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旋耕机税收征收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旋耕机税收征收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旋耕机税收征收调研报告

一、旋耕机制造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一)区域品牌效应彰显。*旋耕机生产厂家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取得国家、省农机推广鉴定许可证的产品有40余家50种,产品注册商标多达30余种,拥有专利8项。目前,*旋耕机集团的“*”牌、“连旋”牌旋耕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据县旋耕机生产行业协会统计,20*年*境内组装生产旋耕机的企业50余家,生产旋耕配件企业30余家,全县旋耕机生产能力达到20*万台。其中年产能3000台以上的5家,1000台以上的30余家。20*年10月,*县20*多家旋耕机生产企业,基于集群化发展的目标和做大做强旋耕机产业的愿望走到了一起,申请组建“九天旋耕机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集团已取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并积极争取省政府对集群产业的政策扶持。

(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生产大中型旋耕机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排头兵”的地位,产品畅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及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据县旋耕机生产行业协会测算,20*年全县大中型旋耕机产量达4万台,而全国大中型旋耕机每年的需求量约为25—30万台,*旋耕机生产量仅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16%,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四)行业协会作用增强。20*02年,*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牵头成立了县旋耕机生产行业协会,现有会员单位40多家。行业协会在集群化发展,促进成员企业沟通了解和合作,在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抢占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旋耕机市场形势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正如中国旋耕机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正梅所说,*县旋耕机行业如果再不加以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继续无序竞争下去,整个行业将有被市场挤跨的危险。

一是集群层次低,政策补贴难享受。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比重大。20*年,*旋耕机进入国家支持推广农机目录的仅有1家,进入省支持推广农机目录的有5家,取得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的6家。因此,*旋耕机企业绝大部分产品无法进入国家推广农机目录。

二是研发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工艺设备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粗放,技术开发能力弱,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如,企业产业链不完善,产品关键部件(齿轮箱等)需从外地采购,使得生产成本增高。仅有少数厂家生产秸秆还田机、复式作业机具等新型农机配套产品。

三是竞争层次差,企业比较效益低。成本和价格竞争是当前旋耕机企业的主要竞争形式。以1gn一180旋耕机为例,整机价格由高峰时的4300元/台,降到20*年的2600元/台,比外地的相同机型每台要低500元。据县旋耕机生产行业协会提供数据,20*年全县旋耕机及其相关产品产值达2亿元,但是企业纳税总额不到100万元。

三是布局规划乱,产品质量不过硬。除江苏银华春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外,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少数低质产品给整个*旋耕机的声誉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绝大部分小企业没有固定生产场所,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同时各个协作企业的布局也很不合理,加大了运输成本,制约了产业集群发展。

二、当前旋耕机制造行业税收征管中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纳入国税部门注册登记旋耕机制造企业57户,均实行按账征收。其中52户企业委托代账核算,54户企业选择税务事务所申报纳税。其中一般纳税人3户,占企业户数5.26%。小规模纳税人54户,占企业户数的94.74%。20*年上半年,全行业仅缴纳税收30万元,同比减收20*万元,下降4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旋耕机一般纳税人的零负申报面大。国家为保护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利益,对旋耕机生产企业采用“低征高扣”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对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旋耕机实行13%的低税率,企业购进原材料实行17%的高税率进行抵扣。销售和购进之间存在-4%的税负差。从理论上讲,旋耕机生产销售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增值额,税负高于4%,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增值税。而现在旋耕机由于原材料价格特别是钢材的价格猛涨,营运成本也在增加,大大压缩了旋耕机的增值和利润空间。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介绍,全国农机行业20*年行业平均毛利率仅有4%,旋耕机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在涨价风潮中更是备受影响。近两年,*旋耕机售价一般维持在3000-4000元,做得好的企业每台能够赚大约20*0多元,毛利率只有5%左右,而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只有80-100元/台,毛利率在3%上下。今年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相关费用的增加,相当多的农机企业利润不同程度下降,有的甚至出现了较大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但无法实现增值税,实现所得税也很困难。如江苏银华春翔机械制造公司上半年亏损达121万元,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均为零。20*年上半年,全县有35户企业是零申报,占企业的74.46%。

二是旋耕机小规模纳税人的核定征收困难。*旋耕机生产企业94%以上为小规模纳税人,且纳税意识不强,给税务机关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第一,企业生产量无法控制、掌握。旋耕机生产季节性强,生产时间、生产规模不稳定,产量不易掌握。各个企业生产工艺不统一,有的外购件多,有的外购件少,难以就耗电或耗用原材料来核定产量。第二,企业账务不真实。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委托代账,账务中只计费用支出,很少反映销售与收入,中小企业纳税申报大都为零申报。第三,销售收入核定难。企业销售时一般购买方先付一部分货款,余款在产品销售后支付,企业往往以分期付款或退货之名推迟或减少销售收入的实现。税务机关很难掌握企业销售收入的真实情况。第四,无法实行“以票控税”。旋耕机在商业销售环节多是直接销售给农户,农户又不索要发票。除极少数进入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领用发票外,其余的中小企业都不用发票。这样,税务机关很难通过发票渠道获取企业涉税信息。由于上述情况,如按过去旋耕机集团纳税总额计算,每年税收流失在80-100万元之间。

三、加强旋耕机制造行业税收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一要加大旋耕机产业群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引进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把培育发展旋耕机产业集群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建立旋耕机工业园区,打造国内领先的旋耕机产业制造基地;加强龙头培育,充分运用国家政策补贴,优先发展“九天旋耕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银华春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重点规模企业,发挥集聚效应,降低生产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要强化对旋耕机产业群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把发展和规范市场作为营造旋耕机产业群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产业群快速发展。要积极超前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作用。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确立旋耕机行业发展方向;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技术的开发,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把*旋耕机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区域品牌”。政府和企业可围绕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建设,设立发展基金,鼓励、引导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也可考虑由政府出面注册“中国旋耕机之都”,由行业协会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打造著名品牌。要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有*特色旋耕机产业文化的发展,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三要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社会大征管和专业管理综合效益。第一,建立社会大征管机制。由政府直接牵头,把涉及旋耕机制造行业的所有部门组织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即把工商、税务、农机、质监及农机协会组织起来,强化旋耕机产业的综合管理,提高旋耕机行业进入门槛。要发挥旋耕机制造企业所在乡镇的协税护税作用,协助税务部化强化对旋耕机行业的管理。配合税务人员在生产季节对典型企业蹲点,进一步摸清企业的真正生产能力。第二,强化专业化管理。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由国地税联手,调查全县旋耕机生产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好旋耕机生产各个具体环节的产耗比,建立旋耕机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时对税负偏低,零申报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加强企业账务管理,规范企业账务核算行为,对企业账务不实的,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对核算不全,不真实的,取消其代账资格,并对所代账企业的税收实行核定征收。第三,加强对旋耕机生产企业的稽查力度。抓住典型,实施重点检查,对偷逃税企业业加大暴光力度,有效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整顿旋耕机行业纳税秩序。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