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旅游发展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一、枣庄、临沂两市发展农业旅游的基本情况

两市都为山东省的农业大市,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已形成了一些农业观光景区、景点,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旅游业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比较明确。农业旅游是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正在得到不断更新。提高认识的突出表现是,无论是在工作的安排上。资金的投入上还是对外宣传的力度上,农业旅游都占有了一定的位置,这和几年前农业旅游是一个空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使我们感受较深的是,由于强烈的致富愿望,广大农民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的认识,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农民主动向旅游部门进行咨询,并开办家庭农业旅游项目。在开展旅游的农户中,其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农户,这对其他农户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两市的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农业兴旺,民风淳朴。各地充分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高起点的农业旅游规划。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两市都有了一些农业旅游产品雏形。应该说,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三)发展农业旅游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两市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

种模式:

1.利用果木园林发展观光旅游。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临沂、枣庄两市近年来广泛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大面积种植果木经济林,比较集中的如枣庄峰城区的万亩石榴园、山亭区的万亩梨园和正在建设的万亩枣园,临沂郯城县的万亩板栗园和正在建设的万亩银杏园、费县的万亩梨园、蒙阴县的百里果乡园等,并出现了许多无粮村、无粮镇,还出现了一些远近闻名的葡萄村、银杏村、苹果村、梨村等。为了增强园林观光旅游的观赏性和参与性,这些地方普遍在园内设置游览线路,建设的各种景点或小品点缀其中,在不同季节推出不同的旅游项目,如踏青、赏花、采果等。枣庄市峄城区以万亩石榴园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在全国已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为其他地区把发展果木与旅游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2.利用农村民居开展民俗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省旅游业就开展了以"三同"(游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特点的民俗旅游。近年来,枣庄、临沂两市也开展了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如枣庄峰城的王府山村。该村坐落在著名的万亩石榴园内,近年来农民在房前房后种植果树,利用闲置的房间开办家庭餐馆、旅馆,吸引游客观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发展了多项产业,年创产值359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悉,2000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到3600元,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庭院经济开发现场会议上被列为参观示范点,收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3.建设新型的民宅,开展修学旅游和观光旅游。可分两种模式,一种如临沂蒙阴的桃花峪村,该村坐落在山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在政府的指导下,村民自筹资金建设家庭旅馆,吸引游客观光和学生来此开展修学旅游。在我们调研时,有100多名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写生,学生们分住在各个家庭里,自己做饭,同时完成写生学业。据悉,仅此一项每户农民年收入在2万多元。另一种模式如临沂蒙阴的八达峪村,在政府管理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置换,使农民分散建房,每户4-6亩土地,连片开发,形成房前房后种植桃树,庭院内养殖长毛兔,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洽谈生意。

4.建设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发展农业科技旅游。如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沂南大地农业科技示范园、临沂罗庄飞龙花卉等。其主要做法是,引进国内外种植高新技术和品种,使园区内的果木、花卉、蔬菜等植物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园内往往分为多个区域,如育苗区、栽培区、温室区,果木、花卉按种类又分为各有特色的种植区,游客对此感到十分新鲜。

5.建设绿色旅游区、旅游带,开展生态旅游。如蒙阴的山村果香旅游带、莒南的沂蒙乡村风情国、临沂的茶山观光果茶园艺区等。其突出特点:一是旅游区、带都聘请旅游、园林等专家进行了规划;二是区内以某种植物为主体特色,如蒙阴山村果香旅游带以种植苹果为主要特色,莒南沂蒙乡村风情园以板栗为主,是著名的"国家高产优质板栗示范基地",临沂茶山观光园艺区以茶叶为主要特色,等。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两市开展农业旅游业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说才刚刚起步,农业旅游产品也仅仅为雏形,今后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两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山东省其他市地普遍存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正确引导和支持农业旅游的发展问题。目前,广大基层和农民发展农业旅游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如何正确加以引导,使农业旅游能够顺利快速地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例如,究竟如何开发旅游资源才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旅游产品已具有一定基础的乡镇如何再作进一步发展?再比如,果树在每年开花结果时节都会吸引许多游人,但旅游收入却非常少,如何使农业旅游发挥最大的效益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各地发展农业旅游积极性比较高,但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的思路和模式却近似,如建民俗旅游点、在果树园里建景点等,多有雷同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以后的经济效益。农民在资金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如果投入了农业旅游而将来回报不高,则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是发展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基础好,在已具备较好基础的地区,只要增加一些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但投资的主体始终没有解决,仅凭乡镇或县区自筹显然是杯水车薪。滕州滨湖湿地旅游区被国内专家喻为中国北方最佳湿地之一,在省内是独一无二的,近期工程急需建设资金1400万元,但截至目前仅筹集到400万元。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这是当前严重制约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是管理体制问题。据了解,目前建设、农业、林业、水利和旅游部门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以评定景区景点的等级,同时也有相应的管理政策。在广大农村和山区的景点、园林、森林、库区往往是旅游景区景点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造成了多头管理。有些景区几个部门都各自作规划,甚至都设卡收门票。这种一哄而起,管理无序的情形对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极为不利。

三、几点建议

为了促进农业旅游这个新兴事业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根据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理顺并使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尽快理顺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这是全面激活。快速增进农业旅游发展的关键。从枣庄、临沂两市农业旅游现状来看,各农业旅游县区在招商引资、景点建设及旅游产业的体系建设方面,都没有形成一整套灵活的机制,亟须理顺并健全管理体制。建议各地成立一个由旅游、农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由本级政府一位分管领导挂帅,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本地区农业旅游工作。其办公室可设在旅游部门。工作中要注意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专家们的意见。

二是要广开财路,加大资金投入。当前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普遍较差。因此,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三是要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山东省农业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加强开发和管理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和制作宣传片、光碟等进行大力宣传,同时也要走出去,到外市、外省作宣传。

四是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农村旅游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乏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接待水平较低,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农业旅游的发展。各地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可采取集中培训和"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办法和方式,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并注意精心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