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农业农村经济情况汇报及思路和打算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共××县委××县××政府(2007年3月6日)
一、200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情况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洪涝灾害多发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83亿元(剔除廻龙圩同口径数,下同),同比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收入7645万元,同比增长17.34%。实现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13.41亿元、7.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1、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立足资源优势,凸显地域特色,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水果、蔬菜、水稻、烤烟、畜禽、高效林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围绕推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巩固、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县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种惠农资金近1000万元,农业生产持续升温。全县完成水稻播面31万亩,优质稻比重达到78%;发展优质烤烟2.7万亩,收购烟叶6.2万担,同比增加0.8万担,实现烟叶税611万元;落实香芋、香姜等特色蔬菜种植面积10.2万亩;完成以早熟蜜桔、夏橙为主的水果扩园面积2500亩,水果总产8.5万吨(其中香柚5.3万吨),同比增加0.5万吨;畜牧养殖业平稳发展,被评为“全国十佳秸秆养畜示范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指标发放“阳光工程”,完成春季造林3.5万亩。同时,依托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以龙头连基地、拓市场、带农户,促使特色农业立体式发展。引进台商投资75万美元的东荣香型农产品有限公司顺利投产开业,投资4000万元的大众木业于11月开工建设。目前,涉及粮食、水果、蔬菜、林木、枸杞等5大类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体系已初具雏形,拥有市级龙头企业君诚米业公司1家及大舜科技公司、湘桂淀粉公司、永丰木业公司、义华花生厂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35家,比上年净增29家,实现产值1.3亿元。
2、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去年,我县连续多次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我们以修复水毁工程为契机,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认真抓好病险水库、山塘大坝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修复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全年完成投资429万元,累计投入劳动工日119万个,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582处,修复加固山塘水库28座,完成渠道修复防渗28.83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平方公里。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基本烟田建设稳步推进,投资339万元的周家塘中低产田改造和投资540万元的千家峒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完成,投资额分别达1550万元、700万元的夏层铺、允山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启动实施。交通电力建设方面,分别投入资金1600万元、4500万元,完成通乡、通畅、通达等农村公路建设82.86公里和各类规格的输电线路建设517千米,新建、在建小水电站22座,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市场网络建设方面,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落实了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经营网点“农家店”各46个。
3、着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我们按照“突出特色,产业带动”的思路,通过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和专门工作队驻村工作的办法,突出工作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了16个重点示范村的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一是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各乡镇及示范村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以粮油、果蔬、烟叶、畜禽、旅游等为主的1—2个特色主导产业,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产业村,如以蔬菜产业为主的潇浦镇玉岭村和松柏乡枇杷所村,以优质水果产业为主的桃川镇邑口村和粗石江镇仙姑塘村、古调村,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千家峒乡刘家庄村、夏层铺镇上甘棠村、上江圩镇浦尾村,以劳务输出产业为主的上江圩镇吴家村、允山镇层家村、兰溪瑶族乡黄家村等。二是村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坚持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奖补措施,狠抓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主体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三清三改”,对村庄进行美化亮化,各示范新村面貌明显改观。全县共筹措各类资金2800多万元投入示范村的主体项目建设,硬化村组道路16.5公里,清空心房3.26万m2、垃圾1.85万吨,新建垃圾池316个、沼气池103口、高标准公厕4座,改水3736户,改厕2961户,改厨3348户,粉刷外墙11.47万平方米。三是民主管理、乡风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各示范村通过推荐选举共产生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70多名,会员350余名,制订了理事会工作章程、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专抓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建立了村民互助会、妇女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卫生庭院”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和“美德在农家”竞赛活动,文明健康生活风尚蔚然形成。
二、200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打算
2007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省、市党代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突出优势产业基地、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基础设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五个重点,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主要目标是: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1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万吨左右;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5亿元,增长15%。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优势农业产业带建设。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现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切实提高特色农产品规模经济效益。稳步发展优质稻,完成水稻播面32万亩(其中优质稻24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4万吨。稳定发展优质烤烟,完成烟叶考核收购任务6万担。着力加强水果培管和品改,稳步发展夏橙、早熟梨等优质水果,力争水果总产突破9万吨。发展以香芋、香姜为主的优质蔬菜基地10万亩,建设高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个。抓紧落实投资340万元的秸秆养牛续建项目,稳定发展牲畜规模养殖,发展生猪45万头、牛22万头。加快速生高效林基地和城市生态圈、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面上造林3万亩、退耕还林0.3万亩。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适应市场“绿色壁垒”提升和我省全面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新形势,大力发展“三品”农业。建立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积极推进产地认定、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提高无公害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率、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抓好农机化示范区(点)建设,确保机耕作业面积10万亩。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五号病、柑桔黄龙病及其它危险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大假高粱等有害生物的防除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防止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三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围绕现有的六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加大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整合、扩改力度,积极培育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重点抓好香柚综合加工项目以及东荣公司县城建厂和产品出口项目,着力扶持正在起步的桃江大众木业和已列入市级龙头企业的君诚米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四是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重点抓好中华职业教育社“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实施,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五是大力发展项目农业。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强农业项目库建设,狠抓农业招商引资。同时,紧紧抓住我县享受少数民族、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西部开发三项政策的宝贵机遇,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努力将更多的农业项目挤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的笼子,争取上级更多项目、资金支持。
2、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进一步完善后盾单位帮扶机制,重点抓好玉岭、浦尾、上甘棠、仙姑塘、刘家庄5个新农村示范村和邑口、古调、黄家等11个文明生态示范村、建整扶贫村,通过以点带面掀起我县新农村建设高潮。围绕促农增收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在稳步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生产格局。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注重特色、分类指导,加大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力度,促使农村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玉岭村、刘家庄村要以特色新房建设为重点,启动实施老村改造及休闲旅游开发工程;上甘棠村要坚持新村建设和古村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强“三清三改”及新旧民居外墙复古装修等建设;浦尾村要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实施人畜分离二期工程,加强村道、水渠、女书园及改水改厨等工程建设;仙姑塘村要以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抓紧完成罗家吊桥、休闲亭、吊脚楼和“农家乐”新民居及自来水饮水等工程项目。邑口、古调、黄家等12个文明生态示范村,要以新村规划建设为突破口,下功夫抓好村组道路硬化、“三清三改”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同时,引导面上各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紧紧抓住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这个重点,进一步完善乡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村庄治理,完善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和村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倡导和树立文明新风,调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3、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去年连续多次洪涝灾害,给我县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将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认真抓好山区小流域治理工作,完善消江河坝、古宅、源口三大中型灌区的渠系配套,下决心抓好源口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及下力头源、四群、汉江源等15座病险水库的治理。二是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完成夏层铺、允山、桃川3个土地整理项目和周家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抓紧做好大坪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黄甲岭大漠头、桃川建安亭、允山古楼3个土地开发项目的立项报批工作,争取年内动工;加快重点烟区基本烟田建设,确保完成投资2200万元。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确保年内完成通畅工程49条70公里、通达工程9条23.2公里的建设任务。四是积极实施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抓好投资1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投资80万元的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快沼气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400口建池任务。同时,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启动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
4、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帮困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加大已确定的15个贫困村的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强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扶贫资金的管理,采取县乡领导干部包村、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强村带动等办法,通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移民增收、生态改善和社会稳定。
三、狠抓当前,力求今年“三农”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在即,我们将积极做好当前各项农业生产工作,使我县农业生产有个好的开头,实现今年新农村建设“开门红”。
1、狠抓农业生产服务指导。按照全年农业生产规划,重点突出一村一品、多村一业建设,包括新建、新扩基地,认真落实春播农作物种植计划,力争完成春播总面积36万亩。做好春耕备耕,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做好各类农资储备工作,确保春耕所需农资优质足量供应。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突出抓好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推广,抓好烟苗等大田作物管理。积极开展“打假护农保春耕”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把好农资商品质量关、价格关,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2、狠抓春季造林和冬修扫尾工作。搞好春季造林,突出抓好速生高效经济林生产管理,力争3月底前完成全年造林任务。集中精力抓好秋冬修水利工程扫尾,争取早运行、早受益,不给防汛留下隐患。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以渠道清淤等田间工程为主的水利春修。加强对水库塘坝的管理,对全县所有山塘、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普查,对隐患堤段、穿堤涵洞、病险水库等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发现的问题及早进行处理。
3、狠抓森林防火和春季动物疫病防控。进一步强化火源监管,严格落实防火责任,采取切实措施,严防森林火灾事故发生。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召开的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化工作措施和责任,切实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按照“早、快、严”的处置原则,以提高免疫密度为手段,突出抓好动物春防,特别是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和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四、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
我县的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下列一些问题和困难。
1、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一是土地流转进程慢,特色产业基地分散,规模效益不明显;二是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知名品牌,竞争力弱;三是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
2、县财政支持能力相对较低,农村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我县县级财政能力有限,项目配套资金筹集困难,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力实施。全县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目前有30余座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抗涝旱能力薄弱,各类水利灌区灌渠不齐全,标准不高,水毁、老化、失修严重,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弱。
3、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成效不大。一是自然条件差。我县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山区农业县,贫困人口多、面广,每年因灾、因病返贫人口近万人;一些村地处山区、库区,土地贫瘠,耕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条件差,发展没优势。二是政策不配套。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来优化村级发展环境,村集体无收入,社会公益事业难以开展。三是扶持配合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发展资金方面,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不能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述问题和困难,影响、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仅靠我县自身实力去改变极其困难,为此,特恳请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帮助我县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订优惠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去年,我县着力向上争取“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和西部开发”三大政策,目前,三项政策待遇已得到落实:省政府同意将我县视同民族自治县,并比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待;国务院批准将我县纳入中部地区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范围,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三大政策”的落实,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创造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议市委、市政府制订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按有关政策规定落实专项补助资金,并明确我县贫困村的市直后盾单位,安排有关市直部门对我县进行对口帮扶,确保我县政策享受到位。
2、加大产业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我县特色农产品多,但加工水平低,效益不明显。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特别需要以项目开发来推动产业开发、改造和提质。建议市里每年优先向省里安排、推荐我县的一些农业产业项目,并帮助我县建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建设提供发展空间,以此加快推进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如:我县的肉牛品改工作在全省排名前列,但品改资金却严重短缺;香柚、香芋、香姜等特色农产品质优量大,但由于在精深加工方面缺乏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3、采取倾斜政策扶持,破除经济发展瓶颈。由于我县财政困难,项目配套资金无法筹集,导致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无力改善,与周边县区相比,发展难度更大,建议市里在安排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救灾及低保资金方面多给予倾斜。我县森林覆盖率64.3%,是全省重点林区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示范县,却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试点县范围,广大林农无法享受国家政策带来有实惠,生活极其困难,建议市里帮助我县向省人民政府申请将我县纳入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
4、核销开发贷款欠债,减轻发展压力。自1989年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我县并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全县先后实施了23个项目区,累计投入资金5817万元,其中有偿资金2845万元。虽经我县多方努力筹集资金,但由于诸多原因,至今仍有569万元未能偿还,是全市农业开发欠款最多的一个县,也是全省农业开发欠款最多的县区之一,对我县向上争取项目扶持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恳请市里把我县列为还款减销工作重点县,帮助我县核销开发贷款欠债,切实减轻我县发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