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局加强新农村建设调研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加强新农村建设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建局加强新农村建设调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的创新发展,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我们对影响我市新农村建设问题作了深入地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

一、当前影响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1、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农民科学、文化、民主等思想观念比较陈旧,陈规陋习比较严重,民主意识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等靠要思想,缺乏主体意识和奋发图强精神。

2、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不足。例如,全市94座小㈠型水库、489座小㈡型水库,绝大部分是20世纪60至70年代修建的。由于多年运行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近年来,由于省政府取消了农田水利建设“天池杯”竞赛,减弱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拉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取消“两工”,致使农民投工投劳减少。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率只有38%,低于全国平均值7个百分点。全市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原料产品占30%,初级产品占50%。全市228户粮食、特产两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是初加工或卖原料产品,企业自身效益不明显。农民靠农产品加工的收益幅度不大。

4、农民培训体系不完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全市几十所“乡镇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处于闲置或瘫痪状态。六所农业广播学校主要开展学历教育,缺少对农民实用技术的系统培训。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也因体制管理等原因而有名无实。据调查,大部分农民主要靠短期培训和“科普大集”、“科技之冬(春)”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但是,获取的信息量极其有限,不能满足农民对科技文化的需求。同时,农民因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封建思想意识较浓。

5、农村工作体制和机制不健全,障碍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比较突出的,如全市农村金融投入和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主要依靠部门协调和政府介入处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运行机制解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风险系数,造成损失。

6、农村生活设施不到位,农村公共环境较差。全市大部分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引导,许多村庄仍然在盲目的扩张。同时由于许多农民居住空间松散,房屋建筑质量差,使服务设施低水平配置,缺乏相互间的配套与协调,污水、垃圾和废弃物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全市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小型蓄水工程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及中低产田改造。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完成全市21座小㈠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同时实施对全市小型水库进行单项工程维修改造。加强吉林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加快实施引泉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根据《全市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通过土地深翻、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农艺措施,对全市36.75万公顷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每年改造7.35万公顷,以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积极构建农业机械化平台。重点推广机械深松灭茬起垄复式作业、水稻机械栽植、日光温室旋耕、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等技术。抓好“两区一社两公司”(建立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立区域性农机经营指导站、建立股份制农机化合作社、建立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租赁服务公司)建设。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旱田机械收获推广项目、半山区丘陵地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试验等基地建设项目。全市农机作业量占农业总作业量的比重要扩大到54%。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以秸秆气化、沼气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利用为重点,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开发建设。20*年全市要建成沼气池1500口。

第二,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收。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围绕粮食深加工、畜禽产品深加工和长白山特产资源深加工等3大加工领域,培育一批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依托,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实现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要达到7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30亿元。二是发展劳务经济增收。要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18—30岁青年农民,按订单选拔培训,使他们走进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业,成为新型的产业技术工人。加强农村服务业建设,引导交通运输、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组织,扩展服务项目,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要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收。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

第三,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整合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方面的资源,以经济管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一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同时开展“千人百日科技下乡”、“百村千户科技增收示范”活动,使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恢复和完善全市?“乡镇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促进农民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培养农业适用人才6万人,培训农民300万人次。二是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强化农民参与市场、社会化协作、一体化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第四,切实做好乡村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加强村庄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断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是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新农村建设按四种模式推进,即:农村重点中心集镇模式、城市周边农村模式、一般农村模式、边远贫困农村模式。结合民俗民风特点,突出传统文化主题,注重培育、开发建设一批具有民俗传统、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特色风格的知名村镇。二是突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采取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生态移民等办法,做好“四改四清”,即改水、改厕、改造、改路和清理围墙院落、清理垃圾粪便、清理边沟污泥、清理乱堆乱建工作。集中建设牧业小区,使家庭分散饲养转变为集中饲养。建设一批乡村垃圾处理中心,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力争达到100%,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0%。三是建立新农村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不断创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要建立健全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平安乡村”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第五,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依法在全市乡镇一级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信息系统,发展土地中介组织、规范管理市场,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引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深化农村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落实好“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积极为农民申办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过程中资金问题。建立新农村建设的融资机制,强化市场运作,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林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通过招投标、竞买、租赁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落实林地管护责任,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