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村级情况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冠华故里竞风流
——**县庆丰镇东乔村
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故里——东乔村,地处建湖县城东郊,盐淮公路和东塘河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现有7个村民小组,915户,总人口3100人。200*年全村经济总产值3.5亿元,村级积累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9元。近年来,东乔村结合本村实际,利用区位和自然人文的资源优势,大力兴办工业,推广高效农业,发展人文旅游业,建设人性化的村庄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先后荣获省“优秀村委会”、省“依法治县示范村”,以及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等荣誉。
大力兴办工业,加快富村富民
东乔村真正起步发展工业是在跨入新的世纪开始的。在村党支的组织下,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就如何壮大村级经济、让村民过上富裕生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光抓粮食不能解决致富问题,要想尽快实现小康生活,必须立足于“农”,取利于“工”,实行“以工养农、工农并举”,2002年,该村创新思想,先后办起了塑料制品、五金机械、玻璃仪器、石英灯具、帆布等为主体的五个支柱产业的和二家私营企业,成为庆丰镇塑料制品特色村,建湖县私营经济发展排头村,由此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之初,全力建设载体,志在筑巢引凤,利用盐淮公路的区位优势,在两侧创办了冠华工业集中区,吸引外来资本持有人在区内兴办工业企业。集中区建设独立运作,配套服务,由小到大,滚动发展。先后有42家企业落户集中区,其中以15家机电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区域知名的机电生产中心,成就了民营经济集群雏形。村民在企业从业人员超千人,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工业经济已成为全村的主体经济。
推广高效农业,壮大特色规模
村“两委”通过资金帮助、技术传授、信息等方式,千方百计为村民创业提供便利,成立了6个经济发展合作组织,4个专业协会。农业科技协会发展水产养殖500亩,亩平收入可达8000元。引导村民发展致富项目,扶持兴办2个1200头的养猪场,年收入可达250万元。扶持4人发展千头养鸭场,共养鸭15000只,年收入可达30万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特色规模,200亩绿色果园亩平收入6000元,收入120万元。引种何首乌24亩,年收入可达15万元。发展高产经济作物茨菇种植100亩等,实行有组织的种苗选购和技术指导。对涉及到征地、供水、用电、架桥、通路等实际问题,一律由村集体出面协调解决。积极推广秸杆养殖循环利用新模式,全面推进沼气应用,农民在养、长等农业项目上走上高效生态型的路子,
发展人文旅游,打造名人景点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渊博才情,世人皆知,其傲世的辉煌人生,引发了人们对他源根浓厚的探访兴趣。东乔人在为这方水土上走出这样一位名人而倍感自豪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独特的人文资源,迈开了发展旅游业的步子,提高了东乔的知名度,带动了三产发展。截止2006年,全村已兴办服装加工、服务、餐饮、洗浴等三产项目50多个,总产值达5000多万元。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929元。公益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水泥路5公里,修建砖头路15华里和桥梁16座,村民出行更为方便。农机服务网络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电力电线、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迈出了小康建设的快车道。以“参观名人故居,展示故里风貌,带动三产发展”为主题,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提升,推出了里下河水乡又一旅游景点——乔冠华故居。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东乔村高度重视规划的龙头作用,请规划部门进村勘察,结合建湖县的总体规划,多次完善,高起点完成了全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目前,东乔村正全力实施“五个一景”的工程。
一景。拓建乔冠华故居。按照做靓老景,做优新景,创造美景的总体思路由东南大学专家设计,新用地50亩,分步拓展景点规模,收回东厢房,改建故居门楼,修缮启明桥,装点读书亭,栽竹植树,移花种草,布置山景,恢复原貌。
一街。建设冠华商业街。街景为:明清格调,古色古香,商住结合,服务多样,功能齐全,设计风格各异,外部环境整洁,门面粉刷一新。使商业街聚集人气、旺才气,力求服务业的大发展。
一区。建设东乔农民住宅区。按款式多样化、设施配套化、服务功能化的要求,建设东乔农民住宅区。将现有的18个自然村庄,集中建设为两个商住区,以乔冠华故居为中心,规划用地9公顷建成一个容纳500户的商住区,另一商住区以张家庄为中心,规划用地7.2公顷建成一个容纳400户的商住区,使东乔全体村民居住宽畅,出行便捷,娱乐方便,休闲舒适。
一园。扩建冠华机电工业园,按照“打造品牌”,提高园区效率的总体思路,牢固确立亲商、富商的观念,举全村之力,抓好冠华工业园区扩建,以冠华名人品牌为核心,集聚民资和吸纳外资等多渠道,搞好“五通一平”配套,今年已新进5家企业进园,计划到2012年进园企业要超过50家。
一片。打造生态农业示范片。突出品牌创建,培养新型“数字化”农民,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一批带头使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的技术人员,一批率先发家致富,带领广大村民共同富裕的种养能手,一批活跃二三产业的能工巧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