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加强化肥市场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以来,从中心到自治区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各项促农增收政策逐步到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及时了解把握*自治区化肥供给工作情况,4至5月份,*供销社经济发展部和办公室对*、*、*、*、*、*等市县化肥市场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化肥市场现状分析
(一)化肥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尿素供给凸现紧张。
根据我区农业种植情况和农民用肥习惯,预计20*年全区需要各种化肥累积约60万吨(实物吨),其中,需要尿素17万吨、碳铵28万吨、二铵6.5万吨、复合肥4.5万吨、其它化肥4万吨。目前我区共有化肥生产企业17家,其中尿素生产企业2家,尿素年产量约130万吨(实物吨)。从目前看,全区化肥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个别品种,尤其是尿素供需缺口较大,凸现供给紧张局面,为9年来所不遇。以灌区为例,今年*灌区夏粮面积为485万亩,比上年增16万亩,据调查,5、6月共需尿素8万吨,截至6月17日,中石油*化工销售公司仅向区内供给尿素5万吨,缺口达3万吨。据统计,今年截止目前,全区供销社系统累计购进各种化肥11万吨,同比下降11.8%,其中购进尿素2.2万吨,同比下降22.7%;累计销售化肥11.8万吨,同比下降15%,其中销售尿素2.5万吨,同比下降25.9%。
在尿素货源奇缺的情况下,全区各地尿素市场频频告急,为了不误农时,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只得用掺混肥料追肥,无形中增加了种粮成本。
(二)农资价格居高不下。
从今年化肥价格情况看,主要化肥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呈增长态势。4、5、6月份,川区尿素私人市场零售价格分别为1750元/吨、1825元/吨和1980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21%、25%和35%;美国产磷酸二铵市场零售价格为3000元/吨,同比上涨21%;复合肥零售价格为1250元/吨(低含量)和2400元/吨(高含量),同比上涨21和23%;碳铵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7%。化肥(非凡是尿素)价格飙升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面对飞速上扬的农资价格,农民普遍表示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线。不少农民说:"去年政府对我们进行了粮食补贴,免除了部分农业税,再加上粮食价格高,我们才获得了比较好的收入,要是化肥价格还这么涨下去,我们种粮也就没什么赚头了。现在的化肥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由于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导致化肥品种结构、供求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而且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农民的用肥习惯,如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农家肥用量,转用低浓度化肥,改储肥为即用即买;同时也带来肥料市场不合格产品增多,假冒伪劣产品有所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南部山区由于种粮产量低、农民收入低等原因,农民一直不愿增加化肥投入,弱化了农民增收前景。今年国家和自治区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将会有相当一部分被农资涨价所抵消。农资持续涨价,种粮不赚钱,将挫伤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造成今年化肥高价位运行的主要因素是:
市场需求的拉动。近两年来,中心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鼓励农民种粮的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都促使用肥量增加。另外,尿素作为工业原料用量的增加也是需求旺盛的一种表现。
化肥生产成本高。近两年来,与化肥生产密切相关的能源产品价格上升,造成化肥成本增加。以尿素生产为例,目前,我区化肥生产主要以煤炭和天然气为原料,煤价上涨促使尿素生产成本增加,此外,水、电、油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扬,这种生产成本提高推动了肥价上升。
化肥冬储量不足。由于化肥生产成本大幅抬高,引发了冬储资金、资源的相对紧张,打消了经销商的冬储积极性;加之国家化肥调控政策的时间滞后,导致冬储化肥价格居高不下,冬储之时,经销商普遍认为化肥价格太高,担心国家会出台新政策调整化肥价格,因而大多持币观望,不敢盲目存货。一边是农田用肥量增加,一边是化肥贮量不足,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必然拉动化肥价格持续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涨。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粮价的上浮必将支持肥价的上扬。粮价上涨,化肥价格必然上扬;粮价下跌,化肥价格随之下降。近年来,粮食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产品涨价带来的"滞后效应"导致化肥价格继续上涨。
外省区肥市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国家从今年元月份开始对出口尿素征收260元/吨的关税,我区尿素生产企业在出口无利的情况下,选择大量区外销售,从而加剧了区内尿素供给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由于自治区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得我区市场尿素价格低于周边省区价格,据了解,目前*区内市场尿素平均零售价为1980元/吨左右,而周边内蒙古、陕北等地零售价高达2200元/吨以上,其诱人的差价,引来周边省区的许多中间商,在*境内大量收购尿素,有些区内经销商挡不住高价诱惑,将批发来的尿素转手倒卖外地,造成本地区尿素严重内亏,供给紧张,这是尿素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
无序竞争加剧。目前,我区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农资市场,非凡是一些不法农资经销户利用春耕备耕期农民购买化肥心切的心理,囤积居奇或层层转手加价,哄抬价格或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种种行为,扰乱了化肥市场。
非凡是进入4月下旬和5、6月份追肥季节,由于我区引黄灌区小麦头水浇灌时间集中,追施尿素用量激增,因而造成大部分地区尿素供给趋紧,甚至有些乡镇销售断档。个别经销单位乘机涨价、坑害农民。
(三)化肥市场品牌多,质量杂。
据*县农资公司反映,全县化肥品牌多达100多个,化肥市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农民如雾里看花,眼花缭乱,不仅使农民们感到无所适从,也给了流动小贩可乘之机。一些小型复合肥生产厂家则采取换包装、换牌子等手段,以洋包装、假合资、虚假广告来误导农民消费。
(四)经营主体成分复杂。
随着改革的深化,化肥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形成了供销社、农业三站、生产企业和私营企业及个体户占据化肥经营主导地位。据了解,在*县内,具有化肥经营资格的企业就达21家之多,各自网点遍布乡村集镇,这些企业大多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无序竞争,彼此争市场、争利益。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年来,面对农资流通格局发生的新变化,供销社系统加快内部改革步伐,把绝大部分基层供销社承包给职工经营,使其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个体经营户。他们名义上虽然与基层社脱离了关系,但仍沿用原来的工商税务登记、化肥农药经营许可等证照,对外仍称供销社经营点。这种挂靠关系模糊了他们的主体资格,在经营中轻易出现问题。
(五)供销社农资系统内部联合意识淡薄。
过去在计划体制条件下,主要农资商品都是自上而下层层分配,这种靠计划分配商品维系的供销社系统内部关联度比较紧密。随着改革的深入,农资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系统内部的合作意识淡化,市场竞争全方位展开后,内部竞争也十分激烈,在本位利益驱使下,系统内部各自为战,内耗力量随之发生,严重削弱了系统的整体实力。
(六)经营资金困难。
农资企业自有资金普遍严重不足,加上近年来许多农资企业转制后经营资金更是有限,而要维持正常经营惟靠银行贷款,而作为贷款基本户的农业银行,过去把保证农资经营所需资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随着农业银行步入商业化轨道,政府也取消了指令性贷款计划,使得农资企业贷款十分困难。农资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到了资不低债,频临破产的边缘。
(七)淡储难以实施。
过去由于农资公司责任明确,且政府给予适当补贴,银行保证资金供给,农资经营部门普遍重视做好"淡储旺供",但是近年来随着农资供求情况变化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改变,农资储备期相应拉长,所需资金更大,在储备问题上,一种情况是受到资金约束,储备数量受到限制,一旦到了使用高峰,很有可能发生脱销。同时生产厂家出厂价格不稳定,有时出现了淡季价格高于旺季的不正常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化肥的"淡储旺供"工作。
(八)农民防范意识差,维权困难。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农户在购买化肥时,大多数农户仅凭化肥包装袋标识或化肥外观、色泽、气味或服从经销商推介等分辨质量优劣,购买化肥时不能向经销商索取发票或没有保留包装物,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一旦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因没有保留相关凭证,不能理直气壮地讨回公道。
二、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扎实措施,控制化肥价格。
加强对我区两个尿素生产企业出厂价格的监管,控制源头价格的上涨;强化对中间销售环节加价的监管,打击哄抬尿素价格的非法行为;密切关注已有化肥价格干预政策的有效性,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监督并举的做法,督促各项政策的落实,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尿素生产企业所需原料、能源等物资,确保以优惠价格充足供给;尿素生产企业在目前实行的区域销售制基础上,强化终端销售责任制,并将其的区域范围向社会公示,便于社会监督;政府出面协调增加供给量;发挥供销社农资公司主渠道作用,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向农民供货。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实行有序竞争。
一是严格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农业、工商、供销社等部门应加强配合,正本清源,非凡是要加强私营商店、个体承包商的规范化治理,取缔无证照经营,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严防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单位或个人涉足农资经营领域。
二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多头治理、重复检查,降低行政治理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建立农资价格监测点,对进货渠道、销售渠道、库存数量、库存数量和经营者结构等进行跟踪调查,把握价格动态,及时了解和把握农资市场行情,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对化肥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价格欺诈、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次充好、缺斤缺两、不实行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要果断制止,并依法查处,对典型案例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因地制宜地建立化肥生产经营治理档案,防止一些不适应当地的化肥流入市场,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农资系统内部要加强联合。
全区供销社系统内农资企业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实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强联合,使系统内部整体优势得到发挥,形成新型的系统联合关系。
(四)加快农资连锁网络建设,推动农资流通现代化。
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对于规范市场秩序,降低流通成本,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我区供销社系统根据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继续积极推进"四项改造",发展连锁经营,加快对现有经营渠道、网点资源的重组利用,构建农业生产资料网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资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网络体系雏形。今后几年,仍要继续发展化肥连锁配送经营,培植、壮大化肥经营的骨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自治区农资总公司为龙头,以各市县农资经营企业和基层供销社为依托,以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农资销售网点为基础的全新的农资销售网络和经营服务体系,打造全新的化肥流通格局。
(五)发挥农资流通协会作用,推动农资行业健康发展。
自治区农业生产资料协会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以"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为宗旨,重点在争取行业政策,维护企业利益,加强行业治理和自律,扩大信息交流,促进经济合作,完善化肥流通体系,协调、平衡、调节好全区农资市场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农资会员企业顾全大局,服务大局,执行政策,依法经营,扩大市场投放,平抑物价,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我区农资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储备制度,增强调控能力。
基于化肥生产的长年性、农业用肥的季节性特点,我区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化肥储备制度。储备任务继续由供销社农资公司承担,资金由银行安排解决,贷款利息由财政予以补贴。当前,要依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治理办法》,主动工作,争取政府支持,抓紧与有关部门联系,积极申请我区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以实现淡储旺供,调剂余缺,稳定价格,稳定农资市场,维护我区农业生产大局。
(七)建立农资直补机制。
建议自治区政府一是借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实行并完善对农民的化肥价格直接补贴方式。这样既可以打消厂家、经销商及农民对化肥价格涨跌的担心,又能解决目前这种市场经济运行却采取行政手段干预的尴尬局面。二是变企业支农为政府支农,对化肥出厂、零售价格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与此同时,由政府财政专项拨款和从化肥生产企业应缴所得税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专项基金,直接向农民补贴。
(八)强化农民维权意识,健全农资维权体系。
农民自身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和使用化肥时要多看、多听、多问,并索取必要的票证,一旦权益受损用作维权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投诉。加强对购买、使用化肥知识的宣传,指导农民正确辨别和使用化肥;有关部门设立化肥维权热线,为农民提供相关法律和政策咨询;实行化肥打假"黑名单"制度,定期曝光违法违规失信生产经营者,保护农民的消费知情权,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九)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为农服务。
为农服务是供销社农资企业的宗旨,要保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能丢。要继续办好庄稼医院,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为农服务的新形式和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