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导干部要善于求真务实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领导干部要善于求真务实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领导干部要善于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领导干部的根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坚持求真务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敢于求真务实,而且要善于求真务实,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来充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从而达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善于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必须要尊重客观实际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领导干部所面临的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也是如此。因此,领导干部要坚持两点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认识事物,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揭示事物联系的本质,防止片面性。要坚持系统论和重点论,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从事物的多样性、多层次中揭示出最本质的最主要的联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还要做到知己知彼,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从事各项领导工作,既要知己,即自身能力和素质,又要知彼,即客观实际环境和领导的对象。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实现正确的领导,获得事业的成功。领导干部还要即时把握发展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世间的一切事物,由于其内在矛盾和外在条件的作用和影响都在发展变化。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及时掌握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地分析、判断和决策,要在尊重客观实际的情况下,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善于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必须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领导方法上的具体体现,这一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领导工作中创造性运用。领导干部正确运用这一领导方法,就能正确处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充分发挥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两个积极性,保证领导行为全过程的科学性和群众性。从群众中得来的一切思想、决策、方案、办法,需要回到群众中去,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使之化为群众的行动,把精神的东西变成物质的东西,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实际上,回到群众中去,仍然有一个继续调查研究,检验这些思想、决策、方案、办法正确性的任务。对于从群众集中上来的意见、经验和办法,就总体来说还是偏于感性的、零散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求真务实,进行分析研究,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践证明,群众的意见也不都是正确的。集中群众的意见,并不是群众意见的简单堆积,而是要经过整理、分析、弄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然后把群众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领导意见。领导的意见,还要回到群众中去,化为群众的意志,见之于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领导干部如果满足和停留于以讲话贯彻讲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不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就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关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和“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的哲学真谛。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要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只有从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把握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使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不断惠及全体人民。

善于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必须要敢于开展自我批评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主义同盟时期就曾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同志用“天天洗脸、天天扫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比喻,生动而深刻地说明共产党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必要性和它的防腐作用。领导干部要敢于自我批评,在开展自我批评时,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要严格要求,大胆暴露,欢迎批评,深刻检讨。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大胆暴露自己的错误思想,只有暴露错误思想和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在批评的基础上进行深刻检讨,才能找出改正错误和缺点的有效方法。在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时,不能计较他人的态度和方式,要“闻过则喜”,别人批评对了要虚心接受,并及时加以改正。即使别人批评错了,也不能采取压制和打击报复的做法。要采取“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正确态度,不论好话还是坏话都要听,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使党的求真务实的光荣传统发扬下去。

善于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公仆意识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社会的主人。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民众是国家政权的根基。国家政权的巩固,有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政之所要,在顺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和人民的位置,甘心情愿地做人民的勤务员,如果把自己摆在人民群众之上,自认为当了干部就高人一等,在群众之上作威作福,那就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领导干部要对群众“求真”情,“务实”绩,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要一切为了群众。要革除对上级指示精神照抄、照办的做法,真正从本地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决策。要善于将上级的安排部置变成切合本地实际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坚持讲实情,出实策,办实事,出实效。要下决心改变有人出主意,无人抓落实、研究问题多、解决问题少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的弊端,正确运用组织原则、政策、法律、纪律和经济等手段,千方百计地使决策顺利实施。不能讲假话、空话、套话,多办实事,不慕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短期行为。要善于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踏踏实实地做长期艰苦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要一切依靠群众。领导干部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倾听群众的建议和呼声,把人民群众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到群众中去,不能浮在上面,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或者凭道听途说的片言只语,一知半解的坐下来发议论,作决定。要关心群众的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那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领导干部,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因此,善于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决策时想到群众。

善于求真务实,领导干部必须要坚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但衡量是不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说到底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这个标准,坚持了理论和实践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统一。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牢牢把握这个标准,把好群众思想的脉搏,以人民满意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接受群众的裁决,符合人民利益要求的就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加以完善,不符合的就加以纠正。领导干部常怀爱民为民之心,方能常修求真务实之德。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当成至高利益,将人民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求真”;才能满腔热忱地去“务实”,扎扎实实地为民造福。相反,如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在脑后,把个人利益置之眼前,就根本不可能想到、做到求真务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或是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工作上得过且过,生活上贪图享乐,官僚主义严重;或是私欲膨胀,利欲熏心,做表面文章,造虚假政绩,脱离群众,劳民伤财,一事当前,先为个人打算,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淡漠,对求真务实知而不行,能而不为。总之,一句话,就是没有坚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

善于求真务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同时亦是一个世界观改造问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提高领导素质,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敢于求真务实,善于求真务实,就能不断促进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深化对我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遵循和运用规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的干好工作,做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