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军转档案管理调研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军转档案管理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贯彻以人为本、建立“两个体系”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档案事业的伟大工程。两个体系建设提出已有两年的时间,近年来,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参军、参战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抚待遇,但是在军转人员档案管理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为切实落实好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掌握区域军转档案资源状况,更好地做好军转档案工作,我们针对涉及军转档案资源情况,先后深入有关部门、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现场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军转档案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军转档案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且多是兼职或临时人员,管理设备、经费不到位。有些军转档案没有在专门的档案室保存,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及时归档,档案随意保存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军转档案没有统一管理。军转档案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一方面致使有的档案由本人自行管理,其它档案无人管理,个别档案甚至丢失、损毁;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单位)重视不够,也未收集、整理、保管军转档案,使这些职工的档案资源缺档。

三是整理不及时、不规范。由于很多军转档没有统一的整理标准和管理规范,使各部门在整理涉及军转档案时无章可循,整理出来的档案五花八门,与“两个体系”建设规范出入较大。有的部门甚至以上级无整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为借口,不对自己单位的军转档案进行整理。

四是保管条件较差,管理水平低下。大多数单位档案库房不足,框架陈旧或不足且均为木制柜。而且有的部门由于档案意识差,将军转档案随意堆放在杂物间、楼梯间,听任其受潮、霉变、虫蛀。有的在外租房保管,均未达到保管档案的规范要求,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五是军转档案内容不丰富。由于现行档案整理规定,导致军转人员档案中服役期间的相关信息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复退军人对档案的多样性需求。他们查阅利用需求较高、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许多档案资料在馆藏档案中查找不全,这让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同时也造成了档案服务工作的缺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两个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但是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照“两个体系”的要求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根据调查,有不少县级档案管理部门对“两个体系”建设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认识有偏差,认为“两个体系”建设这是国家档案局、省市档案局的工作,跟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关系不大;二是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等上级做布置,等别人做样子,靠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具体政策支持,靠党委、政府重视和扶持,主动出击不够,缺乏对“两个体系”的探索精神;三是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流于表面,疲于应付,对贯彻落实“两个体系”未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更没有主动开展工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三是不知所措,对于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贯彻“两个体系”没有头绪,未制定可供实行的“两个体系”实施办法。在军转干部档案管理方面,由于早期对档案没有较高的认识,导致需要的时候才去找个人档案中的服役期间的信息,从而延误了工作。

(二)管理不到位。一是管理人员短缺。与市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比,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随着“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服务面推广和网络技术应用,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稀缺问题更加凸显;二是管理手段缺乏。由于人员经费限制,大多数县级档案馆馆藏保管手段落后,同时尚未启动数字档案馆工作,对于科技手段的利用缺少经验;三是服务条件限制。多数县级档案馆馆务设施陈旧,场地面积狭小,不利于工作开展,大部份县级档案馆虽然有一定的档案资源,但都比较单一,未对军转档案进行依法接收,满足社会公众的查阅需求显得有心无力。

(三)保障不到位。“两个体系”是新生事物,目前还缺少相关法律依据,“两个体系”建设未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具体工作实施如资源整合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支持,对于档案工作“条块分离”现象缺少资源整合好的解决办法。目前为止,“两个体系”建设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对于具体操作和实行,档案系统没有制定具有权威的,有指导意义的实施意见或规范。

三、应对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立“两个体系”的重要意义。档案事业“两个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它的提出和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一大理论创新,是国家档案局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长远性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建立“两个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档案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权利,才能生生不息、持久不衰。“两个体系”建设是档案事业与时代同步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对于调整管理内容和工作重点,促进机制创新,保障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档案工作的服务需求变化很大,一是利用数量呈上升趋势;二是涉及民生的档案利用率高;三是公民个人查阅档案资料增多。只有把涉及人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保管范围、利用范围,档案工作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过去,档案工作一直以来都把做好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对其重点加以指导,开展档案达标升级、等级认定,规范建档,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相对来讲,对其他部门和其他门类的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得少。特别是在加强军转档案建设方面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立完善涉军转档案的重要性感触不深。通过建立“两个体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领会到建立“两个体系”的内涵和做好军转档案工作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夯实基础,积极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档案馆库建设。按照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四位一体”的功能要求,实现档案馆功能建设新突破,夯实馆库建设基础,积极争取库房建设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改善馆库和设施等保管条件,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完善档案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国家8号令,在制定和审查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贯彻8号令的具体措施,对因时展和工作职能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完善适合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探索“两个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档案部门要主动增强适应社会转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探索实现档案资源价值和利用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让档案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务。要研究制定进馆档案的门类,扩大进馆档案范围,凡涉及到军转的档案,均列入进馆范围,努力丰富馆藏,把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利用价值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门类和载体形式的档案资源收集进馆。随着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关注军转,解决军转问题的政策的出台,档案馆的利用工作将适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来查阅的利用者情况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要以公开的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爱教基地为平台,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提升档案公共服务功能,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利用服务主动性,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收集好、管理好、利用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耐心、热情、周到接待群众查阅档案,让群众满意而归。

(三)拓宽渠道,丰富档案开发利用资源。随着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工作的深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全方位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标,一手抓档案接收,一手抓档案征集,不断推出新的思路和举措,使馆藏内容不断积累和丰富,馆藏结构不断改善和优化。一要依法接收到期档案。档案资源建设的主渠道是档案接收。为此,要突出抓好依法规范,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使档案接收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要对各部门、各单位保存的军转档案进行普查登记,从而做到军转档案接收工作心中有数,一目了然。二要妥善处理档案。档案是一个人或单位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凭证,对于今后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凭证作用,要坚决防止军转档案散失,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三是适时监管档案。为了规范和加强档案管理,档案管理部门要把军转等涉及民生的重要档案监管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加强监督与指导力度,促进军转档案工作纳入规范管理。

(四)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要重视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给干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富有创新能力的干部队伍。要注重业务知识更新,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档案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档案业务能力,规范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为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注入新的活力。要鼓励干部在岗自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创建学习型机关。通过干部在岗自学,使档案管理干部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为档案工作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档案干部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的不断提高,将为档案工作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有力地推动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