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城建设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是*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又快又好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县城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对此笔者认为在云南省加快县城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立足县情、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加快县城建设的步伐,以县城建设带动乡镇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值得思考。
一、深化认识,抓住机遇
(一)实施县城建设是以城带乡的关键
*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除要按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首先抓好生产发展这个核心外,关键还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从而以县城为中心加快县城建设,达到以城带乡的目的,同时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镇人口,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转化为在城镇居住并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市民,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
(二)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间,*县按照中央“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县城建成区面积已从“*”期间的2.6平方公里增加到3.8平方公里。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城镇化水平由“*”期间的13.6%提高到25.4%。五年间,*的城镇变大了,街道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就业人员增多了,有力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707万元,非公经济实缴税金3393万元,县城建设为非公经济搭建了发展平台,非公经济为财政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综上所述,城镇建设在“*”期间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在省、州加快县城建设的大环境下,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注意特色,提高品位,我们坚信,县城建设必将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有快又好的发展,*的未来将更美好。
(三)优化投资环境就是创造县城建设的环境
近几年,*城镇建设的斐然成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与搞得好的县城相比,相形见绌,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缺乏特色,缺少文化、品位低的问题,认真反思,除其它诸多方面的原因外,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建设资金和投资环境较差,这已成为制约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瓶颈,也是建设中不易破解的难题。建设中传统的筹资方法多是三个一点的办法:即向省州争取一点,县财政拿一点,由群众集一点。这种办法,事实证明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却是杯水车薪,以致城镇建设零敲碎打,见子打子,往往形成需要建设的项目多,要实施都会为建设资金缺乏大伤脑筋,导致差欠工程款,影响工程进度等负面效应。为此,我认为要加快县城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要设法破解资金难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除依靠自身的骨头长肉(财政增长)外,还应从优化创造投资环境着手。因为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好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从此意义上讲,环境优,则发展快;环境劣,则发展慢,没有好的环境,客商引不来,即使来了也留不住;同理,环境差,项目引不来,来了也建不好。实践证明,没有好的环境就会错失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只有通过创优投资环境,才能引来资金、技术、人才,才能为城镇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也才能创造县城建设的良好环境。
(四)制定宽松政策,依法保护开发商和被征地、拆迁农户的利益才能有效推进县城建设。
城镇必须发展,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引进外资,而建设需要用地,而用地就将涉及拆迁,出现失地农民以及补偿和安置。在此过程中,要制定宽松的相关政策,作出一个加快县城建设的决定,本着既要使开发投资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要使通过拆迁安置的农民得到实惠。还要使失地农民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权,可以考虑把企业吸纳农民就业作为招商优惠条件之一,对进入本县的企业,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岗位,优先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还可考虑拆迁农民不再向县城外转移。全部转为城市居民户口,采取规划一片单元楼进行安置的方法,并与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接轨,建立与第二、三产业相配套的失地农民就业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县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和依法保护开发商、被征地农户和拆迁农民的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顺利快速推进县城建设步伐。
(五)创新工作方法,拓宽融资渠道
1、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方法,与时俱进。革除陈旧的等靠要的融资观念,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融资之路,为县城建设聚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投资公司为融资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县城建设,一改政府单一投资,财力不足的格局。
2、进一步盘活城镇存量资产,经营城市。
城镇现有最大的存量资产是土地资源,只有充分合理的做好土地资源这篇大文章,才能为县城建设聚集更多的资金,也才能解决缺乏资金建设的瓶颈问题。关键是政府要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任何单位和个人用地都必须依法有偿使用国有土地,土地增值效益部分用于县城建设。再则,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和利用城镇资产,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可通过合资、转让、合作、出售等方式,以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步把部分市政公共设施推向市场,减轻政府财政投入压力。
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突出建设的特色和个性
规划是县城发展的龙头,规划的前瞻性、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决定着建设的结果,要抓紧编制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专业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为县城建设提供建设依据和土地使用依据。目前,县城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相对滞后,影响了县城新区开发建设的进程,若不加快编制速度,必将影响县城建设,建设无据可依,会处于被动状态,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要力求有机结合,应转变规划的目标,更加突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经济高效,注重特色、资源节约,社会和谐。规划一经审定,就必须严格执行。
在突出特色和个性方面,要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热带山水园林城市”目标设法做深做透县城建设的特色文章,注重当地个性特点,可以通过评审和报建制度,规范特色化审查内容,完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民族特色审查制度,健全特色建筑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建立县、乡、村规划区内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筑民族特色化审查,并核发《建筑民族特色化意见书》后方可实施建设。对建筑设计方案,要求必须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屋檐、坡屋面和图案等装饰构件。力求从现在起控制墙体贴瓷砖的“光污染”变“厕所文化”为“民族文化”,彻底改变建筑设计同出一辙,千城一面,毫无特色可言的现状,用特色和个性来积淀城市文化和品位。
三、从*的实际出发,实施县城建设战略应做好三个结合
(一)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
据专家测算,城镇人口密度一般以10000人/平方公里为宜。目前,我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只有3.8平方公里,但已有城市人口4.5万人,县城规模已超过了人口承受能力,尽管看起来旧城区热闹非常人口稠密,108国道以下新区人气不旺,但实际上建成区面积的人口承载力已透支了。为此,县城必须扩容,规模在“*”期间应按照撤县建市目标的6万城市人口来建设,即建成区面积要扩大到6.5——7平方公里才能容纳。
根据我县旧城(108国道以上)人口稠密,道路狭窄,设施不全;新区(108线以下)人口稀少,道路宽敞,设施完备的实际,县城在新区开发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旧城的改造,特别是龙川街红绿灯以上至原保险公司这段除路面要进行改造外,两边的人行道、消防、给排水、绿化等设施都要进行全面改造;再就是胜利街老电信局后面可改造成为休闲小广场增加旧城功能,减少人口密度,使人们乐有场所。新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两个板块:一是滨河小区至博物馆、体育馆这块的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广场建设;二是飞机场司令部这块政务中心的路网及基础设施建设,两块开发后面积可达到6——7平方公里。可实现“*”期间城市化水平达32%,可容纳6万人的城市规模和建成区面积。
新区开发建设的两个板块中应注意两个首要问题:一是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尽快编制,以确保建设用地的按时提供;二是可考虑把规划中两个板块的路网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好,以根据规划功能和用地性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招商引资,还可出让部分土地,以收回资金,偿还贷款。关键在实施前,需认真进行规划、测算,作出可行性研究,便于县委政府决策。
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旧城改造可考虑吸纳民间资金进行建设的方式或向上争取的方式进行:新区开发则可考虑利用融资平台——投资开发公司融入州信合贷款,州统贷统还资金进行建设,偿还利息可考虑用州统贷统还资金偿还,当然,政府还可以考虑由财政注入部分偿债准备金,本可用卖土地增值部分来偿还,以备万一。
(二)县城建设与旅游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在县城建设与旅游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注重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主要是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上有机结合,以避免撞车。同时按县委政府的要求,把江边和物茂乡作为旅游集镇来规划。
二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充分考虑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功能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利用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为游客提供较好的旅游环境。
三是县城建设要注重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县城建设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今后都应在建筑风格、小品、雕塑、装饰材料等方面充分论证,使城镇建筑呈现简洁明快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及各具特色的商业区、居住区、文化街、精品街和特色风味小吃城、充分展现我县多民族杂居的地域特征和金沙江、人类发祥地文化特色,让游客在浏览了土林、东方人类祭祖台,金沙江、热坝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的同时,又能领略我县城镇建设的独特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
四是县城建设要注重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为按照县委政府“建设热带山水园林城市”的构思,县城建设中要充分论证山水园林的合理布局,规划应注重县城环境的整体绿化、建立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改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空间和县城周围群山上的绿化,同时对树种的选择栽种上要能明显体现热带植物,要把各种有效成分整合在一起,构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自然和谐,山水兼有,抑扬起伏的独具特色的生态绿色景观,以组团式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为基础,构建*绿色生态系统的总体架构。
(三)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规划;二是科学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建设集生态文化、旅游、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新农村,村庄建设包括旧村整治及新村建设,是为了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
在县城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城乡结合部的村庄的新村建设和旧城改造的规划,要通过县城的建设从而带动村庄的发展。使城乡接合部的村庄逐步与县城融为一体,同步建设。新村建设要力求严把规划选址关,以避免城中村,旧村整治包括“空心村”整治、“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一般保留村社整治等多种形式,无论何种整治,都应本着“编好规划、节约用地、注重特色、整体保护”的原则进行,形成以城带村、以村托城的格局。
县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我们面临严峻挑战和诸多困难,只要不失时机,迎难而上,奋力拚搏,必将铸就县城建设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