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府会议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会议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政府会议报告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6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总收入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工业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提高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实现利税总额2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完成工业增加值2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增长质量提升,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0.47%,比上年提高15.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92%。工业投入不断增加,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完成技改项目115项,技改投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农业结构优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种植业和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1.7%、49.6%,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达50%。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268个,比上年末增加47个,大富乳业、杜仲生猪基地、明鑫农场、源华食品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扩大。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整合支农资金2.28亿元,支持了338个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惠及农户2.1万户、人口10.5万人。完成莲花县1000人的移民扶贫。解决了5万人的饮水安全,改造中低产田3.38万亩,完成4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硬化农村公路700多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改善

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萍洪高速公路和武功山旅游公路建设,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引水导流隧洞建成。围绕完善功能、便民利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秋收起义广场休闲园和康庄大桥建成,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十字路口道路拓宽、部分主干道人行道改造等市政工程,大大缓解了重点路段交通拥堵状况,改善了人车出行条件,市容环境明显改观。萍水河环境治理、安源新区、凤凰山庄三个项目获得了首批江西人居环境范例奖,涌现了安源镇、麻山镇幸福村等一批全国文明村镇。城乡商贸流通进一步繁荣,各类服务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

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际利用外资63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现汇1802万美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9.3%。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09亿美元。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2.1%。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兴工强市这条主线,着力加速工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面貌;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着力加强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成果,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3%,达到303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5%,达到31.1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7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到89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达到109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达到4750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

发展举措

全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速工业经济发展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园区工业为载体,抓大带小并举,扩张提质并重,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园区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

1、壮大支柱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今年五大产业增加值要达到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一是优化提升冶金工业。依托萍钢,做大做强钢铁工业。支持联达冶金、闽发钢铁和永安特材等企业的发展,加速特色冶金产业聚集。二是发展振兴机械工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发展萍乡客车、赣发动力、江发内燃机和江机等企业,提高全市机械工业的装备水平。三是调整提高建材工业。依托上规模的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特种水泥,提升水泥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和非金属矿加工,稳定浮法玻璃生产,发展优质玻璃深加工。加大电瓷、化工陶瓷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电瓷、化工陶瓷产品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四是改造提升花炮、化工、煤炭及煤炭深加工产业。以提高安全性能,提升产品档次为重点,进一步巩固上栗作为全国烟花爆竹主产区的地位。以萍乡焦化、黑豹炭黑、武冠实业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化工、煤炭及煤炭深加工产业。五是培育发展医药、食品工业。以希尔康泰、心正药业、大地制药、高升生物等企业为重点,做大规模,提高产能。

2、突出园区工业,实施重大项目。萍乡经济开发区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要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着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创税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工业项目,包括杭挂机电3万辆农用车项目,安源客车5000台旅游车及公交车项目,江发发动机厂10万台发动机项目,浙江凯吉汽车3万台新型发动机项目,江西盛豪机床数控机床项目,江西联达冶金35万吨球团矿项目,萍乡焦化40万吨焦炭项目,萍变实业1000台箱式变压器、节能变压器项目,市化工厂4万吨炭黑项目,浙江客商投资的镜面铝、安源铝业电解铝项目等。

3、强化工业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千方百计拓宽工业投入渠道,提高工业投入强度,2007年力争全市工业投资完成90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9个。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优化农业结构,构建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大力发展制种业,推广良种种植。二是突出发展以生猪和良种山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加快建设集中连片的畜牧业生态养殖小区,全市生猪出栏98万头,良种山羊出栏23万头。三是扶持发展园艺和中药材产业,按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主产区的要求,走“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的路子,集中发展花卉苗木5万亩,中药材8万亩,蔬菜瓜果33万亩,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6万亩。四是鼓励发展水产养殖业,特别是发展高效特种水产品养殖。

2、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落实到位。2007年市级财政将投入5500万元以上,加大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要把农业开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争取1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在粮食、生猪、油料、畜禽加工等领域争创一批著名品牌。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小(二)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塘标准化、主渠道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00公里,争取全市所有村通水泥路。

4、加强农技推广和培训,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城市新形象

1、在改善发展条件上有作为。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加紧建设萍乡至洪口界高速公路,确保2008年底竣工通车;力争6月份开工建设320国道萍乡段一级公路改造项目,年内实现芦溪至湘东一级公路泥沙路通车;加快芦溪至武功山旅游公路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实现沥青路面通车。加快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完成韶陂500千伏输变电项目主体工程,力争萍乡电厂60万千瓦扩建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全面动工建设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基本完成移民安置工作。

2、在健全城市功能上求变化。全面完成年初向社会公布的20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主要是高标准建设高速出口至秋收起义广场的迎宾大道,完成八一西路、跃进路、公园路、建设路等6条主次干道沥青路面改造,完成师范北路、滨河南路、康庄路和山下路建设,完成城区主干道人行道和小街小巷改造,完成城区部分地段下水道疏通、清淤、改造。启动白源水厂前期工作。

3、在提高城市品位上见成效。全面完成总体规划报批和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编制工作,严格市容管理,加大城市环境卫生、广告招贴、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力度,对跃进路、公园路、建设路三条主干道房屋立面进行美化亮化,大力种树植绿,搞好绿化管理,美化城市夜间景观,改善城市形象。

4、在繁荣城市经济上有进展。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重点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积极引进新的商业业态和外资商业企业,建设秋收起义广场西侧商业中心、文化路商业广场。组织好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抓好武功山、安源、杨岐山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和全民创业紧密结合

要实现萍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激活发展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

1、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加速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江发破产职工安置,力争市化工厂和市柴油机厂政策性破产通过国家批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搞好国有林场税费改革,继续完善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优化支出结构,稳妥开展“乡财县管”试点工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

2、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要完成7500万美元,实际引进市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35亿元,出口1.5亿美元。

3、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加快壮大创业群体,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立创业,推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

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认真开展土地清理整顿工作,盘活土地存量,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追缴流失的土地收入,坚决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整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坚决关闭非法小煤窑和不具备开采条件的矿山企业。

2、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突出抓好青山、湘东地区的烟尘污染治理。对市区燃煤锅炉全部实现煤改气或煤改电、煤改油。控制城区灰尘源头,减少路面扬尘。在城区全面实行车辆禁鸣,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完善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冷水冲垃圾卫生填埋场要在4月份交付使用,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强对南坑河和麻山河等饮用水源流域的环境监管。

3、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启动虎形山公园、架子山公园、鹅湖山庄公园、横龙寺森林公园建设,使城市绿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1%,人均绿地面积增加0.7平方米,达到8.3平方米。今年要确保完成40万亩市级公益林的建设。抓好千亩大苗示范造林,力争完成大苗造林7000亩。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大力推进科教兴市。积极推进科技专项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化工、机电、陶瓷、建材、冶金等产业关键或共性技术难点问题。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从2007年开始,重点改造市第一职业中学,各县区建设一所3000人以上规模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今年全市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要达到4.5:5.5。切实推进安源学院建设,力争三年内完成萍乡高专升本工程。

2、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启动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办好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备战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做好新的体育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3、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强化监管措施,健全监管网络,努力实现“两杜绝,一减少”目标。

民生工程

今年突出六个重点,办好23件实事。

努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重点做好5件实事:一是建立岗位开发工作机制,计划新增城镇就业2.46万人,净增就业1.4万人,城镇就业率94%。二是着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由政府出资为“4050”人员购买300个公益性岗位,力争完成“4050”人员就业230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三是加快劳务输出产业化进程,全年完成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四是继续为符合就业政策规定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为创业者个人提供2-5万元的贴息小额贷款,全年提供小额贷款7000万元。五是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完成城镇职业培训19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8290人,其中金蓝领工程30000人,阳光工程16000人,雨露计划2290人。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重点做好5件实事:一是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成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19.6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59.2%,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3亿元。二是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工程。今年要完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3.7万人,参保率70.66%;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9.5万人,每人每年50?150元,参合率33%。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成城市低保救助6.1万人,城市低保补差水平80元,农村低保救助3.5万人,农村低保补差水平30元。四是加大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力度,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五是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深山区、库区扶贫移民搬迁任务。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

办好2件实事:一是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3万平方米,萍乡经济开发区3万平方米,安源区3万平方米,湘东区1万平方米。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经济适用住房按商品房开发面积的20%建设,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受益人数(户数)达到1250户以上。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要在6月份以前公开摇号销售,第二批经济适用住房在12月份以前建成。二是提供廉租房400套,其中,市本级建设廉租房150套、萍乡经济开发区建设100套、安源区建设100套、湘东区建设50套,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的廉租房建设不少于50套,确保全市廉租房受益人数(户数)达到952户以上。

切实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重点办好3件实事:一是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今年开始免除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学校公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拨款,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195287人,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课本的贫困家庭学生41794人,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寄宿生活费的贫困家庭学生8020人,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3359人,资助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1507人,资助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1040人。二是继续开展全市扶贫助学工程,对农村贫困户、城市低保户学生执行“一免一补”,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对大专院校特困新生进行扶助,实行“奖、贷、助、补、免”政策。三是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严格实行“一费制”和公办高中“三限”政策。

着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重点办好5件实事:一是要继续加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从今年起,启动建设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构建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二是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力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由芦溪县、上栗县扩大到莲花县和湘东区,全市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要达到99.14万人,参合率达85%。三是着力整治药品价格虚高和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健全和完善医疗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将招标采购药品降价后的利润大部分让利给患者。四是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公共医疗设施建设,改善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今年全市要按照标准建设或改造191个村卫生室(所)、15个乡镇卫生院、2个县级综合医院、2个县级中医医院、4个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五是设立“惠民医院”,对城市低保和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农村贫困人员就医实行大幅度优惠减免。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增加353元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07元以上。重点办好3件实事:一是落实好中央和省里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稳定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就业再就业,有效增加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保障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实施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逐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

政府建设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执行《中共萍乡市委关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推进管理创新,努力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优化政务环境

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巩固部门和事项的“两个集中”,将具有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办证、收费职能的省属和市直部门(单位)及事项全部集中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对集中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必须做到既受理,又办理。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同一审批事项,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回复、统一发证。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收费公示制和审批限时制等制度,对外来投资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行涉政事务制和联审联办制。

严格依法行政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不能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行政责任。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

加强效能建设

完善和强化对县区及政府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加强政府工作绩效评估,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行政效能。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团结协作,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各行其是的现象,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形成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合力。政府全体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执行决策、落实工作的能力,形成目标细化、责任到岗、权责清晰、赏罚分明的执行落实机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有效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推进政风建设

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工作第一线,从大局着眼,从小事做起,对职能工作、关键环节要做到胸中有数、调控有方。政府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切记政府各项开支都是人民的资财,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