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外经贸发展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外经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解放思想外经贸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市委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梅市发[2008]5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主题,联系我市外经贸工作实际,针对外经贸发展现状、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由局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成“加大吸收利用外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调整结构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等三个专题小组,开展“促进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调研。市县各级外经贸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调研,认真综合分析,基本摸清了全市外贸、利用外资及外经贸队伍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加快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促进全市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敢于解放思想,审时度势,积极实施“希望在山、希望在路、希望在外”和“开放*、工业*、生态*、文化*”发展战略,最近,又提出了“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构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订出台一系列吸引外来投资和鼓励外经贸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软硬环境不断完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外经贸系统始终站在开放*的最前沿,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不懈地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这个中心,充分依托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造业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服务业,努力提升吸收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通过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不断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有效提升我市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使我市外经贸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贸出口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建市20年来,全市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2215个,合同外资金额25.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3亿美元,约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1.6%;投资客商遍布港澳台、东盟、美欧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机械、电子、化工、服装、建材、房地产、农副产品深加工等30多个行业,形成了金利来、线艺、BPW车轴、天王表业、井得电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打造出金利来、银利来、绅浪、BPW、天王表等知名品牌,外商投资成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年来,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0.7亿美元,引进先进技术设备8900台(套),提升了技术装备和制造能力,带动本地产业的调整,技术水平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电子信息、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升级,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至*年底全市出口市场达到113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自主出口品牌22个,其中机电产品13个、陶瓷产品3个,纺织服装2个、食品3个、轻工产品1个;具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有212家,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19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5.8%,拥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家。同时我市对外经济合作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年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设立了尼日利亚青蒿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我市在国外投资办企业“零”的突破。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设立了超华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成为继香港嘉大丰有限公司和香港嘉应发展有限公司后我市第三家在港设立的分公司。实践证明:没有思想解放,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特别是外经贸事业发展的今天。

20年来,我市外经贸在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解放思想的丰富实践,也形成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和外经贸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这些都给我市外经贸发展带来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能否破解外经贸发展的难题,实现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还是要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二、正视困难和问题,寻找差距,更新外经贸发展观念

虽然近年来,全市外经贸部门积极把握机遇,努力开拓创新,在吸收利用外资、扩大外贸出口、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全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市外经贸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外经贸总量小,对全市经济带动作用不强。*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246个、29914万美元、11252万美元,分别仅占全省的2.6%、0.9%和0.66%;平均合同外资规模仅有121万美元,合同外商投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有5个,缺乏对财税增长贡献大、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仅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全市外贸出口总值43627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0.12%;全市进口9181万美元,只占全省进口总值的0.03%。净出口额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5.7%,对全市GDP增长拉动度仅为0.7%.

2、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偏紧等因素,制约外经贸进一步发展。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市可规划调控使用的土地存量有限,“土根紧缩”,尤以*、梅江区、丰顺县较为突出。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紧缺现象,某些行业,如服装、陶瓷、木制品等出口加工行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不利于我市大规模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转移。一批已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如盛创新、东丽、正通高分子等,因无法解决项目的用地问题,导致合同无法履约。还有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税在内的土地成本过高,大幅调高社保金造成用工成本过高等,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外资企业的发展。

3、国家近期对外资政策的调整,给我市吸收利用外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直接增加了以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占用量,增加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项目的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如严禁返程投资、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须报部备案等新的要求和规定,则直接影响我市一批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实施。

4、受国家连续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出口,特别是陶瓷、工艺、家具等传统本地产品出口受冲击较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油气价格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剧增,利润空间压缩,加上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外向型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严重,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生产经营困难重重。

5、出口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目前我市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品,科技投入少,产品研发能力差,科技含量小,难以提高综合竞争力。据海关统计,*年我市出口仍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占比约75%,加工贸易出口约为25%;机电产品出口21391万美元,出口比重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全年仅有1319万美元,只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02%;产品以贴牌出口为主,自主品牌少,大部分进入中低档市场,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自己的产品优势。

6、外向型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外向型民营企业大部分经营规模小,发展机制不完善,人才缺乏,粗放经营,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全市现有250多家外向型民营企业中,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4家。

7、县级外经贸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力量薄弱。一是受县级机构改革冲击较大,仅四个县保留了外经贸局机构,且在机构设置中仅有梅江区、大埔县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而*和兴宁市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与行政执法主体地位不相符,造成外经贸服务管理不够顺畅。二是人员不足。由于机构压缩,编制减少,蕉岭县等四个县的县经贸局,仅内设1-2个外经贸业务股(室),从事外经贸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岗位职能与人员配制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基层外经贸的工作效能。三是县级外经贸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干部交流少,工作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熟悉业务的人员偏少。

面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主观上深刻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努力更新观念,加快从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套路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外经贸工作的开拓创新,以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新时期外经贸发展。当前,要着力克服三种思想,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克服井底观天、小富则安的狭隘自满思想,增强忧患意识,正视后无追兵的现实;二是克服畏难思想,增强奋力拼搏意识,加强对新政策、新形势、新领域的学习钻研,加强调查研究,推出新思路新举措;三是克服因循守旧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特别要破除三种工作误区:首先是重实务轻创新。只注重如何完成任务指标,注重日常的审批等事务性管理,对如何改善外经贸营商投资环境,鼓励、扶持现有外经贸企业加快发展和对如何创新思维、用世界的眼光,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其次是重数量轻质量。吸收利用外资工作中,追求项目数量,对项目质量关注不够,对生态、环保方面考察较少;再次是重出口轻进口。外贸工作中,目光仅仅紧盯出口这一块,注重如何挖掘潜力扩大出口;而对进口业务重视不够,对进口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工业装配水平,促进我市产业升级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扶持、引导办法措施。

三、努力开拓创新,推动外经贸经济“绿色崛起”

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发展机制,才能主动有效应对当前国际经济下行风险和国家外经贸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主要生产要素提价等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促进外经贸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一)创新吸收利用外资方式

1、创新利用外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投资促进工作,主动与市招商办、三大工业园区等部门,交流吸收利用外资信息,联合研究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策划招商活动,统一招商步骤,加强对意向项目的跟踪服务,推动一般性的联系项目向考察项目和合同项目转化,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二是建立产业转移互动机制。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外资产业转移。抓住省政府鼓励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西两翼转移和我市与*、*、*等市共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的有利时机,主动与*、*、*、*等发达地区的外经贸部门搭建产业转移互动平台,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积极开展信息交流、项目推介与考察等活动,主动承接上述地区的外资向我市转移。

2、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作用,坚持借助外力平台与自主招商相结合、综合招商与专题招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转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果。一是开展产业专题招商。紧紧围绕省市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矿产深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等重点,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电子信息、陶瓷、汽车零部件、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专题招商洽谈活动;二是开展自主招商活动。积极策划、精心组织招商小分队“走出去”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并牵头组织好与省广新外贸集团等省属大型企业合作发展陶瓷、铜深加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项目的考察、洽谈和签约等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参加省政府组织的粤港经贸交流会、粤港-欧洲经贸交流会等大型综合经贸交流会的参展参会工作。加强与当地客属团体、工商界人士联系,积极宣传推介*投资环境和重点招商项目;四是加大网上招商力度,拓宽招商渠道和空间。在依托国家商务部网络和加强与香港贸发网合作的同时,寻找合作伙伴,探索建立新的网上招商平台。积极宣传、推介《*市市辖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抓好网上招商项目库建设,重点推介我市各大工业园区和和产业招商项目。

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适应当前国际间接投资已经超过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在继续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举办合资、合作、独资企业等方式直接利用外资的同时,鼓励、引导外商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并购等方式,来梅投资发展。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发展服务外包业;鼓励和引导国有、集体、民营企业通过吸收外资改组改造,借助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改造、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破解我市企业存在的市场、资金、人才等“短板”制约,解放生产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利用国(境)外资本市场,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国(境)外上市。

(二)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1、优化外资产业结构。适应我国入世五年后对外资全面开放的新形势,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一是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年修订)》等宏观调控政策为指导,以建设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等三大基地为重点,以推进矿业、电业、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旅游景点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吸收利用外资。二是转变利用外资思维,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型,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选择和引进工作,努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节能环保的的大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我市重点产业的配套能力,做大做强我市重点产业。三是抓住深化粤港两地经贸合作、CEPA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形成和发展、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等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快第三产业,吸收利用外资步伐。借助香港服务业平台,积极承接港澳地区服务业转移,在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科技、现代物流、金融、现代信息、文化创意、医疗保健、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引进港澳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合作发展我市的生态旅游、假日休闲等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国际认证职业培训等教育服务业、优势专科合作和远程诊疗服务等医疗保健业、商务数据录入和加工、远程秘书服务等现代商务服务业,以及发展商业和为制造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力争在现代服务业吸收利用外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2、提高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水平。一是认真领会国家和省关于吸收利用外资的新政策、新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对外资审批的有关规定,通过加强对合同履约情况的检查,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个人的行为和加强对前置材料审核,把好审批关。二是健全完善服务联系卡制度,建立新批项目台账,坚持滚动计划管理,抓好外资到位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检查督促外商投资企业按合同出资,验资和早日投产。鼓励和支持BPW(*)车轴、*线艺集团、卡莱橡胶、国威新确电子等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增资扩产。三是加强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加强与工商、外管、税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外商投资企业参加联合年检的重要性,发动企业主动及时参加年检;集中精力,加强审查和核对工作,推广网上申报,提高参检企业的业务水平和年检工作质量,及时准确掌握现有外资企业的基本情况。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发展。

(1)扶优扶强,壮大经营主体。一是整合资源,用好用足政策,重点支持一批企业制度好、产品结构优、发展潜力大的骨干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对20户外经贸骨干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作为局重点联系挂钩企业,在制度创新、科技兴贸、品牌战略、市场开拓资金和“广交会”摊位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二是引导和帮助骨干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并要练好内功,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当前面临严峻的形势,更要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加强成本、质量管理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对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大培训力度。要根据国内外经营环境变化和结合企业现状,有针对性地送政策上门,主动到各县(市、区)联合当地外经贸部门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应变、适应市场的能力。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市场多元化。一是进一步组织好广交会的参展参会工作。抓住广交会由出口展会转变为进出口展会和扩容的有利时机,早规划、早跟进,积极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参展摊位,并组织全市外贸和流动企业参加进口展会,了解进口商品信息,开发进口业务,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窗口作用。同时要加强广交会现场服务管理,提高参展规模、质量,提高参展参会效果。二是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展会,发展进出口业务。加强与国家机电协会、轻工协会等机构合作,组织机电、工艺、家具、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参加各类国际知名专业展会,结识新客户,推介新产品,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扩大网上贸易规模。

(3)积极发展进口贸易,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发展。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鼓励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开展进口业务,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重要装备。同时帮助企业抓住政策利好和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直接从国外进口能源、重要原材料、工业零配件品等工业物资,理顺进口渠道,直接向越南、印尼等国家进口我市急需的煤炭、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促进我市工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2、调整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

(1)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分工深化和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工贸易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的机遇,把发展加工贸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利用我市资源等比较优势,依托产业园区,围绕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主动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我市的加工制造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加工贸易,进一步发挥其在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出口中的独特作用。

(2)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支持和鼓励线艺、卡莱、兴盛、宝泉、国威、辉胜达等现有加工贸易企业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市,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创建自主品牌,促进加工贸易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二是支持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促进配套产业发展。结合我市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相关联产业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相关产业链条,增强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拓展内销业务,增加地方财税收入。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鼓励“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有关政策,支持和帮助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办厂、设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点,参与境外煤炭、矿产、橡胶等资源的合作开发与综合利用,走跨国经营道路。巩固和提高港澳台合作水平,继续落实CEPA、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措施,加快发展与港澳台、东盟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二是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业务,进一步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空间。

此外,还要加强我市与香港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交流,大力发展物流、旅游、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商业等服务贸易,积极改善我市目前结构单一的贸易方式。

3、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1)积极贯彻落实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和鼓励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相关产业政策。在巩固提升陶瓷、工艺、家具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机电、高新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出口。重点支持鼓励机电类企业扩大出口,力争使机电类产品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0%以上。

(2)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一是筛选一批实力较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科技兴贸项目库,市县联手一企一案,指导和帮助进入项目库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家“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省“科技兴贸专项资金”等有关科技兴贸的鼓励政策,对重点项目进行逐一排队,积极帮助出口企业选准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培育和包装,成熟一个,上报一个。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帮助出口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以支持陶瓷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改造为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综合效益。

(3)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一是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深刻认识品牌产品的作用,增强争创品牌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信誉度。二是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品牌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在国内外注册商标,创立自主品牌。三是引导已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国内市场,首先在国内市场上打响自主品牌,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由贴牌出口向自主品牌出口的转变。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软环境。

1、加强外经贸政策的宣传落实。一是积极宣传国家外经贸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省市鼓励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帮助外经贸企业提高适应和利用政策的能力。二是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在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各项政策的扶持。

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推进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通过网络及时公开办事指南、政务动态,开展政策宣传、项目推介、贸易洽谈活动,提高工作效能,创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外经贸运行情况,经常研讨外经贸运行和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提出应对措施。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服务进百企”活动。做好企业投诉处理工作,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外经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一是加强与口岸、海关、检验检疫、外管、工商、税务、国土、经贸、招商办、工业园区等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解决外经贸发展中碰到的困难与问题,形成合力,在项目审批、验资、土地、用工和货物通关、出口退税、企业融资、劳力培训、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便捷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二是优化通关硬环境。重点配合做好公用型保税仓建设、新货检场建设和电子口岸“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的运行等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市加工贸易商务环境。

(五)进一步加强外经贸队伍能力建设

1、加强对外经贸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有计划地对全市外经贸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积极支持和鼓励参加商务部和省外经贸厅及香港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加强对各县(市、区)外经贸主管部门有关业务人员的业务及政策培训,不定期到各县(市、区)组织业务及政策培训和参观交流活动,通过培训交流,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注重改善外经贸队伍专业结构。根据自身实际,在新招收或调入人员过程中有目的地吸收各类型专业人才;引导我市外经贸企业积极参加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大型的人才交流或招聘会,吸纳四方人才,为企业所用;还要积极组织发动全市外经贸企业参加市委、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嘉应学院承办的“*市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人才培训班”,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好、市场驾驭能力强、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外经贸企业家队伍。

四、建议及意见

1、进一步发挥外经贸、口岸、海关、检验检疫、外管、工商、税务、国土、经贸、招商办、工业园区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外经贸联席会议制度,为解决外贸发展中碰到的困难与问题提供协作平台,共同为全市外贸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2、推进县级外经贸工作机构建设。推动各县(市、区)健全外经贸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经费,明确岗位职责,改善电脑、互联网络等办公环境,加快实现各县(市、区)外经贸局加工贸易合同等网上审批,确保外经贸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