.2亿美元,分别占67.5%、50%。

*年全省登记技术引进合同690个,合同额5.32亿美元,增长24.3%。合同金额列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天津之后排全国第六位,增长速度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登记技术引进合同307个,合同额1.4亿美元,增长53.5%。

分析*年情况,我省技术引进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占比增大。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额3.5亿美元,占到了65.8%。外资企业引进合同额2.1亿美元,占34.2%。

(二)技术咨询类项目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引进占主导。技术咨询类服务项目合同金额3.7亿美元,占69.5%。传统制造业合同金额3.8亿美元,占71.4%。而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项目较少。

(三)技术引进企业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城市。*年全省13个市登记技术引进合同,列前五位的依次是东营、青岛、莱芜、威海、济南,五市合计占全省的88.3%。

(四)技术引进主要来源于欧美地区和日韩地区。从欧美和日韩引进的技术合同额占88.6%。其中美国2.82亿美元、占53%;欧洲6347万美元,占12%。日本5102万美元、占9.5%;韩国9907万美元,占18.6%。

(五)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对部分技术引进项目的跟踪问效看,技术引进对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坚持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分别从德国、奥地利引进了高档新闻纸、发动机技术,并不断创新,提高了技术竞争力,扩大了出口。

二、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我省技术引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论与国内先进省市比较、还是从自身技术引进的层次和结构看,仍然存在技术引进规模小、引进结构不合理、引进质量不高、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一)技术引进“小、低、少”的问题突出。一是技术引进规模小。我省与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在技术引进规模上差距较大。*年我省技术引进总额只有上海的8.8%、北京的21%,江苏多出我省10亿美元以上,仅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2.5%,与山东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符。二是外资企业技术引进比重低。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引进占比高达51.3%,广东、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引进占全省技术引进比重在60%以上,我省只有34.3%,这也是山东与南方先进省市技术引进总量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三是专利和专有技术引进少。专利和专有技术引进1.05亿美元,占比不到20%,。而全国平均占比近40%。专利技术引进只有不足0.5%,而全国则占到6.4%。这种结构水平反映出我省技术引进项目层次偏低,水平不高。四是大的技术引进项目少。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额普遍偏小,大项目少。八成以上的项目合同金额都在500万美元以下,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同仅4个。

(二)在技术引进中,重引进轻消化,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从国外进口占相当比重,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够,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相脱节,即所谓的重“引进”轻“消化”。在国外的技术引进中,通常是引进1美元的技术,要花2-5个美元的投资来搞消化吸收。据日本工业技术院的调查,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机械行业研究费的16.9%用于引进,6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革新;电工行业研究费的24.4%用于引进,4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改进。根据199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上的资料,1997年我国技术引进经费为236.5亿元人民币,而消化吸收经费只有13.6亿人民币,消化吸收经费仅相当于引进经费的5.8%,我省这一比重更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我高新技术出口限制,引进的技术总体而言比较落后,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较少。在引进技术中,由于重“引进”而轻“消化”,不能有效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引进大批设备并未构成创新活动的源泉,未能引发出技术水平的自我提高,常常是时间过不了多久,引进的新技术很快就会变成旧技术,引进的新设备又变为旧设备,继而被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所淘汰,于是不得不再次引进,形成对国外技术的长期依赖,形成了“引进—淘汰—再引进”的模式。

(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与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突出。随着我省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一些国际大公司在我省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但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和自主创新的主动权掌握在投资方中,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活动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科研人员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而科研院所和高校实行“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方针,“先研究技术,后找市场”,与企业所需要的“出产品、出效益”,“先研究市场,后研究技术”的科研方针相背。其结果是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生产相脱节,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研发创新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企业为主导的科研体系。2000年,美国研发投入2653.2亿美元,企业占66.8%,政府只占29.2%;日本研发投入982亿美元,企业占72.2%,政府只占19.5%,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研发展格局。我们虽然提出要使企业成为研发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机制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创新不够,研发经费大量的投向科研院校,科研资金的投向出现错位。

(五)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呈现内部化,存在以借提取技术提成费形式转移利润现象。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成熟技术向外转移加快,但有内部化倾向,技术转移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流动,出国不出公司。另外有些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往往显露出借提取技术提成费的形式转移利润的现象,对此应引起特别关注。

(六)缺乏统一规划,相关政策不配套。对技术引进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规划,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政策和措施不成体系,有些文件虽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化配套政策。

三、措施建议

充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已经成为一国或的确迅速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我省技术引进步伐,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对策。

(一)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技术引进工作。把抓技术引进工作提升到与抓招商引资、抓外贸出口、抓服务业开放同等重要的程度。把技术引进作为减顺差,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全省技术引进指导意见。

(二)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建立有效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新机制。制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中长期计划,在国民经济关键性或战略性行业,把一些重大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项目纳入到诸如科技攻关等相关的科技计划之中。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有效的消化吸收创新激励机制,落实技术人员技术入股等鼓励政策。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着重向国际化和高新技术领域拓展;提高合作层次,推动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搞好共建机制;扩大合作成果,更加注重产学研合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对技术引进的政策扶持。完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政策促进体系,研究设立技术引进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对引进国家鼓励引进技术目录内的技术和关键设备,给予贴息,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研发项目,给予专项资助,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四)大力拓宽技术引进渠道。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环保、节能等高端制造业领域,设立研发中心。加强服务和引导,促进已投产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投入,扩大技术引进。积极推动国有和民营企业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借助双边或多边投资贸易促进平台和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开展双向技术交流合作,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五)完善技术引进联合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全口径技术进口统计管理制度,发挥政策集成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推动技术引进加快发展。联合建立技术引进行业协会,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追踪及对国内引进条件的分析指导,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减少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吸引跨国公司转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