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民增收方式读书研讨班汇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增收方式读书研讨班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民增收方式读书研讨班汇报

按照这次培训班的要求,下面我主要就围绕“发挥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工增值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对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市各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面粉加工、生物化工、啤酒麦芽加工、酿造、乳制品加工、脱水菜加工、棉花加工、种子加工、饲草加工、肉类加工等十大产业集群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格局。已培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6户,市级龙头企业30户,我市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的葡萄、啤酒、大麦酿造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和瓜菜、玉米、花卉、制种基地。*6年,全市龙头加工企业达到399户,加工农产品的能力达150万吨,实际加工转化农产品占到农产品总量的5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上缴税金7051万元。其中*县农业产业化项目也达到了29户,尽管没有省级、市级龙头企业,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棉花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产、加、销一体的发展格局,对两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全市和*县的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提高了附加值。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为支撑,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十大产业集群,其中:面粉加工企业达3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以上;玉米淀粉加工能力达10万吨以上,啤酒麦芽加工企业达14户,加工能力达6.5万吨,酿造能力达到8万吨;乳制品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脱水菜加工企业达31户,加工能力达2万吨;棉加工企业达88户,加工能力达30万吨;种子加工企业达25户,加工能力18万吨;饲草加工企业达8户,加工能力达28万吨;肉类加工企业达4户,加工能力达100万头只。在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的过程中,*县立足棉花和林畜产品资源,采取重点项目领导包挂责任制的办法,明确责任、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新上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有力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随着神州棉纺和禾麟脱毒棉蛋白项目建成投产,棉花产业的深加工已初具规模,肉类屠宰加工、粮油加工也在全市占有较大的比重。

2、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开辟了新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种养加相结合的生产格局形成,全市先后建成了一批乳业、牧草、肉牛、肉羊、棉花、制种、蔬菜、啤酒原料、葡萄等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近年来龙头企业的带动,一、二、三产业对接程度有效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批新型产业,农村经济已突破过去简单的粮经二元结构,派生出一批附加值高、效益好的产业新门类,奶牛养殖、啤酒原料生产、农作物种子培育加工、草产业等已逐步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新的主要渠道和依托。*县的草畜一体、林纸一体、农作物育种等产业也都是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结果。全市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9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40%以上,新型作物产值比重也由10%左右上升到接近40%。

3、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壮大了区域经济实力。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6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达31.2亿元,增长21%;完成增加值8.3亿元,增长19.5%,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的40%,占农业增加值的24%;实现利税2.8亿元,增长15%。广大农民也从龙头企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目前已有13万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占到了农户总数的80%以上,农户不仅从扩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方面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剩余劳动力向扩大的生产领域转移,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分享了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收入。*6年,全市在农村二、三产业中就业的农民达1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2.7%;农民从农村二、三产业中取得的工资性收入达4.5亿元,人均10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9%。据不完全统计,敦煌种业等17户制种企业,带动农户5.2万户,建立制种基地32万亩,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莫高麦芽等14户啤酒原料加工企业,带动农户2.5万户,建立啤酒原料基地13万亩,户均增收5000元;好牛乳业等12户草畜乳加工企业,带动农户7.5万户,建立牧草基地25万亩,存栏肉牛、肉羊430万头只、奶牛4.8万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4、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实现了产业化品牌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村资源为依托,吸引了城市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和设备,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聚合了工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促进了农村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尤其是在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坚持引进与开发相结合,在大力引进技术含量较高项目的同时,注重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进和新产品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市上对8种农产品制定了加工标准,建立了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已经创出了“草王”饲草、“绿峰春柳”酒花、“拓璞”酒花浸膏、“绿地”生物制品、“沁馨”甜玉米、“雅丹”红花油、“花季”孜然、“飞农”麦芽、“馨绿”麦芽、“参乐”南瓜粉、“中汇”肉类制品等十多个农业产业化品牌。如*的禾麟粮油公司的脱毒棉蛋白项目既包含了较高的科技含量,又体现了较大的规模;玉门市引进的拓璞酒花公司,立足于延长链条和精深加工,实行颗粒花、浸膏、酒酸新产品立体式开发,也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5、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营组织的快速兴起,加速了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市场营销网络,组建农产品交易市场39个,建设恒温保鲜库30多座,农村经纪人和贩运大户307户,5个农业县市都建立了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站,我市农产品运销到新疆、青海、日本、韩国等地,蕃茄、辣椒、花卉等种子运销欧美等国家,对外制种已成为我市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年出口创汇5*万美元。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面临的一些突出社会问题。但客观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仍然面临较多的困难: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92%的企业固定资产在千万元以下,85%的企业销售收入在千万元以下;龙头企业“遍地开花”,各自为战,产业不配套的问题比较普遍。如全市现有30多家脱水菜厂,其中80%的属于年加工干菜*吨以下的小厂,年加工能力上千吨的不过五、六家,年加工洋葱仅占年产量的20%左右。二是个别行业重复建设严重,存在原料供应不足或者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如全市棉花加工企业达到88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而全市棉花产量仅8.7万吨。现有乳品企业日加工能力为300吨,但全市日产鲜奶总量不100吨。三是科技水平不高。在现有龙头企业中,获得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仅8户,只占龙头企业的2%,多数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也比较低,还没有能在全国“打的出”“叫的响”的名牌产品,目前全市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只有10项,仅占全省名牌产品的5.5%,获得全省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的产品18个,仅占全省的7%。四是融资、运输、电力供应等方面还存在挚肘。由于相当一些企业资信度不高,加之银行惜贷、慎贷,企业从银行贷款很难。特别在农产品收购季节,由于资金占用量较大,在收购期间,严重缺乏流动资金;由于地理位置和运力紧张等因素,鲜活农产品、棉花、饲草、啤酒原料等外运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电力供应上,一些农产品龙头企业因远离城区,工业电网不健全,只能就近使用农网电,由于分摊了过多的线路损耗,使电价过高。五是合同约束力差。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由于公司与农户的经营能力的不均衡和信息的不对称,加上市场信用体系残缺不全,导致交易关系不稳定,合同约定的保护价变得形同虚设;另外,我市农业合作组织发育程度低,大部分经济组织为松散型的团体,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大了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六是高素质人才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民,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懂得国际贸易知识和相关交易规则的人才更是稀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谋取企业更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它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用利益机制连接起来,实现一体化经营的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

(一)、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一项战略措施。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瞄准农业产业化大做文章,农业产业化步伐日趋加快。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能否在起步晚、基础差、先天不足的劣势中,抢抓机遇,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基地化、集团化、系列化、品牌化为目标,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对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的再次突破至关重要。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龙头企业又居于关键与主体地位。

首先,加快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户独立分散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的必然选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建立以后,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分散经营的农户掌握市场信息、预测市场难。一旦市场波动,很容易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通过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集中的市场需求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各种中介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经营的效益,促进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新形势下突破农户小规模生产、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目前,人人种地、户户农耕的局面是我市的现状,以农户为主的生产单位户均占有的生产资料和资金都十分有限。全市农民平均每人3亩多地,*多一点,也就是人均5亩左右。这种小规模经营,实际上是对农业集约化生产的一种阻碍。只有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把分散的农户、零碎的地块联结起来,在继续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越性的基础上,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专业户、专业村、基地乡,进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三,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在相当程度上是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只有龙头企业才能将农业和二、三产业发展融为一体,通过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重复加工增值,特别是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等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我市是农业大市,尤其是*县,农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农业左右着地方经济,左右着农民收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市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三化、建设三市“的指导方针,指出要“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致富农民”。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加以引导和推动实施,实现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二)、明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坚持以建设区域经济强市、强县为目标,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建立高标准的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加工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的优质、安全、高效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就全市而言,就是以棉花、制种、草畜乳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进而带动果品、蔬菜、粮、油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具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未,全市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全市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0.8。从*7年开始,每年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2户,新续扩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个,培育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0项。

*如何发展,过去县上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路,关键是要坚持不懈的抓好落实。分析*的县情,棉花深加工具有丰富的原料保证,林畜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型产业发展已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这些都是今后发展的优势资源和条件。建议应该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林草畜牧业、做精做深棉花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沙产业、做大做强锁阳和瓜产业。要坚持林果菜并进的思路,在已经启动林、浆、纸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发果品深加工,搞好各种水果饮料、果酒、果醋、果酱、果脯等系列产品开发和脱水蔬菜、冷冻菜、保鲜菜等加工。畜产品加工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开发液态奶、冷却肉、分割肉以及牛、羊等皮毛深加工制品。同时,依托现有粮、油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各类专用粮油产品和营养、经济、方便食品的加工。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提高饲料的档次和科技含量。棉花产业是*的强项,要在扩大纺纱纺棉加工能力上下功夫。特色产业和沙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瓜、药、酒,改变目前*无瓜、苁蓉锁阳等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的吸纳和消化,以及向商贸流通服务业等环节的输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三)落实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措施办法

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是涉及市场、企业和农户以及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工作。必须采取全方位联动的办法,统一规划,联合推动。

1、培育主导产业,靠基地联动。围绕现在已初步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培育优势产业基地,着力扶持提高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把棉花加工、蔬菜加工、面粉加工、生物化工、麦芽加工、酿造、乳制品、种子加工、饲草加工、肉类加工十大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相应建成十大产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形成60万锭棉纺、30万吨优质牧草、15万吨啤酒原料、10万吨种子的加工能力,其它产业的龙头企业基本实现达产达标。

2、扶持运销流通企业,靠中介引动。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入手,在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加大改造或扩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库建设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发展300个较为规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每年规范扶持40-50个。

3、打造名优新特品牌,靠品牌带动。从培育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加工农产品入手,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开发产品的保健价值、实行食用加工农产品安全标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通过营销策划精选,大力开发包装精美、外观奇特、品质优良,市场欢迎的酒泉特产品牌。包括酒泉彩棉内衣、精品干菜礼盒、地方特色调味品系列、民族特色羔羊肉真空包装等系列品牌。扩大酒泉加工农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4、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靠投资拉动。按照市场需求,抓住市内农业产业化优势,通过“新续扩改”,每年培育1-2个投资规模上亿元的龙头项目。每年建成2-3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龙头项目。项目建设要严把立项关和工艺设备关,科学论证,尽量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防止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5、不断优化环境,靠政策推动。要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从提升“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层次入手,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加大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资金扶持。协调解决好龙头企业在项目开发、土地使用、电力供应、资金、运输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

6、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靠科技牵动。积极扶持强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要加强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开展产、学、研活动,寻找和挖掘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以优惠条件聘请有经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龙头企业工作,邀请知名企业和专家到企业进行讲学,担任顾问等。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促进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同时依托省部级乡镇企业示范区,积极创办农产品加工科技示范基地。

7、努力扩大开放,靠招商驱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加大龙头企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要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利用全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博览会等相关节会,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进行项目开发;要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进行产销对接、信息交流、开阔眼界、开拓商机;要建立健全“酒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网站”,扩大龙头企业和产品形象宣传,通过网上招商、信息服务,推进招商引资和产销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