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副产品市场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市农副产品市场现状和特点
(一)农副产品市场数量和交易规模经过10多年的大发展后进入稳定期。
1978年到1989年是**市市场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底,**市仅有集贸市场40个,而且只分布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都的商品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工商局推广武汉汉正街市场经验,要求全国各地开放市场,开放商品,价格实行双轨制。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90年全市各类市场的数量已增至730个。农副产品成交量13.7亿公斤,成交额20.3亿元。
1990年到1995年是市场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来的商业流通体系难以满足市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政府为了解决市民的吃菜难问题,在全市统筹规划建设市场,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特别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后,掀起了市场建设的一个高潮。产地市场、大型集散市场多种类型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开办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到1995年全市总数达1125个,其中经营农副产品的综合或专业市场928个,达到历史峰值。
1995年至今,进入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后,结合建设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开始了三边(河边、墙边、路边)市场退路进厅工作,工商部门不再审批马路市场,政府对市场实行总量控制,市场数量进入了稳定期,并略有减少。1999年底,农副产品市场数量为734个。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市场经营规模继续扩大,交易环境得到了改善,交易规模连年扩大。1998年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数量为840个,数量虽然只是1990年1.3倍,但农副产品成交额达到了233.6亿元,是1990年的11.5倍,成交量达到69.5亿公斤是1990年5.1倍。1998年以后市场交易规模稳中有降。
市场调研报告:**市农副产品市场概况表
年度市场
总数消费品
市场数量市场
成交总额农副产品
成交额农副产品
成交量蔬菜
成交量
198097900.10.080.060.04
19855905306.4
2.80.90.7
199073068823.620.313.76.4
199296090255.344.22417.8
19951125928233.2151.947.130.2
19981135840470233.669.543.2
1999929734410.7209.365.641.1
注:表中消费品市场指经营农副产品的消费品市场。
成交量单位:亿公斤;成交额单位:亿元。
(二)随着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农副产品市场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1、三边市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河边、路边、墙边的三边市场曾是**市农副产品市场的主要部分。1990年城近郊区的473个集贸市场中,只有21个是厅室化的,占4.4%,而简陋棚台式的马路市场391个,占到82.7%,还有61个没有任何设施,在打地摊经营。同时还有数以万计的零散游商在沿街叫卖。1995年市区的690个有证集贸市场中有500多个是三边市场,另外还有100多个无证的马路市场。如此众多的三边市场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市民的购买需求,但其对城市环境、交通的危害很大。1995年开始,市政府提出了从撤销255条主要大街的占路市场开始,逐步实行三边市场的退路进厅。截至2000年8月底,全市共撤销各类三边市场720个,城区基本实现占路市场,远郊区县除了个别区县外都实现了县城地区无占路市场。三边市场占农副产品市场主要部分的格局已经完全结束。
历年撤销占路市场情况表
年度19961997199819992000合计
撤市数量109161126214110720
2、城区内的大型批发市场逐渐萎缩。
**市农副产品市场历来有六大批发市场的说法,它们是丰台区新发地市场、岳各庄市场、海淀区大钟寺市场、朝阳区太阳宫市场、水碓子市场和崇文区左安门市场。六大批发市场占据了全市市场蔬菜批发量的90%。但近年来,由于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强和城市交通限制的施行,四环路内的批发市场在交易额和交易量上都受到了影响。朝阳区水碓子市场由于占路和占河道在1999年被撤销。该市场历年成交额都在亿元以上,1998年农副产品交易额达到5.3亿元。市场调研报告由于交通的原因,货车进入三环路受到了限制,二环路旁的左安门市场农产品成交额由1997年的4亿元一直跌到1999年的1.74亿元。该市场的经营方式由批发变为了批零兼营,零售为主。岳各庄市场、大钟寺市场、太阳宫市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外环公路的建成,交通限制的加强,预计四环路内的批发市场都将逐步退出以批发为主的经营模式。
3、设施档次较高的农副产品市场逐渐增多。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市场的升级改造工程。市场调研报告工商部门带领部分市场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到福州、浙江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好的市场管理和建设模式。考察结束后各市场纷纷加大了升级改造的力度,仅1999年一年就有96个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累计投资达1.18亿元,改造市场面积85422平方米。其中,石景山区京西批发市场投资1000万余元填平了市场的大坑,新建3个交易大厅;海淀区大钟寺批发市场投资300万元改建水产交易大厅;丰台区岳各庄市场投资100万元改造路面和垃圾处理设施等。一些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过去设施简陋的状况有所改观。
厅棚式、楼厦式等设施档次较高的市场明显增多。1999年工商和商委共同制定了《**市城区菜市场建设标准》,明确了市场建筑和设施标准。目前新建农副产品市场一般为钢混结构,拱形顶形式成为市场建筑的主流。宣武区安顺成市场、椿树园市场、东城区新兴里市场、朝阳区平乐园市场等一批农副产品市场的设施档次都比较高,其内部经营环境宽敞、简朴,彻底改变了原来农副产品市场脏乱差臭的状况。
(三)市场开办主体发生变化。
工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曾经是市场的主要开办单位。1995年这二者主办的市场达到653个,占市场总数的67.1%,各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市场382个,占城区市场的57%。工商部门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是市场的主要甚至唯一开办力量,对市场的发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机关,从1995年4月开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5)40号文件精神,进行市场的管办脱钩,同年脱钩基本完成。街道办事处在开办市场上也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场也曾经是街道重要的经济来源。市场调研报告由于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市场执法机关在市场监督管理上难以到位。1999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街道办事处正式与所办市场脱钩,将经营管理权交给了可以独立承担责任的经营主体。目前政府开办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相应的,企业开办市场的情况越来越多。
(四)市场在多元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中仍然充当重要角色。
近年来市场独占天下的农副产品销售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改革开放初期,原国营菜市场和商业网点急剧萎缩,不能满足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此时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1990年农副产品市场蔬菜、瓜果、水产、肉、蛋、禽六类副食品成交量达到13.7亿公斤,占全市总销售量的45.9%,其中蔬菜8.7亿公斤,占全市蔬菜销售总量的48%。1995年六类农副产品成交量达47.1亿公斤,其中蔬菜成交量30.2亿公斤。据当时资料统计,94%的蔬菜由集贸市场供应。
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仓储超市和连锁店在商业流通领域逐步发展起来,并以其经营的集约化和管理的科学化成为最具活力的商业业态。在农副产品中的加工熟肉制品、豆制品、调料等方面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最新的市民农副产品购买场所意向调查表明:在购买酱油醋等调味品、熟肉制品、豆制品时,分别有44.9%、46.9%、35.7%的市民选择在超市,以上项目选择在集贸市场为28.9%、19.8%、34.4%。
市场调研报告原来国有的菜市场、菜店经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依靠国有企业的良好信誉,又重新承担了大量的农副产品供应任务。尤其在城区市场用地比较紧张的区域,国有菜市场和菜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市民购买场所意向中,熟肉制品、豆制品、鲜肉选择在国有菜市场已经占到了32.5%、28.7%和26.9%。东城区朝内菜市场、东单菜市场、崇文区崇文菜市场等老店已成为城市中心区主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场所。
在农副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的进程中,市场业态仍然显示出独有的优势。调查表明市民在购买蔬菜、水产、鸡蛋等商品时,依然首选市场,选择率都在一半以上。这是因为市场经营方式灵活,蔬菜、水产等商品新鲜程度远远高于超市、国有菜市场;市场设施简单,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蔬菜、水产不容易产生像熟肉、豆制品和调味品等商品的假冒伪劣情况;蔬菜、水产等商品标准化程度低,也不适合进入超市等场所流通。市场在对市民零售的同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依然占有农副产品尤其是蔬菜销售的绝对部分。几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日蔬菜成交总量在550万公斤以上,基本可以满足全市各级零售的需求。目前除了零售市场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由批发市场供应外,部分超市、国有菜市场也在批发市场进货。有的批发市场还开办了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向零售企业配送。各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军队、机关单位除了少数依靠配送中心和副食基地外,购买农副产品还是集中在市场。
由此可见,市场还是农副产品供应的主要渠道,而且根据市场的特点和农副产品自身特点,这种主导地位还将延续下去,但将是偏向蔬菜、水产、水果等鲜活商品销售的专业化趋势。那些标准化强,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农副产品则逐步转向其它渠道。
农副产品购买场所意向比较表
购买场
所商品蔬菜鲜肉鸡蛋调味品(酱
油、醋等)调料(大料
、花椒等)熟肉
制品豆制品水产
集贸市场59.639.959.428.937.219.834.456.3
超市22.832.220.844.939.346.935.724.3
国有菜
市场11.326.916.424.921.632.528.717.2
街头无照
商贩6.41.13.41.22.00.91.12.2
(以上数据为随机调查的结果,调查样本800人)
(五)市场法规规范逐步健全,管理重心发生转移。
在总结多年市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市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管理条例》经过多次的讨论、修改,经**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199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全面规范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的规划建设、投资兴建、登记注册、服务管理、监督管理以及入场主体和交易行为的地方性法规。以立法的形式把市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工商部门在市场管理中的主管部门地位和市场主办单位的责任,解决了市场内发生纠纷承担责任的主体问题。《条例》的实施代表着我市的市场管理开始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
同时政府部门还制发了一批规范性文件。如:《**市市场规范化管理标准》、《**市城区菜市场设施建设标准》等。制定?quot;六规范、五统一、四整洁、一文明的规范化管理标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主办单位的服务管理和经营者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市场管理条例》的出台和市场主办单位的规范化给政府部门管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府部门管理市场的重点由管理市场内经营者向管理市场主办单位转移。要求市场主办单位依据《条例》,认真履行义务,如因主办单位履行义务不力,政府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政府部门只需重点加强对1000个左右的主办单位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改变了直接管理几十万经营者的局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二、市场调研报告:目前**市农副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副产品市场经过20年的时间,在数量规模、规划布局、设施水平、法制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满足市民农副产品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前我市的农副产品市场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副产品市场在规划、布局中问题较多,存在市民吃菜难的隐患。
1、部分地区马路市场只退路未进厅,造成农副产品供应的真空。
我市连续几年撤销三边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区没有完全遵循撤建并举的原则,而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缺少统筹考虑,简?quot;退路,不考虑进厅;或市场无厅可退,马路市场撤销后,没有室内市场对该地区购买需求进行补充,造成了市民买菜难或无照商贩回潮的现象。
2、现存农副产品市场中临时市场比重过大。
现存的农副产品市场中临时市场多,永久性市场少,给农副产品供应带来很大的隐患。马路市场撤销后,应该安排进入室内市场经营,但有些地区无法建设室内市场,就临时利用一些未开工的建筑工地、暂时闲置的厂房、场地开办市场。这些临时市场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绝非长远之计。一旦工地开工或厂房、场地进行其它用途开发,农副产品市场就会随之消亡。目前全市共有未列入规划的非永久性市场近300个,将近农副产品市场总数的50%。随着城市建设、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和企业改革的深化,这些市场势必要为首都经济的整体发展让路。那时有近50%的农副产品市场无处可去,将给首都的农副产品供应带来巨大的缺口,甚至造成新的一轮买菜难问题。
3、居民小区内农副产品市场规划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按照《九五期间加强集贸市场规划建设的工作意见》的规定,凡开发建设新的居住区和危旧房改造区的,必须将集贸市场纳入商业网点进行配套规划和建设……按照每万户居民拥有集贸市场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每个集贸市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由区县政府进行安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但该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很不理想。例如丰台区:全区已建成居民小区32个,在建未完工的21个,居民小区内居住总人口约30万左右。32个小区内只有市场12个,其中主营农副产品市场的4个,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的3个,消费品综合市场的5个。列入规划的2个:芳星园综合市场和长辛店鑫兴农贸市场,其它市场均属临时建筑或早市。随着**市的城市发展和旧城改造,居民小区将成为市民居住的主要场所,小区农副产品供应问题必然会引起老百姓的吃菜难问题。
4、农副产品市场缺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早在1993年市政府就提出过一大、八中、百小的市场规划构想,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划并没有完全落实。近年来政府部门退出市场建设,由企业来承办市场。由于政府缺少具体的市场规划,对市场建设的宏观调控减弱,造成了市场布局的不合理。如宣武区出现了市场热的现象,各单位争先投资建市场,仅牛街地区1平方公里内就开办了7家市场。石景山区苹果园路1平方公里内也有6个市场。这样集中的农副产品市场群,在购买力有限的地区势必会引发市场间的过渡竞争,影响市场成市,最终将会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的农副产品购买。与之相反,在某些地价较高、房地产开发较多的地区,由于农副产品市场利润相对比高科技企业、电子市场低,资金不愿投向农副产品市场。如海淀区整个中关村地区只有3个小型的集贸市场,而紫竹院和甘家口两个办事处内竟没有一个农副产品市场。居民被迫到很远的地方或超市购买蔬菜,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意见很大。
(二)农副产品市场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给农副产品的供应、市民的安全消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1、上市商品质量和渠道无法保证,欺诈消费者情况时有发生。
目前市民对市场反映最强烈的是假冒伪劣商品问题。调查显示37.6%的被调查者认为假冒伪劣商品是当前市场中最大的问题,占被调查者的第一位。市场上众多的农副产品中熟肉制品、豆制品和鲜肉的质量堪忧。这除了产品自身特点外,管理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原因。市场上销售的熟肉制品和豆制品大部分不能提供合法的进货凭证。有的经营者声称是自产自销,其实是在家中没有任何经过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生产后到市场来销售的。调查中发现一般正规的生产厂家,经营比较规范,在出货时都是开具销货凭证的。没有进货凭证的大部分是在地下非法加工厂加工制作的。这样的食品在质量和卫生上没有任何保障,很容易给人身健康带来危害。今年夏天延庆中心市场就发生了销售熟食亚硝酸盐超标致人中毒的事件。鲜肉市场中注水肉现象十分严重,群众意见很大,注水后的劣质猪肉比未注水的价格便宜30-40%,给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部分管理不到位的市场,商贩欺诈消费者的情况比较严重。在执法部门的一次突击检查中,某大型批发市场近一半的秤具不合格。有些市场平时根本不设公平秤,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做做样子。市场上包装农产品如水果缺斤短两的情况比较严重。
2、市场调研报告:市场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依然存在。
马路市场撤销以后,市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大大减少。但影响并没有彻底消失,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时间内这种影响还十分严重。
一些马路市场在撤销后,没有室内市场可进,为了满足百姓购物的需求,就近迁入临时的场地。这些场地或是土质地面或是拆迁后废址,再加上缺少市场所需的垃圾桶和保洁员,经营环境十分恶劣,臭水横流,蚊蝇孳生,甚至不如原来的马路市场。群众说:这是长条乱市改为方块的了。
有的室内市场擅自扩大场界,搞场外摊,造成环境脏乱,尤其在下班高峰,室内市场外又形成了新的马路市场,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有些市场经营活禽、活鱼,上下水设施不完善,并且就地宰杀。血水、鸡毛、鱼鳞满地,臭味难闻。
大型批发市场虽经几年的改造,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其交易人员车辆多,交易规模大,批发市场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每个批发市场平均每天交易人员都在1万人以上,大型市场可以达到2-3万人;各种车辆达到3000多辆,岳各庄市场每天进出车辆达5000多辆。如此大的交易规模,确实给市场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加之批发市场一般还都有大面积的露天交易区,没有防雨设施,路面老化后,一下雨,市场就会变成烂泥塘。
交通与市场的矛盾一直是比较尖锐的。批发市场每天大量的交易车辆给周边的交通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实行车辆限时限路段行驶缓解了一定压力,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用机动三轮车虽然已经被交管部门明令禁止驶入城区,但仍有部分农用车在夜间进入城区,干扰市民的正常休息。人力三轮车是零售商的主要运输工具。每天三轮车在批发市场周围也会阻碍交通,在零售市场三轮车的存放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大批的三轮车很容易占领便道,给行人造成不便。
3、部分市场官办色彩仍然很强烈,市场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一些原来街道办的市场在管办脱钩以后,仍然与原单位在保持比较紧密的关系,官商作风严重。经常为了维护市场的短期利益,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作非法经营的保护伞。给基层执法部门的秉公执法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市场管理员是市场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工作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市场的经营秩序和环境状况。市场管理人员经过几年培训,虽然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场日常管理烦琐、具体,工作难度大,仍有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散,工作时间不到岗,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及时制止纠正市场中的非法经营行为。市场调研报告市场主办单位疏于对管理员的管理,对出现问题管理员不能严肃处理。
三、农副产品市场工作的设想和管理对策。
(一)提高对农副产品市场的认识,加强领导。
农副产品市场管理是一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实事。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农副产品市场工作。
农副产品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场所,它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具有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前几年有建市场、建绿地、修公路不惜地的说法,近年来绿地、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首都的环境、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市场的情况与前几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长期困扰政府的如:三边市场扰民、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要看到市场存在的隐患,这些隐患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随时有可能显现出来,政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提前做好准备。
农副产品市场工作是民心工程,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的地位。90年代初的吃菜难给人民生活和政府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几年菜篮子工程的建设,这个矛盾已经不再突出了。但是目前我市临时性农副产品市场比例过大,可以安排市场建设的地皮几乎已经没有,小区市场建设的落实困难重重,这些都是吃菜难的隐患。我市农副产品供应未来的形势十分严峻。市场调研报告政府要充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买菜问题。调查中发现许多低收入的居民为了一角钱的差价,可以走到几公里外的市场去买菜。近60%的人认为在蔬菜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超市的价格比蔬菜高20%可以接受,而目前超市蔬菜的实际价格比市场要高50%--100%。如果因为市场的原因造成菜价过高,无疑对低收入人群是雪上加霜,甚至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市场中出售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搞好上市商品的管理,也是为群众作的实事。
农副产品市场工作也直接关系到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农副产品市场曾经是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三边市场的撤除,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如果放松管理,一些基本条件不好的市场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室内规范市场建设跟不上,就会有大量的无照游商活动,给街面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市场也是展现首都风貌的窗口,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向世界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恶劣的市场环境则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
政府对市场工作要加强领导。市场管理委员会是为了解决市场规划、建设、管理中问题成立的临时组织,几年来在市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协调各有关部门在市场管理中形成了合力。今后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功能应该继续强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场工作要作为考核政府基层单位工作成绩的重要项目。
(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构建新的首都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根据当前**现有市场和城市整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构想:以外环路(四环路以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供应基地,以城区几大批零市场为辐射点和集团供应点,以居民小区内市场为服务终端,从而形成完整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1、培育四环路外五环路内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批发市场。
中心批发市场的选定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现状与发展,避免简单上项目。目前新发地市场的交易额、交易量最大,基础也比较好,可以作为选择重点。但原则上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的选择,随着外环公路的畅通和**对公路网的完善,外环批发市场的格局还要发生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市场选择,中心市场会逐步形成的。考虑到交通管制问题,原来几大批发市场日益萎缩,还应在四、五环路之间合理布局,新建3-4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市场调研报告、以城区批发市场为基础,进行区域性批零市场的改造。
对城区已经开始萎缩的批发市场因势利导,转变改造为区域性的批零市场。主要供应机关团体和部分零售商,也可以辐射周边大面积的社区。政府要推进市场的升级改造,强行规定市场每年要从收入中提取固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升级改造。明确区域性市场的设施标准,在蔬菜交易区要建设大棚,地面和排水设施要重点改造。蔬菜交易可以保留原有灵活的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市场也是一个大型的蔬菜早市。既满足了团体购买,又可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在蔬菜内开设净菜、特菜专区,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区域性市场要重点考虑交通问题,简单限制行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在交通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因素,有时要根据市场的总体情况搞一些交通的改造。区域性市场可以在崇文区左安门市场作试点,总结经验后在其它市场推广。
3、重点抓好居民小区市场的规划与建设
居民小区将是**城市民用住宅的主要形式,抓好小区市场的建设可以说零售市场布局的工作就完成了大部分。多年来小区市场建设问题一提再提,都没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原因还是在于重视程度不够和利益问题。由于没有认识到农副产品供应的隐患,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农副产品供应不会出现问题,认为小区内有无市场无关紧要。也有人讲:居民小区内超市供应蔬菜和可以了。其实小区市场中的隐患在部分地区已经显露,一些小区居民吃菜难的呼声已经较高,一些小区内的无照游商已经给小区环境带来了危害。超市、连锁店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上的科学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实际中居民的购买力、购买习惯和蔬菜生产的非标准化,让超市来承担主要的蔬菜供应任务还是不现实的。许多小区在规划中有商业设施的规划,但在商业设施的大帽子下,市场很可能被其它商店所代替了。有的小区在建成后,市场按商业用地出售或招租,价格昂贵,根本无法经营农副产品。要搞好市场建设政府必须发挥执法监督和宏观调控作用,使小区市场从规划、建设、使用和经营得到很好的落实。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要像小区绿地建设一样,规划必须落实,建成后由政府定底价,进行公开招标。中标单位不得挪作它用。中标后经营不善的,由政府按底价收回,进行再招标。目前关于小区市场规划建设的法规只有《**市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管理条例》,对于小区市场建设只提出原则性意见,可操作性差,建议人大针对小区市场建设专门立法,以保障实施。
(三)市场调研报告:加强市场管理,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探索新的市场监管模式。
1、建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协会行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经营者自我管理互相衔接、互相融合的市场管理体系。
四位一体的市场管理体系是多年市场工作实践的经验和成果。市场管理不同于任何一种商业业态的监督管理,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缺一不可。要管好市场,光靠工商部门一家包打天下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建立一个多方互动的体系。其中应该包括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发挥政府职能,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对市场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和纠正,为市场建设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指导市场的宏观发展。1999年底**市场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是全市市场开办单位的社团组织,接受政府的行政指导,协会将在加强市场行业自律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自身企业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市场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否则很难生存。市场内经营者是市场管理的最终对象,也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发挥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发起经营者自律是关键。目前很多市场都成立经营者的自律组织,许多管理中的矛盾,通过经营者自律组织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践,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后还要继续探索完善,确实使四者有机结合,形成互动,让市场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2、建立市场管理的网络机制。
长期的工作证明,市场管理单靠突击整治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场内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内打假扶优维权网络和管理人员监督举报网络。这些网络是各种制度是有机结合与运作,一旦建立将充分发挥互动、连动的作用,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完善市场内打假维权网络。建立、推行名优企业、市场主办单位、执法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等多家参与的打假维权联系制度。由执法部门和市场主办单位共同协商聘请消费者监督员,共同参与打假扶优、维权工作。将名优产品厂家引入市场,设立名优产品专柜。结合工商部门12315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多的市场、商品展开专项整治。完善消费者举报奖励和为举报人保密制度。
建立针对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举报网络。市场服务管理机构公布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举报电话。对市场中存在的管理人员不作为现象,执法部门及时纠正,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开办单位。
3、完善上市商品的渠道认证制度。
为保证进货渠道的合法,创建安全的消费环境,改变市场内商品渠道不清的情况,对农副产品市场上销售的豆制品、熟肉制品进行试点,要求经营者提供合法的进货凭证。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市场内经营的商品全面推行索证制度。结合索证,对场内商品的厂家进行考察备案。市场调研报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