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情况汇报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市地处粤西山区,设立于*年,辖*区、*县、*县、*县,代管*市,共63个镇(街),967个村(居)委会,总面积7779平方公里,总人口267.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2万人。设市以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全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适当、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保健网,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夺取了抗击非典和人禽流感工作的全面胜利,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6个(不含村卫生站),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16个、疾控机构5个、卫生监督机构5个、镇卫生院61个;拥有医院床位3623张,平均每千人1.38张;各类医务卫生技术人员8797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152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691人;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829个,乡村医生1470人。*年,全市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门诊人数689万人次,业务总收入5.93亿元。
一、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以参合群众利益为重点,紧紧围绕解决农民治病就医难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实际、具有我市特色的、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新农合路子,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人民日报》一篇题为《*破解农民看病难》的报道上作了重要批示:“*市不断探索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破解农民看病难的经验很好,应在全省推广。同时,还要继续探索创新。”*年4月,全省新农合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雷于蓝副省长充分肯定了我市新农合的工作成效,认为我们有效的工作经验值得各地学习推广和借鉴。*年10月,我市双档型新农合制度荣获“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奖”。*年11月,卫生部长陈竺到我市考察,充分肯定我市新农合工作,认为我市新农合工作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二、我市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市从*年开始试点推行新农合制度,当年全市共有50%的镇(街)参与试点。*年全面铺开,全市所有镇(街)、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年,全面推行资金县级统筹的新农合制度,并同步推行资金市级统筹的农村居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年实行分档制,科学设置新农合A、B档,实行分档筹资、分档补偿,两档均为县级统筹。*年再进一步改革,设置1、2档两个独立的档次。*年筹资标准为1档62元/年·人,其中农民个人交费10元/年·人,各级财政补助52元(中央2元、省35元、市县15元);2档67元/年·人,其中农民个人交费15元/年·人,各级财政补助52元。在全面推进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我市不断提高补偿比例和补偿上限,完善资金管理,加快补偿办理速度,处处为民着想,使我市新农合制度稳步健康发展,为切实缓解农民治大病困难提供了有力保障。*—*年,我市新农合参合率从32.9%提高到99.5%,最高补偿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5万元,历年累计共206237人次获得新农合住院补偿,总金额26289.09万元。全市参加*年度新农合的农民达190.98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我市推行新农合制度的主要做法
我市新农合工作能取得这样良好的工作局面,关键是我市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组织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参合群众利益为重,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时时心系群众,处处为民着想,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利民、惠民、便民的新农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创新促发展、促提高。
(一)积极探索实施新农合制度,建立全市统一运行机制。从*年7月1日起,我市在各县(市、区)全面实施县级统筹的新农合制度。为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实行全市一盘棋,制定了《*市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年修改为《*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市新农合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宣传发动和缴费时间、统一起止时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补偿标准。
(二)建立分档补偿机制,让农民自主选择参合档次。我市从*年开始探索建立分档缴费、分档补偿制度,让农民群众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不同档次缴费参合。具体是A档年缴费10元/人,可获得最高2000元补偿;B档则在参加A档的基础上多交5元/人,可再获得最高10000元补偿,总额为12000元。*年起改为设置1、2档两个独立档次,参加1档的年缴费10元/人,参加2档的年缴费15元/人,1档最高补偿提高到1万元,2档最高补偿提高到5万元。
(三)建立即时补偿机制,让参合群众得到及时便捷的赔付。我市刚开始推行新农合时,参合群众患病住院需自己先缴纳所有住院费用,出院后再到户籍所在地办理补偿手续。由于补偿审批环节较多,耗时需一个月以上,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年7月,我市在*区开展了新农合即时补偿试点工作,参合对象因病住院,出院时可在就诊医院获得即时补偿。由于手续简便,补偿迅速,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各县(市、区)均推行即时补偿试点工作;*年全市全面实施即时补偿制度,11月份开始使用B/S系统,实行网上审批即时补偿。*年,全市共对24978人次进行了即时补偿,补偿金额2304.9万元。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可操作性较强,大大方便了群众,对帮助困难群众住院治病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四)建立积分制,提高农民连续参合的积极性。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一部分参合群众认为自己及家人身体很好,得不到实惠,而不愿积极参合。为提高农民参合意识,我市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参合农民的受惠面,如全市全免县、镇级医院门诊挂号费,*年全市有47.85万人次受惠,受惠面29.2%,*年全市有81.58万人次受惠,受惠面47.4%;对普通病床床位费、B超、心电图、X光、常规检查等项目收费*区优惠50%、*市优惠30%;*县免费为参加了新农合但未享受住院补偿的农民开展常规体检等等。在此基础上,*年我市制定了积分制,按积分额确定补偿比例。具体办法为:连续参加新农合3-5年的,补偿比例提高2%;连续参加6年及以上的,补偿比例提高5%。*年,全市从积分制受惠的群众达2900人次,受惠金额26.45万元。积分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民连续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使新农合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立保障水平正常增长机制,使参合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对看病住院的保障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此,我市始终坚持以保大病为主的原则,结合我市经济增长和上级补助增加的情况,在保证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建立保障水平正常增长机制。一是保持保障起点和农民缴费长期稳定不变。我市新农合保障起赔线一直实行“0”起点,农民参合交费标准一直实行1(A)档10元/人/年,2(B)档15元/人/年。二是补偿比例和最高限额逐步提高。*年试点时,补偿比例为30%,封顶为1500元;*年实施县级统筹后,补偿比例提高到50%,封顶线提高到A档2000元、B档12000元;*年,补偿比例保持50%,封顶线1档提高到1万元、2档提高到5万元。*年起,在镇级卫生院住院治病,补偿比例将提高到60%;中医药费用占住院医疗总费用30%以上的,中医药部分的补偿比例将提高10%。三是补偿范围逐步扩大。从*年起,我们将把《关于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的16种疾病的大额门诊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随着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群众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年,全市有74943人次获得新农合住院补偿,总金额9954.56万元,其中获3万元以上大额补偿的5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2.1%、35.6%和82.1%。
(六)建立财政保障机制,确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新农合工作作为一项造福群众的民心工程,仅靠群众的参与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虽然我市是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财政都比较困难,但我们对新农合的财政补助资金、宣传发动经费和合医办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建立了全市统一、县级统筹的财政补助机制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年,全市落实财政补助资金2374.6万元,人均14.49元;*年,全市落实2583.98万元,人均15元。
(七)建立新农合救助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为解决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我市从*年起全面建立新农合救助制度。一是由民政部门从民政救助金、卫生部门从新农合救助金中安排资金,资助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参加新农合。*-*年度,共划拨307万元,资助23万多名农民参加新农合。二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从集体资金中出资为困难群众缴费参合。三是通过省、市、县三级划拨专款和社会专项募捐,成立新农合救助基金,对特困群众住院就医进行补助。*—*年,全市共救助3920人次,救助金额703.81万元。
(八)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群众的救命钱,必须将其管好,确保其安全规范运行。为此,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资金管理、监督、审计制度。一是对资金的管理,我们严格按照广东省的有关规定,在县级财政部门开设专户,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管,钱账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二是对资金的使用,每月在镇、村两级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审计部门每年对新农合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这些措施,为新农合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九)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新农合的工作效率。*年,我市*县被定为“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并在*年7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农合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年我市全面开展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区、*市、*县和*县的新农合信息化系统于*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年10月,我市在省内率先启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B/S系统,实现了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平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四、几点体会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得到了一些体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思想认识到位是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关键。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把新农合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开展新农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度创新是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动力。通过分档补偿、积分制、即时补偿、提高补偿比例和上限等一系列措施,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好处,引导、激励农民自觉参合,使新农合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三是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办理补偿工作,补偿标准更统一,减少了人为差异;网上即时补偿进一步加快了补偿进程,大大方便了群众。四是部门配合到位,是推行新农合制度的有力保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部门的作用,各方面协调联动,才能使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得到较好的实施。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市新农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参合群众利益为重,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度,继续强化和落实相关措施,使我市新农合工作更扎实、更健康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