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立足三农狠科技培训开创农民技术教育培训新局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5年,我市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公开承诺为农民办好的十件实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目标,以实用技术培训为基础,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手段,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培训规划,切实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我市是一个农业市,现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50万人左右,如何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已经成为我市当前一项艰巨的任务。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公开承诺为农民办好十件实事的要求,在3年内分期分批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一遍。2005年对9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37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006—2007年,随着政府扶持资金的增加、培训设施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2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每年对其中的23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7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007年底,把232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轮训一遍,使他们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农民致富本领。
二、大力开展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今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要求,会同组织、财政、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委等部门从全市农村实际出发,确定了实施农民技术教育培训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调动广大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为“三农”服务的责任感,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
(一)对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根据规划要求年初就把“绿证”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并与县(市)区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以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指导思想,开办了种植、养殖、果品加工、经济四大门类20多个专业,2005年共培训“绿证”学员2.3万人。为保证“绿证”工作的开展,市财政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绿证”培训的管理经费。夏邑县今年培训“绿证”学员5000人,开设49个村级班,分农学、养殖、蔬菜、果树、食用菌五个专业,深受群众的欢迎。为保证“绿证”培训工作的质量,我们从经费落实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着手。在经费落实上有的县(市)区把绿证培训经费直接纳入财政预算,如夏邑县;今年县财政预算48万元用于教师工资、教材等费用,对于农业部和农业厅下拔的“绿证”教育项目经费,市、县两级财政均能专款专用,保证了实施“绿证”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制度建设方面,每年年初市农业局都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做到年前有计划、中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从而保证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的质量。在抓好管理的同时,我们很注重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今年,全市共建生产示范点167个,分布在全市六县两区一市,其中农学75个,养殖33个,果树34个,蔬菜25个。通过辅导教师的技术指导,“绿证”学员的辐射带动,较好地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们在“绿色证书”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几年来,我市夏邑、宁陵、虞城、永城分别被农业部定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县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县,今年睢县、睢阳区又被确定为示范县,全市共计培训新型农民示范户2万余户,这为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促使项目更好地落实,市农业局按照省农业厅安排,对试点县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内容包括:专业班的设置、教学计划、教材选用、学员到课率、教师备课情况等。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我们结合自己的农业产业结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培训工作的时效性,选择那些科技含量高、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能够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培训项目,如农业节本增效项目;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的项目;农牧水结合、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的项目;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项目等。如今年永城市紧紧围绕国家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共计培训核心农户3000户,每户辐射带动10户,共带动3万户农民运用科技搞好农业生产,其中玉米核心农户1500户,小麦核心农户1500户,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受到了农业部、农业厅领导和专家检查验收组的一致好评。
(二)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使更多的农村青壮年掌握一技之长,今年全市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农技热线、科技下乡、宣讲团、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市共召开培训会1万余场次,对37.2万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1、送科技下乡培训。根据不同的农时季节,市农业局组织农技、植保、土肥、园艺、蔬菜、种子等单位的高、中级技术人员40余名,分赴到全市各乡镇集会,设讲桌、搭展台、挂标语,解答农民的疑难问题,散发技术资料,曝光劣假农资,推广优良品种,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特别是小麦、玉米的播种期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组织农技人员以村为单位进行培训,做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达到技术入村入户到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共开展农业科技下乡536场次、专家人数达到3300人次,散发技术资料150万份,受益群众112万人次。
2、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培训。市农业局与市电视台、教育台联合开办了“黄土地”、“专家·农家”等专题栏目,每周定期播出专家讲座。栏目内容丰富多彩,既讲农村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政策,又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还农产品供求信息;各县(市)区电视台也都制作了《农民之友》、《植保五分钟》、《农业天地》等节目,据农民反映,农业节目收视率很高,已成为许多农民每天必看的电视节目。全市共制作农业节目专栏563期。
3、依托农业广播学校、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各县(市)区农广校分别与电业局联合,开办了农村电工技术中专培训班。如永城市今年招生157人,开办了农村电工班,学制2年,聘请了省电力学校老师和市委党校教师现场授课,学员热情很高,教学效果很好。目前已圆满完成教学计划。二是结合沼气工程项目,举办沼气生产工培训班,今年全市共举办沼气技术培训班200期,培训沼气工技术人员1.2万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22万册。
4、开通农技热线,解答农民疑难难问题。我们分别与报社和电台联合,开通了农技热线和“豫东田园”两部热线电话,并通过报纸和电台向外辐射,一根热线连着千家万户,做到一人提问题,万人都受益,专家坐诊达到460余人次,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2300多个。
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5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0万户,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50个,玉米新品种40个,大豆新品种15个,棉花新品种22个,主推新技术35项,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
(三)抓住阳光工程政策机遇,狠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首先,领导重视,建立组织,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1、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总结去年阳光工程培训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于7月14日召开了全市各县(市)区分管农业的书记、县(市)区长及农业、劳动、建设、财政、教育、科技等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阳光工程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李新增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务工收入较低,转移就业困难的现状、强调了转移输出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要求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按照全省阳光工程会议精神,切实把我市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做好。副市长xxx对全市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做了部署安排。2、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教育、劳动、建设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局长魏作振任办公室主任。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市)区实施阳光工程进行业务指导。3、出台了与培训相关文件。市政府出台了《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商政〔2004〕54号),制定了《2004—2010年商丘市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全市转移培训工作做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其二,整合培训资源,认定培训机构。为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在去年认定的120所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基础》、《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并对全市13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包括公办、民办),进行逐一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在自愿申报的前提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对其中的54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的单位,重新认定为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其中市属2所,县(市)区属52所;公办18所,民办36所,在公办学校中,农业部门9所,劳动部门6所,教育部门3所,其中,45所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基地承担了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
其三,分解培训任务,规范培训管理。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下达给我市的培训任务,及时将1.6万人的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自我加压把引导性培训任务提高到10万人。同时,年初召开专门的项目培训会,并与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签订了项目管理责任书,要求各县(市)区把阳光工程培训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为体现阳光操作,圆满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我们对全市120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了公开招标,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的45所培训学校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
其四,安排培训经费,确保培训质量。今年市财政拨出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44.8万元,管理经费5.2万元。为加强资金管理,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x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商农财〔2005〕39号),并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管理。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45所培训基地,每次开班前,就将受训人员的基本情况报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办公室人员到现场核定认可,才将培训券交付培训单位,由学员自己填写。每季度由培训单位持培训台帐和转移台帐到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接受审核,在查实培训学员实现稳定就业后,财政部门方可将培训补贴资金拨付培训单位,有效地杜绝了培训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切实让培训农民得到实惠。
其五,严格执行“五项制度”。规范阳光工程监管工作。今年是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我们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重点推行了“五项制度”即公示制度,第一节课制度,规范台帐制度,执行月报制度,严格检查验收制度。今年全市统一采用培训券形式,并首次采用网上监管,对培训学员及培训机构的宣传、招生、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进行了全过程监管,确保了培训质量,满足了受训农民的要求。
其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切实转变农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参加培训、外出务工;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xxx阳光工程宣传活动月实施方案》(商阳光办〔2005〕3号)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活动。市农业局局长、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主任xxx同志就阳光工程培训答记者问,并刊登在xx日报农村版上,市农业局副局长xxx在电台“行风热线”上电话接访了农民关于阳光工程培训的问题。据统计,全市共出简报45期,出动宣传车辆200余辆,散发传单1万余份,制挂过街条幅500余条,如民权县电视台字幕广告10余天,下乡张贴标语500余条。悬挂过街条幅10条,接待农村青年及家长的咨询上百人次,阳光工程宣传月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00.6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6.73万人,引导性培训73.87万人,阳光工程已培训结业10141人,正在受训5313人,接受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90%实现了转移就业。培训涉及了20余个专业,其中建筑、电脑、工厂作业、餐饮、裁缝、家政等6个工种的受训人数占总受训数的70%以上。由于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带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达150万人次。较好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
通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推动了我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一)抓典型、树样板,提高效益,扩大规模。在搞好教学培训的同时,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绿证辅导教师技术承包的果园、蔬菜园、作物示范田、养殖圈为样板,创造典型,让当地群众从看中引发兴趣,并积极参与。例如宁陵县高级农艺师王海更同志是一位绿证教师,他通过技术指导,在xx县程楼乡王兆址村,建成温棚218座,成为全县最大的温棚专业村。在他的带动下,仅程楼乡就发展温棚2300座,面积3500亩,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成为河南最大的温棚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被誉为“黄瓜之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与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经销商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夏邑县通过培训和生产示范点的带动,全县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实现了良种化,发展优质小麦达40万亩,新发展蔬菜达15万亩,新发展规模养殖户达2000户。尤其是食用菌生产发展较快,今年新发展双孢菇1800多棚,全县达到4500棚,225万平方米,年产量4.05万吨,年产值1.5亿元,形成以车站、王集、杨集、李集等11个乡镇为主的双孢菇生产基地。此外,还首次建立了白灵菇生产示范点,引进了珍稀菇种白灵菇,一次发展到80万袋,目前生长状况良好。食用菌生产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支撑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一年来,通过典型培训、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近100项,创经济效益近亿元。
(二)引进新品种,形成新产业。xx县车站镇洪山庙村绿证养殖班在县农广校教师的指导下,引进良种猪,进行猪的品种改良。采用新技术饲养,提高商品猪瘦肉率。现在,他们的商品猪价格比当地土杂猪价格每公斤高1.4元,仅此一项全村年增收近80万元。养猪规模大了,村里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看到这种情况后,县农广校教师带领他们考察了外地建沼气的情况,并为他们请来专家建立沼气池,现已建成8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猪一一沼一一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夏邑县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保证该村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县农广校又组织一批年轻优秀的学员成立了养猪技术协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为养猪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了发展规模养殖,农广校指导10名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会员,采用入股的方式,兴建了洪山庙村生态养殖示范园。采用统一购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模式、统一销售的方式进行经营,现已引进良种种猪150头,已成为全村养殖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大力发展养猪业。目前,该村养猪生产已成为主导产业,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每年果树生产为全村增收近十万元,出栏商品猪8000余头,创经济效益120多万元。截止目前,我市累计培训绿证学员20万人,近5万名学员进入生产实践阶段。共建实习基地167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项目达2600多项次,推广面积80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4000万公斤,增收优质果品2800万斤,增加收入5100万元。发展专业村近千个,各类专业户5200户。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明显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素质,充实和加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培养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为村级组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进城务工的专业素质,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新渠道。如xx县依托农广校成立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服务总公司。把一批具有电脑、电焊、缝纫、餐饮、机电、家政服务等骨干专业技术学校作为培训基地,建立10个各具特点的分公司,形成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集团,按照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培训规划,统一培训岗位规范,统一技能考核和发证要求,切实搞好培训工作。培训后的学员,外出务工月工资收入普遍比不参加培训的高300—500元。该县郭店乡王刘庄村原来有5人在劳动局技术学校培训后输送到常熟务工,从事服装加工,月收入800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年初该村又有600人参加培训后到常熟务工,年收入可达400多万元。又如:作为全省25个重点发展市之一的永城市,通过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完善劳动就业信息网络,推动农民进园区务工等措施,帮助农民实现了“市场就业”。该市农业、劳动、教育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了劳动就业、职业教育、运程教育、农业科技四个培训集团,专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然后再推荐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该市马桥镇闫庙村,总人口1000多人,经过技能培训后,常年外出务工400余人,年创劳务收入325万元,其中具有中专学历的有48人,其他务工人员也都有一技之长。该村支部书记xxx靠在外打工的积蓄,又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回乡创办了羊毛衫厂,就地安置了附近村的200余人就业。目前,该村大多数农民脱贫致富,万元以上收入的家庭100多户,村里面貌发生了具大变化,劳务经济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该市演集镇西街村xx和xx两名学员,在永和职业技术学校接受阳光工程培训后,分别被送到义乌天慧制衣有限公司和波斯登制衣集团,由于技术好,工作积极认真,个人素质好,均被提升为领班,月薪2000元左右。民权县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该县花元乡魏庄村青年农民尚东方高中毕业后,经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强化自己的技能,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打工者到企业老板。他致富不忘乡邻,在家乡陆续创办了双龙粉业、炉业公司、农化公司等企业,先后安置家乡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已成为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力军。当地农民都高兴地说:“真是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啊。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四、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采取正确引导、政策引路、舆论造势的做法,确保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1、建立组织,为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市成立了由抓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科委、科协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由县(市、区)长任组长,农业副县(市、区)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全市形成了上下通达、协调有力的指挥操作系统,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使全市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展开。
2、建立责任制,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明确规定,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为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业副县(市、区)长为直接责任人,各乡镇主要领导为具体责任人,把这项工作纳入县、乡工作目标管理,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真正把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摆上县、乡两级议事日程。同时,建立健全了培训网络和培训体系,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多方位筹措经费,确保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除国家扶持的项目资金外,市、县(市)区财政也拔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有的县把这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也有的县从水费中列支,同时,我们也从农业事业费中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总之,我们本着“财政补一点、部门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原则,多渠道筹措经费,用于教师工资、试卷打印、印刷教材、购置教具和音像教学等。经费使用力求节省,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4、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各县(市、区)都相应制定了优惠政策。“绿色证书”获得者,可优先申报农民技术职称;优先承包集体的土地、坑塘、经营场所、承担科研和开发项目,解决农业贷款;优先提供科技服务、示范推广和发放技术资料;优先选配村干部等项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参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5、搞好检查指导,确保工作质量。我们组织有关单位定期;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农民技术培训情况进行检查。查人员、查笔记、查作业、查制度,促进培训工作的进展,使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培训。运用科技下乡、广播电视、散发资料、制作专提等形式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6年培训70万人。
2、抓住阳光工程项目,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2006年培训农民工23万人。
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