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办非企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办非企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认真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对市区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现状

我市民非组织发展较快,特别在近10年来以幼教、技术培训为主的民非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他们在提高劳动者技能、构建和谐*、促进全民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区共备案民非组织110个,登记民非组织23个,(其中幼儿园8个,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学校15个),共吸纳就业2000多人。每年接收幼儿5000多人,培训技术工、农民工20多万人次,推荐就业达8万多人。有效地为政府减了压,为群众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一)内部管理规范,自律与诚信意识强。民非由于自身发展与生存的需要,他们内部管理相对规范、制度健全、措施到位、组织严密、工作正规、注重效率。在社会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口碑。如红星幼教中心、琴心幼儿园、七彩艺术学校、大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银河职业技术学校等,他们都注重信誉,在社会上诚信度较高。红星幼教中心把依法办学、以德立园、诚实守信、努力提高保教保育质量作为办好幼儿园的第一要务。倡导讲实话、办实事、守信用、公开服务内容,以诚心换真心,优质服务赢得群众信任。民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强烈的竟争意识和生存意识,这些意识的存在促使他们都有完善而严密的内部管理机制,都能较好地依据国家和业务主管单位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扎扎实实开展伟业规范化服务达标活动。能够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制、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教育管理。因此,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最具活力、具有一定社会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办学方法灵活、工作服务到位。在各类职业技能学校中,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分挖掘社会劳动资源,输送市场急需人才,拓展劳动就业渠道,促进全民创业。这些培训学校(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从社会上聘用具有一技之长的专家、学者和各类专业技术尖子,紧盯市场人才需求,分析研究市场用人动态,做到市场需用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他们还与用人单位进行横向联系,减少了技能培训的盲目性,提高了就业的定向性。先后为社会培训厨师500多人,焊工1000多人,钳工800多人,泥瓦工20000多人,计算机操作员23000多人。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银河职业技术学校推行了“理论、设计、实验、集训为一体”和“一专多修”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和勇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开创了一种师生双向交流、共同研究、共同动手的教学新模式。他们还与用人单位积极联系,采取定向培养的办法,学员就业率达95%以上,为了对学员和用人单位负责,跟踪指导,对技能不过关的学员进行“回炉锻造”。红星、琴心幼儿园对父母离异及经济困难的家庭免除学杂费,对留守儿童实行专人专线接送,极大地方便了留守老人。这些民非的存在,不仅给经济社会注入了活力,而且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三)为政府分担责任、为群众破解难题。民非的发展不仅活跃和丰富了城乡文化,不断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文教卫生、体育戏曲等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且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全民创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民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本身就解决了一部分就业,更主要是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保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城市待业人员学有一技之长、技有所用做出了贡献。一是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培训。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共计100多期,培训人数达80000多人;为下岗职工培训80多期,培训人数达30000多人;农民工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65期,培训人数达10540人,全部合格。二是承担了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根据区劳动保障厅批准,受政府委托,承担了7个工种的鉴定,对初、中级美容美发、电焊、瓦工、计算机文字录入四个工种进行了鉴定,鉴定人数3607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2828人。三是受政府委托,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银河职业技术学校抓住冬季3个月农闲时节,从2004年至今共培训了65期,培训人数10540人。四是为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从2004年至今共培训了2016期,人数达10801人。煤矿安全培训23期,共培训特岗人员1770人次,合格1690人。四是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场所。目前全市有各类俱乐部、图书室、棋牌室133个,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比赛和联谊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好地遏制了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社会现象的滋生漫延。五是为就业和再就业搭建平台。近年来,各类培训学校为确保学生就业,他们采取早动手、早联系的方法,先后与山东、福建、甘肃、内蒙、青海和宁东开发区、太阳山开发区等地方厂矿挂钩。积极参加用人种类招聘会,帮助用人单位从学员中选拔人员,就业人数达20000多人。为政府分了忧,为群众解了愁。为解决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登记与管理脱节,执法监察力量严重不足。当前,社团和民非发展很快,仅市区登记备案的就有1600多家。如果仅靠专职1人、兼职1人的管理力量,就连年检工作都忙不过来,还有日常繁杂的事务,所以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种重登记轻管理或者不管理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导致社会组织管理上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出现。使本来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组织,有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进步、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二)宣传不到位。这类组织宣传报道少,群众还不太了解。特别是政府部门对其作用地位认识还不够深入,不懂、不太关心、也不善于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导致的后果是登记管理单位无工作经费,无人员编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个别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机关不配合,既不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供办理“执业许可证”的单位,也不告诉这些单位要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批准后,才是合法组织。

(三)许多民非类的公益性服务场所没有纳入登记管理。有些民办机构取得了“营业许可证”后,既未经工商部门登记,也不到民政部门登记,就擅自开展活动。全市有许多可以登记并享受民非的个体诊所等公益性服务类场所,由于没能及时登记。因此就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看来实现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现社会有序化、民主化管理的进程还有一大步。(四)民非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社区只重视公益性服务和管理,不注重民非的培育和发展。如文化体育、法律咨询、老年人、妇女维权等基本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没有培育相应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同时,政府举办的各类技能学习培训没有委托给民非承担,如电子政务、普通话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等,既给政府造成了一定忙乱和负担,又没有很好的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与市场经济不能很好对接。如《条例》规定民非是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其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其资产,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公益性组织,不仅不让其营利,而且合法收入和资产不得自己处置,这与市场经济下推动全民创业相悖,也不利民非的发展。为了使我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是加强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民非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关心、支持、参与社会组织活动。通过媒体对好的民非进行宣传报导,特别要注重培育发展社区各种公益性民非,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其发展,要善于委托放权让民非承担社区医疗救助、法律咨询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等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建设平安社区、幸福社区、文明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二是增加登记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加大执法力度。民政部门应主动出击,与业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强化管理手段。对非法组织活动,经司法机关认定构成犯罪的,有关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部门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同时,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由民政部门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罚。只有依法行政、部门联动、重拳出击,才能纯洁民办非企业单位队伍,让非法社会组织无立足之地。

三是把从事民非类的服务、中介、文化体育组织纳入社会组织管理之中,加强诚信与自律建设,规范管理行为。今后,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对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类型,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福利院等。改革急需什么就发展什么,社会缺什么就培育什么,让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建立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一些打着学术研究,特别是打着进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研究的幌子,为办事处敌对势力搞神情调查、欲借此获得国外资助捐款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变更过程都是行政许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并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管理的体制,并根据双方的监管职能,履行各自的职责。在管理过程中,民办非企业单位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的执业许可和民政部门的登记这两个行政许可过程。因此,登记管理机关及其业务主管单位必须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做到坚持原则,明白办事,规范程序,严格责任,落实“谁许可,谁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两个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更好地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

四是出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和条例,进一步促进民非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遵守《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同时,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制定有利于民非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要保护个人合法收入和个人财产不受侵害,把发展民非与促进全民创业有机结合起来,使民非得到健康有序发展,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干部队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机构弱、人手少、任务重,经费匮乏,手段落后等因素,不适应民办非企业单位快速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统一思想,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让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关系到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大问题。增加行政编制,把机构和队伍配强、配硬,把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列足、列实。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打造自身建设平台,为全面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