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抗旱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我省遭遇了建国以来罕见的高温干旱,4到10月份全省平均降雨量为764.5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少36%,比1967年同期平均降雨量790.7毫米还少26.2毫米,为建国以来最低值。其中舟山、嘉兴市偏少5成,绍兴、宁波市偏少4成左右,湖州、杭州、金华、台州偏少3成多,衢州、丽水、温州市偏少2成左右。高温天气为50年一遇。嵊泗、岱山、洞头等地旱情达50年一遇;舟山本岛、玉环、宁波、象山等地旱情达20~50年一遇。11月17~21日,我省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尤其是钱塘江流域、杭嘉湖及东西苕溪流域、曹娥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分别达53、55、57毫米,全省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浙西、浙北地区的旱情有所缓解,但部分海岛和沿海市、县一直没有较大的降雨,部分中小河流断流、山塘水库干涸,一些地方靠境外运水来维持群众生活,旱情严重。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旱情、灾情
(一)旱情特点
今年我省发生的干旱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连续偏少,蓄水工程可供水量少和超历史的持续高温所造成的。
1、全省汛期降雨量连续偏少
我省汛期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期和7月下旬至9月的台汛期。但今年梅雨期短,梅雨量少,6月23日入梅,30日出梅,梅雨期只有7天,占多年平均梅雨期的1/3,全省平均梅雨量仅117毫米,比常年偏少5成多,其中湖州、嘉兴、台州、温州市偏少达7~8成。台汛期今年只有第11号热带风暴“环高”于8月20日10时10分在我省平阳鳌江镇登陆,暴雨中心瑞安林溪站3日雨量293毫米、日雨量242毫米,雨区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一带,范围小,产生水量不多。汛期4~10月各月降雨量均比历年同期分别偏少1、3、3、6、1、4、7成,11月比常年略多半成。
2、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及连续高温天数创历史记录
自6月30日出梅后,我省出现两段大范围持续高温晴热天气。第一段从出梅到8月11日,第二段从8月22日至9月8日。全省大部分地区累计大于35℃高温日数达50多天,与常年相比偏多20天以上,其中东南沿海地区超过历史最多的年高温日数;除湖州、嘉兴、舟山外的其他市都出现了40℃以上的极端高温,其中丽水市域高于40℃天数为4~14天,丽水本站高达43.2℃,突破历史极值。新昌42.8℃、永嘉42.1℃也为当地历史最高值。据气象部门分析高温酷热天气达50年一遇。
高温使水面蒸发量急剧上升,7月份全省蒸发代表站平均日蒸发总量为156.7毫米,其中衢州站为204.4毫米,最大日蒸发量9.7毫米。据丽水气象部门观测,丽水市各县7月份平均蒸发量为214~375毫米,比常年增加90~150毫米。
3、水库河网蓄水持续减少
全省22座大型水库(不包括大型电站水库)累计蓄水量:出梅时的7月1日及8月1日、9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分别为21.3、18.7、19.5、18.6、17.2、16.2亿立方米,分别占正常蓄水量的52、46、48、45、42和39%。12月1日,全省22座大型水库累计蓄水量16.17亿立方米,扣除水库安全(死库容)蓄水量后可供水量为7.386亿立方米,只占正常蓄水量的18%,诸暨石壁、嵊州南山水库水位已低于死水位;大型电站水库:新安江水库112.8亿立方米、可供水量37.1亿立方米,乌溪江水库5.33亿立方米、可供水量0.85亿立方米,紧水滩水库6.13亿立方米、可供水量2.18亿立方米;全省中型、小型及山塘水库蓄水量分别为9.63、5.32、1.60亿立方米,分别占正常蓄水量的42.6、27.8、20.3%。全省河道水位持续下降,中小河流多数干枯断流,除了杭嘉湖和萧绍平原,河网水位普遍偏低。
(二)干旱影响情况
1、干旱程度分析
据省水文勘测局对今年我省各市代表站的汛期最大连续干旱天数(截止到10月15日)、汛期降雨量统计计算,成果如下:
日雨量小于30毫米的最大连续干旱天数:
2、干旱影响及旱灾损失
今年我省发生的干旱给我省城乡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灾情严重。全省性高温干旱从6月30日出梅后至8月中旬,后受冷暖空气交会和“环高”热带风暴带来的较大范围的降雨影响,大部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是,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旱情仍一直在发展,主要是海岛、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山区。目前,这些地区水源持续减少,生活用水非常困难,主要靠外来补给。
受干旱影响,造成229万人、40万余头牲畜发生饮用水困难;工业和服务业限产、停产;农业粮、果、茶、菜、菌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灾较重;林木苗圃、林业干果特色基地和水产养殖损失较大;水电站无水发电加剧电力供需矛盾,使一些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因高温干旱导致花草枯死、河流断流水生物死亡、森林火灾多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是农牧业损失情况。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454.8千公顷,成灾面积330.12千公顷,估计减产粮食62.43万吨,损失蔬菜95万吨,畜禽死亡54万头(只)。丽水等地的香菇、磐安的中药材、临安的山核桃等经济特产损失严重。据磐安县报告,全县8万多亩中药材中有4万多亩白术、党参、桔梗、玉竹严重受旱,经济损失达1亿元。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35亿元。另外,干旱导致农作物播种困难,因旱减少冬种面积6.7千公顷。
二是对城乡人民生活影响。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全省229万人发生饮用水困难,有13个城市缺水,被迫采取限水措施。同时由于高温,全省城市用水需求量普遍增加,各地城市最高日供水量比常年高出10~30%。虽然旱区各级党委、政府尽最大努力保证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但干旱还是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如象山县高塘岛人均供水只有7.5公斤/天,只能满足饮水需要,日常洗涤用水、环境用水等难以满足。
三是水产养殖损失。今年干旱造成山塘水库、河网蓄水减少,部分甚至干涸和断流,因此造成我省水产养殖受灾面积达14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4.62亿元。
四是水电损失。今年紧水滩、乌溪江库区降雨量分别比多年同期减少24%、22%,1~11月发电量分别为4.59亿千瓦时、5.45千瓦时,比多年同期减少27%和16%。另外由于水库水位低,发电水头较多年同期偏低,增加了发电的单位耗水率。今年全省小水电发电38亿千瓦时,与前三年平均比,减少发电20%左右。
五是林业及森林火灾损失。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了我省的林业生产,同时致使森林火灾频发。全省林业因干旱受害面积2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今年发生森林火灾724起,过火森林面积7.82千公顷,受害森林面积4.644千公顷,烧毁成林蓄积9.5立方米、幼树486万株,因森林火灾死亡14人,直接损失近亿元。
六是对工业经济影响。今年的高温干早缺水,影响旱区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为保居民生活用水,旱区不得不对工业企业和服务业采取限水、停水措施,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舟山的制冰企业和食品加工业、象山的漂染、农产品加工企业、玉环的啤酒业等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企业停产或限产,一些企业组织车、船运水维持基本生产,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干旱使水电发电量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增加了拉闸限电。
七对交通航运影响。由于干旱缺水,钱塘江等主要河道低水位、中小河流干枯断流,使得航道水位下降,比常年低,造成部分大吨位船舶搁浅及堵航事件发生。
八是对水质的影响。根据*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分析,今年9~10月份的水质比5~6月份总体要差,河流Ⅱ、Ⅲ类水质断面减少,Ⅳ~劣Ⅴ类水质断面增加。另据省环境监测部门对杭嘉湖地区河网水质的监测,水质为Ⅱ~劣Ⅴ类,其中水质优良断面数占总监测断面数的29.6%,水质一般断面数点20.3%,水质较差和很差断面数占50.0%。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水质断面数减少了2.3个百分点,一般水质断面数减少了9.1个百分点,较差和很差水质断面数增加了11.4个百分点,总体水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氨氮和总磷指标上。今年如不实施“引江济太”,杭嘉湖地区水质将更差。
面对今年严重的旱情,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抗旱工作作为一项突出任务来抓。在抗旱中,各级领导到第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和带领群众抗旱救灾。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全面部署;书记、吕祖善省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进行部署并到第一线指导抗旱工作;各市县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切实做好旱区的抗旱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奋力抗旱。二是各级各部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扬风格、相互支持。各地按照县内事情能自己协调解决的县内自己解决,市内事情能自己协调解决的市内自己解决,跨市跨县事情需要省里协调解决的由省里协调解决,相互支持,上下游、左右岸等相邻地区合力抗旱,宁波市支持舟山通过大陆引水工程引水600多万方,绍兴市支持宁波通过上浦闸引水工程引水4335万方,衢州市支持金华通过乌溪江引水工程引水,以及一些地区的跨地区运水等。各级水利、防汛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千方百计把水源调配好。电力部门在电力负荷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用电,又要尽可能少浪费水;几次咸潮影响杭州取水,新安江、富春江放水大力支持杭州市抗咸;气象部门做好天气预测预报,并积极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取得较好效果;环保、城建、水务等有关部门为正常供水出了大力。三是及时部署,科学抗旱,措施有力。今年出梅后,随着旱情的露头,及时部署,组织抗旱。及时编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河道水、后水库水,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及时实施跨地区调水,及时停止或减少一些水电站发电,及时组织车船运水、打井、海水淡化,及时采取节水措施,限制供水,实施人工增雨,取得很好效果。
(一)工程措施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旱抗旱工作,在做好防御洪涝灾害的同时,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出台了“五自水库”政策,组织兴修了一大批蓄引水、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中,新建的温州珊溪、绍兴汤浦、江山碗窑、金华沙畈、义乌八都等大中型水库及黄椒温引水、舟山大陆引水工程和治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全省抗旱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省常年供水能力达到21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6座、可供水量156亿立方米,中小型水库3810座、可供水量42亿立方米。全省有耕地2400万亩,其中旱地420万亩,有灌溉设施235万亩;水田1980万亩中,自流灌溉780万亩,提水灌溉1090万亩,无灌溉设施110万亩,使农业的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田面积占耕地面积达到88%和70%左右。县级以上城镇水厂年供水能力达到2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占35%、工业65%,使全省县级以上城镇1700万人平均日生活用水达到0.15立方米,全省平均万元产值用水量30立方米。这些水利工程保障了大中型灌区、杭嘉湖、萧绍宁平原等农业生产用水和大部分县级以上城镇生活用水。其中新建的绍兴汤浦、温州珊溪水库,确保了绍兴、温州市区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玉环县还从温州运珊溪水库的水已累计70多万立方米;舟山市新建成的627万立方米的岑港水库和日引水量8.6万立方米大陆引水应急工程,保障了舟山本岛的抗旱供水,至今已从宁波引水600多万立方米;乌溪江引水工程共向灌区供水1.8亿立方米,并向金华灌区500万立方米;宁波通过上浦闸从姚江引水4335万立方米,抬高姚江水位,缓解宁波旱情;治太工程在抗旱中效益明显,嘉兴、杭州超过50年一遇、湖州达到20~30年一遇的干旱,而这三地的旱情却不严重。出梅时太湖水位在2.7米左右,比常年同期水位低0.5米,由于实施“引江济太”工程,使太湖水位保持在3.3米左右,加之湖州市苕溪及其尾闾、沿太湖主要氵娄港等骨干河道疏浚,使湖州市提高了引太湖水的能力,5~8月累计引太湖水量达9亿立方米,使平原河网水位维持在3米左右;太浦闸的连续放水及苕溪倒流,使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水位保持在2.8~3米之间,比常年平均水位高出0.2米左右,增加了河网蓄水量,改善了水质。
(二)非工程措施
今年抗旱在非工程措施上,做到早分析、早研究、旱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修订和完善抗旱预案以及制定应急供水预案,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非工程措施在今年防旱抗旱工作中全面、扎实、富有成效。
1、抗旱组织体系。全省11个市及所属县(市、区)均成立了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了抗旱工作责任。抗旱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政令畅通。针对政府换届,新上任的指挥较多,今年2月,我们对各市、县(市、区)防指指挥进行防汛防旱业务培训,提高了防指指挥决策能力。
2、信息监测管理。防汛防旱信息自动化是抗旱工作的有力支撑,我省建有水情测报站1000多个,其中水情自动测报站500个,大型和个别中型水库卫星通讯水情自动报汛站28个,水情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基本保证了旱情的上传下达。通过雨量、水位、蒸发量等分析,基本掌握了现有蓄水情况。
3、抗旱水量调度方案及抗旱预案。虽然九十年来以来,我省一直处于丰水期,但对抗旱工作没有松懈,除了建设大量的蓄水、引水等工程外,也主动做好抗旱预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全省大部分市、县(市、区)完成了抗旱风险图编制,杭州、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等编制了城区供水预案,舟山、宁波、金华分别制定了通过大陆引水工程从宁波引水、通过上浦闸从曹娥江引水、通过乌引从衢州引水以及一些海岛从境外运水方案等,这些预案(方案)在今年的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7月,旱情一露头,省防办就组织各级防汛防旱部门看手编制抗旱应急供水预案,舟山、玉环、洞头、象山等重点旱区根据省里要求编制了抗旱供水应急预案,对保证抗旱工作的有序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抗旱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舟山市抗旱实行预警机制,在不同的干旱警报阶段,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如实施大陆引水,调用农业水库水并对农业损失给予补偿,使有限的水量得到充分利用。宁波市于今年6月30日启动城区抗旱供水调度预案,对供应城区的七座大中型水库水量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水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对姚江水资源管理,凡是从姚江取水的,必须经市防办批准。在七座大中型水库水量不足时,及时用姚江水补充城区供水。11月份又采取限制供水措施,保障了居民正常用水。省防指杭州抗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针对今年潮水大及新安江蓄水少的特点,通过仔细研究分析,科学调度,合理下泄新安江水库水量,既保障杭州供水安全,又节约新安江水库水资源,取得较好效果。
4、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有县级抗旱服务队32个,市级抗旱服务队6个,抗旱设施和综合经营固定资产2288万元,这些抗旱服务队的成立,大大提高了我省的防旱抗旱能力,他们深入抗旱第一线,在寻找水源、打井、提水、调水、运水、机具使用及维护、推广抗旱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抗旱服务队共维修各种抗旱设备0.3945万台套、租赁设备0.1815万台套,改善灌溉面积87万亩,抗旱浇地108万亩,挽回粮食损失1929万公斤,挽回经济作物损失8537万元。
5、抗旱工程管理。我省抗旱工程主要有水库、水闸、河道、泵站、灌渠、引水管道及各种水井等,大中型水库、水闸及大的泵站、灌渠均建有管理单位,小型水库、水闸以及其它小型水利设施大多由乡(镇)、村管理。近年来,对小型水利设施进行改革,通过“股份、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些抗旱工程基本能够正常运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6、抗旱节水措施应用。近年来,我省加大抗旱节水措施的力度,全省已有节水灌溉面积665千公顷,主要有喷灌、微灌、低压管灌、渠道防渗及其他工程节水。同时在今年干旱期,“旱地龙”等化学抗旱剂也取得了较好效果。非农业用水通过采取限制供水、定量供水、实行梯级水价等节水措施,达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水的目的。
7、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今年干旱期间,我省宁波、台州等地适时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打火箭201发。在解放军部队的支持配合下,8月上旬实施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共飞行7架次,累计12小时。全省大部分地区降过人工雨,对台州、温州等局部地区的高温和旱情起到一定的缓解。
8、抗旱投入情况。今年我省在抗旱上进行了大量投入,目前已投入抗旱资金5亿多元,中央和省财政安排了抗旱应急资金4000万元。但我省财政没有固定的抗旱资金投入,在旱情严重时,财政临时安排资金。全省有400多万人参加抗旱,投入抗旱机井1.47万眼,泵站3.29万处,动用抗旱设备19万套。机动运水车辆3742万辆。这些投入对全省抗旱具有重要作用,全省大部分地区抗旱资金到位及时,使用合理,抗旱效果显著,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初步统计,今年我省汛期平均降雨量是建国以来最小值,发生严重干旱,而受旱农田面积只是建国以来的第6位。由于各级政府全力抗旱,减少粮食损失99.9万吨,减少经济作物损失33亿元,临时解决165万人饮用水困难。
9、旱情信息管理情况。根据今年我省的旱情特点,全省各地除了按国家防办要求的编报《抗旱情况统计表》(旬报)外,从7月20日起,增加《中小型水库和河网蓄水情况表》、《蓄水、供水情况统计表》,并由原来的10天一报改为5天一报,并加强对各种旱情的收集、分析、整理,对旱情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对蓄水和供水进行平衡研究。同时,编印防旱抗旱动态、简报等,及时反映旱情和各地抗旱措施。
三、存在问题
面对今年严重的干旱,抗旱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地区现有的抗旱工程体系尚不能满足抗旱工作的需要,山区、海岛特别是除舟山市本岛外的岛屿和洞头县,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温州市的南北部地区和象山县存在资源性或工程性缺水,现有水资源和工程设施难以满足抗严重干旱的需要;一些城镇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不高,供水管网没有及时配套;一些灌区渠系配套不够,渠道渗漏较严重,机电排灌设备老化,使这些工程设施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二是旱情监测手段仍不够先进,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不高,一些地方对旱情信息的掌握、上报不够及时、快捷。三是抗旱预案体系尚不够健全,特别是预案的预警功能不够,预案的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一些地方没有按照防御严重干旱灾害的要求编制预案。四是有些地方抗旱服务组织力量薄弱,有的机械设备陈旧老化,投入不足。五是节约用水宣传力度不大,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现象较普遍;水价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节水设施推广使用率低。
四、对策和建议
抗旱减灾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从水文周期来看,我省自80年代以来连续的丰水年之后,出现干旱年甚至连续干旱年的机率在不断增加。从历史情况来看,上世纪1963~1964、1967~1968、1978~1979年均发生了连续干旱年,因此,今明两年很有可能发生连续干旱年,要切实做好长期抗旱的思想准备,进一步做好各项抗旱工作:
(一)深化、细化抗大旱、抗长旱、抗连续干旱的预案。今年舟山、玉环、洞头、象山等重点旱区编制了抗旱应急预案,对保证抗旱工作的有序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当前的旱情,各地要根据《抗旱应急供水预案编制提纲》进一步深化细化抗旱应急供水预案,进一步做好需水量预测和供需平衡分析测算;进一步完善防旱抗旱预警预案体系,现有的预案和风险图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增强预案的预警功能和可操作性。同时组织抗旱技术人员深入抗旱一线,帮助寻找水源,做好技术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抗旱预案。
(二)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干旱缺水地区要做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调配水资源工作。海岛地区要继续做好运水、引水工作,舟山本岛要加快实施改建岑港到虹桥的输水能力,提高引水能力。嵊泗、岱山、玉环、洞头等岛屿进一步加强运水工作;沿海及内陆缺水地区要继续做好节水和引水工作,水资源短缺地区要停止向高耗水企业和桑拿、游泳等服务行业供水,减少用水大户的用水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
(三)做好重点地区供水协调工作。今年宁波支持舟山通过大陆引水工程引水,引水量也由开始的5万立方米提高到8万立方米,到12月31日共引水立方米,目前宁波市区为延长水库供水时间,市区水厂也部分从姚江取水,需进一步做好宁波、舟山引水的协调工作;上虞市支持宁波通过上浦闸引水工程引水,已累计引水万立方米,近期曹娥江天然径流很小,引水日趋困难,需加强绍兴、宁波两市的协调,以充分发挥上浦闸作用,尽可能拦蓄淡水,支援宁波用水;温州市支持玉环、洞头从温州用船用水,要保证每日供应1~1.5万立方米;新安江、富春江水电站支持杭州抗咸,但新安江水库可供水量仅有34.3亿立方米,抗咸用水量较大,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专家精心测算发电放水方案,既要保证杭州供水安全,又要节约新安江水库有限的水资源。
(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根本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从今年的抗旱工作实践看,我省海岛、沿海地区及部分内陆地区存在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抗旱能力,要加强前期工作,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水源和重大引水工程项目,抓好千库保安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和万里清水河道工程,这是增加水源解决抗旱用水的根本措施。同时,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灌溉渠系、排灌设施的配套和维修养护,提高水的利用率,积极推广灌溉节水技术;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抓紧浙东引水和浙北引水的前期工作,并尽快组织实施;加快舟山、玉环、象山、洞头等海岛、滨海区域供水管网与大陆水源工程的连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好水源,大力推行节约用水,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五)加强抗旱基础研究工作。一是建立干旱程度判别统一的科学技术标准;二是应建立干旱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分析、管理旱情,使旱灾的报灾标准、项目、格式以及信息等方面更加规范,信息收集、统计、传递、上报更加迅速、准确;三是加强抗旱的法规建设,使抗旱走上法制化轨道;四是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使其走向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
(六)促进全民节水意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提高江南水乡民众的缺水意识,厉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增加节水设施的应用,尤其加强分质供水的技术改造,提高优质水的利用效果;省经贸、城建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用水大户的监督检查,促进其节约用水;进一步做好渠系防渗工作,减少渗漏量,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灌溉模式、定额的调查分析和水库功能的调整的研究;对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定额的调查分析;加强水务一体化管理,统一调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加大治污力度,加强监督检查,采取严厉措施,查处非法排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