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预算编制工程管理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如何提高预结算编制水平,对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投资,实现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施工图预算的概念
施工图预算是指根据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定额编制工程造价的详细预算。在中国,施工图预算是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和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也是建筑企业编制计划、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经营成果的依据。在实行招标承包制的情况下,是建设单位确定标底和建筑企业投标报价的依据。施工图预算是关系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经济利益的技术经济文件,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经济纠纷,应经仲裁机关仲裁,或按法律程序解决。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作用和方法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进行招投标的基础,是施工单位组织材料、机具、设备及劳动力供应的依据,是施工企业编制进度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是施工单位拟订降低成本措施和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是甲乙双方统计完成工作量、办理工程结算和拨付工程款的依据,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执行定额标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测算造价指数及审定招标工程标底的依据。施工图预算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
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充分熟悉定额总说明、册说明、章说明及子目附注,学习定额问题解答,了解定额子目分项步距,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图纸,尤其是总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全貌,做到心中一盘棋。在对各专业图纸研究过程中,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工程费用自始自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从项目建议书开始至竣工投产,在整个建设阶段过程中,决策阶段最重要,要在决策阶段下工夫,抓住控制重点,选择最优化设计方案。设计阶段,以事前控制为主抓好设计竞选,选好工艺流程,调动设计人员积极性,精心设计。实施阶段,开展材料、设备采购市场调查,对施工建设中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作好技术经济比较,要保证项目保修期质量,挖掘竣工试运行的潜力,作好协调工作,预防或减少索赔发生,倡导厉行节约,减少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浪费。
3、单价法和实物法
目前,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有两种,即单价法和实物法。从造价治理角度看,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既受现阶段经济体制和治理体制的约束,必然也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变化的影响。具体说,单价法因采用地区统一单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多体现静态治理。而实物法采用当时当地市场价,其预算单价依市场行情而变化,较多体现动态治理。当然,两种方法的基本计价依据即预算定额消耗量,均应执行法定标准限额,对造价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和计算方法也有一致的规定。但两种方法仍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实物法的费率也可以按市场供求情况随行就市,浮动取定。这意味着凡以费率计算的费用,如间接费、计划利润等,在市场竞争激烈或市场价格升降幅度较大的条件下,以及在项目情况复杂条件下,可以采用实物法予以酌情按实计取,使造价更贴近实际。而单价法则不答应变动费率,在一些特定条件下,计算出的造价不尽合理。
4、全面审查法
这是逐一地全部进行审查的方法。此法优点是全面、细致,经审查的工程结算差错小、质量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对于一些工作量较小、工艺比较简单的一般民用建筑工程,编制结算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可采用此法。
5、重点审查法
这是抓住工程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查的方法。选择工程量较大、单价较高和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如一般土建工程中的基础、墙、柱、门窗、钢筋混凝土梁板等;补充单位估价子目,计取的各项费用及其计算基数和标准。
6、分解对比审查法
这是把一个单位工程按直接费和间接费进行分解,然后再把直接费按分部分项进行分解或把材料消耗量进行分解,分别与审查的标准结算或综合指标进行对比的方法。如发现某一分部工程价格相差较大,再进一步对比其分项详细子目,对该工程量和单价进行重点审查。此法的特点是一般不需翻阅图纸和重新计算工程量,审查时可选用1~2种指标即可,既快又正确。
三、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以及重点注意事项
(一)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因素
1、材料价差对预算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是由市场决定,随行就市。预算材料价差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
2、国家政策性调价。工程的阶段性是由工程的时间性决定的,每一个阶段依循着一定步骤,不能将下一道工序的时间提前。而国家每一阶段都可能进行政策性调价。例如:人工费、机械费调整,特别是现在根据市场情况实行动态人工费。
3、预算没有考虑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施工期产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基坑排水、土方坍塌、地下障碍、文物、自然灾害等。
4、预算没有特殊施工技术措施。造价主要是由工程实体性消耗部分和措施性消耗部分决定的。实体性消耗部分一般是按施工图及说明所描述的工程实体部分计算,不应有较大出入。而措施性消耗部分,则因施工的环境、方法、工艺、手段不同产生差异。
(二)重点的注意事项
1、工程阶段性对预算的影响
一项建设工程要经历决策、设计、实施三个阶段,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阶段中的产物,它产生在实施阶段之前,这就决定了预算的局限性。一是材料价差对预算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是由市场确定,随行就市。预算材料价差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进行调整,随着时间推移,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二是国家政策性调价。工程的阶段性是由工程的时间性决定的,每一个阶段依循着一定步骤,不能将下一道工序的时间提前。而国家每一阶段都可能进行政策性调价。三是预算没有考虑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施工期产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基坑排水、土方坍塌、地下障碍、文物、自然灾害等。四是预算没有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工程实体性消耗部分和措施性消耗部分决定的。实体性消耗部分一般是按施工图及说明所描述的工程实体部分计算,不应有较大出入。而措施性消耗部分,则因施工的环境、方法、工艺、手段不同产生差异。
2、设计修改与变更
工程设计同样受到诸如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设计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建设需要,而预算不具备这种预见性,其结果直接导致结算超预算。
3、深入工地,全面掌握工程实况
准确的工程量是竣工结算的基础。由于从事预决算工程的预算员,对某单位工程可能不十分了解,而一些形体较为复杂或装潢复杂的工程,竣工图不可能面面俱到,逐一标明,因此在工程量计算阶段必须要深人工地现场核对、丈量、记录才能准确无误。有经验的预算人员在编制结算时,往往是先查阅所有资料,再粗略地计算工程量,发现问题,出现疑问逐一到工地核实。一个优秀的预算员不仅要深人工程实地掌握实际,还要深人市场了解建筑材料的品种及价格。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造成计算误差较大,使自己处于被动。
四、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
(一)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1.施工企业参与工程投标中标后,应及时、谨慎地与发包方签订《施工合同》。合同内容应尽可能的考虑周详,措词严谨,权利和义务明确,做到平等、互利。合同价款最好采用可调价格方式。并明确追加调整合同价款及索赔的政策、依据和方法,为竣工结算时调整工程造价和索赔提供合同依据和法律保障。
2.根据所掌握资料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签字认可。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实际,考虑周到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做法。对涉及工程结算或索赔的施工做法更应制定详细。例如:该工程使用哪些大型机械,大型机械进出场几次,基础土方是否外运,运距多少,回运土是否购买土方,基础是否要做处理,是否使用商品险,是否全封闭施工,钢筋是否采用电渣压力焊等新工艺施工,冬雨季施工是否采用特殊工艺等等。上述资料均有可能成为索赔的依据。
(二)施工过程的收集、签证阶段
1.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日志、技术资料等施工记录。对停水、停电的时间,甲供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质量情况等都应有详细记录。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工程量增减变更等签证手续。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临时决定、口头交待、会议研究、交来信件等应及时收集整理成文字资料。必要时可对施工过程照相或摄像作为资料。
2.甲方指定或认可的材料,实际价格高于预算价(或投标价),按规定允许按实找差价的,或采用的新材料没有预算价,或改变材料的规格、质量档次导致材料价格变化较大等情况,应办理价格签证手续。
3.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施工,没有相应预算定额计价的,应收集有关施工数据,编制补充预算定额,经建设单位或有关部门认可,作为结算依据;也可与建设单位协商价格。
4.因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责任造成工程返工、停窝工、增加工程量等,应要求工期顺延,并提出索赔。因特殊情况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材料损耗增大,或工期延长,也应提出索赔。
(三)施工后复核工程量阶段
预结算工作完成后,校审很有必要,能有效避免多算、漏算、重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加快工作进展。审核的方法有很多,审核的内容也很广泛,审核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预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1.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否正确是关系到预结算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方面应着重注意如下几点:(1)审核工程项目划分是否合理;(2)审核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否与定额保持一致;(3)审核工程量的计算单位是否与套用定额单位保持一致;(4)审核签证凭据,核准工程量。
2.预结算单价选用的审核
(1)工程项目名称与设计图纸标准是否一致。如:砼标号、水泥砂浆比例;(2)单价子内容是否与设计相符;(3)定额主材价格套用是否合理。
3.取费审核。
取费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严格执行。审核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取费文件的时效性;(2)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3)费率计算是否正确;(4)价差调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五、搞好竣工结算的几点要素
1、企业领导重视是搞好竣工结算的前提
在现行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其首要任务是在投标竞争中获得任务,但所接任务能否盈利,又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企业为保证综合效益,应正确处理好各环节的关系。为此要求企业领导能尽力保证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在重视投标工作的同时在结算编制方面也应配备足够的高水平的人员,让其参与投标决策分析。另外,为调动结算编制人员的积极性,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件,对相关工程的结算成果进行检查考核,同时还可建立以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现场核算相结合的一整套的成本管理体系,为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很好的组织保证。
2、编制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是编好结算的基础
要编好工程结算,编制者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机构和人员,应当知道工程量清单制定得越详细,越有利于业主控制投资,避免投标人利用材料规格,型号规定得不明确而以次充好,损害业主利益;工程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的描述须结合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技术规范;招标机构应进行事后审计跟踪,分析承包商在中标后进行造价调整的依据是否合理、合法。机构同时要承担工程量编制时数量误差的风险,如计算误差和工程总价误差超出一定比例,须追究其责任,提高其技术含量和素质。
3、仔细分析算全该算内容是编好结算的关键
结算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之一就是漏项,漏项就意味该得收益的损失。为了防止这一点,笔者通过对结算工作的分析与总结,认为承包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考虑以下内容。
一是由于政策性变化而引起的费用调整。如间接费率的变化、材差系数的变化、人工工资标准、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化等。
二是投标时按常规计算,结算时需如实调整的费用。如大型机械进退场费(什么类型规格的机械进场多少次等)、墙体加固筋、甲供水电费的扣除等。
三是设计变更、签证、监理指令等导致增加的费用(发包方主动提出的部分)。这部分费用包括自身工作量的增加,及造成对其他工作的影响而增加的费用(也可作为索赔费用)。如楼层和建筑面积的局部增加,会导致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费用的增加。
四是施工索赔费用。是由发包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发生了应由发包方承担的风险而导致承包商的损失。如发包方交付图纸技术资料、场地、道路等时间的延误,与勘探报告不符的地质情况,发生了恶劣的气候条件(洪水、战争、地震),业主推迟支付工程款,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承包商的损失(如设计、指定分包),甲供材的缺陷,设计错误导致的施工损失等。五是合同规定的有关奖励费用:如提前竣工奖、赶工措施费、质量奖等。
4、商签公平合同条款是编好结算的必要条件
结算编制在合同基础上进行,并以合同条文作为理由和根据,所以结算的结果常常取决于合同的完善程度和表达方式。从理论上讲,合同的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合同法》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无效;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难以判断一份合同的公平程度(极端明显的情况除外),由于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业主占主导地位,业主在起草招标文件时,经常提出一些苛刻的不公平的条款,使业主权力大,责任小,风险分配不合理,但从另一方面讲,承包商自由报价,可以按风险程度调整价格,双方自由商签合同,这又是公平的。所以承包商为签订一份有利的合同应依据《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仔细研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特别是关于合同范围、价款与支付、价款调整、工程变更、不可抗力、工期、保险、违约、索赔及争端解决等条款,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为最后的结算提供合法的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应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签各种资料的合理性,以防利益损失。
六结论
总之,工程竣工结算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工程造价人员随工程项目进展进行全过程审核,包括对项目招标及合同条款的制定以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全面的跟踪审核,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同时工程造价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全面掌握工程造价领域中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另外,工程竣工结算尚需众多单位,众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把好每一个环节,准确地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从而提高工程竣工结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