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说,五年来,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付出了巨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我们围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注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几年来,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以及农业基础薄弱等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完善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薄弱环节。根据形势的变化,多次及时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大的起落。

我们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部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同时,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

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五年累计1.6万亿元,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3000亿元,地方也较多增加了投入。五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新增沼气用户1650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解决了974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防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蔓延。

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亿万农民由衷地感到高兴。农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2006到2020年的科技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启动一批重大专项。这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得到加强,取得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五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达到3406亿元。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从2002年128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7%提高到1.49%。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成效显著。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一批重大的工程相继建成或者顺利推进。

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全面投产,南水北调工程进展顺利,溪洛渡水电站、红沿河核电站、京沪高速铁路和千万吨级炼油厂、百万吨级乙烯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五年新增电力装机3.5亿千瓦,是1950年到2002年53年的总和;新增公路19.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万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6100公里;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568个;新增电信用户4.94亿户,有效地改善了能源交通通信的状况,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我们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近两年,又提出并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依法淘汰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矿1.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8700万吨。启动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央政府投资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691个。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五年累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4.79亿亩,退牧还草5.19亿亩。加强土地和水资源保护,五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89万亩。09:22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上年分别下降3.14%和4.66%。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我们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五年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投资2800多亿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型的粮食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效显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进展顺利,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制定和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措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这些重大举措,促进了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