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贸局规范国民经济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规范国民经济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经贸局规范国民经济报告

一、基本评价

(一)工业经济止跌趋稳,总体仍在低位运行。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6.23亿元,同比增长4%。从工业规模来看,规模工业总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0.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9.5个百分点;规模下工业总产值174.6亿元,同比减少1.6%。从销售产值来看,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60.59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国内销售产值189.37亿元、同比增长5%,出货值71.22亿元、同比下降9.9%。从八大支柱行业来看,塑料制品、船舶修造、新型建材等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5.8%、25.8%、7.5%,汽摩配、泵与电机、鞋帽服装、金属制品、水产食品等行业分别下降9.2%、5%、4.2%、12.4%、6.5%。从地域来看,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5个镇(街道),大溪、泽国、松门分别增长13.1%、7%、10%,城东、太平分别下降5.7%、12.4%。从经济效益来看,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218.6分,居台州市第二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建筑业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后,今年上半年大幅回落,实现产值119.36亿元,同比下降3.4%。

(二)第三产业增长迅速,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99.25亿元,占GDP比重46.2%,比去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金融危机“倒逼”之下,加速促成了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份额中占比的提高,二、三产业“双轮并驱”的态势开始初步显现。从内部行业来看,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居三产各行业首位。上半年,受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各项存贷款增势明显,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4.3亿元、贷款余额409.88亿元,分别增长26.3%、31.4%。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继续稳定增长,分别增长8.6%、13.8%和21.5%。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9.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35亿元。

(三)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农村发展继续推进。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4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农业、林业、牧业产值分别增长0.8%、3.2%、3.9%,渔业产值下降1.5%。粮食生产呈现平稳增长,经济作物生产保持稳定,西瓜、果蔗、大棚葡萄、杨梅、早熟梨、高橙等主导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生产良好,生猪、家禽等主要畜禽品种存栏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渔业产量继续下滑,水产品总量、渔业产值同比分别略有下降。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十百”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启动建设小康示范村33个、达标村90个和230个“菜单式”项目。

(四)投资回落较为明显,重点项目进展不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完成年度计划的38.1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性投资同比下降0.5%,完成年度计划的33.88%,增幅回落14.9个百分点。招商引资项目匮乏,实际利用外资439.5万美元,同比减少2100多万美元,仅完成全年目标的13.7%。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但进展总体缓慢,全市59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4.1%,慢于去年同期进度13.2个百分点。

(五)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民生问题逐步改善。上半年,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深入,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老龄及残疾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明显,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农民建房工作、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加速推进,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物价总体平稳。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趋势明显,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自营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性投资等主要指标并不乐观,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压力较大。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唯消费一枝独秀。投资拉动增量不足,受市场萎缩、投入预期和经营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动力普遍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性投入增长乏力,较去年同期回落明显。出口形势空前严峻,随着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我市出口企业竞争优势锐减,对外贸易下降明显。上半年,自营出口总额8.33亿美元,同比下降21.5%,降幅高于全省、台州市平均水平;出口前10位龙头企业累计出口2.9亿美元,同比下降25.1%。在国际经济形势基本面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我市外向型经济还将处于低谷状态。工业经济增长快速回落,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企业订单大量减少,市场前景十分低迷,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未能根本缓解,企业经营普遍困难。规模工业产值增幅虽然在年初“跳水”后逐月回升,但回升幅度总体缓慢,上半年到第6个月才越过“水平面”,首次出现正增长,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6.36%,少于正常进度100亿元,要想完成全年增长16%的目标基本无望。

(二)经济自主增长内生动力不强。当前,我市经济增长放缓,既是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结果。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低、内生动力不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和力度仍然欠足。一是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尽优化。我市经济还是“二三一”结构。工业虽处主导地位,但民营经济的特点导致工业企业总体呈现“低、小、散”状况,产业集中度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规模工业企业少,骨干企业外流较多,大型现代企业和上市企业缺乏,支撑经济大厦的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仍需进一步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有待提高,赶超第二产业的步伐尚需加快;农业发展总体趋稳,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不快。二是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环境制约依然比较突出。有限的土地空间和环境容量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市可用财力不足导致建设项目举步维艰,拔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成为经济发展“短板”。此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产业升级。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不足。全市工业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八大主导行业支撑,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东部产业集聚区、温岭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基地等产业集聚地项目投产率低,集聚效应尚未显现。现代服务业领域有待拓宽,新兴第三产业发育不良,城市新区商贸业发展缓慢,专业市场尚需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比较缓慢。上半年,全市59个重点建设项目中,37个续建项目共完成投资19.5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8.9%;22个新开工项目仅开工6个项目,开工率为27.3%,完成投资4177万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4.99%。建设资金紧缺成为重点项目推进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政府性投资项目,大部分面临资金紧张局面,进展速度多数慢于计划预期,反映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摊子还是铺得较大,总体规模缺乏有效控制,项目建设与财力保障没有很好衔接。政策处置难、群众干扰多,是项目推进缓慢的另一大因素。市客运中心、总部经济基地等已农转用的项目因拆迁等问题供地无法完成,担屿围涂工程、农贸城等已供地的项目因村民干扰影响进度,给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带来很大阻力。另外,少数项目责任单位片面强调各种理由,工作主动性不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工程建设进度。

(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任重道远。近几年来,我市各项社会事业虽取得较快发展,但由于民生问题历史欠账太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普通居民购房难、住房难问题异常突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持续减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平衡,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群体访、越级访等信访问题突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建议意见

为更好地完成全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务,我委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巩固经济向好势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的迹象比较明显。要切实把握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适度地调控好政策力度和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努力查找差距,加强督促检查,拿出新思路新举措,全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环境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生命线。要以更大的力度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部门责任意识,营造更加优良宽松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困增效,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缓解融资难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二)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未来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带来重创,但这次危机也给我们转型升级、调优结构带来了良好机遇,经济下行压力可以倒逼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要充分利用当前各种有利条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大力度推进“135”工程培育,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尽快培育并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优化产业空间体系,整合东部产业集聚区、温岭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基地等资源,有效承接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加快改造提升八大主导行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尽快把它们培育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保稳促调、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之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以我市列入7个省级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试点县市为契机,率先推动发展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进一步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档次,着力打造新城核心区、铁路站场两大商圈,促进市场培育和旅游业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拓展多元市场,开辟迪拜温岭机电城等自主贸易渠道和营销网络,大力发展外贸流通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稳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扩大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三)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当前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消费增长有所疲软,尤其需要投资来接力拉动经济发展。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市场化运作,科学界定政府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大力推行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政府投资来引导、带动社会投资,促进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性投资。充分利用我市民间资金雄厚的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同时打破各种垄断和限制,有效解决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问题,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认真抓好招商选资工作,精心包装一批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注重引进一些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产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做好政策处理工作,完善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尽早发挥项目效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阻梗重点项目建设行为,坚决查处已供地企业投资建设缓慢、土地批而未用等问题,营造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更加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认真做好关系民生的各项实事,重点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把促进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失土农民、失业职工及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关心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着力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力度,全力推进农民建房工作,让全市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做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重视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信访责任制度,积极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时代经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时代经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北方经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