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保局法制教育检查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环保局法制教育检查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环保局法制教育检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环境保护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党中央、国务院已把改善生态环境提到了“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的高度来认识,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基本国策常抓不懈。为了保护和改善我县生活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促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年初部署,结合本县实际,对我县贯彻实施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法检查的组织情况

本次检查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重点检查等方式进行。纵观执法检查过程有以下特点:

——部署早。县人大常委会早在年初就把环保执法检查列入工作要点,并作为今年常委会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写入工作报告。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发出执法检查通知,明确了检查的方法、步骤、重点和要求,要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执法情况回顾总结,落实有污染防治任务或防治设施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由于早部署、早落实,为本次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步骤清。结合我县实际,这次执法检查分三阶段进行:自查阶段(月日)。县政府及其环保主管部门对全县贯彻实施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开展检查,要求有污染防治任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自查,边查边改;检查阶段(月日)。执法检查组分别听取县环保、经委、林业、水电、卫生等部门关于环境保护的专题汇报,并对、、、公司、公司家污染治理重点单位进行了实地检查;总结阶段(月份)。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加以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重点明。本次检查的重点是:我县实施生态示范区规划中,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等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情况,限期治理污染企事业单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控双达标”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及污染防治设施管理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环保监测机构、队伍建设和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情况。

——效果好。通过执法检查,及时发现了我县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一些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解决条件尚不具备的,也制定整改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进一步促进了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执行,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治观念,推动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县生态示范区建设。

二、贯彻实施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成效

从检查情况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贯彻执行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主要成效有:

㈠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

⒈强化执法工作。检查中发现,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均注重把依法行政作为加强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首要工作来抓,强化了行政执法职能。如县环保局以“一控双达标”工作为重点,依法开展了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工作,工作规范,成效明显。县林业局根据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有效实施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生态小区规划,加大了封山育林和查处山林违法案件力度,生态林业效益初现。县水利局则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遍布全县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网络,实行执证上岗,使监督执法工作步入规范化、经常化轨道,从源头上遏制水土流失现象。

⒉注重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从检查情况看,县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环境监测工作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监测方式上,由原来的仅一项水环境监测发展到现在的水、气、声综合监测;监测范围上,由原来的地面水监测逐步拓展到污染源监测、饮用水源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和竣工验收监测等;监测效果上,每年的监测数据量由原来的数百个发展到现在的两千多个,数据处理也改变以往精度和效度偏低、时效性不强的纯手工方式,采用微机化管理,极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为我县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及时、精确、科学的依据。

⒊狠抓污染治理。检查中了解到,县环保部门为促进污染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开展了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摸清全县范围内各类单位排污情况及环境污染现状,按标准确定了家工业企业为“一控双达标”重点单位,加强了对其污染治理工作的督查;二是依法开展限期治理工作。督促有污染治理任务企事业单位落实治污方案,加快治污进度。对治污重点单位做到一月一查、其他单位三月一查。对违法排污单位严格依法予以立案查处;三是建立污染源达标排放长效管理制度。采取设立治污台帐,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抽查的办法,加强日常环境管理,有效防止了违法排污现象反弹;四是对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防止新污染的产生;五是建立公开举报制度。受理社会各界有关环境污染的来信、来电、来访举报,及时加以调查处理。

⒋改善城镇环境。从检查的情况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已把改善城镇环境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一大重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县环保局近两年来建成了县城烟尘控制区,划分了县城噪声功能区,创建了水库和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修建了两处全封闭式垃圾中转站,拓建了垃圾处理场,使县城每天产生的多吨垃圾得到及时处理。县林业局加大了城镇沿道、沿河及小区的绿化力度。县水利局从小流域治理入手,以流经县城的溪和溪为重点,开展了河道疏浚、清淤,禁止垃圾污水入河,加固防洪堤等工作。县卫生局则狠抓了县城两家医院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放射性垃圾及医疗污水的分类回收处理工作,防止各类病源微生物、放射性物质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㈡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⒈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我县从某年始投入治理资金多万元,对申报登记的家排污单位进行分类治理,向公司、矿业有限公司等家环境污染重点单位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最后,有家单位经治理实现了达标排放,家单位被关闭停产或自行关闭停产。通过治理和关停措施,不仅完成了我县重点污染源治理任务,也有效促使我县工业企业从重污染、高耗能、低层次的歧路中走出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执法检查中对家污染治理重点单位抽查的情况看,均做到了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健全,治污设施均运转正常,运行记录台帐完整,没有发现违法排污现象。

⒉林木蓄积量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县林木蓄积量锐减,消长赤字每年近万立方米,森林的生态效应明显减弱,水土流失加剧,给我县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现状,县政府及林业部门通过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启动里绿色长廊工程,提倡零星散种等措施扭转了我县森林资源负增长的严峻形势。去年月,国家林业局对我县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抽查后,确认我县森林资源消耗从低谷转向上升,林木蓄积年生长量已超过消耗量,实现了森林资源消长平衡。

⒊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有所减弱。我县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处,遍及个乡镇多村庄,被列为全省地质灾害重点县之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生态示范县建设中,把地质灾害整治、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纳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退耕还林和坡地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建设工程的实施相配套,相继投入万元防治经费加强治理,使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发展势头逐年减弱。目前已完成村、村、村等重点滑坡体的治理及规划,其他灾害点的灾情也基本得到控制。

⒋城镇环境进一步优化。经过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县城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一是净化。各类大气污染和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制止了往河道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现象,实现了垃圾封闭式中转储运;二是绿化。县城主要街道和溪流沿线均建起了行道树和花坛等绿化带,土管、交通、邮政等部门建成了园林式的工作生活小区,并开始对县城周边的山体进行景观设计;三是美化。县城总体规划的实施,使县城的结构和功能布局趋于合理美观,特别是烟草、邮政等单位的特色建筑以及主要街道的灯光工程,提高了县城城市品位。

㈢“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付诸实施

县委、县(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政府回顾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历程,针对我县山多人少、地理经济环境特殊等实际,确定了“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变区域优势为经济优势,以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思路。某年我县向省里提出建设生态示范县申请,同年年底被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编制《县生态示范区规划》,组织县环保、农业、林业、水电等有关部门参与,并邀请省环科院专家前来指导,广泛听取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历经两年多时间,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在县届人大常委会会第次会议上获得审查通过,并付诸实施。

该规划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依据,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突出了山区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充分体现出我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特色。它涵盖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等个领域项建设内容,明确了各项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和重点建设内容及载体,确保了我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定向、定性、定位的准确性。可以说《县生态示范区规划》是我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宣言和蓝图。从检查的情况看,规划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一些成效:

——生态农业,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菌、竹、果、茶、烟、药”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食用菌品种和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初显,有机和绿色食品形成优势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开展了中低产田改造,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开始实施。

——生态林业,完成首期生态公益林建设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实施里绿色长廊工程,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亩、退耕还林亩、疏林改造亩,城镇村庄绿化万株。森林生态环境有所改观,人为因素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生态工业,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竹木、农副产品、机械原辅材料加工等“三立足”企业效益日增,工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工业污染防治任务基本完成。

——生态城镇,绿化、美化和净化县城和县域城镇体系的各项措施付诸实施,县城建设详细规划工作起步,城镇各类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生态环境逐步优化,城镇集聚功能得到增强。

——生态旅游,省级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加快,历史文化保护区得到开发利用,生态休闲旅游初见端倪。

检查组认为,只要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持之以恒地加以实施,我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一定能逐年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我县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

三、贯彻实施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㈠认识有待提高,宣传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从检查情况看,对环保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面仍不广,一些干部群众,甚至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法纪观念仍然薄弱。如我县中学迁建项目直至报到省里审批,才发现没有依法进行水土保持项目规划。一些工业企业对污染治理工作认识不足,片面地把经济效益与污染治理对立起来,开展污染治理工作不自觉,甚至无视环保法规定和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违法排污。一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开展环评工作,执行“三同时”制度也未到位。一些娱乐场所、夜宵排档不顾有关规定,在半夜发出声、光污染,影响周边居民休息。部分群众时有乱倒垃圾、乱排生活污水行为。

建议县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对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意识与紧迫感,把环境保护与管理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强化主要领导环保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保责任制和环保项目“三同时”制度。同时,大力开展对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行政领导和行业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污染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㈡生态脆弱区建设任务繁重。

检查组发现,我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生态脆弱区建设薄弱环节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因人们生产建设活动产生的生态脆弱区。如县城附近矿的开采,造成山体裸露,不仅影响县城景观,还一度因大雨引发泥石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矿山土场还有随时坍塌的危险。另外,公路拓宽工程,使公路两侧的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仍得不到治理。二是人口密集但资源匮乏地区形成的生态脆弱区。如、等乡镇,由于林木资源的恢复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不断索取,大部分山地林木资源已破坏殆尽,形成了大片强度水土流失区域。

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以上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尤其要把项目建设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要积极采取各类育林措施,尽快恢复我县生态脆弱区的荒山、荒坡的林相,切实遏制水土流失现象。

㈢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

检查中发现,资金投入严重匮乏已经成为我县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最大的掣肘因素。如生态林业建设中,因省里补偿机制没有出台,只有建设资金而没有补偿资金,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森林保护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也远不能满足工作的基本需要,有时还出现移育林资金为“育人”资金现象。在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中,一些企业生产不景气,治理污染历史欠帐较多,治理经费不能落实到位。另外,排污费征收面窄额低,导致环保监测经费严重不足,监测设备老化,无力开展计量认证,影响了环境监测的开展。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县水利建设资金总量小、需求大,难以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土流失防治。即使落实了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单位也由于缺乏建设资金,要么没有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要么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偷工减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全县所需防治费用高达亿元,县里虽想尽办法,每年用于防灾抗灾的经费仍是杯水车薪。

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落实“谁污染谁治理”工作的同时,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制定“三废”综合利用、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设立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协调银行部门支持建设单位开展污染治理,向社会引资和集资参与城镇的污水、垃圾处理等措施,多渠道地筹集资金,逐步解决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问题。

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贯彻实施环保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以来,尽管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但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人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时,往往表现出偏差,诸如有: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环境保护自然会上去的“自发论”,先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再抓环境保护也不迟的“先后论”,以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内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论”,以及经济部门抓经济、环保等部门抓环保的“两张皮论”等等。检查组认为,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使我县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正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具体体现。

应当看到,由于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总量小且结构单一、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财政运转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我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起步阶段,与上级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与繁重。希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把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作为今后我县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永恒课题,形成合力,知难而进,认真实施“生态立县”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到坚持科学规划,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污染治理,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做到坚决摒弃那种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换取经济一时繁荣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使我县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良性循环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