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组织部长来时的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县情特点
**位于小兴安岭南端西麓,黑龙江省中部。下辖4镇7乡、76个村、500个自然屯。境内总人口32.9万,其中县属人口26.7万。县情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资源丰富。全县幅员面积4238平方公里,地貌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共有林地300.6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产红白松、杨、桦等优质木材15万立方米。林地之下蕴藏着煤、金、页岩等多种矿藏,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全县耕地面积164.5万亩,年均产粮6亿斤,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全省水稻、大豆主产区。
2、客属单位较多。境内驻有5个县团级客属单位。**林业局属森工系统,有人口5万,林地面积218.6万亩;**农场属农垦系统,有人口8000,耕地面积17.5万亩;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主要从事沙棘果树的培育和沙棘果的开发利用工作;**和**两个部队农场分别是**军区和**军区的后勤保障基地,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各具优势。
3、属于革命老区。**开发年代较晚,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属国家二类革命老区。抗战时期,**的老金沟曾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所在地,抗联英雄**等都在此战斗过。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我们这届县委班子组建于2002年末,面对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形势,我们以加快发展统一思想,以求真务实凝聚人心,把改革和创新作为破解诸多矛盾、问题的首选措施,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涵养财源、富民强县的关键环节,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从根本上扭转了工业经济滑坡、社会保障不力、信访问题突出的被动局面,县域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扶贫帮弱和助民增收、强化社会保障和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005年,我们扎实推进矿产、木材、食品加工、旅游和劳务输出“五大产业”发展,精心运作教育、城建、扶贫攻坚“三件大事”,经济和社会事业均取得长足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58万元(其中一般性预算收入2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元,比2002年末分别增长22.7%、5.9%、26.2%和21.6%。
1、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靠不躲,以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勇气和魄力,积极应对,妥善处置。一是努力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是“马案”重灾区,县里原来的党政主要领导均受牵连,原创:有100多名中层干部涉案。对此,我们通过积极对上争取放宽政策,号召将功补过放下包袱,理顺了各级干部的思想情绪,稳定了人心,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据实调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针对以往欺上瞒下、虚报浮夸造成县乡财政一个多亿历史欠账的危困形势,我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据实下调了45.8%、29.8%和25.9%。由此,2002、2003年我们争得省财政7749万元的资金支持,2004年又争取到“一定三年”每年5272万元的转移支付指标。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积累的财政问题,率先实现了城乡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工资统发。从而不仅卸掉了历史包袱,保证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而且端正了思想路线,形成了正确的工作导向。三是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县委明确提出,不搞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不搞有名无实的政绩工程,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要通过对下负责实现对上负责。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们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基铺路”确定为本届班子五年任期的工作主题。提出要为绥棱今后的大发展,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些实实在在的事,甘当铺路石,甘当奠基人。
2、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培育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我们始终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正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发展,以此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切实优化发展环境。针对地皮紧、环境差的实际,新县委班子组成后的第一次常委会,就研究决定对三起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立案查处,引起很大震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就破坏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补充规定》等文件,推行“举报顶岗制”和“举报有奖制”;建立了规范的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积极为客商让利,废止不合理审批收费文件近300个,还实行客商启动生产“零等待”的办法;通过发放“绿卡”、授予“荣誉公民”称号、领导联系企业、定期座谈听取意见等办法,营造了“尊商、安商、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努力构筑外引内联格局。在北京、深圳、温州、成都等地组织招商推介活动,与外地客商广泛接触;与四川省蒲江县、浙江省临安市、**市香坊区缔结为友好县(市、区),搭建了与其合作的桥梁;在北京和深圳组建了“绥棱发展促进会”,聚集了近200名在外事业有成的绥棱人;协调5家驻绥单位,成立了“**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协作促进会”;编印项目册,制作宣传光碟,建立招商网页,拓宽了展示绥棱的渠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面。三是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坚持宜股则股、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送则送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大刀阔斧地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三年来共有27户国企实现了新企新制,转制搞活,米厂、洒厂、纺纱厂、乳品厂、宾馆、食品公司等一批转制项目相继建成,不仅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安排了近万名劳动力就业,更为重要的是,改善了经济结构,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四是狠抓寻资引项任务落实。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各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最重要内容,建立了“一长看家”、“双周调度”、“按月通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采取了领导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经过努力,三年多来全县共引进项目354个,引资到位10.5亿元,均超过新班子组成前10年的总和,华夏董氏集团、冠龙公司、益民集团等一批大企业来绥棱投资兴业,极大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我县艾斯公司的四氢噻吩和叔十二碳硫醇项目被确定为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争取到国投资金1300多万元。我们第5次启动了库容为7亿立方米、总投资10多亿元的阁山水库项目,目前可研报告正在按照水利部的意见进行修改。另外,总投资1.8亿元的长阁灌区项目已通过审批,第一批30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经到位。而尤为可喜的是,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框架基本建成。矿产资源开发已经破题。山东东大集团投资对八一和建兴花岗岩矿进行试采加工,预计三年投资5000万元。哈尔滨龙电集团和我县鑫秀实业公司投资建设了两户陶粒开发加工企业,今年可正式投产。由双鸭山客商投资的焦煤勘探项目也取得重大进展。木材产业不断壮大。已形成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5个木材加工小区,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76户。以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的兴奇木业公司2004年异地扩建,形成了年产500万套圆木棒的生产规模,又新上了木糠项目,实现了资源吃干榨净;民营大户华林木业公司在开发生产细木工板、指接板等产品的同时,买断县纤维板厂,组建了新华林木业公司。食品工业取得突破。引入华夏董氏兄弟集团拟投资1.2亿元开发的植物油项目运行良好。引进**米业公司对县制米厂进行改造,年加工水稻8万吨。宏达食品综合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编制完成了《**县旅游发展规划》。已开发金斗湾旅游区、白马石山庄等多个旅游景区,以及登山、垂钓、漂流、森林小火车等多个旅游项目。劳务产业渐成规模。2005年,全县内转外输劳动力4.87万人,劳务总收入达1.6亿元。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输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跨国输出超过1000人,女劳动力输出达1.37万人,达到县外输出总量的36%。
3、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指导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面对困难形势,我们坚持与时俱进,靠思维创新、作为创新,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境界。在致力经济建设的同时,采取超常举措,克服小县、弱县、穷县的诸多不利因素,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一是更新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采取资产置换的方式,由开发商投资为县一中建起了总计87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使一中学生数量达到2002年的两倍多,还吸引开发商创办了私立第六中学,进而又建成了专门研究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素质教育实验小学。启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尝试推行全员竞争上岗、评聘分开、工资活发等新机制。把阁山中学等弱校委托给五中等强校管理,在原三吉台乡范围内尝试推行九年一贯制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采取“九校合一”办法,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立了职业技术学校,创新性的作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三年多来教育总投入达5231万元,仅城镇就纯增教育用房4万平方米以上,投资额和建筑面积均超过前20年的总和。二是采取超常措施推进扶贫攻坚。组建了统管城乡的扶贫办。在做好城镇低保工作,三年来每年扩面1000人的基础上,把低保触角向农村延伸,在阁山乡永清村、三合村开展试点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抓住突出问题进行集中解决,2004年,我们开展了“解决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动员机关干部、外来投资者捐资助贫,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对606户极贫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和翻建。去年,我们设立扶贫开发基金,首批就筹资100多万元。我们还完成了119户企业14461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共发放资金1.05亿元。三是多渠道筹资改善城乡环境。坚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吸引开发商投入、财政适当安排和动员社会各界捐赠等措施,三年来,基础设施投入4.5亿元,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了**有史以来第一条高标准的通乡公路--绥四路,尤其是创造性地采取了施工方交工程建设抵押金、派出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任甲方代表、群众举报工程质量事宜有奖等措施,不仅解决了开工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保证了工程的高标准,建设进度创造了全省通乡公路建设史上奇迹。把县政府原办公楼等七处资产置换给吉林省柳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我们建设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党政机关办公中心,结束了县政府多年蜗居平房的历史,作为置换条件,投资方开发建设了4.6万平方米的鑫鼎小区,同时垫付422万元资金破解钢厂遗留问题,修筑了城西路南北两段,实现了几届班子都想干、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打通城西路的夙愿。与此同时,积极推动科技信息、文化体育、卫生保健、广播电视等不断进步,我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市法治环境先进县”,2005年还成功地承办了第六届全省科普大集。
4、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要求各级干部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千方百计为群众造福。一是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新班子组成后,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克服种种困难,将290多名未参险企业的退休人员纳入低保;补发了以往拖欠的教师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100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落实惠农政策,引导特色种植,发展畜牧业,扩大劳务输出等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以来,全县共免征农业税5128万元,发放“两补”资金4688万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居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加。连续两年为城乡财政供养人员发了13个月工资和基础工资以外的补贴。据统计,三年多来,城乡群众增收总额近6亿元。二是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居民区内百姓常走的巷道为重点,积极改造城镇道路。三年多来,共铺装白色路面19条8288延长米、红砖巷道43条26100平方米,使城镇道路高级、次高级铺装率由2002年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大力度推进城镇开发,连续三年综合楼建筑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规模居全市前列,不仅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还降低了房价,有效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在2004年投资170万元打10眼补水井的基础上,2005年又投资162万元对城镇老化的给水管线进行改造,有效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引进大庆客商投资100多万元,购置汽车21台,提供城市交通服务,现已开通3条专线,有效解决了群众“乘车难”问题。新建了3.8万平方米的健身休闲广场,扩建了东北湖公园,为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理想场所。建设了集中供热公司,入网面积已达5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甚至连公厕建设改造也作了明确规定,遏制了城市开发中公厕减少的势头,三年多来新建维修101座,方便了群众生活。三是大兴尊老敬老之风。研究决定对全县400多名8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的营养补贴,对100岁以上的老人则每月补贴100元。注重解决乡镇敬老院经费标准降低的问题,县财政每年增拨经费20万元,全县敬老院年均每位老人增加生活费500元以上。对集中供养的五保户,要求由原所在村按人均承包田面积及当年土地发包价格,给付敬老院经费。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由原所在村强制其每位子女每年为老人提供100斤大豆或大米。同时,引导制订乡规民约,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子女借种地等占老人便宜的问题。
5、注重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和工作水平。县委注重抓班子,带队伍,锤炼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一是强化载体办实事。为了改变以往群众盼见干部,而干部怕见群众,基层许多问题久拖不决的状况,我们要求各级干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问题之中。在扎实开展“两风”建设活动和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2003年,县委组织3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深入基层抓落实”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2004年开展了领导干部“百日调研”活动,仅县领导就从基层征集并研究解决了22个方面84个问题;2005年又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大下基层”活动,228名干部入驻76个村,助农促农增收,帮助群众确定致富项目1445个,协调落实贷款2392万元。二是重视信访解难题。制定出台了首问责任制、分级负责制、陪访制、回访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各级干部带着浓厚的感情作群众工作,变上访为下访,敞门接待群众来访,积极主动地消除不稳定因素;特别注重抓住苗头性问题提早解决,防患于未然,信访工作始终保持了较高水平,群众也比较满意。2004年秋收过后,我们下派干部200多人,集中开展了土地“三清”工作,全县共清理出不合理发包土地2.8万亩,废止合同1825份,依法收回土地1.1万亩,基本消除了因土地矛盾引发的上访问题。这项工作在省里的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三是关注效果抓落实。为解决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问题,县委严格控制会议和文件,2005年召开的全县性大型会议、印发的县委文件,均不到2002年的三分之一,使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抓落实。同时,对“大事大项”,我们实行全程督办、跟踪督办,提高了干部抓落实的水平。在减少会议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2003年初的县委工作会议,要求包乡镇县领导第二天就深入所包乡镇落实会议精神,研究发展问题。2004年,我们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研讨决策会,议定全县发展大计,启动全年工作。2005年初春节刚过,我们就召开劳务工作会议,签用工协议,送外出民工登车启程。
三、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督导组(巡回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牢牢把握“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真正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来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实实在在地把教育活动抓实、抓靠、抓出成效。目前,全县前两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较好地完成了集中学习教育任务,处于不断巩固扩大成果阶段;第三批教育活动正在紧锣密鼓、扎实有效开展。在第一、第二批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要三个成果:一是要实践成果。注重通过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载体活动把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发挥“两个作用”的具体实践,先后组织开展了“净城周”、“清明节千名党员祭扫革命烈士墓”、“助农促农增收”等大型活动21个。在七月一日开展的“党员美城、绿城、净城日”活动中,城镇各基层党组织就组织党员在城镇植花8万株,栽草坪1.4万平方米,清沟撤杖3万延长米,广大群众在充分享受成果的同时,感受到了先进性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二是要经验成果。坚持边开展教育活动,边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去研究探索。先后撰写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做到的“四个结合”》等9篇理论文章在领导科学、活力、党的生活等报刊上发表,在黑龙江日报、绥化日报刊发信息270余篇,全省先进性教育简报有11期、全市简报有近50期刊发了绥棱做法。特别是我们在民营企业中开展教育活动的创新做法,多次受到省、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肯定。三是要制度成果。坚持边整改解决问题边建章立制,先后建立了领导干部讲党课、党员亮身份服务、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抓落实、特殊类型党员教育管理等八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真正把教育活动的成效落实在探索建立让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上。
在圆满完成前两批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把第三批教育活动作为重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创新思维,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强力推进。早在去年3月份,县委书记**在**村调研时就把如何搞好第三批教育活动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超前研究,到第二批乡镇机关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之时,县委围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开展教育活动的思路已经确定,并把后头乡作为试点先行运作实施。具体做法就是组织后头乡乡村两级干部大下基层,逐村逐屯逐户围绕种养业、劳务经济、民营经济等方面,共40多个小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掌握该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由县委副书记宋树生同志亲自带队,从组织部、农委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帮助该乡起草了小康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和五年实施细则,又先后两次在该乡召开小康社会规划论证会,组织农委、畜牧、水务等13个县直部门对纲要和细则进行反复论证。10月下旬,我们从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抽调5名同志分赴后头乡五个村,就该乡各村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该乡规划,帮助各村研究制定了小康社会建设五年规划,细化到屯到户到每个劳动力和每个增收项目。与此同时,全县第三批教育活动的筹备工作也正式启动,以研究制定小康社会建设规划为主线的调查研究全面展开。县委书记**先后深入到后头乡、泥尔河乡等乡镇、村,直接走访党员和农户,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来实现新农村建设破题起步的指导思想,并要求要集中重点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赡养老人、嫁女要彩礼、红白喜事摆桌请客敛财、初中生辍学、封建迷信及赌博等问题,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充分准备,2005年12月13日,采取面向全县广大党员电视直播的方式召开了全县第三批教育活动动员会。为保证教育活动扎实有效进行,县几个班子的领导率先垂范,不但蹲点入户讲党课、原创:搞调研、抓指导,还经常深入各乡村巡回检查。学习动员阶段,县委书记刘万发在深入到长山乡、上集镇调研指导时,针对农村发展后继乏人的问题,提出了在教育活动中大力提高农民党员素质和积极发展“能人”型年青农民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分析评议阶段,县委副书记宋树生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多、组织生活难保证的问题,提出要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为此,我们先后在天津、大连、烟台等地的劳务基地新建了14个临时党支部。真正做到一步一检查,一步一指导,使教育活动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各基层党组织也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各具特色。**镇在教育活动中根据各村实际,提出了建设“东北民俗”、“鲜族风情”等不同特点、不同风格新农村的思路。**镇民主村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时探索出“监督三制”的做法,先后被省市先进性教育简报刊发。认真回顾起来,我县前一段的教育活动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大培训。县乡(镇)共组建宣讲团47个,集中举办以理论知识、农业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60多次。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全天候播放政治理论、先进人物事迹、实用科技电教片。为增强学习教育效果,我们还采取有奖知识竞赛、实用技能现场竞比等让农民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尤其是1月12日到14日,我们从中科院和省农垦学院、市委党建研究会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绥棱讲课,授课过程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面向全县广大党员群众进行,掀起了学习培训工作的高潮。省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还专门报道了我县的这次大规模培训活动。二是大规划。实践看,我们围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做法,完全切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合中央和省市委的战略部署,可以说,谋划超前,思路正确,但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们的规划还过多的侧重于经济发展,不够全面。为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全县广大乡村干部深入村屯、深入农户,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标准,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对先期制定的小康社会规划进行补充完善,形成了乡村两级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目前,县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也已形成,并将在上集镇诺敏河村等一批基础较好村试点先行,趟路子、摸经验、做样板。三是大讨论。坚持边学习边讨论边提高,重点围绕如何解放思想促发展、如何在带民致富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组织广大农民党员开展“新时期农民党员先进性标准”大讨论活动,提炼出了外出流动党员、种田能手和产业大户党员、村党员干部等不同层面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四是大落实。我们始终坚持实践第一标准,自觉把先进性课堂放在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上。从县级班子、县级领导做起,深入开展“包村联户”、“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全县上下共帮助农民谋划增收项目474个,提供致富信息1300多条,为城乡贫困群众捐款22万多元,捐大米、面、油、猪肉等生活物资13.8吨,衣物4500多件,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同时,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开展好第三批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发动全县乡村干部,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农村低保对象的确认工作,使第一批低保资金在春节前全部发放到位;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分别为25个县直涉农部门确定服务“三农”工作项目,明确时限,落实责任,跟踪问效,从而把前两批教育活动成果体现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实践中。
四、组织工作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组织工作,使组织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保障和服务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尤其是我县组织部门的干部,这些年来自身建设抓的一直很紧,包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没有杂音,可以看出这支队伍是好的。他们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拉得出,打得赢,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县委是满意的。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县委也是高看一眼,重视一点,看作是重要的人才库,坚持高来高走,一些同志被破格选用到重要岗位。近年来,有7名干部被选派到一把手岗位,有8名干部被派任重要部门副职,有1名中层干部被破格提拔为乡镇长。在工作上,我们坚持以创新的理念,来谋划和落实。
1、积极推进干部工作的制度创新。在坚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办事的前提下,注意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绥棱县干部任免工作程序及有关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公推公选试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自荐试行办法》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选人用人行为,使干部选用的实绩标准得到了充分体现,树立和弘扬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切实解决选人视野不宽、考察方式单一、选用干部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我们先后采取对乡镇、部门党政正职“定位公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测评乡局级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测评优秀和较差党政正副职等办法,进一步了解班子和干部;采取分管县领导推荐、基层单位推荐、电视公告动员社会各界推荐和干部自荐等形式,多角度推荐实绩突出干部。同时,构筑了干部访察网络,动员社会各界监督反馈干部信息。从而,有效扩大了干部选用的民主程度,提高了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通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一批发展型、创业型、实干型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
2、积极推进聚才用才的制度创新。我们始终把对外吸引、对内盘活作为人才工作着力点,一方面,针对我县高层次、高知识人才短缺、难引进的实际,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共享。我们把**经济发展促进会的200多名**籍人士纳入人才库,同时吸纳50多名外埠专家、教授组建了县、乡(局)级科技经济发展智囊组织,为**的发展聚合了力量;去年,我们探索实行了“一元钱”政府官员选聘机制,为发改局、教育局等部门选聘了11名省内外高层领导或专家学者担任“一元钱”政府官员,在人才共享上有了更好的破题;另一方面,积极构筑平台,努力把各类人才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2000年以来,我们在人才相对集中的企事单位推行了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开展了“一元钱村官”选聘工作,选聘53名各业能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在全省“村村大学生”活动启动之前,我们就选派了64名大中专毕业生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为了进一步调动这些同志工作的积极性,去年,我们又从中公开招录了7名优秀同志到社区工作。今年,我们还将选聘10名优秀大学生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
3、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载体创新。在村级班子建设上,我们以社会发展和群众满意为标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常运作了“两委”换届,推行了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委员交叉任职。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实行了“两票制”公推直选,全县76个村党组织中,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9名,有67名村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有39个村实行了“一肩挑”。同时,对实绩突出的3名村党组织书记予以提拔重用,上挂乡镇副职,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干事创业。今年,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外出能人进村级班子、社区班子的途径和办法,在加强基层班子上破破题。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在发展农民党员上坚持带民致富标准。通过群众推荐、结对帮扶、重点引带等措施,2005年共发展156名致富能人入党。另一方面,在乡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致富带头人群体建设活动”。组织乡村党员干部,采取独资兴办、联营联合、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创办和领办具有较强示范引带作用的产业和项目。目前,全县29.8%的乡镇干部,51.4%的村党组织书记,33.6%的村委会主任,24.7%的其他村级干部,都发展了示范产业和项目。
五、今年工作安排
今年全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瞄准全面小康目标,坚持工业化立县、产业化兴农、城镇化富民、一体化聚势,外引内联扩总量,改革创新增活力,围绕优势壮财源,统筹发展上水平,努力建设开放、富强、和谐、文明的新绥棱。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25亿元、财政收入42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5.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元和4050元,同比分别增长6.2%和6.6%。
1、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牵动,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我们突出工业经济这个重中之重,科学规划,强力推进。一是园区化布局。根据**的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拟在**两侧辟建总占地3平方公里的经济新区。其中包括:木材工业园、建材工业园、食品科技园和物流产业园。二是一体化发展。与**林业局合作,把有规模的木材加工企业集中到园区发展。借助**市与农垦**分局签约合作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农场的沟通,使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县内同步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省浆果研究所和两个部队农场的积极性,切实参与到经济新区建设中来。三是市场化运作。组建资产运营公司,把可利用的闲置国有资产调入园区有偿使用。初步考虑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政府以资源所有权入股,把园区的经营管理以及前期的土地征用、厂房建设等都交由民营企业来运作。借鉴北京中关村丰台园、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经验,将园区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权交由有实力的大集团来运作。四是民营化推进。考虑组建经济新区管委会,管委会主要职能是代政府“作规划、建平台、抓管理、搞服务”,重点是协调建设好道路、给排水和通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顺利生产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2、抓住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全面启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村级以上干部进行政治理论、专业技能大培训,逐村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破格吸收各业能人入党、“公推直选”产生乡镇党委书记、对为当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村支书上挂乡镇党政副职或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等实际举措,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做好农民收入结构调整这篇文章。即:加速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业经济的比较效益;加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来自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加速农村劳动力配置结构调整,提高域外收入的份额。二是发展先进文化,改善乡村风气。重点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赡养老人、嫁女要彩礼、红白喜事请客敛财、初中生辍学、封建迷信及赌博等问题。解决好粪土乱堆等“五乱”问题。抓住“五年千亿”的政策机遇,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三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管理民主。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建立每月一次的“民主管理日”制度。切实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重大支出必须经村民代表讨论同意。开展村民评议村干部工作。
3、深入开展“利民行动”,努力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结合“十一五”规划,深入推进“利民行动”。2006年,全县将着力在以下9项利民实事上搞突破:①城镇贫困户特危房改造,②对贫困群众实施全方位救助,③加快城镇道路改造步伐,④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⑤解决初中生辍学问题,⑥开展“贫困患者健康行”活动,⑦严厉整治违规网吧,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⑨推进城市开发。
4、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事业单位为重点的综合改革。2006年,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农村经济合作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将集中实施以事业单位为重点的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县乡村屯四级网络。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三是实行机关后勤服务体系改革。重点是参照外地经验,探索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四是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正月初十(2月7日),我们就召开了全县劳务输出“双带”经验交流暨就业再就业电视会议,采取一杆子插到底的办法,在各乡镇设分会场,启动了全年工作,在全县掀起了劳务输出的热潮。正月二十(2月17日),我们将召开经济新区建设研讨推进会,请各客属单位和县直机关部门领导参加,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论证。我们还计划在近期召开新农村建设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会。从目前情况看,2006年全县各项工作开局顺利,起步良好。
六、对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中央和省市委对换届工作十分重视。应该说,县乡两级组织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处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沿。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十一五规划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项任务都十分艰巨。如何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抓住换届这一有力契机,搞好县乡两级班子建设十分关键。我们对县乡换届的总体想法:一是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这是班子建设的前提。根据以往的教训看,政治建设搞不好,班子就要出问题,干部就要出问题。通过换届,把那些与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一心谋求发展、心里装着群众的干部选进班子至关重要。二是要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决定干部去留。通过科学评价,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干部留下来,这不仅是班子战斗力提升的问题,更是一个干部任用导向的问题。三是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要本着发展的思路配班子,注意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既要有素质过硬、善于驾驭全局的党政正职,又要有能力非凡、独挡一面的副职;既要有高学历、高知识层次的干部,又要有经验丰富、熟知情况的成员;既要有敢抓敢管、勇于创新的干部,又要有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成员;既要有“设计师”,又要有“工程师”。从而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进各级班子。在明确上述几个基本问题的同时,要注意把握操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对县级班子换届工作应把握的问题主要有:
1、关于人选的标准和条件问题。从我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选用县委班子成员,要在坚持德才标准的前提下,突出生产力标准,同等条件下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重点选用那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实绩突出,敢抓落实、善抓落实,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的干部。特别是要注意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选用正职的标准和要求要更高、更要高于班子其他成员。要把那些善于驾驭全局,善于科学预见和把握形势发展趋势,善于抓住具有牵动性的大事大项推动工作,善于创造性地推进落实,善于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复杂矛盾的优秀干部作为正职人选。在重点考虑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同时,同步考虑班子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梯次结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高学历干部、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在年龄上,不宜搞一刀切,掌握在干满一届就可以。
2、关于县委委员、常委构成和职数确定问题。干部职数管理问题,可以说是队伍建设的一个原则问题。根据实际需要,从广泛听取意见,集中民智,团结调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搞建设的角度考虑,县委委员构成中既应包括县委常委,人大、政协正职,党员副县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公、检、法三长;同时又要注意吸纳能够胜任委员工作的县委办、政府办主任,纪委、组织部副职,县直各大口、乡镇和群团组织的负责人。考虑到上述各个层面的因素,委员数量可以确定在35人左右为宜。县委常委职数的确定,从我们现在的实际看,还是确定在11职为宜,如果按照中央关于减少领导职数的有关精神,9职也可以,但要相应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范围,解决分工重叠问题。
3、关于统筹县级四个班子配备、合理消化超职干部问题。对于县级四个班子的配备,应该在全面摸清情况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先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人员调整和安置,为换届工作打牢基础。尤其是对超职配备的干部,可以在配齐配强党政班子的前提下,根据干部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状况,逐步向人大、政协等非主干线过渡。在合理调配的同时,既要考虑岗位需要,也要考虑历史因素;既要保证职数消化到位,又要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保护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人尽其才,各尽其能。
4、关于不能提名和落选干部安置问题。原县级干部因为年龄、职数等原因不能提名或选举中落选的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的能力情况,按照原级别安排工作或转任非领导职务。新提名人选落选的,可回原工作单位任原职务或按原职级安排工作。同时,要做好这部分干部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对乡镇党委换届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前段时间,我们在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座谈、深入部分乡镇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乡镇换届也有了一些想法,就是在按照《条例》和有关规定运作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运用“公推直选、交叉任职、班长组阁、岗位聘任”等办法,提高换届工作质量。重点有以下4个方面的考虑:
1、在党委班子职数确定上,根据乡镇工作的实际,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考虑,乡镇党委委员职数设7-9职比较合适,具体职数根据乡型大小、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确定。目前,我县乡镇党委委员均核定为7职,从实践看,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我们还准备在换届之后,探索实行委员分工负责制度,最大限度地解决分工重叠问题,发挥党委班子成员的作用。确定乡镇党委委员职数,也应该有一些突破性的办法,对特别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也可以进入党委班子,这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待遇,有利于乡镇党委研究和决策工作。
2、在选举方式上,借鉴蒲江经验,我们准备选择2个乡镇对党委书记进行“公推直选”,扩大民主。具体想法是:组织群众进行民主推荐,在此基础上,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乡镇党委书记。对副书记、副乡镇长等职务人选,采取“三差”,即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选举的方式确定。差额提名就是由党委书记提名,以本乡镇干部为主体,由党委书记根据干部特点和岗位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县委差额推荐相应的职务人选。对党委书记推荐的人选,县委进行差额考察确定,然后由党员大会差额选举。我们觉得,通过探索公推直选、班长组阁、“三差”选人等形式,推进乡镇换届工作。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扩大民主。二是有利于放活基层。通过更大限度地赋予党委书记用人权,使管人管事更加紧密结合,真正用人之长,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三是有利于增强一把手的责任意识。让全体党员和群众充分行使权利,能够使一把手进一步明确对谁负责、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牢宗旨观念。
3、在人选标准把握和班子构成上,原创:在坚持德才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突出选用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驾驭市场能力、解决复杂矛盾能力、善于抓大事大项和创造性推进落实能力,悟性高、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大事的干部。在坚持素质标准和能力标准的前提下,注重改善班子的整体结构。同等条件下,尽可能选用那些年富力强、有发展潜力、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年轻干部。对乡镇党政领导应把握以40周岁左右为主体。
4、在干部任职后的管理上,准备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明确每个党委班子和每名班子成员的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以此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职位,探索实行岗位聘任制,对拟聘任的职位只管岗位不管人,聘用对象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资历等界限,聘任期间享受现职岗位待遇。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同步考虑。一是超职干部的消化问题。如果乡镇科级领导职数限定为5职,不能突破,对超职部分干部,应采取退居二线、返城安置、退长当员等形式进行消化。对于消化安置以及落聘的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并根据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妥善安置,保证他们能够位适其人,在新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人事安排的统筹考虑问题。在乡镇党委换届的同时,同步考虑政府、人大的人事安排,保证党委、政府、人大班子的人员配备结构合理、工作协调、衔接有序。三是乡镇科级领导职数的核定问题。从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看,乡镇干部的任务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轻了,而是重了,所以单纯地职数一刀切也不一定合适。现在乡镇科级干部核定为5职,我们觉得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最好设为7职(书记、乡镇长、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各1职,副乡镇长2职,专职人大副主席1职),最低不能少于6职(党群书记兼人大主席团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