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延安精神论文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在庆祝建党85周年的前夕,我怀着朝圣、观光、取经的心情,随着机关工委党务工作者理论培训班来到延安,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改革开放给延安带来的全新气息。
一说起延安,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让人们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延安窑洞的灯,哪有祖国东方红?望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想当年在灯下,同志写下了卷卷雄文。收入《选集》的158篇文章中,就有112篇是在延安和陕北的窑洞里写的。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北3千米处,中共中央在此继续领导抗日战争和整风运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领导指挥解放战争。这里修建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楼及百余孔窑洞、百余间房屋。1942年5月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召开,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让我们再也见不到旧模样,但是,仿佛那火热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我们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感动、感慨。在枣园旧址,、、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塑像前,我们久久肃立,思绪万千。在张思德纪念碑前,我们手捧《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文章,朗读全文,心中感触颇深。看到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想到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永远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聆听了专家上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实践”、“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等党课辅导,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认识到延安精神。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精心培育形成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它的灵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它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它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它的标志,这一切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我们党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时期,我们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延安时期,我们党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正如胡景涛总书记今年春节考察延安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崇高品质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然而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到了攻坚克难阶段,由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尽如人意,贫富差距在加大,道德标准滑坡等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理想信仰。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因为弘扬延安精神,是尊重历史,寻找精神家园的需要,是把握现实,回归精神家园的需要,是迎接未来,重建家园的需要。总之,延安精神是面镜子、是本教科书,值得我们对照思考。
在建国初期,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邓小平同志针对党的优良作风遭受严重破坏的现状,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1989年9月,刚刚担任总书记的同志外出视察的第一站就是延安,并专门题词:“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我和一拨又一拨慕名前来参观者同样,感受延安精神的真谛。据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负责人介绍,去年到延安革命旧址参观的人数已达60万人次,而今年不到半年,已达40万人次。全国已有15个省市,近30个地市和100多所大专院校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如今的延安,社会和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看到老区人民正在向文明富裕迈进,我们非常欣慰。“延安精神永不过时,她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是我们眼前永不褪色的旗,是我们身后永远催人奋进的鼓。”
正如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精神永放光芒。”
这就阐明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和发展规律,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与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培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丰富和升华,发扬延安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本人在延安实地学习考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收获,是多年来所未有过的。在“遵守党章、执政为民”主题活动中,自己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一步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章程》、胡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特别是关于“八荣八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熟悉并掌握党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党的基层组织职责,不断加强我们支部党员队伍建设,争做“勤政廉洁的好党员”,确实不虚延安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