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就是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报告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三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第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同志强调,要始终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没有丢掉老祖宗,又讲出了新话;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的关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党的十五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行了总结,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思想,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立的,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继续继承和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创立的。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共同的历史任务,都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都遵循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总之,着眼点、立足点都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同时,科学发展观针对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职责和光荣使命,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既是党的十七大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既是解决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本思路,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都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正是1978年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带来了我们党和民族的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而使我们国家踏上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征程。正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又一次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破除了长期禁锢我们的思想障碍,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正是2001年同志发表七一讲话,强调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有了十六大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思想理论的新突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正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才有了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现在回想起来,邓小平同志当年讲的,“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说得多么深刻,多么发人深省。可以说,解放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十分紧要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问题,要求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破除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不符合人民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第二,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近30年的历程。近30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从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到内陆边境城市、沿江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开放,从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形成和发展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对于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重大意义,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开放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体制机制,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还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的政治立场和坚定决心。我们要按照十七大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三,推动科学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靠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要靠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发展,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相信社会主义也要靠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能不能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是对我们的一个新考验。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做到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如何推动科学发展?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着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会,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第四,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同时要认识到,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向前推进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强调: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来都是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需要我们适应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走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紧密配合的党的建设路子。
第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紧密配合的党的建设要始终贯穿改革创新精神。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这是顺利完成我们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当今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其次,这是我们党正确应对新课题新考验的现实需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奋斗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党的理论、丰富党的实践、完善党的制度的历史。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这使我们党积累了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但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惰性,脱离群众。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我们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党已经拥有7300多万名党员,新党员数量大量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这给党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使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要适应新变化、经受新考验、解决新课题,就必须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其三,这是解决党的建设自身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切实执行和落实好现行制度和已有措施,更需要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第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紧密配合的党的建设要始终体现先进性这个根本。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基础的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刻认识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深刻认识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深刻认识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第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紧密配合的党的建设要始终突出提高执政能力这个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创性事业,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比如,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国际形势中的中国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因素都在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开阔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努力学习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比如,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每天都面临新情况,每天都遇到新问题,每天都有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善于统筹兼顾,注意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比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着产业革命和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及时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敏锐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工作的本领。提高执政能力是一个过程,需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需要深入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建设第一线,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经验,从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第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紧密配合的党的建设要始终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方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要使党保持先进性,不出问题,就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说忧党,首先要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从而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把党建设好。”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特别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增强党的意识。什么是党的意识?说通俗一点,就是“心中有党、心中有组织”。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员,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党的理想激励自己,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使党员的责任融入到灵魂、血脉之中,深入到精神、信仰之中,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奋斗?就是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四个一定要”。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政治优势,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两个务必”,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进一步增强团结意识、大局意识,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自觉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