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建设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的目标,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搞好城中村改造,全面推动新区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取得长足发展,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一、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城市路网改造、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城市雕塑建设、城市亮化及热力管网和燃气管网建设等工程,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也在加紧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1、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工程。近两年,我市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兴隆东街路面改造、车站东街道路建设、文化路南延、首阳路东延、槐新路路面铺油、民主街路面铺油、河洛巷道路建设、槐庙村城中村道路改造等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工程。
2、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工程。累计投资600余万元,先后完成西区污水管网铺设、偃高门前雨污水排放系统改造、文化路污水管网改造、偃登渠渠壁加高、偃登渠沿线排污企业管道改造、老城泵站排水管道改造及华夏路与新新路交叉口、华夏路与迎宾路交叉口、华夏路与槐新路交叉口等多处道路排水边沟改造工程,为我市城市排水雨污混流系统改造和城市防汛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3、城市雕塑及亮化工程。投资283万元,在电视台南十字路口、火车站广场、华夏广场分别建造利簋、华夏第一爵、华夏第一鼎3座大型青铜雕塑,极大提高了我市文化品位。投资50万元,先后完成偃化口灯光亮化改造、华夏广场音乐喷泉灯光整修改造等城市亮化工程。
4、城市供水扩建工程。投资193万元,完成城区文化路南段供水主管网工程,新建供水主管网2500米;同时完成兴隆街、槐新路等6个地段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5、集中供热工程及燃气管网工程。投资520万元,铺设完成太学路、华夏路东延蒸汽主管网和槐新南路供热管网,共敷设蒸汽主管道2630米。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为2座供热交换站完成设备更新,安装了4台机组及远程监控系统,实现集中供热实时监控,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节能效果明显。投资1136万元,建设槐化路、商都北路和太学路等3个路段中压管网6千米。
6、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总投资3008万元,有效库容85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能力230吨,占地120亩,使用年限11年。该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共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总投资1600余万元,使用年限6年,主体工程包括大坝、铺膜、管理区和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各项招标工作已完成,挖填土方18万立方米。
二、以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2005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巩固完善,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城市区三包五不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并构建完善了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日巡查制、城市管理12319综合联动机制、市容巡查督办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承诺书”制、市容巡查督办周报制、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制等6项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有了重大创新,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由经验型向制度型、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突击型向长效型的根本转变。我市做法得到了省、洛阳市领导的肯定。2007年6月,洛阳市在我市召开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城建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现场研讨会。同年,省建设厅出台的《河南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也借鉴了我市的管理标准和工作经验。
2、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验收。2007年以来,以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检验收为契机,全市共栽植大规格乔木4600株、花灌木29万余株、地被植物6万余㎡,改造绿地5万余㎡,修剪绿篱、草坪26万㎡。目前,我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已达617万㎡,城市绿化覆盖率45.4%,绿地率44.1%,人均公共绿地11.01㎡。2008年6月,商都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达标广场”,太学路、华夏西路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达标道路”。今年2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组的复检验收。
3、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两年来,我市共修补道路坑槽24处,维修更换道牙499米,盖板、井盖1661块(套),维修更换沿街彩化灯饰96处、路灯6400盏,刷新维修垃圾筒100余个。城市区主次干道保持“一日两扫、全天保洁”,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100%,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果皮箱完好率80%以上。
4、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以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三包五不准”责任制为主要内容,两年来先后开展大规模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4次,开展学校周边环境、城市“窗口”地段环境、“牛皮癣”广告、车辆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活动11次,共治理店外经营、流动摊贩违章行为2.1万起,治理违规停车2700辆(次),清理违章“牛皮癣”广告4.2万余处。同时,按照“以人为本、堵疏结合”的原则,对农民工进城经商开辟“绿色通道”,在背街小巷设立季节性瓜果、蔬菜市场、花卉市场11处,既方便了群众,又维护了良好的经营秩序。
5、城市防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每年对偃登渠及市区雨水边沟进行全面清淤;投资50余万元,改造偃登渠堤外两座小桥,保证偃登渠排水通畅;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中州渠石硖—北窑段清淤工程;对排水泵站、闸门进行养护维修,并按要求配备防汛物资和突击队员。2009年5月,制定出台了《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对城市防汛组织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进行系统安排,为城市防汛提供科学保障。
三、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重点,城市建设进一步规范
坚持从抓好工程报建和招投标工作入手,认真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工程监理、图纸审查、安全管理、执法稽查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服务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市场秩序得以进一步规范。
1、建设工程管理更加严格。2007年至今,全市共完成工程招标和报建项目42项,建筑面积38.20万㎡,工程造价3.45亿元;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28份,总建筑面积46万㎡,提出修改意见334条;新办监督手续76项,建筑面积34.25万㎡,工程总造价2.95亿元;城市规划区30万元以上工程的招标率、报建率和质量监督纳管率均达100%;全市共办理竣工备案工程57项,竣工建筑面积34.16万㎡,获省级优质结构工程1项、省级文明工地1项、洛阳市级优质结构工程3项、洛阳市级文明工地2项,其中粤海酒店建设工程连续获得省工程质量管理最高奖—“结构中州杯”和安全管理最高奖—“中州平安杯”。
2、工程建筑质量不断提高。坚持执行安全巡检、安全质量停检点和安全评估、施工措施备案制度,在每季度开展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建设工程“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预防高空坠落和起重设备安全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查,限期整改;对7家整改不力的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列入不良行为企业记录,市区工程安全施工率达100%。5.12汶川地震后,我市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对城市区在建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医院、超市等公共建筑全面进行抗震安全排查。2008年8月,抽调专门技术力量,组织全市各乡(镇、区)、各单位自查房屋456万㎡,目前,在复查中确定的49万㎡的抗震不安全房屋正在加固整改当中。
3、人民防空工作逐步规范。以规范建设程序、严格建设管理为重点,制定出台了《偃师市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审批程序》,完成了《关于编制人防工程规划意见》的起草工作。每年坚持在9·18国防教育日鸣放防空警报,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国防观念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4、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发展较快。一是规范经营企业。对全市22家装饰装修企业和600多名从业人员重新进行资质就位,为17家装饰施工企业办理资质证书。二是严格工程稽查。两年来,共查处违章施工107起。三是做好培训服务。为装饰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5人,受理并调解消费者投诉10起,使我市的室内装饰行业管理工作逐步迈入法制化、经常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四、以城中村改造和新区建设为重点,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
今年5月,我市召开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和城关镇及新区范围内的5个行政村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新区建设动员大会。会后,市政府立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和廉租房建设三项工作为重点,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全面快速推进新区建设。
1、成立新区建设机构。成立偃师市新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处、征地工作处、城中村改造工作处、工程技术处、群众工作处、河道改造整理工作处等六个工作机构,分别从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局、规划局、公用事业局和市检察院等单位抽调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突出的51名精干人员,投入新区开发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2、城中村改造成绩突出。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项目开发带动城中村改造,槐庙、高庄、后庄、窑头等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槐庙村改造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34万元,开工建设9400平方米,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粉刷。高庄村改造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04万元,开工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主体已封顶。后庄村改造建设项目。完成拆迁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正在征地。窑头村改造建设项目。包括商业步行街、百步桥社区、凤凰寨社区、道北工业区和东湖社区五个项目。其中,商业步行街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并完成13户民宅拆除任务;百步桥社区项目平面规划图已编制完成,涉及的3家企业已拆除;凤凰寨社区项目前期测绘工作已完成,项目用地围墙已封闭;道北工业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平面规划已完成,300余户群众的旧宅基已拆除,并平整土地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已完成拆迁25.01万平方米,提前两个月完成洛阳市下达的年度拆迁任务;开工建设住房35.07万平方米,综合排名列洛阳市第二位。
3、廉租房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惠民小区一期4253平方米在建工程总投资920万元,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工程安装,2009年12月底前可顺利竣工。2009年10000平方米廉租住房(惠民小区二期)和2008年廉租住房5747平方米续建工程总投资1987万元,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打桩工作均已结束,一号楼一层已封顶,正在进行二层施工,年底前可完成3—5层建设,预计2010年8月竣工。
4、新区道路建设快速推进。估算总投资2100万元的迎宾南路、槐新南路建设工程于今年6月18日动工。目前,槐新南路东侧雨水管道铺设完成,快车道和东侧慢车道路面已铺设330米,正在进行路西侧雨水管道施工。迎宾南路铺设污水管道260米,完成土方回填约15000立方米,完成路基施工300米,路面施工正在进行,预计12月底完工。
5、新区拆迁工作有序实施。一是结合上级相关政策,及时制定出台《偃师市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基准价及房屋附属设施补偿标准》,为进一步搞好我市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工作、保障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制定出台后庄村、西寺庄村道路拆迁安置赔偿方案,并与开发商签订了西寺庄村、后庄村《城中村整体改造协议》,两村拆迁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拆迁6000余平方米。三是与邙岭乡牛新村达成协议,长期租用该村30亩土地,较好地解决了新区范围内的坟墓迁移问题。
6、土地征收储备工作效果较好。2009年4月,市政府成立偃师市土地储备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城区土地的征收、储备和出让工作。制定出台《偃师市新区建设统一征地方案》,新区范围内除村庄外的所有土地由政府统一征收储备。目前,已征收土地430亩,出让土地73亩,获得土地出让金8000万元。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城市卫生面貌仍须改善、城市管理还不完全到位、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和新区建设宣传招商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正确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