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增收方式读书研讨班调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根据县上领导的邀请,我想借这次会议的机会,将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也是人类发展和万物生存无可替代的资源,被称为地球的血脉。在未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难题中,有两大难题就与水资源有密切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中人类的生存安全、生活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们酒泉更是如此,水的地位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水的问题仍然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最新的水资源公报数据表明,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特点是:绝对量不少,相对量不多,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占有量相差悬殊。(1)绝对量不少:总量排名世界第6。(2)相对量不多: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2*立方米,世界排名第122位。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442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亩均水平2353立方米的61%。(3)时空分布不均: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汛期雨量集中。大部分地区60%-80%的降水集中在六、七、八、九4个月,水资源量中约有2/3是洪水量。(4)地域占有量相差悬殊:东南多西北少,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涝北旱。长江流域及以南,人口占全国的54%,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却占了全国的8l%;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6%,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尤其是我们西北内陆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5.5%,水资源只占全国的4.6%,相差十分悬殊。*5年全国总用水量5633亿立方米左右,缺水量在250亿立方米左右。在全国660多个建制市中,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全国农村有*0多万人口和数千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今后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约为6*~6500亿立方米,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立方米,供需水缺口近1000亿立方米。需要说明的是,解放以来的56年间,我国的供水量总共增加4600亿立方米,在此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小,今后再增加供水量难度非常大。
(二)我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水资源现状
我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分属于黑河、疏勒河、苏干湖三个水系,水源来源于祁连山固体冰川、积雪溶融,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地下水80%来自河川径流入渗,其余由祁连山下径流和降雨与大气凝结水补给。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7条(包括过境黑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33亿立方米(黑河只包括分配我市的0.9亿立方米),其中暂时无条件开发利用的有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的可利用水量为2900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虽高于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但耕地亩均占有量为1*立方米,低于全国水平,国土每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占有量为1.8万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17。
在呈现资源性缺水的同时,我市还存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的问题。一是年内降水分配不均,春夏降水少,秋冬降水多,其中作物生长期内的降水仅占全年的30%;汛期降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过程集中,利用难度大。二是河道来水年内变化大,在农作物集中需水的4-8月份,河道来水量仅占全年的20.3%,供需矛盾突出,每年都因干旱造成农业生产损失。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决定了酒泉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地区。
2、开发利用现状
酒泉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以水定丰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全市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绿洲区年均降水量仅36.8--176毫米之间,东边的肃州区,年降水量不足80mm,西边的敦煌市不足40mm,蒸发量却高达2150--3140mm。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干旱地区的划分,降水在250mm以下为极端干旱区、250-400mm为干旱区、400-550mm为半干旱区。按这个划分标准,我市属极旱地区。全市现有大中型灌区23个,水库75座,总库容7.6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26万亩。*6年总用水量27.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6.8%;工业用水量1.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8%;城镇生活用水量0.5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92%,基本生态用水量1.5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53%。目前全市地表水引进量已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67.8%(西北地区为53.3%),占可利用地表水资源的76%,这个引进率已经很高了,一般来讲,对于地表水资源的引进率不宜超过50%,若高于这个比例,就会造成整个地区生态失衡。
3、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源型缺水严重。缺水分为工程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两种,工程型缺水是指在本区域内有水资源但因工程设施不完善无法引用而造成的缺水,资源型缺水是指水资源本身短缺,即使通过完善工程设施也无法在本流域内协调解决缺水问题,缺水只有通过外流域调补才能解决。在我市大部分灌区都属于这类缺水,且都没有从外流域调水的条件,只有敦煌、肃北、阿克塞三县市可通过引哈尔腾河的水来解决部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其它灌区如玉门的石油河、白杨河灌溉面积约6万亩,两条河流的年均来水量不足0.9亿立方米,除去玉门油田工业用水0.27亿立方米、给下游花海灌区供水0.15亿立方米外,剩余水资源亩均占有量仅为800立方米。肃州区的丰乐河灌区灌溉面积11万亩,河流年均来水0.98亿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800多立方米,既没有调蓄水工程也没有从外流域调水的条件。
二是掠夺性开发水资源的问题突出。我市建国初的灌溉面积是93万亩,到目前已发展到300多万亩,但水资源总量并没有改变。*3年,市人大站在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先后制定了“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无序移民”的规定,市政府也在*5年制定了《酒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些地方仍然我行我素,开荒依旧,打井不止,导致现有农田保灌率下降,旱情不断加重,生态用水被挤占,环境进一步恶化。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因为毫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大自然破坏性的索取,招致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们*的历史上,锁阳城、桥湾城,原来也是水草丰富、绿树成荫的地方,因为水的改道、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导致土地沙化、草地消失、树木枯萎,失去了人们生存的条件,最终变为荒滩赤地。
三是地下水超采严重。为缓解供需水不平衡的矛盾,全市打成的机井多达10088眼,平均每100人就拥有1眼机井,年提取地下水6亿多立方米,其中农用机井8568眼,占85%,年提取地下水6亿立方米,敦煌、金塔等地由此出现地下水采大于补的问题,地下水位比七十年代普遍下降3-5米,最大降幅达10米。全市可供开采利用的地下水是由山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和降雨入渗补给,其总量约3.4亿立方米,目前已开采利用6.1亿立方米,超采量达到58%,且还有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四是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水资源配置中,目前存在着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生产、生态争水的问题。农业比较效益低,但用水规模大,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0%以上;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仅占8.4%,比例虽低但用水量增速快,保证率要求高;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仅占6%,导致本来就非常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加趋于恶化。特别是近年来各类土地开发和规模移民,加重了水资源负荷,河水被过度拦蓄引用,地下水大量超采,生态用水被挤占,严重影响全市的生态安全。
五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灌溉方式粗放,灌溉水利用率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大多数农田仍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法,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526;灌溉定额普遍高,亩均毛用水量达800多立方米,而单方水的平均产值仅为1.6元左右。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重小,目前全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31%,农业节水潜力大。
二、我市节水农业发展情况
节水农业是指节约和高效用水的农业,即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其本质是提高农业应用单方水的经济回报。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旱地农业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就我们酒泉而言,节水农业就是节水灌溉农业。
(一)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和基础,相对酒泉而言,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农业稳产高产必须依靠灌溉。我市历来十分重视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6年,全市节水灌溉总投入累计达6亿多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多万亩,至*6年底,全市总灌溉面积达到326万亩,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02.12万亩,其中:防渗渠道控制灌溉面积93.4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2.31万亩,滴灌面积4.67万亩。特别是近几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发展节水灌溉的工作力度,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实施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节水增效示范、棉花膜下滴灌示范及国家级节水示范市建设等项目建设,建成了一批节水灌溉工程,对全市节水灌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今后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积累了经验。*6年,我市投资*0多万元,建成了3.92万亩棉花膜下滴灌工程,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进入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行列,组织完成了《酒泉市节水灌溉规划》,并在今年初通过了省发改委和水利厅的审查批准。目前该规划4个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通过省上的审查批复,其他子项目的可研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全市将多方面筹措资金6亿元,完成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100万亩;在此基础上,再用五年时间,投资3亿元,完成全部灌溉面积的节水改造。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农业节水灌溉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节水型农业的总体建设水平低,高新节水所占的比重小。全市的管灌及微喷滴灌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9.7%(占节水面积的13.75%),微喷滴灌只占灌溉面积的2.6%(占节水面积的3.7%)。常规节水面积占的比例大,且水平不高,全市斗农渠的防渗衬砌长度为3160km,仅占总长度的26.5%,干支渠的防渗衬砌长度为3164km,占总长度的83%;1.5亩以上的地块约占20%,大水漫灌的情况普遍存在,渠道的输水损失和田间的深层渗漏较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率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下限标准,仅为58%。全市19个大中型灌区的综合灌溉水利用率为52.6%,就是说有47.4%损失于输水过程中。
二是投入不足,资金筹措困难。从目前我市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情况看,今后的重点在田间节水(即斗渠以下的节水)。根据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管理职责的划分,斗渠以下的田间工程修建管理是由乡村农户负责的,国家一般只给很少的补助。但自农村水利义务工取消后,这部分工程的建设因为缺少资金来源而进入低潮,农民自己不愿拿钱,水费中又不包括这部分工程建设费用,所以田间工程的节水一直处于低水平运行,田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仅有26.5%。对于高新节水推广,特别是微喷滴灌,亩均投入都在600元以上,因所需投资量大,筹资困难,发展缓慢。
三是水价不到位,限制了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据*0年市物价和水利部门测算,当时全市的农业用水平均成本水价为7.7分/立方米,各县(市、区)的成本水价情况是:肃州区6.7分/立方米、金塔县7.0分/立方米、玉门市8.4分/立方米、*县7.4分/立方米、敦煌市10分/立方米。近年以来,全市上下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水利投入增幅较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灌区节水改造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完工见效,水利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经初步测算,水利工程供水成本将有所增加,现在执行的水价离成本水价尚有差距,水价改革任重道远。
但就是目前执行的水价,基层的一些干部和群众仍然反映水价过高,个别群众反映亩均水费高达80多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面积不实。二是田间输水渠线长,渗漏严重。三是林草地用水水费加在了农田水费中。但就全市整体而言,年水费的总收入预计9000万元左右,亩均30多元,在农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是不高的。去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下文要求征收末级渠系水费,用来解决田间工程的维修和管护问题,今年我们才开始收取。由于水价过低,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用水单位的节水效益得不到体现。
三、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节水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措施和管理技术。目前主要的节水工程措施为: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地面灌溉技术等。
1、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是减少输水损失、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措施,在节水灌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实测,灌区干、支、斗、农渠采用混凝土衬砌能减少渗漏损失量70%~75%,采用塑料薄膜衬砌能减少渗漏损失量80%左右。渠道防渗衬砌的形式有两种,在有防冲要求的渠道上采用砼板和浆砌石衬砌防渗防冲;在无防冲要求的渠道上多采用塑膜和土工膜防渗,效果较土渠节水10%以上。
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管灌是大田灌溉输水方式的发展趋势。目前管灌多用在井灌上,由机井直接抽水加压输入田间,效果比土渠节水20%以上。今后井灌区应大力推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力争实现输水管道化;河灌区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应逐步试行。
3、高新节水技术。目前我市所推广的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指以管道输水的滴灌、微喷灌,这种灌溉方式由于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河水处理起来所需投资大,所以目前条件下只适应于井灌区。大田喷灌因蒸发量太大,在我市不太适应。目前在我市推广应用的高新节水技术主要是环境绿化中的微喷灌和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果树及乔木滴灌在地下水较深的地区只适应于幼苗期。这种灌水技术能真正起到只灌作物不灌地的作用,基本上没有田间深层渗漏,较渠灌节水50%以上,是今后井灌区节水的主要发展方向。
4、田间节水。(1)小块灌。指传统的小块灌(地块面积在1.5亩以下)和畦灌(地块面积在0.5亩以下)。小块灌和畦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均匀,减少了田间水的深层渗漏。据试验统计,1亩地块的灌水量比2亩的节水17%,比3亩的节水25%;0.5亩的比1亩的节水11%,比2亩的节水23%,比3亩的节水38%。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田间节水方法具有省钱、技术简单和节水效益明显的特点,应在我们的大田作物上大力推广。(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能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沟)为短畦(沟),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畦沟尺寸和入畦(沟)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3)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进行间歇灌(又称波涌灌)。(4)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根据作物产量与灌水量关系,确定合理的最佳灌溉定额,指导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5)生物措施。主要是通过覆盖地面和作物叶面,以减少水分的地面蒸发和作物的叶面蒸腾,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目前常规采用的就是地膜覆盖和在作物上喷洒抗旱剂,这都属于农业节水抗旱的范畴,这里不再做详细介绍。
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的意义
国情、市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节水是一项重大国策。农业是用水大户,但水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每立方米水生产效益低,各种节水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十分低下,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战略选择。解放以来,全社会用水总量和人均用水量都在迅速扩张,工业用水量的增长速度最快,农业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却最慢。由于各行业用水量的增长速度不同,用水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虽然始终是我国的用水大户,但农业用水的比例却从1949年的97%降低到了*5年的64%,而工业用水所占的比例已从1949年的2%提高到*5年的23%,生活和其它用水所占的比例也从1%提高到13%。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正在对灌溉用水造成巨大的威胁。在此情况下,解决农业缺水的矛盾只有依靠建立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使灌溉发展适应农业增长的需要。
(二)发展节水灌溉,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需要。干旱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国乃至酒泉,都存在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用水结构不合理、浪费水严重的问题。从农田水利用效益分析,我市农业结构较为单一,结构性高耗水情况普遍存在,部分灌溉作物的生产成本已与产出基本相抵,农业水资源的经济型短缺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农业缺水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约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对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和利用管道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提高输水效率;发展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把灌地变为灌作物,可以大幅度节约田间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三)发展节水灌溉,是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系统的需要。长期以来,为保证粮食基本需求而不断开垦荒地扩大灌溉面积,大面积的湿地和坡地被开垦,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问题,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就拿酒泉来讲,日益恶化的水环境已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达到总量的79%,每年因为缓解季节性干旱缺水而大量开采地下水,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大规模开荒打井,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采补失衡,导致绿洲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昔日的草场退化为荒滩,大片的湿地垦植为耕地,60%的草原重度退化,敦煌等地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观受到严重威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可以通过节约农业用水量来返还被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可以减少灌溉用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善水环境,进而改善生态。
(四)发展节水灌溉,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节水灌溉,说到底就是科学灌溉、现代灌溉。发展节水灌溉可以节省渠道和畦埂的占地,使粮田变成无埂、无渠、无沟的“三无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缩短灌溉周期,减少灌溉用水,充分挖掘农业增产潜力,大大减轻农田建设的工作量,节省灌溉用工,实现大面积的平播,能做到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收割,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同时还可满足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和耕作栽培技术提出的新的要求,实现适时适量灌溉,保证作物的水、肥、气、热的综合要求。
(五)发展节水灌溉是对农业节水机制的有益探索。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发展节水灌溉中,还存在着重工程措施、轻非工程措施,节水灌溉的运作和管理还停留在上级下任务、下级抓落实的指令式运作方式上,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好等突出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节水灌溉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项措施的综合效益,把节水的社会目标与农户生产的经济目标结合,让农民成为节水农业的主体,改变过去政府过多的承担责任和义务、农户过多地依赖于政府、节水效果不理想的局面,把节水作为一种投入,从而使节水变成农民的自发行动,对用水精打细算。
五、我市今后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的对策
(一)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的思路
依据区域水资源条件,以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和生产效益为核心,协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及生态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并重,工程技术与非工程技术并举,水利节水措施与农艺节水措施相结合,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灌溉技术水平和水利用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二)发展节水灌溉的重点
1、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园区。高效灌溉工程是指以喷灌、滴灌等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它体现的实质是节水农业要走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的道路。今后要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以棉花、果树、制种、设施农业滴灌、微喷灌为主的集中联片节水农业示范园区。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坚持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节水措施相结合,大、中、小、微相结合,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形成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各种农业增产技术的组装、配套与集成,使每个示范园区都能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到2010年全市建成5个万亩以上规模的集中联片节水农业示范园区,2015年累计建成10个万亩以上规模的节水农业示范园区。
2、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建设现代化节水增效灌区。一是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农业节水增效示范工程、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工程等工程建设,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造灌溉设施和技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打造灌区新形象。二是抓好末级渠系节水。以末级渠系改造、量水设施配套为重点,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搞好田间节水工程建设。今年完成市属18个灌区水管体制改革,*8年底前全面完成斗口以上计量设施建设和机井智能型水表安装,今后每年启动1-2个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预计到2010年,累计投入2亿元,基本完成5个大型灌区和8个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亩均综合灌溉定额由现在的506立方米下降到460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26提高到0.54;到2015年,累计投入3亿元,全面完成5个大型灌区和16个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5个大型灌区、60%的中小型灌区建设成为节水示范灌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4提高到0.55,基本实现河灌常规节水化、井灌管道输水化、设施农业滴喷微灌化、节水作物布局区域化,把大中型灌区建成现代化的节水增效农业基地。
3、加快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升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按照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逐年确定好实施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按照大田管灌化、棉花滴灌化、果蔬微喷化的模式,加快面上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改传统的灌地为灌溉作物根系,做到水肥同步,掀起一场农业节水灌溉的深刻变革。规划至2010年累计投资5亿元,发展滴灌40万亩,管灌30万亩,渠灌30万亩,基本完成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至2015年累计投资8亿元,所有灌溉面积实现节水灌溉,其中棉花、制种、设施农业、林果(葡萄)等80%以上的面积普及滴灌、管灌等高新节水技术。
4、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按照“主攻万元高效田、推广两千元增效田、限制千元低效田”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以节水促调整,以调整兴产业,依据各灌区的水、土、光、热资源条件,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比例,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大幅度压缩低效、劣质、高耗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推广抗旱高产节水高效作物品种。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研究和推广适时适量灌溉、满足作物高产、优质所需的水、肥、气、热条件的灌溉制度,改革灌水方式和耕作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用水管理,推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实行定额灌水,保证农作物生长全过程用水适时适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走综合节水的路子。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抗旱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的力度,推广种植抗旱、节水或生育期与雨季相吻合的适生作物;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种植优质牧草,发展舍饲养畜;大力推广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秸秆覆盖、垄沟种植等农艺技术,加快化学抗旱剂、保水剂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步伐,提高节水效益。
6、全面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淘汰落后灌水技术。加大自流灌区灌水技术改革和小块灌推广力度,对因光热条件所限不能推广高新节水灌溉技术的冷凉灌区,要坚决淘汰大水漫灌,3年内完成大地改小任务,地块控制在1亩左右。同时要大力推广沟灌、小畦灌溉、膜上灌、波涌灌溉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推广高精度平整土地技术,提倡精准灌溉。
7、加强灌溉用水定额管理。确定合理的灌溉定额是实行水权到户的基础。根据各灌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特点、作物生长需水规律,本着减水不减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的原则,对现有种植作物进行结构分类,分类制定节水灌溉制度,明确灌水定额,依据定额确定灌溉用水量,以此明晰农户用水权,实行总量控制、定额包干、节约交易、超用加价。*7年底前各县(市、区)应当完成辖区内各类作物灌溉定额的调查摸底、核定报批,并以用水协会为单位,建立起农户承包面积、灌溉定额、用水量等基础数据电子信息管理档案,为今后全面分配水权打好基础。
8、重视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保护,水是关键。一是加快水价改革,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水。总的设想是:从今年开始,农业用水价格提高0.014元/立方米,达到0.077元/立方米,并对城乡用水全面开征水资源费,今后适时适度调整水价。二是关停机井,压缩机井数量。今年首先关闭敦煌月牙泉周围所有农用机井,从*8年开始,以地下水采大于补的地区为重点,每年关停4%的农用机井,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用机井保留6000眼,关停30%,地下水开采减少1.5亿立方米。三是压缩计划外新垦荒地。对*3年以来违规乱开乱垦荒地,采取停水、关井等措施,限期全部退出耕种。四是严格打井审批程序。今后凡新打机井,严格控制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指标内,由市县政府常务会议审批。
(三)发展节水灌溉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节水农业,首先要制定好节水灌溉规划,选准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加强对节水农业工作的宏观指导。节水灌溉规划要考虑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向,对规划发展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优先考虑配套节水灌溉工程。其次要制订鼓励和扶持农业节水的各项政策,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做到渠道不乱,集中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节水工程,如灌区节水改造、节水增效示范工程等,以争取国家投入为主。对经济效益较好的节水工程,如在设施农业、棉花、制种、林果中发展滴、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要坚持突出农民在节水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实行积极的扶持鼓励政策,引导农民增加节水工程建设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大力推进水价制度改革。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状况,以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适时、适度调整水价的机制,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逐步理顺水价,分步到位。对用水需求季节性变化大、且无调蓄设施的灌区,推行丰枯季节浮动水价,合理调节用水需求,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科学水价制度。对农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3、加强节水工程管理。发展节水灌溉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建设与管理并重。首先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新建的节水灌溉工程,都要明晰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要充分发挥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鼓励用水户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经营管理。
4、加强依法治水,保障农业高效用水。要加大市人大“三禁”规定的执行监督力度,坚决制止境内乱开荒、乱打井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切实加大水政水保执法监察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抓好落实。各级水利部门要严格控制为乱开荒地配水和审批提取地下水。在这方面敦煌市先行了一步,从前年开始,除新开荒地不配水外,对在此之前违规乱开荒地的水价由正常的8分/立方米提高到18分/立方米,从资源配置上来控制无序开荒。
5、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水资源紧缺的严重性、发展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和支持节水灌溉工作,调动各方面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发展节水农业和建设节水型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