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业园发展进度工作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工业园发展进度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工业园发展进度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主攻工业、决战园区”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不断克服园区体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显示了园区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截止6月底,园区新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资产投入项目4个,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

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22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3%;实际上交税金完成3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3%;基础设施投入完成1607.4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823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特点

一是项目落户快。截止6月底,园区共有企业18个,其中在建项目4个,今年落户项目4个。二是企业开工率高。园区企业在建项目均已开工,新项目开工率达100%。三是企业升级快。全市重点龙头企业之一的青去地板公司,今年上半年追加投资近300余万元,新引进了一条生产线;新安实业公司近期拟扩大生产规模,启动二期技改项目,预计年增加税利近100万元。三是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本县高阜镇、鹤城镇分别规划了3000亩和500亩土地,创建了2个工业板块,目前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

二、突出的工作亮点

亮点一:高位推动,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县委、县政府将工业园区作为县域发展的主战场和主抓手,对园区建设和发展从制度、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和支持,并成立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到园区进行现场办公,随时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高位推动。

亮点二:体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活力。结合园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省内外发达地区先进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采取“授派结合,以授为主”的模式对园区进行充分授权,实现入园企业“不出园区门,可办所有事”,确保园区相对封闭运行。目前,园区授权和派驻工作进展顺利。同时,进一步创新园区工作模式,把园区建设成急事快办,特事特办的“经济特区”,提高园区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亮点三:异地建园,创新园区发展模式。为解决我县本地建园投资成本高、劳力资源匮乏及引进人才难等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走“借船出海、异地办园”路子,率先在市金巢开发区创办了()千亩工业园,同时,为克服财力紧张的困境,采取市场运作办法,规划部分商业用地,将园区基础设施与其一道作为开发项目进行招投标,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零成本”。即财政不出资,由客商整体开发工业园“七通一平”。到目前,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入园企业达10家,正常投产企业2家,园区土地全部填满。

三、园区主导产业

县工业园区“一园两带”已逐步形成各自特色:工业园初步形成以珍展鞋业为主的服装鞋业,高阜工业板块以青云竹地板、鑫桥木业为主的木竹精深加工业,鹤城工业板块以华谊食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园区已落户重大项目有:

(1)珍展鞋业有限公司,总投资750万美金,由台湾客商陈志学创办。现已完成“三通一平”,围墙修好,厂房打好基础。

(2)东方管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由新加坡客商陈锦仁创办,现主厂房已建成,围墙已修好,办公楼打好基础,8月份可望正式投产。

(3)腾龙油脂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由客商易中华创办,现“三通一平”已完成,围墙已修150多米,厂房基础做好,办公楼已建一层。

(4)县升华新云峰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由市客商姚悦伟创办,目前新厂址的“三通一平”工程即将竣工,正进行围墙修建。

(5)江西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由南昌客商创办,现完成土地平整,图纸已设计好。

(6)整体开发高阜工业园,由浙江客商马鹰创办,现规划已设计好,正在进行土地平整;

(7)开发建设鹤城工业带和()工业园创业园,由福建客商陈振兴创办,已签订合同,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正在洽谈的重大项目项目有:

(1)浙江客商投资建设铜制加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预计年实现税收近2000万元。

(2)台湾客商投资阿妈妮牛仔库系列,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体制问题。需理顺()工业园区财税征管体制,使()工业园产业的财税收入返还给我县;

二是用地问题。主要是随着工业园区土地的填满,今后的园区项目建设面临用地紧张问题,亟待解决。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县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新园区发展路子,力促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1、加大投入,加快园区开发步伐。围绕“一园两区”发展目标,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工业园今年内确保全面填满剩余土地,同时,督促落户企业加快建设,实现建设目标,把工业园建设成以纺织、制鞋等为主制造、加工基地。高阜工业区力争年内完成一期500亩土地开发建设,使高阜工业区建设成为木竹精深加工基地和浙商特色工业

园。鹤城工业区逐步理顺管理体制,由园区统一管理与服务,把鹤城工业区建设成为食品、矿产加工为主加工基地。

2、突出重点,加快园区项目建设。一方面,认真落实洽谈项目。建立洽谈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调度,强化责任,使洽谈项目成为签约项目项目,签约项目成为投产项目。另一方面,加快签约项目早日投产。突出抓好珍展鞋业、升华云峰、华晨食品、东方管业、腾龙油脂、绿色实业等6个5000万元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五个一”服务,确保项目如期投产。第三,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重点抓好青云地板、华谊食品、新安实业、鑫桥林业等已投产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优化服务,改善园区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园区服务功能,基本实现园区内事务由管委会负责的封闭运行模式。

二是实施帮扶策略,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园区主要领导任组长,每人联系一个企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问题和困难。

三是推行项目责任制,对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落实人员跟踪服务,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并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项目早投产、早竣工、早见效。

某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发表文章全站搜索收藏本文QQ书签百度收藏

区位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15.5万亩,交通发达,是市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优势,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线,培育和发展了一些区域性特色农业,不断开发优势产品、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全面

推进科教兴农战略,不断探索新的农业运行机制,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区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将2008年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如下一、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努力提高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努力提高养殖业比重;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努力提高优质品种比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发展沼气池,建设“生态家园”

沼气池的建设,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还对畜禽粪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彻底从环境、基地、加工、品牌四个方面实施“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在前三年8966口沼气池的基础上,今年拟建2800口,目前已建1500余。

(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整体效益

发展种植业,突出特色抓高效。各镇在现有基础上大力推广高效栽培新技术,继续扩大无污染绿色蔬菜面积,扩大温棚瓜菜、辣椒、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以及反季节蔬菜、优质花椒基地、优质折耳根基地、优质稻基地和大型花木繁殖基地等,现有基地面积7920公顷,果蔬优质稻种植面积在耕地面积中的比重由48%增至85%,常规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三)今年发展了一批名、特、优、新、精品农业。主要是:

1、葡萄:金鼎镇银江村200余亩、海龙镇温泉村150亩、巷口镇云台村80亩,南关镇金华、南山100亩、长征镇新明村50亩、长征镇黑塘子果园。白香蕉葡萄以株作式栽培,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

2、梨:在新蒲镇新蒲村发展250亩,,以砂梨系湘南、黄花为主栽品种,预计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

3、草莓:栽培面积1000亩左右,采用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栽培品种较杂,主产地为忠庄镇勤乐村(700亩左右),海龙镇贡米村(200-300亩),亩产400--500公斤,售价5.0—6.0元/公斤,主销本地市场。

4、杨梅:在前几年300亩的基础上,今年在长征镇黑塘子果园栽培150亩,品种为东魁、荸荠,亩产可达亩产1000公斤左右。

6、蔬菜:

一是海龙镇贡米村700亩大葱生产基地:(该业主现在深溪镇大窝村发展了50亩大葱生产)。

二是巷口中山村600亩青花菜生产基地:以青花菜生产为主,间作叶菜类蔬菜,亩产800公斤左右,主为天阳公司订单蔬菜。

三是新蒲镇文武村3000亩莲藕生产基地:主栽品种为鄂莲五号、武浙二号,亩产2000—2500公斤。

四是金鼎镇压器莲池村180亩苦瓜生产基地,目前主栽花菜、窝笋、西葫芦等。

五是海龙、金鼎山镇的5000亩折耳根标准化生产基地。

六是巷口镇、新蒲镇5000亩优质辣椒基地。

另外新蒲镇今年发展成为我区(10000亩左右)常规蔬菜生产主产地,主在新蒲、中桥、文武村;今年全区发展辣椒生产8000余亩,主栽品种为单身理想,此为鲜、干两用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可产干椒300-350公斤。这些新特农产品的生产,瞄准市场,逐步扩大其种植面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之路。

(五)大力发展城效型农业及观光农业。由于我区的特殊地理优势,因此区政府确定把我区农业旅游作为城市的一个产业来抓,近年来发展了以海龙、金鼎山镇为主的观光农业带,以城效型农业为基础,使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我区的农业资源,改变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到2008年4月止,我区已建成以巷口、金鼎、海龙、新蒲及忠庄镇为主的旅游观光点5个。

三、采取的措施及做法

(一)切实转变观念,优化投资,各级各部门转变了观念,为项目实施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优惠的政策,提供良好的服务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培养了一批上规模、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同时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全面推动我区农业的发展,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新品种引进等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构建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了民间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网络是商品经济的神经系统,发展农业商品经济信息服务不仅要跟得上,而且必须先行一步,鉴于我区农民对信息需求的紧迫性,半年来建立和完善了一些基础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便于农民对信息作出及时的收集、筛选、评价和发送,增强农民生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产者与市场的有机联系。各镇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如养鸡协会、种菜协会、苗木协会。

(三)扶持产业,做强做大,以带动各种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区的蔬菜、林果等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的问题是:规模不大,品位一般,知名度不高,加上扶持龙头企业的力度不大,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因此,从去年底开始我区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四)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建立现代农业必须抓好标准化生产,初步制定了相关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通过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结合农业实际来培育品牌,用质量提升竞争力,使农产品质量实现新的飞跃。下一步要完善农业标准化供种、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促使全区农业走上精细化、规模化、科技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五)多方融资,确保规划实施。抢抓机遇,编制项目,争取国家的投入。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贵州省建设生态农牧业大省的良好机遇,结合我区实际,半年来我区认真编制了各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争取上级的投入,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产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财政扶贫等资金捆绑投入我区农牧业的发展。同时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雄厚的资金发展畜牧业。

一方面搞好了小额扶贫贷款。

二是让群众采取联户担保,分期发放等形式进行贷款。

三是鼓励有还贷能力、信誉好的种植业大户、养殖户加大贷款投入力度,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高种养效益。

四是鼓励社会有识人士投入资金发展我区的种养业,半年来共计投入民间资金865万元。

四、存在问题

(一)粮食商品率低,经济效益较差。

目前我区农民种粮主要满足农户自身的需要,而用于市场商品的较少,且由于没有品牌,导致价格低,与品牌稻相比,价格存在2-3倍的差别。

(二)农业纯收入增长缓慢。

从近三年农民的纯收入看,2005年为3114元,2006年为3387元,2007年为3824元,纯收入在全市处于前列,但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三)农业科技含量偏低。

(四)农户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

(五)几大产业中中药材基本没有发展,只有农民零星地种植了少量面积。

(六)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五、下步工作打算

第一,抓龙头,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的拉动力。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抓好一个龙头,就会带起一个系列;建起一批龙头,就会带起一片基地。

第二,抓基地,夯实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有了龙头,还必须建好基地,这样才能为龙头企业均衡供应大批量的优质原料,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我区应按照龙头企业需要什么,附近基地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原则,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企业车间式基地,订单式基地,大户、合作社连接下的规模化基地等,密切加工企业与农民的关系,靠加工企业的能力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另外,为了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关系,促进基地建设健康发展,对龙头与基地农户全面推行了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龙头和基地的双向约束,使双方真正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了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抓市场,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的地方,都是开拓市场比较成功的地方。实践证明,市场也是龙头,开辟好一个市场就能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象县虾子镇辣椒市场,年交易量5000多万斤,交易额2亿多元,带起了1.6万亩的辣椒基地和3000多个贩运加工户。

第四,抓科技,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农业能否再上新台阶,最终要靠科技。从种子繁育、种植,到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农产品优质化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重点要抓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几年来,我区先后引进蔬菜良种40多个。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广方式的不断创新,服务功能的不断健全,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第五,抓中介,架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为了切实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拉长、拉紧产业化链条,使农民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入市场,达到农民、企业、政府都满意的目的。我们要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了以合作社为主的各种中介组织。依靠中介组织,把龙头企业和农户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增强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度,以此推进产业化升级。在中介组织的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兴办专业合作社。

二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兴办合作社。

三是发展各类学会、协会。

四是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注重发挥经纪人的中介作用,把市场与农户联结起来。

第六,抓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户加快调整。

二是搞好土地流转。为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土地问题,特别在土地互换、转包、出租、反租倒包等形式,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为农业结构调整留出了宽裕的空间。

三是要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四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搞好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