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汇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汇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县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汇报

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十二五”发展的规划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强县、城乡一体、生态名县、民生优先”战略,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的山区发展之路,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年我县社会发展主要成效及特点

(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58元,分别增长12.9%和1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8.4亿元,同比增长17.7%,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农超对接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推行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62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2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07人,实现创业培训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有效控制在4.0%以内。在全省率先实施山区乡镇“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集片管理,社区、村创建率均达100%。在全省首创“灵活就业互助社”,组建37个“互助社”,43家企业通过互助社缓解了季节性用工短缺问题,2118名闲散劳动力实现了灵活就业。

社保救助全面进步。以“五费合征”为平,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努力实现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全年实现新增企业养老保险14574人,医疗保险12862人,失业保险8299人,工伤保险8729人,生育保险17362人,城乡居保19325人。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低保金1076万元,对1102人实施医疗救助,为369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安)养,为301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二)公共服务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年全县科技经费投入总额2.8亿元。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效,成功举办第三届科技人才周,成立了县校地合作联盟中心,与北大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项目申报力度加强,全年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9项,争取扶持资金306万元。公共服务平建设取得突破,省产业用布及橡胶制品质量检验中心落户,汽车用品产业省级标准化项目通过验收。

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教育均衡扎实推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教育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始丰街道中心小学全面建成,职业中专二期工程、成职技校新校区和平桥镇中学教学楼工程投入使用,特教中心综合楼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年高考重点率和上重点线万人比均居全市第一。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9%。在全省率先实施精神病人免费治疗,启动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体检率达63.1%。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启建设,新城妇保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建设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干漆夹苎技艺确定为向国家申报世界非遗项目,“刘阮传说”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大舞》文化推介交流系列演出成功举办,文化走亲·庆祝建党9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等成功上演。“文化三下乡”活动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县新图书馆建设前期工作已启动,全县已建成农家书屋200家。

(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规划基本形成,农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农民住房改造235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261户,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65亩;改善农民安全饮用水条件4.77万人;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邮政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完成54个新农村电气化改造,顺利通过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考评验收;完成农民素质培训6774人,转移就业2674人;大力扶持农家乐发展,全年农家乐游客达193.6万人次,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

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小县大城”战略规划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完成初步方案。城区功能逐步完善,三茅溪(寒山桥至清溪段)游步道、小法溪综合治理一期、新水厂二期综合池主体工程等相继完工,金盘大桥、红石梁广场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优化道路断面,部分路段实行单向通行,加快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320个。新城建设稳步推进,经济适用房(二期)、县民兵训练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拓展。62省道、104国道改建工程加快推进,60省道改建工程完成批复。大力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农村客运网络已形成。双塘水厂开工建设,完成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及赭溪截污工程建设,平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土建工程完工并带水调试,铺设城乡污水管网28公里。完成管道燃气场站建设,发展燃气用户近万户。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秩序更趋稳定。

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斐然。大力实施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加大始丰溪保护力度,取缔非法采砂制砂点7处。深入推进“森林”建设,新建森林板块148平方米,城区扩绿25万平方米。重金属行业整治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创建和谐生态村65个,8个乡镇(街道)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

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强化社会服务,“三中心”和“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扎实推进,“微·”公务平投入使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基本建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成立县联合接访中心,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妥善处置企业经营危机,帮扶企业共度难关。狠抓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我县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近年来,全县各级政府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客观条件所限仍有一些民生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较低。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紧缺,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学前教育发展步伐亟待加快。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仍滞后于群众需求。三级医疗保健网络薄弱,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卫生信息化系统进展缓慢,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较弱,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三是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年我县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达16.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一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仍需加快。

一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当前美丽乡村、村庄整治、农房改造等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我县财政支持力度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建设资金筹措难问题相当突出。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群众观念尚未转变,存在重建轻管,重眼前轻长远思想等原因,造成保洁机制等长效管理机制难建立、难落实。二是城乡面貌亟待改善。当前我县城市化滞后、半城市化问题突出,低小散乱现象严重,尤其是溪头区块拆迁改造、胡塘殿断头路贯通、城市内涝、城区交通拥堵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城乡“两违”现象愈演愈烈,并呈蔓延之势,严重制约整个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了我县“小县大城”建设和城市的转型。

(三)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融资、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权益维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较为突出,导致了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加。二是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增多。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外来人口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管理,降低外来人口犯罪的难度较大。三是基层基础层面仍然薄弱。突出表现在镇、村级综治机构规范化建设程度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上下联动渠道不畅,信息迟报、漏报现象较多,基层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我县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会发展涉及面广,涵盖内容丰富,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我县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突出民生保障,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抓好民生事业,让群众生活更为幸福。以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县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协调发展职业、特教、成人、民办等各类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优化校网布局。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优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巩固扩大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为目标,强化基层基础,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面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实施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倡导全民慈善,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争成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人员的住房困难。

推动文化发展,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不断挖掘、传承、创新、提升山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教育群众、引导社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项目,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抓紧启动山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实施一批传承山文化项目,加快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可观可感的文化产业亮点,努力打造文化强县。

优化生态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加健康。围绕生态名县战略,实施“811”生态文明行动,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整治,确保今年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按照环保部技术评估反馈意见,在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基础设施、绿色社区等方面加强整改完善,提升城乡生态建设水平。以增点、延线、扩面为抓手,加强城区沿路、环城绿色长廊建设,沿溪打造绿带、绿地、绿景,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努力建设“森林”。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整治力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启动坡塘医化园区搬迁工作,确保2013年完成搬迁,让广大群众居住环境更舒适、生活环境更美好。

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生活更加安全。深化“平安”建设,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完善维稳大调解体系建设,发挥县联合接访中心作用,开展下访、约访活动,化解信访积案,抓好企业经营危机处置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校园安保等工作,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监测及准入制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加大民生投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民生支出,确保各项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继续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积极引导公共教育资源面向农村、面向职业教育、面向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投入的普惠性;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完善基层卫生医疗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财政补助资金,积极推动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加大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土地出让总额的2%用于廉租房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好就业、再就业扶持。

(二)突出城乡统筹,加快构筑品质县城。

以“小县大城”规划为统领,推进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主城区亲山临水、六水穿城的优势,做好沿溪沿路开发文章,启动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飞鹤公园、始丰湖公园,完成城东湖公园设计方案;全力推进溪头区块拆迁改造,启动中山东路改造保护工程,抓好红石梁广场、秀园小区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老城整体形象。启动入城口改造,实施县行政中心东边区块拆迁改造,抓好云锦路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演茅、大户丁安置房回建工作,贯通胡塘殿断头路,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县委党校迁建等项目,不断丰满新城形象。以打造城市副中心理念,加快平桥、白鹤、坦头三个中心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和人口集聚。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世界银行贷款申请力度,进一步做好各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集中力量打好新农村建设资金“组合拳”,争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启动建设10个精品村和特色村。扎实推进和谐生态村创建活动,争取建成140个初级型和谐生态村。抓好农房改造工作,大力推进中心村和国省道沿线行政村改造。加快下山移民进度,力争完成下山移民1400人。深化清洁家园活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保洁体系。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对外畅通、对内循环”的要求,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确保62省道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统筹推进104国道、60省道改建工程,做好杭绍高速公路段、203省道段、县城至临海清水坑段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农村联网公路项目,加强通村公路养护。抓好220千伏山岸变电所工程建设,推进九龙抽水蓄能电站、山风电场二期、大雷山风电场、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切实保障全县人民饮用水安全。

(三)突出改革创新,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探索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面完成三年医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做好基本药物、乡镇卫生院管理机制、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等医改后续工作,深化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机制,引导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

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中心镇扶持政策,加大中心镇扶持培育力度。在完善“一室三中心”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就业保障、土地开发储备和应急维稳等五大公共服务中心。通过进一步强镇扩权、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和要素保障体制等改革,加快产业人口在三大中心镇区域的集聚,提升中心镇在我县“小县大城”城市功能完善方面的独特地位。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迁移政策,促进人口向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集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继续实施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并为农村居民免费保险住房。

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领域的政策支撑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投资社会事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支持力度大、贡献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强化并创新BOT、BT等融资模式,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市场主体承担的公益性服务,建立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成本加社会平均利润”原则,合理确定政府购买价格,促进民间资本在社会事业领域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