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今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总结过去一年的卫生工作,进一步明确卫生工作目标和任务,布置*年卫生工作,团结和动员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年卫生工作回顾
*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构建和谐*的大局之中。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关于卫生工作的重要部署,认真贯彻落实66条惠民措施,扎实推进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强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㈠加强宏观管理,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步伐加快。
制定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积极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卫生转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全面建立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关系,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步伐加快。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努力推进市疾控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研究制定《“*”期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初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成立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有计划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组建应对重大群体性伤亡与核、化、生物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完善应急队伍装备。设立*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加强街(镇)精神病专科和精神卫生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及其相关6个配套文件,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召开了全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社区卫生服务呈现出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市政府决定从*年起用两年时间,市、区两级政府筹资7.62亿元,对6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和改造;筹资3346万元,落实区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设备更新。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核拨社区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年补助标准达到社区每服务人口每年20元,市、区两级共投入1.6亿元,比*年增加176%。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对社区基本医疗的补偿机制,34间大型医院与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市统筹区内95.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范围。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6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全市96%以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诊疗服务1,029万人次,建立家庭病床5623人次,出诊服务84,590人次,“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格局逐步形成。
推进大型医疗机构新建和扩、改建项目,医院诊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市中医医院门诊楼、市红会医院外科大楼等项目。正施工建设的南沙中心医院、市血液中心业务大楼、市皮防所业务楼扩建、番禺区中心医院、广附一医院病房大楼、广附二医院临床教学楼、广附三医院门急诊楼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
㈡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
落实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措施,制定了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与合作医疗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进一步落实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及保障水平。
加强镇、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安排农村卫生专项经费1.06亿元,完成20所镇卫生院共2.5万多平方米的业务用房改造任务,完成433个村卫生站的新建改建,培训镇、村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074人,落实农村公共卫生补偿经费和村卫生站医生补贴。南沙区、萝岗区将村卫生站建设作为新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每个卫生站投入建设资金15万元,率先全面完成村卫生站建设任务。大力推进中心镇医院建设,白云区江高镇、番禺区沙湾镇、花都区狮岭镇已完成中心镇医院建设。制定《*市农村卫生站考核要求》和《*市农村卫生站基本药品目录》等,进一步规范农村卫生站管理。组织29所城市医院定点帮扶镇卫生院。积极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到*年底全市有6个镇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新一轮规划目标。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筹资机制、补偿制度、资金运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规范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对*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评估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年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4.7﹪,有14.2万人次的参合农民得到共2.3亿元合作医疗报销补偿,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总费用的34.2﹪,每人次平均报销1726元,与*年相比增加265元,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年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9.4﹪,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以区(县级市)为单位全部达到每个参合农民100元以上的目标,番禺区、南沙区分别达到160元和150元,提前实现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措施*的工作目标。
㈢重大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和妇幼卫生取得新成绩。
鼠疫、脊髓灰质炎等疾病连续多年保持零病例状态。严密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革热防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周边国家普遍暴发大规模疫情、死亡数千例病例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发生36例病例,其中本地病例20例,没有发生死亡病例。认真落实艾滋病防治政策,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免费抗病毒和抗机会感染治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等行为干预覆盖面逐步扩大,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建立了敏感的流感监测体系,迅速处置了大学城部份高校流感疫情,全年报告流感样病例数较去年下降73%。及时有效处置了局部地区发生的7例霍乱疫情。继续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组织完成对全市基层医生的结核病防治培训工作,承担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进展顺利。开展大规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行动,全市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儿童计划免疫6种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8%,有效控制了与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积极探索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社区干预防治经验,逐步开展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组织了全市基层精神病防治医生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与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少年心理阳光行动”,设立了12355等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扎实推进*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开展了人禽流感、食物中毒、核放射和自然灾害等应急培训。组织参与全市反恐、重大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应急演练。及时处置91起公共卫生相关事件。
妇幼卫生工作稳步发展。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推广适宜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强化行业管理,贯彻“一法两纲”,我局被评为*-**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全年共筛查新生儿13.6万名,筛查率96%。孕产妇死亡率为14.27/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76‰和6.48‰。
(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和行业作风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医疗核心制度、技术规范及临床路径等进一步健全,逐步建立起医院管理综合评价与专科医疗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医院巡查评价长效机制。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管理程序,推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展了采供血工作专项检查,确保用血安全。
研究制定各项措施,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试行门急诊普通病历互通。积极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和单病种总费用承诺工作,进一步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全力推进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工作,*年7月1日起,全市178家医疗机构完成网上交易产品库的建立并实施采购,参加率100%,半年采购量达16.5亿元。组织对市属医院以及区、县级市医院进行了医疗服务收费专项督导检查,积极推进医疗单位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组织流动医院深入贫困农村地区开展义诊活动,接受检查、治疗的群众达16000多人次。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试点等活动,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便民、利民、为民措施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议论较多的卫生行风问题明显,对政风行风满意度提高。前不久,市城调队问卷调查表明,公众对市卫生系统政风行风等五个方面评价综合满意度达95.3%;市行评团对市卫生系统政风行风总体评价为满意。
由市委维稳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了*市处置群体性医患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处置群体性医患纠纷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多部门协作处理医患纠纷的良好工作机制。院务公开进一步深化,平安医院建设有力推进,医患关系有所缓解。
㈤中医药强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能力不断增强。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加强中医药强市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中医工作。黄埔区通过全国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复核评估。番禺区、从化市、增城市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县级市)建设单位。花都区中医医院成为*省首批中医名院,*市中医医院等4间中医医院成为*省首批中医名院创建单位。有3个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14个中医专科(专病)被定为省中医名科建设项目。在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启动了中医药基本知识和适宜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层人员达1300多人。番禺石楼卫生院、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河区冼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省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全市36个行政镇卫生院已实现了镇镇都有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目标。配合做好“中医中药*行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活动。
㈥举全系统之力参与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创卫工作全市有10大项任务,涉及卫生部门有7项,牵头的有3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为做好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举全系统之力全力创卫。全市各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专门力量专职从事创卫工作。组织检查组、督导组深入全市10个区120条街进行无缝隙、拉网式督导检查。各区加强与街道、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整治情况通报、联合执法、信息交流等制度,通过多部门联合行动,协同作战,有力地打击无证经营食品等违法行为。有的区通过招募义务卫生监督员、卫生协管员、卫生检查员,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卫生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督促整改。有的区根据区内实际,采取现场受理、提前介入、集中审查等便民措施,提高了卫生许可办证效率,缩短发证时间。组织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在街道设立现场办公点,为各店档提供办证咨询、受理办证申请、卫生审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一条龙服务。有的区采取“一店一策”的方法指导整改,规范经营行为。经过全系统的不懈努力,创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健康教育、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指标全部达标,中小餐饮单位、“五小”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有明显改观,卫生许可证亮证率、量化分级亮牌率、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状况满意率均明显提高,为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创卫暗访、全国爱卫会技术评估作出了贡献。
㈦加强卫生监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成立了*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卫生许可证清理整顿、餐饮卫生整治、肉品卫生监管为整治重点,组织开展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部署的整治任务。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局介绍了整治餐饮业无证经营的工作经验,卫生部对我市出台《关于整治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若干问题的意见》,发放临时卫生许可证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市已有235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A级食品卫生等级。组织开展餐饮业餐具集中洗消卫生状况调研,拟订餐具集中洗消卫生规范。探索推行*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的管理和规范。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组织了打击医疗美容机构非法行医、无证行医、违法医疗广告专项行动,共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864间次,依法吊销了7间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取缔无证医疗场所1689间次,罚没53.54万元,医疗服务秩序进一步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全年完成包括广交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47项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工作。组织对现行卫生行政法规、规章进行核查,及时*了2项废止建议。修订和完善了卫生许可办理程序,制定卫生许可申请、医疗机构设置申请等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
㈧卫生科研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专科被评为*省医学重点专科,11个专科被评为*省医学特色专科。印发了《*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申报和评审程序,积极做好科技成果奖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市卫生系统获得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立项288项,资助金额1399.7万元;获得*年度*省科技进步奖8项,市科技进步奖18项。市妇婴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申报的《*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及临床移植应用系列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与香港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完成的“*生物库的建立及环境因素与某些慢性重大疾病的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Lancet》(柳叶刀)上,目前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物库的建立及被动吸烟与COPD关系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继续医学教育和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共获得30项国家级项目、43项省级项目,评审批准144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累计已有7187人取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证书》。
卫生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人员聘用制,不断完善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了市卫生局机关内设机构,增强卫生政策法规工作力度,进一步理顺和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
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管理系统项目取得新进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始试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完成相关程序模块更新,电子政务办公系统逐步完善。
同志们,*年我市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热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向广大人民群众、全市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医疗卫生工作距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稳定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仍然薄弱,基本设施设备、人才队伍、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重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繁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未能适应公益性目标要求。卫生队伍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重点学科层次不高、发展不平衡。卫生监督管理能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认真学习贯彻*大精神,明确卫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报告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总书记在*大报告中,科学阐述了医疗卫生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任务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为我国卫生工作及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大精神新高潮,我们卫生部门和全市医疗卫生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大精神与*卫生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用*大精神指导全市各级卫生改革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
党的*大报告*“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一观点揭示了健康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阐明了健康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将促进健康为已任的卫生事业提高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空前高度。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条件,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卫生系统和卫生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必须积极改善服务,加强管理,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党的*大报告对卫生事业发展*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病有所医”的新任务。现阶段,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工作是努力建设和完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疾病预防控制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把发展社区和农村卫生工作作为长期的战略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卫生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党的*大报告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任何公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支付能力等都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既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供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用水等公共卫生服务,也包括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规范诊疗程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对人民群众期盼的郑重承诺。
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健康权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促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坚持解放思想,从我国国情和卫生发展规律出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国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转变卫生体制机制,加强卫生监管,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同志们:党的*大对卫生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战略部署,*了新的任务。最近召开的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对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又进行了具体布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民生重点摆上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将加快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了新要求。我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持续增加,为加大投入创造了物质条件。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市卫生系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和任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年卫生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根据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大精神,加大力度实施66条惠民措施,着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中医工作,强化医疗卫生监管,积极主动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㈠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准备。
国家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方案即将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今后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的精神上来,深刻领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政策措施,做好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充分准备。
组织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科学配置和高效使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制定《*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区域卫生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市疾控中心迁建、市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市妇女儿童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建和市中医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区(县级市)政府要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结合辖区实际制订实施细则,确保区域卫生规划的任务指标得到落实。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加快完成我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加强卫生政策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开展*市卫生总费用研究,全面掌握我市的卫生总费用实际情况,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制定落实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㈡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集中力量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推进。通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力促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机构标准化建设。各区要努力协调、逐步落实纳入方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新建改建任务。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标准到每社区居民每年25元,严格按照《*市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进行考评,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落实社区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对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补助10%诊疗费和对医务人员上门服务进行补助;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开展高血压标准化防治,促进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价,着力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全面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指标。
继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相关政策研究。以“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为原则,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标准和财政补助政策;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统一配送工作,力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价格。研究完善大医院定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内容和方式,会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探索研究参保人员的社区首诊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㈢加快镇、村卫生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推进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制定我市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方案。总结各地开展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市推进镇村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镇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重点推进白云区太和镇、番禺区石楼镇、花都区炭步镇、从化市太平镇和鳌头镇、增城市中新镇和石滩镇中心镇医院建设。加快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力争在*年底全部完成村卫生站的新建和改建任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农村卫生站基本药品目录,规范村卫生站药品的使用。各区(县级市)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计划,力争今年全部镇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标。以城市医院定点帮扶镇卫生院为主线,继续加强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好钱、管好钱、用好钱”的要求,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现全市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提高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条件的区(县级市)积极探索保大病、保住院为主,兼顾门诊费用定额报销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逐步扩大受益面。认真做好新一轮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各区(县级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㈣坚持预防为主,继续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突出重点,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着力加强非典、人禽流感、鼠疫、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登革热、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传染病监测方案,全面掌握传染病的疫情动态。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落实扩大免疫规划,加强常规免疫规划,强化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提高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指导,完善慢性病防控综合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咨询,继续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学校、医院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全市基层预防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防控知识培训。
继续推进卫生应急机构和应急机制建设。实施《“*”期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贯彻《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加强应急工作网络和制度建设,开展预案编制演练、技术队伍培训、物资储备,逐步完善卫生应急机制。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健全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组织救灾防病、冬春季节突发急性传染病形势评估,落实防控措施,及时了解国际新发传染病相关信息。
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妇幼保健进社区,将早孕建卡、健康宣教、产后访视和追踪随访等基本保健工作下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加强指导。进一步强化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监管,加大力度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与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研究制定早产儿视网膜疾病筛查工作规范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将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向镇、街延伸。加强监测和检验机构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落实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加强中小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督体系,抓好重点行业职业卫生监督。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以及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深入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和采供血秩序。切实做好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完成《*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落实《*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
㈤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完善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周期性医院巡查评价制度。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规范收支行为,改进药品采购管理,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严格控制成本,重大投资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制定《*地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规划》,逐步建立急救医疗网络机构、人员、设备准入制度。分步实施建设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市4个急救医疗指挥分中心,逐步完善*地区医疗急救网络。制定白云机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加强白云机场周边地区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制定《*市急危重症监护病床设置规划》,加强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推动成立市医师协会、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加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
探索建立医疗用品集中消毒供应机制和医疗责任险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单病种总费用承诺制、门(急)诊普通病历互通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制定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试点工作。
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采供血机构布局建设,狠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和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继续安排市流动医院定期深入基层和农村地区义诊,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
㈥继续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实施意见,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医药强市步伐。继续实施“三名、三进”战略,开展市级中医名院、名科建设工作。以中医名院建设带动全市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以中医名科建设带动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发挥,以名中医培养带动中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积极推广中医药诊疗技术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应用,努力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和特色建设,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能力。积极探索发展中医“治未病”保健服务体系。
㈦实施科教兴医,大力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重点专科和专项的科研支撑条件建设。制定相关的配套管理规定和制度,强化对重点专科和专项科研项目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申报程序,提高项目质量,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开展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系的学术交流和培训项目。
实施卫生人才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加快适宜卫生人才培养,特别要根据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培养适用的合格人才。落实国家、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落实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相关政策。开展对镇卫生院工作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补助的政策调研,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镇卫生院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聘后管理相关制度。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符合卫生事业单位特点的内部分配机制。
㈧继续巩固创卫成效,确保落实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
经过努力,我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的技术评估,但这只是我市创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还必须经过国家“考核鉴定”这个十分关键的评审程序。要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保证工作队伍不松,工作标准不降,工作效果不滑坡。全面整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巩固和拓展创卫工作成效,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国家考核鉴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把它当成一项推进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龙头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志在必得。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全市卫生系统一定要全面领会创建文明城市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完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任务。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本年度的重要工作。按照《*~*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规划》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测评达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将项目责任落实到人。重点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和无偿献血工作,努力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行为,确保按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㈨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推进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卫生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建立医德考评制度,弘扬行业新风。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商业贿赂和行评工作的成果,健全和完善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扩大职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药品网上竞价限价阳光采购制度,实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形成医院采购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工程项目等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卫生信访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抓好维稳综治、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树立勤政为民的阳光形象。
同志们,党的*大为中国特色卫生事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全市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