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管局郊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解决劳动力就业。
*现有蔬菜粮食面积约25000亩,过去“一家一户”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城市化的推进,与*的发展规划也不相适
应。近年来,通过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建设,使*粮食、蔬菜生产进一步上规模化生产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着重培养一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本地农业经营者,利用农业自身发展消化农村富余劳力和失地农民,拓宽农民的增收就业渠道。*
现拥有26家蔬菜园艺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286人;上海*临空出口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四年来已经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
2、注重农业科技实践,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好、附加值高、经营相对稳定,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强。如临空出口农业园区依托较强的
技术优势,围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利用郊区农产品资源,自主创新,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的新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相
关新产品开发工作,直接组织郊区农产品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园区企业20*年实现出口创汇2.15亿元。
3、建立“科技兴农”体系,开展农业科技结对活动。
重视科技队伍建设,更新配齐农业科技力量,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对象的培训。去年以来在市农委、
区农委的支持下,*开设了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由新区农委组织的专家、教授向当地园艺场、种地大户提供有机无公害水稻
和蔬菜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土肥管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教程,学员同时也可以将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
请专家、教授提出解决方案。培训中心定期组织学员到各园艺场进行参观、交流,使各园艺场之间也能相互交流生产经验,共同解决生
产中的难题,共同提高生产技能、效率。
4、组建农产品服务平台,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生产、产业发展和市
场的需要。目前,*拥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基地,其中包括26家蔬菜园艺场和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并通过重点扶持,建成了
*都市景观农业园区、临空出口农业示范园区等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示范基地,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基层农业
综合服务队建设和积极实践农机作业、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方式,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服务社建设,提高综合利用
率。
(二)推进建设现代农村
1、实施村容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部分村的环境卫生、生产生活方式与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今年开展了违法农田乱搭建整治和
不规范生猪养殖退养整治工作,共整治农田违章乱搭建739户,清理违章棚舍37881㎡,退养生猪15790头,拆除棚舍12900㎡,改变了部
分村宅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面貌,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07年我们将继续开展生猪退养工作。最终做到村域内无垃圾乱倒
、污水乱流、畜禽散养现象,村庄内外整洁优美,人居环境良好。建议以后可以在*范围内选取1-2个由条件的村作为试点村,建设
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使村内生产、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证雨污水纳管。
2、完善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村,规划建设比较散乱,土地利用率低,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受土地因素制约严重;村内道路狭窄弯曲,基础设
施不配套,阻碍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本着解决村民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建
设。既要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又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特别是要拆除违章建筑及危房。
(三)着力培育现代农民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一是培育具有高素质、现代经营方式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增收难与农民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在建设新农村
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其
主体地位,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年*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培训,如不定期进行蔬菜种植培训、水稻和蔬菜病虫防治培训、新型农机操作培训,定期开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定向培训班等等,将
农民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增加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
二是加快非农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水、电等基础设施及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便利,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集中
开发,兴办工业园、商贸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吸引农民到城镇创业、就业。同时,鼓励引导农民围绕城镇居民需要的生产、生活服
务,积极开展家政、贩运等社区服务。通过城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载体。通过消除农民进城镇就
业,创业和发展的各种政策壁垒,促进和鼓励农民向城镇的适度转移并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新郊区建设过程中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一,关于如何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问题。
*农业目前基本上还是以单一为城市提供副食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它的特点是生产单位偏小,设施化程度较低,深加工水平不
高,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必须转向具有生态、观光、休闲等综合性功能的都市型农业。必须高起点制定都市农
业发展规划,在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科技化、园艺化、工厂化、智能化的设施农业,重点抓好临空农业产业带
和*地区现代都市农业生产示范区的建设,以点带面推进都市型农业的综合开发。
第二,关于如何正确处理确权确田与集约化生产关系的问题。
在土地延包过程中,一些村采取了“确权确田”的方式,造成一些“单门独户”的散户、小户经营,不但单位产出不高,而且浪
费土地资源。而村民对传统的土地流转法积极性不高,致使这些土地很难流转出来,妨碍了农业集约化。我们设想让这些农户以入股方
式,加入基地、公司,年底得到一定的分红,而且基地、公司在经营这些土地时,要优先解决这些农户的就业问题。同时,政府可以出
台一些推进土地流转的政策。
第三,关于农民镇保后如何加强集体土地管理的问题。
为了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杜绝违章建筑现象,可由承包者书面授权委托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发包,建立台帐。对已解决
镇保、实行预征田、宅基地置换后的农田,由专业公司统一管理,聘用本镇生产能手、原农业管理人员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经营,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指导,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对于即将开发的土地,可由中心安排种植短期作物。
第四,关于如何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
无论是发展都市型农业,还是建设新郊区新农村,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目前农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三重调整,整个调整过程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从执行情况看,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更多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
入,而对农业技术推广、新产品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因此政府要在实行价格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同时,扩大农业技术
力量,重视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充分发挥*农业大镇、农产品品种齐全、已创出浦优、上优品
牌等优势,培育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的特色产业基地,扩大辐射功能,搞活流通销售,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