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关注和谐新农村建设调研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前言
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汉口,欲见洋务派领袖张之洞,便递上名帖:“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不屑,在帖子背后书以“持三寸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让通报者退还,孙中山随即对以“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敬服,下令开中门迎客。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即便布衣也令一品官张之洞敬服,可见,实践之于人的重要性。古人有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只不如足见之。”陆游也在其《冬夜读书示子聿》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由于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默会性等五个复杂的特性,以及知识“在实践中生成意义”的原理,使得学生知识体会必须经过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完全建构。2005年、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也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更充分强调了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应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在培养人才方面强调应用型的新型大学,我们对三本有着自己的理解,所谓的三本,即本科、本领和本质。(甘德安院长语)本科是之于学历而言;本领就是大学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这就是本领;而本质,则尤其强调了学生的个人素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2007年7月,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和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联合主办了“2007·走进贵州关注和谐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型社会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别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最大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不仅仅是去增长见识,我们是带着任务去的,带着宣传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报道当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在文化、科教、旅游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报道各种现象以引起外界的关注并从某种意义上促进当地的发展。可能,这也是贵州省石阡县政府颇为重视我们本次贵州行的关键原因之一。
活动前期:注重宣传考虑细节项目管理化操作
在“2007·走进贵州关注和谐新农村建设”开展之前,我们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策划和准备。我们首先是组织队员以及学院的老师论证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可行性。会后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贵州行旨在让大家了解贵州,关注西部新农村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落后地区发展,从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另外就是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大力宣传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锻炼三本学生的社会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长见识长才干,这完全符合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走向全国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在活动开展前期,一是注重宣传;二是充分考虑各种细节;三是对本次活动实行项目管理,时时监控。
在宣传方面,我们主要做了:1、我们分别在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和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湖北新闻网开通贵州行活动专题网站,即/gz2007/和/s/wenlixueyuan/;2、我们颁发了贵州行活动徽标、制订了贵州行项目操作手册(见附件1)、制作了队服和确定了活动主题以及标语等;3、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诸如中国教育报、武汉晚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楚天都市报、中新网、贵州都市报、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石阡电视台等媒体,并为活动中和后期报道做了大量工作,而且颇有效果,比如武汉晚报、湖北新闻网、铜仁日报和电视台相继报道了我们的活动;4、在学院内部,我们开展了贵州石阡沙槽小学的爱心募捐活动,并在学院主页新闻为贵州行活动营造氛围。
在活动组织方面,我们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因为只要哪一个环节出错或者没有考虑到,就会给到我们此次贵州行带来麻烦。1、跟贵州省石阡县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后,我们将活动方案发过去并反复确定各种细节问题(方案见附件1),并协商我们需要他们帮助的项目,比如入住酒店、出行车辆、采访报道、随行记者食宿;2、跟石阡县教育局协商沙槽小学的挂牌及捐赠问题。这又涉及到活动包车、领导出席、活动议程、活动后吃饭、资金管理等等。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方便,把事情做完美,让各方都满意,全面塑造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师生在当地政府眼中的形象。
在活动的组织监控方面,我们实行项目化管理操作。就是把本次贵州行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有条有序,不打乱仗。为此,我们将方案做成了贵州行项目操作手册,出发前人手一本,严格按照手册工作。当我们将这本手册送给石阡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领导手中时,他们都啧啧称赞,夸奖活动团组织工作做得好。出发前和活动中,大家都有明确分工,到活动目的地后,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开一个会,一是全面总结一天来的活动并跟踪大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布置和明确第二天的工作。目的是使大家知道自己即将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将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了。
活动中: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协作多出成果
出发:甘德安院长饯行,王云清主任授旗。感动与责任,让队员们发出“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前行”的感慨
7月18日下午,授旗仪式在学院操场举行,甘院长、王主任和谭老师出席。当耿湘老师从王主任手中接过大旗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下一步就是出发,意识到传到我们手中的更多的是责任。
“孩子们,多吃点,坐一晚上的火车,半夜会饿的……”
“贵州很远,一路上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在家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甘院长一句句温馨的叮咛,像夏日的清风,徐徐款款地吹进我们每一位队员的心中。在饭桌上,从三本院校的发展前景到要每一位学生要把以学院为骄傲;从我院“分分合合”的办学理念到学生各展其才;从调研论文的切入角度到晚上睡觉注意安全……甘院长像一位慈父询问我们出行的每一个细节。陪同的王主任和谭主任也时不时地提醒我们路上该注意的事项。
这是一次让我们难忘和感动的饯行,当甘院长推掉其他应酬叮嘱我们的时候,当王主任和谭主任眼中那无以言表的关切之情不禁流露的时候,当路边华灯初上周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开车送我们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承载着太多的关切与希望,于是我们知道,即使前方再多艰难险阻,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前行!
途中:玉屏车站巧遇江大老师,感慨,原来江大一直离我们很近
7月19日中午11:30分,当我们走出贵州玉屏火车站时被一群带着橙色帽子的旅行团人群吸引,他们就是江汉大学数据学院的老师们。
他们一行从武汉出发经过贵州,最后到达昆明。当得知我们是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社会调研的师生时不断地感慨到:“真的是太有缘啦!”随后,走进贵州项目小组成员与江大数据学院老师在玉屏火车站合影。临别时他们不断嘱咐我们路上多加小心。这让我们队员想起甘院长在送行的时候说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同为江大人,有缘在贵州相见,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玉屏车站巧遇江大老师,感慨,原来江大一直离我们很近。
到达:石阡县领导为贵州行活动团设晚宴
经过20多个小时颠簸,7月19日下午6:00,活动团一行12人在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网络部主任吴志刚,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耿湘、陶林、方河俊老师的率领下顺利到达贵州省石阡县。当晚,石阡县人大副主任陈德琳,石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胜龙,石阡县教育局副局长罗亚飞以及县相关部门领导在该县临江宾馆接待了吴志刚一行并设晚宴为活动团接风洗尘。
席间,石阡县人大副主任陈德琳发表了重要讲话,她首先对来自湖北的“2007·走进贵州关注和谐新农村”活动团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大家关注贵州和谐新农村建设表示了感谢。石阡县委常委、宣传部周部长在看过此次活动项目操作手册后说,“县委宣传部将组织石阡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并配合好你们这次活动,希望大家宣传石阡,向外界展示一个美丽的客观的石阡。”
第一次亲密接触:石阡魅力文化“醉倒”文理师生
7月20日是我们此次调研活动的第一天,在石阡县委宣传部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当地有名的万寿宫、天主教堂、红二六军团指挥部遗址和文庙。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石阡电视台派记者随行采访。
随我们前去参观的还有一位是石阡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她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石阡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这首被誉为石阡民歌乡土文化的一朵奇葩,她不仅让贵州省青年歌手穆维平蜚声歌坛,摘金夺银,同时也让石阡民歌走出了大山,伴随着“多彩贵州”唱响中华大地。《情姐下河洗衣裳》是一首具有深厚仡佬族历史文化渊源的祭祀性歌曲,是从祭坛走向民间并流传千古的优秀民歌。歌词中的“情姐”乃是“夜郎竹王”传说中的洗衣女子,“少年郎”即“夜郎竹王”。因“情姐”在河边洗衣拾得“三节大竹”,剖之得一男儿,抚养长大后成为“夜郎竹王”,后世尊称她为“天后”,与“夜郎竹王”一并祭祀。
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的别称,顾名思义,也就是江西人在省外修建的一种公共建筑物,供赣籍人士在当地聚会或寄居用。石阡县万寿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初年,占地3800平方,院中带院、宫中套宫、墙内有墙,较为独特。
在文庙里,我们很幸运地碰到正在排练的仡佬族当地盛行的传统歌舞“嘣嘣鼓”。民间艺人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传递着当地人作为普通农民最为平实乞求丰收的美好心愿。
石阡县境内生活着仡佬、侗、苗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2%,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乡土风情。仡佬族的敬雀节、拜树节,苗族的“三月三”、“四月八”;侗族的吃新节、牛王节等等,都是石阡各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民歌演唱平台,是石阡各族人民相互交流、演练民歌的大舞台。调研团的人深深地为这些民间艺术所打动着,在石阡,我们行走在风景里,也行走在民间艺术中。
近距离溪口: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新
7月20日,我们一行参观了离县城不远的溪口,作为该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之一,溪口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城郊结合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它的农家乐吸引着每一位来这里的游客。村内路面全部硬化,阡陌交通,里面鸡犬相闻,俨然一个现代版的世外桃源。溪口党委和村委会发动村民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如橘园,葡萄园和烤烟等。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展一年多来,该村村民的年收入普遍增加,从以前的5000元增加到了12000元。农民切实地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中坝镇河西村:我们发现了成吉思汗的后裔
贵州石阡县大山深处有个蒙古村,村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7月20日,我们在贵州石阡暑期实践时发现,位于石阡县城8公里的中坝镇河西村有一个531人组成的蒙古人村落。
村落内所有的屋顶一律有白色镶边,现有蒙古族共217户531人。
据该镇党委书记安九熊介绍,中坝蒙古族“余姓”是在元朝末年(约公元1368年),有蒙古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之第六代孙“九子十进士”十兄妹,被红巾军围追堵截逃难至四川泸林河岸,为谋生而在风锦桥头“铁改余”的铁家改姓“余”,随从改姓“于”,余清、余真、余醇、余和、余瑶、余垣、余屏、余翰、余芳。入川后各取其所、安居乐业、繁衍生存。
河西村蒙古族系由余广公于顺年间(公元1626--1650)定居于石阡,余广公后裔主要聚居在石阡中坝的江坡、雅雀口、六井坡,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已繁衍至第二十九代(入川24代)。现河西村蒙古族共有217户531人,蒙古族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凭着记者的新闻敏感,我知道媒体对这肯定很感兴趣。
当晚,我们将新闻发给了武汉晚报,7月23日,武汉晚报以《江大文理学生在贵州发现成吉思汗后裔》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
河口苗寨:石阡中坝镇“非公经济家园”试探新农村建设新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农民积极性应该怎要调动?企业可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吗?7月20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中坝镇河口苗寨。
中坝镇青岩村河口苗寨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居民自然村寨,位于中坝镇包溪河畔,石镇公路旁,距集镇仅4公里,距县城12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河口村寨民风纯朴,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白鹭、晚霞、炊烟……河口苗寨还保存着浓厚的苗族文化、古屯堡文化、古崖书文化、狮子灯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政府的投资总是有限的,开发资金从哪里来?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建设“非公经济家园”的计划闪现在该镇党委书记安九熊有脑海中,他主动找到县领导,提出要县委统战部和商会进行帮扶。希望发挥他们的经济统战优势,开辟民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调动民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把河口苗寨建设成为非公经济家园。他的想法得到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大部分民营企业主的赞同和响应。最先响应的有7位非公经济人士,为河口“非公经济家园”捐献了第一笔资金。
就在笔者前去调查的前些日子,贵州石阡县中坝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中坝镇河口“非公经济家园”建设实施方案》的文件,并邀请了石阡县当地七十多位非公经济企业主实地参观考察,就如何打造非公经济家园进行具体商议。该镇党委书记安九熊坚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共同建设我们的“非公经济家园”!中坝镇在试探新农村建设新径,建设“非公经济家园”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楼上古寨:感动!让我们将文化活动室设在国荣乡联合小学
国荣乡楼上村是位于贵州省石阡县城西南一隅的神奇古寨,被当地人称为“佛顶山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庄”。村寨坐东北面西南背山临水,布局严谨,周围千年翠柏耸立,郁郁葱葱。尽管离县城仅16公里,但村寨藏于深山老林中,少为人知,古村落的风貌得以“原汁原味”保存下来。最近,记者来到这座古村落,捡拾散落在岁月深处的古风古韵和纯朴乡情。
崎岖的山路,茂密的森林。7月21日,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分乘两辆车抵达国荣乡楼上村。在这里,我们有三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人物赵春莉:今年支教,明年当农民
在国荣乡联合小学(楼上古寨小学)已支教一年的女教师,月工资200元。而在来这里之前,她是广东深圳的一位白领,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宽裕而多彩,想做什么做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而在这里,教书育人,推动山区孩子的教育发展是她唯一的工作和生活,手里不再宽裕,“化缘”成为她提到最多的词。因为她要帮助山区的这些孩子,帮助山区的这个国荣乡联合小学。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发现她是一个很有思想,很独立的现代女性。她以她的工作激情感染着同事,她将大山之外最先进的观念、思想带到了石阡。而就是这样一位坚强并值得尊敬的支教女老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流下了眼泪,不是为遇到的艰辛和困难,而且为孩子们的变化和对她的喜爱所感动。在这里,学生喜欢她,同事喜欢她,村民们也喜欢她。村民们形象地比喻她是一颗长大山深处的“灵芝”,是“万药之灵”的灵芝。
我们一到,赵老师就忙着给我们介绍楼上古寨。说起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赵老师如数家珍。正因为她对山村的这种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随行的每一个人。于是我们决定将楼上古寨文化活动室设在联合小学。在这里,我们停了下来采访了赵老师并决定拍一个有关她的专题片。赵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里的山村太贫困了,每年都有很多人出去打工,把很多孩子丢在家里。今年赵老师支教时间已到,是孩子们的眼泪和村民的淳朴打动了她,她决定在楼上古寨开垦一块试验田种植经济植物,一旦成功,她将在村民中间推广,希望他们借此能够赚钱而不去外面打工。
赵春莉,一个新时代充满传奇的女人,在常人的眼里,她是另类的。在我看来,我们不能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她。因为人的层次与境界不是一样的。我们不说她是否在沽名吊誉,仅仅是她关于贫穷的同情心和追求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存姿态就令人敬佩。
人物周正培和其妻子胡婆婆:古寨里的“英雄”夫妻
他们是楼上古寨里的奇特风景线,老大爷是一位老革命、老党员,退伍军人,革命年代的英雄;老奶奶是一位民间手工刺绣艺人,她具有高超的刺绣水平,古寨中的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绣花阿姨”她那极具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不愧为手工活的英雄。
老大爷的样子很普通,但早在1953年他就光荣的成为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兵团的一名炮兵手,在战场上火线入党的他由于表现突出,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他言语不多,却又一语惊人,一直在不断努力。“大家共同进步嘛!”朴实的言语中,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他还参加过越南反击自卫战争,他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他作为成为一名老党员,多次被评为先进。当我们问到,如何面对艰难困苦时,他只是憨厚的一笑,谁叫我是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嘛。他情系百姓,情系祖国的发展建设。周大爷复员回乡,回到家中后,他仍然闲不住,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用他的话说就是,老年人也有为新农村建设的的一份责任。有人说他傻,不会找政府要点什么;有人说他笨这么老了还自讨苦吃。前段时间,他为了保护刚刚铺好的路面,他站在路口处,拦住一辆辆想走近路的车辆,重复的话语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前面正在铺路,请绕道而行。”他在路口设立标牌,在路口设立障碍物,但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村民怀着侥幸心理抄近路。但这就是他,一位平凡的革命老人。无槐于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优秀战士,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他老伴“绣花阿姨”向我们介绍刺绣时骄傲的说,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图案取吉祥、欢快、饰以含有寓意的事物。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刺绣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是很难。作为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全部是手工制作,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特别是随着旅游开发了,游客很多,需求很大,制作的任务很重,平均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刺绣上,为保证来访客人的需求,几年下来她几乎从来没有一个正常的休息日,经常加班延点。当我们看到近两米秀丽的披肩时,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为流畅。我们无法想象,她是用了多长时间用一针一线把这样一项工程完成,在布上绣出一张绚丽的图案,只要稍一走神,就会前功尽弃。她笑着告诉记者,十一国庆长假要来临了,为了使来游玩的旅客都能够带回这古老的作品,时间紧,任务重,将不分白天黑夜的赶制刺绣工艺品,就是为了更好的将这项工艺传承下去,她忙前忙后从不叫苦叫累,带着老花镜弯着腰密密的做针线活,直起身子后都是一身汗。但是她毫无怨言。我们问到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候,她告诉记者,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在平凡的岗位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能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贡献。义无返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精神真令我们年轻的队员汗颜。
其实,关于他们俩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只不过是信手撷取几件来慢慢回味。作为青年我们将义无反顾地奔赴我们的明天。在人生之路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短暂的人生旅程里点燃烛光里的青春,做属于自己真正的英雄。
沙槽小学:我们的力量太薄弱了,但是我们带给他们的是希望的灯火
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贫穷的人,才知道贫困的滋味;也许只有只有到过贵州资教的人,才知道这里的教育是多么的落后。石阡沙槽小学的师生,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两个老师又教语文又上数学,还教音乐和体育;教室里破烂的课桌,操场上唯一的一个篮球板也在风雨风化了;如果不是我们捐赠的一个篮球,这里的孩子们恐怕连一个篮球都没有。
烟雨蒙蒙,但丝毫没有阻断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师生的爱心之旅。7月22日,“文理之光·点亮希望”沙槽小学捐赠仪式在石阡县大沙坝乡沙槽小学隆重举行。贵州省石阡县教育局副局长罗亚飞,石阡县大沙坝乡党委书记涂显发等县乡领导,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主任吴志刚,我院新闻中心耿湘、陶林老师,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记者以及沙槽小学75余名师生共计100多人出席了本次仪式。
捐赠仪式上,我院向75名小学生捐赠7000元的助学款。另捐赠价值13000元的电脑、书籍、文具等。“文理之光,点亮希望”爱心助学项目旨在帮助西部贫困的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通过学习改变贫困生的命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受资助的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要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要把那么多大哥哥大姐姐们无私的关爱珍藏在心底、永存感激。好好学习,在逆境中成才。石阡县教育局罗亚飞副局长在发言中讲到,“你们的到来为我们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它不仅资助了家庭困难的学生,而且还鼓舞了他们的学习意志。对你们这项不远千里的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沙槽小学,我们还开办了第三期文理访谈。我们还走访了贫困孩子陶永婷的家里,当我们将200块钱交到孩子父亲的手中时,孩子的父亲泣不成声,但孩子没有表情,也许她这幼小的心灵还远远体会不到生活的辛酸吧!那些艰辛的故事,那些孩子们真诚的眼光,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但更多的是发自心灵的震撼!
活动成果:政府高校互动平台搭建媒体报道塑造学院品牌展示学生风貌
本次贵州行,如果要说成果,那是多方面的。我们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锻炼了学生能力。贵州行团队成员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通过本次贵州行,不仅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团队的分工与协作、组织纪律、文字水平的提高,还提供给他们一个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机会,给了他们一个眺望社会的窗口。一路山路颠簸,每天清晨起来参加活动,晚上回来吃完饭马上到网吧写稿子发新闻,大家普遍感到精力不足,睡眠不够,但还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了下来。
二、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与贵州石阡政府之间建立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即石阡厚重的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基地,而当地政府也可以得到我院高校理论方面的智力支持。无论是石阡县委宣传部周胜龙部长,还是中坝镇党委书记安九熊都欢迎我们回来后继续跟他们合作。
三、媒体关注贵州行活动,对全面塑造学院形象和展示我院大学生精神风貌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2007走进贵州,关注和谐新农村”赴贵州铜仁地区关于新农村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少数民族旅游开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受到武汉及贵州当地包括报纸、网站、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武汉晚报在7月23日发表文章称,《江大文理学生发现成吉思汗后裔》为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中青网、湖北新闻网、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也相继以《贵州石阡沙槽小学75名学生将免费读书一年》、《文理之光·点亮希望”沙槽小学爱心结对学校挂牌暨捐赠仪式隆重举行》、《关注和谐新农村活动小组到石阡参观考察》、《沙槽小学与江大文理结队》、《石阡美景“醉倒”武汉大学生》、《在这里,美丽让大家习以为常》为题对本次活动作了报道。可以这样说,每年全国高校很多社会实践,但真正这样得到当地政府高规格接待和全国媒体广泛关注的并不多,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的师生们对此作出了努力。
感动:难忘的几个瞬间
1、沙槽小学爱心募捐,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冒着酷暑深入到江大及文理学生寝室做宣传和募捐,是那种叫责任和爱心的文理精神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2、甘院长白忙之中亲自为贵州行活动团饯行和送行,一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武汉无故人”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大家多了些离别的感伤和壮志待酬的的年少轻狂。也许我们这些人所做的所创造的正是一种在逆境中迎难而上的、敢于拼搏的、充满温情与人性和宽容的文理精神。
3、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的吴志刚主任跟大家一起跋山涉水,坐火车硬座去贵州,还帮着大家带大包小包的行李,没有规律的吃饭。我更喜欢这样说,吴志刚的存在,更多的具有一种励志和鞭策的作用,而他的新闻专业精神,无形之中影响着随行的人。
4、忙碌了一天下来,饥肠辘辘的大家很晚吃饭,顾不上洗澡,全体成员就急着去网吧写稿子发稿子,尽管很累,但没有一个人思想上有包袱,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这些,我们更愿意说是为我们每个队员的敬业、吃苦和责任精神感动!
5、在楼上古寨遇见的赵春莉老师,她对人生、爱情的理解以及她放弃深圳的百领生活到贵州国荣联合小学支教打动着我们。更让人震撼的是,她今年支教完了,接下来她准备当农民,在楼上古村寨里面租地种植经济作物,一旦成功,她将在该地农民中推广,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对石阡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想法
石阡旅游开门迎客应注意什么?
温泉之都石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东五老屏峰,碧绿耸翠;城西文笔西下,红光射斗;城南温泉漱玉,革面洗心;城北北塔临江,渔舟唱晚;城中文物古迹,星落密布。滔滔龙川河由南向北穿城而过,两岸绿树掩映,亭阁引路,实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之地,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石阡的旅游现状
石阡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名胜众多,万寿宫等明代古建筑群,有府文庙、太虚洞和“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困牛山百名红军集体跳崖遗址、甘溪战役遗址。地热矿泉堪称一绝,素有“泉都”之称。距县城南端30公里的佛顶山方圆45平方公里,原始生态植被保持完好,与梵净山誉称姊妹山,还有全国最大的鸳鸯湖。石阡县已成为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其旅游地位在贵州乃至在全国都是独特的;以汤山镇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人文景观和民间民族风情旅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构成了石阡县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品牌。
然而,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快速,在张家界、凤凰、新晃、镇远,旅游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和重要产业。石阡目前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还远远比不上附近这些旅游城市。
对旅游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1、交通因素是瓶颈
在石阡,大家最多的感触恐怕就是行路难,落后的外围交通、宾馆、景区道路等旅游条件应该是当地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旅游应当着重解决交通瓶颈,完善一些景区道路。只有旅游硬件投资跟上步伐,旅游发展良性局面才将会形成。
2、政府规划投入是关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石阡县旅游应当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找准定位。政府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并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提供各个方面的便利。面队契机,这座古城应该有所作为以其古拙苍劲的面貌,迎接旅游开发带来的机遇。
3、快速发展期来临时从业人员素质要跟上
社会投资调动、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石阡旅游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时期,然而人才匮乏的矛盾就将显现出来。因此就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各个方面的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对于像石阡木偶戏、石阡仡佬毛龙节、仡佬族敬雀节,当地就可以利用节日节庆,通过人才优势和生源优势,将木偶戏、毛龙、傩堂戏、茶灯、仡佬民歌、推推灯、北坪花灯等进行组织抢救、表演比赛、保护传承,搬上了舞台,让石阡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对策:
在资金方面,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二是加快对外招商引资的步伐,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及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筹措民间资本,解决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一是组织专家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二是丰富、完善和保护已有的民族特色性的东西。
在人才方面,一是加快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吸收优秀的省内外大学生来石阡工作,为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1、活动前期策划和组织工作做得好,详细周密,准备充分,分工明确。
2、受到贵州省石阡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接待,并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3、本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媒体宣传营销,能够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我们策划的活动有点和有意义;另一方面是我们积极活动、新闻主动出击的结果。
4、锻炼了学生能力。
5、塑造了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的品牌和传播了文理文化。
不足之处:
1、摄影设备有待跟进和技术有待提高。
2、新闻采编的水平有待提高,实践经历多理论和专业有待加强。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