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教育指导策略工作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幼儿教育指导策略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幼儿教育指导策略工作报告

一、对指导策略研究的目的

在理论上丰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全面深入地认识幼儿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幼儿园运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为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参照和借鉴,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改变行动的盲目性。并帮助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做出理性的思考和把握,进一步对幼儿教育内涵进行深层次理解。

二、指导策略运用中的原则把握

1.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提高幼儿学习的教学技巧,它还是一种在班级里创造愉快的前社会环境的方法,而这种轻松友好的合作环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和美感的发展,对幼儿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情感和人际交往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和有益的。这也是尊重处于该环境中幼儿的不同兴趣、能力、需要的一种表现。因此,幼儿园应加强环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首先,幼儿园的环境作为展示幼儿合作成果的一个舞台,可以将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完成的作品贴在墙壁上,成为幼儿园的第二层肌肤,也可以在教室里摆放幼儿小组制作的各种图画或其他装饰品,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照顾动植物的生长等等。其次,幼儿园整个环境的设计应洋溢着对美和和谐的关注,对社会互动的关注,因为社会性发展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处于自我中心的幼儿,社会化刚刚起步,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为此,应将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交往的因素,让空间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每一事物都能传达沟通的意图,协助幼儿的交流和互动,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保持平等的合作关系

幼儿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爱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感到在幼儿园里有一种安全感,对教师有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还要求教师能包容幼儿的不同观点,这样才能在合作学习中与幼儿平等交流,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这些都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实现,比如在幼儿园的主题晚会中,多组织一些教师和幼儿合作的节目,拉进两者的距离。幼儿之间也要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在学习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在事实上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有些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喜欢“控制”能力弱的幼儿,这是影响幼儿合作效果的一个因素。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小组成员被拒收,往往就与这种清况有关。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转变这种幼儿之间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为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上的准备。

3.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增进感情,维持积极的同伴关系。例如,教师可以投放有利于幼儿合作的半成品材料,为其合作提供机会,这样幼儿之间才会共同研究、协商意见、合作行动,使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协商与合作机会。活动材料也可适当的减少一些,促使幼儿合看一本书、合作一个纸工、共玩一个球等等,使他们感受到必须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可采用多种合作游戏的形式,使幼儿经常在小组中共同游戏,把合作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经常开展需要合作的建筑游戏、角色游戏以及有规则游戏,也可以将原来竟争性的游戏改编成合作游戏,为游戏增加一些合作因素,使幼少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合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社会准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小朋友都应该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三、指导策略执行时的教师作用

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问题。因此,教师要全面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还必须要对原本固有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以多重角色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

1.加强对小组合作活动的组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教师的精心组织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小组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任务,这是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学习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很清楚,直观地让幼儿明白他们合作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笼统地说我们现在开始合作学习,大家互相说一说。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相应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必要合作,那么也就根本用不着勉强去做。加果所选问题太简单,缺乏挑战性,幼儿就会对合作失去兴趣。所选问题太难,几乎没有人能解决,将会使合作陷于被动,达不到在学习中培养合作能力的目的。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将幼儿很好地组织、协调和调动起来,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2.加强对小组合作环节的参与

当各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放手不管,等待幼儿的“成果”,而是深入到合作小组,观察各组的讨论情况。如果合作顺利进行时,尽可能地不进行于预,以免打乱他们的讨论思路。而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进去,帮助制定计划,提出建议,让这一组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并指出他们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使他们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加以注意。对于那些争执较大的小组,教师应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进行引导,应尽可能避免不问缘由,直接给出自己的想法或结论,这样在保护幼儿合作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促进了他们有效的互动。

3.加强对小组合作过程的指导

及时表扬、及时评价对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无论是否实现合作的目标,只要表现出合作性行为时,教师都应适时适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这种行为得到保持。因为通过表扬小组,使幼儿体会到与同伴的合作是快乐的,与同伴合作才能产生一种成功,从而为保证良好的同伴关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指导和评价,才能体现个性化和多元性的原则,从而使各年龄段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地提高。如部分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合作技能比较差,不能自始至终围绕既定的合作目标而行动,因此,许多合作行为并没有达成合作意图。所以,教师对其的评价应强调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评价的对象不再仅限于最终的作品或结论。而无论最终成果如何,都应及时肯定幼儿的活动价值,使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四、指导策略的重要性综述

1.帮助幼儿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由于幼儿之间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有些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能力本身就很强,而有些幼儿可能性格内向,不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对于他们,教师都应给予正确引导,使他们意识到只有大家都能顺利地交往,才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自己没有的东西。而且只有具备了好的合作技能后,每个组员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为本组完成学习任务,成功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教师在教给幼儿具体技巧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口头讲解,而是应该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从具体的活动中传递经验,让幼儿进行有计划的小组合作练习,例如怎样与其他幼儿打招呼,怎样使用礼貌用语;如果游戏中出现问题,怎样提出建议;如果双方不同意游戏的规则,怎样提出解决办法;怎样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的谈话;让他人参与等等,而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也可以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

2.指导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法。通过教给儿童必要的技能,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为,就可以改善他们的同伴关系并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适应。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建立,使得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有了物质的依托。但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要顺利施行还必须对幼儿进行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的训练和培养。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的培养与发展是幼儿小组合作教学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交往经验、社交技能尤其是合作的技能都比较少,如果不加指导,只是把他们安排在一个小组中让他们合作,其合作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幼儿一定的合作技巧,使他们在小组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的方法。例如,在教育活动中,让没有图书的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看,并一起找到老师要求翻到的那一页,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这就是合作,这样做是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看到的。

3.鼓励幼儿练习使用合作技能。交往是一种社会机制,是人际关系的反映。在同伴交往中,幼儿是平等、互惠的,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也是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由于幼儿的情况较为特殊,同伴交往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在教学、游戏中创设合作环境,并加以提练实施则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性行为时,教师应通过暗示、提示、教育材料、活动等,主动地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适时适地地给予强化,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保持。这一强化应属于正强化,教师可运用抚摸、拥抱、奖励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关注和表扬。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与人的交往活动之中,不断发展合作的技能。如鼓励幼儿在家、在社区中尝试练习这些合作技能,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