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如何理解思想的灵魂和精髓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理解思想的灵魂和精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如何理解思想的灵魂和精髓

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中,既有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又有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中共中央党校最近为党的高中级干部编写的教材《思想基本问题》,对思想的灵魂和精髓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现就教材编写过程中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些说明。

一、为什么会提出思想的灵魂和精髓问题?自从本世纪40年代初提出思想的概念后,直到1976年逝世,没有人提出思想的灵魂和精髓的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将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时,以及在此前后许多党的领导人在论述思想时,虽然也提出思想的体系问题,但是,这个时期对思想的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思想的涵义和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贡献的基本内容方面,没有对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结构及其灵魂或精髓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首先是受当时对思想理论体系的认识水平所限,但更重要的还是当时对思想的灵魂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还没有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思想的灵魂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出现问题是在建国以后,特别是在“”期间。这个时期,人们不仅忘记了所强调的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的名言,而且把思想本身也当作了千古不变的教条,直到逝世后还提出“两个凡是”的主张。“”期间,、等还把晚年的错误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为这是思想最本质的东西和最重要的成绩。

由于对思想的灵魂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问题,所以把逝世后不久就发生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同时也就提出了如何完整地理解思想理论体系,以及如何准确把握思想的灵魂精髓的问题。首先提出这一问题的是邓小平。他在1977年4、5月间就提出要理解和把握完整的准确的思想。

邓小平在1977年7月最早提到思想的灵魂或精髓的有关内容,即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邓小平最早提出“精髓”的概念是在这年9月,当时他说:“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7页)。1978年6月,邓小平第一次专门论述实事求是问题,并且认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是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4页)。同年9月,邓小平再次说明,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指出:“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的精髓这一重要概念。以后直到逝世,邓小平一直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精髓。

由于邓小平提出的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强调思想是个体系,特别是反复强调要掌握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精髓等思想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所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思想进行了新的概念,即不仅概括了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贡献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了贯穿于思想各方面内容的活的灵魂。决议关于思想这两个方面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对思想活的灵魂这一问题的理论概括,是思想体系概括上的一大贡献。这是对思想体系的内部结构所作的第一次比较深刻的分析,因而比1945年中共七大关于思想体系的概括大大前进了一步。正因为提出并概括了思想的灵魂或精髓问题,所以使得人们更加容易学习、理解和把握思想的理论体系,并且也容易运用思想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思想的灵魂和精髓的确切涵义是什么?自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思想的精髓和1981年党中央所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思想活的灵魂以来,关于精髓和灵魂这两个概念的涵义问题实际上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用精髓解释灵魂,有的用灵魂解释精髓;有的精髓概念包括灵魂概念,有的灵魂概念包括精髓概念。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决议》所概括的思想的“灵魂”与邓小平多次强调的思想的“精髓”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认为思想的灵魂是《决议》所概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的精髓则只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唯一内容,即“实事求是”。根据这一观点和看法,思想的灵魂和精髓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是不一样的。第二种观点是将思想的灵魂和精髓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思想的灵魂就是思想的精髓。第三种观点是以上两种观点兼而有之,即有时将灵魂和精髓区别开来,分别论述,有时又将二者混为一谈。以上几种看法有时还同存于一本著作或一篇文章中。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弄清灵魂和精髓这两个概念的确切涵义,特别是要弄清二者是否表达了不同涵义。

首先,从灵魂和精髓这两个概念的本身意义看,灵魂和精髓是两个涵义非常相近的概念,只是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灵魂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某一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精髓强调的则是某一事物中的精华,或这一事物中最本质的东西。在一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显然也是这一事物的精华或最本质的东西;某一事物中的精华或最本质的东西必定也是这一事物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思想的灵魂和精髓的概念也是这样,即它们都是思想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思想的精华和最本质的东西。因此,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可以被看作是基本一致的东西。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的概念提出的情况来看,列宁是将灵魂和精髓作为同一概念来使用的。列宁在1920年所作《共产主义》一文中批评匈牙利共产党员库恩·贝拉时说:“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8页)。曾先后几次使用列宁的这段名言,只是将这段话表述为:“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选集》第1卷第187页;《矛盾论》,《选集》第1卷第312页)。这段表述是将列宁所说的“精髓”一词替换成“最本质的东西”。从的论述来看,他是偏爱使用“灵魂”一词,而从未使用“精髓”一词。但他也没有反对使用“精髓”一词。实际上,他是用“灵魂”一词完全取代了“精髓”一词所要表达的涵义。

第三,从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提出的情况来看,邓小平是偏爱使用“精髓”一词,而从未使用“灵魂”一词。但他也未反对使用“灵魂”一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虽然没有使用邓小平反复强调的“精髓”一词,而是使用“灵魂”一词来表达思想的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但《决议》是在邓小平亲自指导下作出的,并得到他的全面肯定。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的“精髓”所要表达的涵义与《决议》概括的“灵魂”所表达的涵义并不矛盾。既然如此,根据邓小平反复强调“精髓”一词和《决议》的概括,绝不能得出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内容,而思想的精髓却只包括实事求是这唯一内容的结论。而且,曾经参加《决议》起草的有关专家曾明确指出,思想这些活的灵魂,这些根本的立场、观点、方法,过去也叫做思想的精髓,小平同志也叫做思想的基本点。(《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这显然是将灵魂和精髓做为涵义相同的概念来使用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思想活的灵魂,就是思想的精髓。它们所表达的涵义是一样的。这就是贯穿于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叫做“活的灵魂”,是因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些东西,是经常要用的,永远要用的,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而强调“精髓”,则是着重于要掌握它的精神实质,抓住其中最根本的东西。

三、思想的灵魂和精髓的理论地位如何?思想活的灵魂和精髓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又分别有其特定的涵义、内容和理论地位。

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的涵义和内容,《决议》上虽有系统阐述,人们仍有不同理解和概括。比如在实事求是方面,后来就有两种不同的概括和解释:一是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内容,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二是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内容,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这两种概括,又有对其核心内容的不同理解:一是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做为核心内容或精髓;二是把实事求是做为核心内容或精髓;三是把理论联系实际做为核心内容或精髓。

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在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地位及其作用,更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认为,实事求是是核心,群众路线是根本,独立自主是必然要求;认为它们从不同角度解决并深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因此,学习和掌握思想活的灵魂是学习和掌握思想的关键。有的认为,实事求是是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它不仅是思想全部独创性理论内容的活的灵魂,而且是思想灵魂三个基本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则;认为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都是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体现。鉴于这种情况,更有必要弄清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在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决议》来看,它是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为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认为这三个基本方面都是贯穿于思想全部内容或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决议》没有说明实事求是既是思想的全部内容或各个组成部分的精髓,也是思想活的灵魂其它两个基本方面的精髓,从而也决定着其它两个基本方面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决议》只能得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都是思想的灵魂和精髓的结论,三者是并列的,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思想体系中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解决的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实事求是,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它在思想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事求是讲的是思想路线问题,解决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问题。实事求是要求从实际出发,从“实事”中求出“是”来,即从客观实际和客观事物中找出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实事求是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存在到意识的唯物主义,而且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群众路线,主要是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角度说明它在思想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群众路线讲的是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问题,解决的是为什么人的利益问题。群众路线要求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无比宝贵和具有独创性意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独立自主,主要是从独立个性方面说明它在思想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独立自主讲的是独立个性问题,解决的是能否立足于自身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性地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问题。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把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独立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独立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会从根本上丧失活力。

但从《决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有机的辩证统一,而不是相互分离或割裂的。群众路线的基础是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础又是群众,认识从实践来就是从群众中来,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就是回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也是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必要前提。这就是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