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防汛抗旱工作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防汛抗旱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防汛抗旱工作报告

一、水旱灾害情况

前旱后涝、旱涝兼有、旱涝交错、汛情稀遇,是我市今年水旱灾害的基本特点。

一是遭受了严重旱情。1—6月我市降雨偏少,平均降水233毫米,比历史同期(340毫米)偏少近31%。去年冬季以来,郧西降水少排历史同期第一位,郧县排历史同期第二位。6月上、中旬,三次弱降水平均降雨量仅10.2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9成,北部偏少9.7成,且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13日郧县最高气温达到40.20C,导致旱情加速发展,呈蔓延态势。全市有180余条河流溪沟断流,30座小库、500多口塘堰干涸。全市部分乡镇饮用水源、水量日趋紧张,少数乡镇吃水水量达预警程度,群众生活、农业生产用水供求矛盾突出。全市共有23.8万人、13.7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部分乡镇、移民集中安置点、学校出现供水危机。全市农作物总面积496万亩(含果茶),受旱总面积348万亩(占总面积的70%),受灾327万亩,成灾176万亩,绝收26万亩。因旱全市受灾人口6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

二是遭受了多次暴雨洪涝灾害。今年1—10月全市总降雨量682毫米,与历史同期(780毫米)偏少98毫米,偏少12%,且降雨时空分布十分不均。汛期共出现9次较大降雨过程(7月4次,8月4次,9月1次),降雨量约567毫米,比历史同期(640毫米)偏少73毫米,偏少11%。特别是“8.05”超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并呈现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雨量大。本次暴雨过程雨量有3站超500毫米,6站超400毫米,10站超300毫米,22站超200毫米,72站超100毫米,129站超50毫米。其中,盐池河黄草坡570毫米,大岭坡561毫米,盐池河镇524毫米;根据省、市水文部门计量点计量,房县沙河乡佘家河计量点累计雨量达791.5毫米,24小时降雨686.5毫米(超500年一遇)。二是强度大。降雨区域内,有24站出现1小时40毫米以上的降水,10站出现1小时50毫米以上的降水,1小时最大雨量达85.7毫米(盐池河大岭坡,5日23~24时)。三是持续时间长。强降水从8月4日19时开始至6日14时基本结束,持续时间长达35小时。四是地域集中。本次暴雨强降水主要位于丹江口市南部、房县东北部、郧县南部、城区等地,强降水中心位于丹江口市南部、房县东北部。暴雨洪水及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坏。

三是汉江出现了两次汛情。由于汉江上游突降暴雨,9月1日下午19时安康水库水位由315.98米迅速攀升至3日早晨8时327.14米(超汛限水位2.14米),水位上涨11.16米,库容增加7.31亿立方米,入库最大峰值15431m3/s,最大出库7496m3/s,9月2日下午19时,汉江白河站实测最大流量7890m3/s。9月8日安康水库水位324.53米,入库流量9211m3/s,出库流量7827m3/s,晚22时,汉江白河站实测最大流量9200m3/s,水位182.15米。由于预报预警及时,沿江乡镇干群严密布防,汉江洪峰从我市过境时未造成洪涝灾害损失。

汛期,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市80多个乡镇28万户10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9.25亿元。全市因灾死亡17人,失踪1人。房屋倒塌6091户15228间,房屋受损12000户31250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25万人。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冲毁渠道635公里、堤岸368公里、饮水管道356公里,水毁农田12.3万亩,损毁灌溉设施923处,损毁塘堰536座,损伤小水库33座,因灾造成饮水工程359处18.36万人饮水困难;冲毁路面1128公里,桥梁、涵洞536处;供电中断284条次;移动、电信光纤及设施等损毁严重,一度造成长达15小时通讯瘫痪。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3万亩,成灾62.2万亩,绝收27.82万亩;33个林场严重受灾;畜牧受灾场户18000多户,圈舍倒损63000余平方米,因灾死亡大牲畜6040头,种畜禽场倒塌损毁39个,种畜禽死亡20000余头(只)。渔业受灾面积达9万亩,占放养面积近50%。工矿企业损失严重,175家工矿企业厂房进水,设备被淹,产品被冲。

二、防汛抗旱工作

针对水旱灾害严峻态势,我们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通过督办检查、落实责任、完善预案、加强指挥、科学调度、协同配合等全方位措施,将防汛抗旱抗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周密部署,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全面及早部署。2月中旬,全市水利局长会议就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做了详细部署。3月以来,市、县防办组织开展了防汛检查,及时通报了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了整改督办的重点。市防办组织了天气会商,对汛期天气趋势预测分析。举办了全市乡镇级防汛指挥人员和县级防办业务骨干防汛抗旱知识培训班。随同国家防办赴陕西省安康市调研鄂陕汉江防汛事宜。5月上旬,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参会领导、人员之多,历史未有。

二是细化责任落实。根据干部人事变动的情况,市、县、乡镇对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下发了文件。落实了水库、堤防、电站工程防汛六种责任人。针对防汛检查中发现的防汛隐患和薄弱环节,下发了限时整改通知,明确了除险责任人和督办责任人。细化和完善了防汛带班、值班制度和防汛职责。

三是狠抓工程整险。去年汛后,结合“三万”活动,各地大力开展了以塘堰整治、农村饮水安全、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整治、灌区建设、水保治理、水毁恢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工程防灾能力。全市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呈现出投资多于往年、质量高于往年、进度好于往年的良好态势,超额完成农建计划。

四是完善预案修订。各地修订完善细化了各类防汛抗旱预案,为应急管理提供支撑。市防办于汛前对潘口、龙背湾、等重点电站工程的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了审查批复,县级防办也相应开展了预案审批工作。涉水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工作有序开展,逐步规范。

五是提高基础保障。对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进行了补充,对防汛抢险人员进行了调整并开展演练,市级财政安排专款50万元购置了卫星海事电话、冲锋舟、应急照明设备、大功率喇叭等防汛应急装备。军民联防深入加强,军分区、武警支队先后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水上应急救援演练。对防汛视频会议系统提档升级、推进了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防汛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

六是强化水利执法。进一步落实了行政首长采砂管理负责制,加强了监察、公安、水利等部门的配合,编制完善了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开展了汛前水利工程综合执法大检查,狠抓了依法清障。

(二)主动应对,做好防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及时派出四大家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分赴重灾区指挥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慰问安抚灾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紧急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抗旱救灾之中,做到部署超前、指挥靠前、责任到位、措施有力,夺取了防汛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特别是“8.0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应急处置到位,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了灾害损失。

一是大员上阵,周密部署,靠前指挥。面对汛情灾情,市委、市政府、市防指领导迅速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赶赴防汛抢险一线,靠前指挥,统一调度。“8.05”特大暴雨期间,市委书记周霁亲自主持防指会商会3次,对防汛救灾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并对抢险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8月5日上午,周霁书记在主持防汛会商后,立即深入东风公司8万辆基地、神定河夏家店河段、马家河刘湾新村河段、汉十高速路许家棚平面交汇点等重点部位察看汛情,部署防汛工作;8月6日凌晨1点多,在降雨强度逐步加大的关键时刻,周霁书记冒雨赶赴防汛办坐阵指挥,加强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随后,冒雨深入到茅箭区、经济开发区等重灾区指导抗灾救灾,与基层干部一道组织群众安全转移;上午,奔赴丹江口市重灾区查看灾情,检点水库工程运行情况;下午,赶往张湾区西沟乡、郧县鲍峡镇等地查看灾情。8月8日上午,周霁书记再次在市防汛办主持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抗灾救灾现场办公会精神,并对抗灾自救、群众生活安排和灾后重建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迅速派出4个抗灾救灾指导组,分别由市领导董卫民、陈家义、王洪山、罗金昌任组长,赶赴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房县,郧县、张湾区,茅箭区、经济开发区等重灾片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二是军民携手,干群一心,合力抢险。灾情发生后,驻堰部队、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和公安干警积极参战,始终冲锋在最前线,携手灾区群众抗御洪水侵袭,解救被困群众,清除行洪障碍,抢修水毁设施,抢运救灾物资。重灾区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受灾群众同心协力、并肩作战。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亲临一线指挥抗灾救灾,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基层领导干部恪尽职守,坚守一线指挥调度;广大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积极抢险救灾和帮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市直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把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倾力支持。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加强监测预报,有效提供技术保障;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单位全力以赴抢修水毁设施;商务、物价、工商、城管部门全面做好调集物资、稳定物价、保障供应、市场监管等工作;医疗卫生部门迅速深入灾区开展防疫治病;民政、财政部门及时核查灾情,下拨救灾物资和款项;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和抢险救灾动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形成了战胜洪魔的强大合力。

三是预测准确,预警及时,应对得当。市防办先后组织召开11次防汛抗旱会商会,科学研判,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在“8.05”特大暴雨过程中,气象、水文等部门密切跟踪天气变化趋势,加强监测、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先后及时暴雨预警信号5次,《专题气象服务材料》6份,雨情短信10余次。市防汛办加强对雨情、汛情、水情、灾情的会商,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处置措施。汛情险情发生后,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时通报汛期险情发展变化情况,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指挥部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指挥。8月5日12时,市防汛办根据《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8月6日10时提升为三级应急响应。科学准确的预测预报,有效有力有序的应对措施,为疏散转移群众,与洪魔赛跑争取了时间。灾后2—3小时,灾区转移群众达6万人,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是值守严密,纪律严明,尽职尽责。入汛以来,各地防办及防指成员单位加强了值班值守,实行领导带班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8.05”洪涝灾害险情发生后,市、县(市区)领导坐镇防办指挥,各县市区防汛值班全部在岗在位,并办加派了值班人员;各级政府值班室实行双岗制,保证了防汛指挥高效运转,保证了各类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同时,进一步严肃了抗灾救灾纪律,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令行禁止,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干部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特别是在降雨强度不断增大的紧要关头和危急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重点部位和地段查险排险,逐户通知和疏散群众,通宵达旦,毫不懈怠,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供电公司李琼等三位职工在抗洪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被追认烈士等荣誉称号。丹江口市六里坪派出所所长刘斌冒着生命危险强渡洪流,为被困人员送去“救命绳索”,帮助被困人员成功脱险,被评为“最美警察”。

五是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爱心奉献。全市上下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以实际行动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全市共接收捐赠款物合计3961万元,其中,省总工会捐款100万元,东风公司捐款200万元,新疆农五师86团捐款11万元。如8月10日上午,茅箭区在赛武当广场举行“抗洪救灾保发展誓师大会”,现场接受捐赠款物200多万元。8月10日晚,丹江口市在新广场举办救灾捐赠晚会,现场募集资金405万元。

(三)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在抢险救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及时把工作重心调整转入到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上来,并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全力开展抗灾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是全面部署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周霁任指挥长的抗灾救灾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分别由市级领导任组长,全力以赴做好抗灾救灾、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8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抗灾救灾、灾后重建和保民生、保增长、保发展电视电话会议,重灾区村组、社区及乡镇以上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强调当前要把抗灾救灾、灾后重建、保民生保增长保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按照“四转”、“五送”、“六保”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确保年初确定的保民生保增长保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下发了《关于加强联系指导和对口帮扶重灾区抗灾救灾的紧急通知》,实行市级领导分片包点指导、市直部门对口帮扶受灾重点村和企业等重大举措。市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深入联系片区和重灾区,指导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市直175个机关单位组成帮扶工作队,迅速进驻城区重灾村和企业,开展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

二是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市委、市政府把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市财政紧急下拨3000万元资金,支持重灾区安置群众和灾后重建。组织多个专班深入灾区逐房逐户搜救群众,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地质环境加强监测,对受损房屋危险程度进行鉴定,对受影响群众及时组织避险转移。加大对失踪人员的搜寻,妥善安置死亡人员善后事宜。向丹江口市等重灾区紧急发放帐篷1705顶,棉被14175床,单衣9355件,粮食56.32万斤,食用油7.9万斤,蔬菜15.3万斤,方便面19.78万盒,折叠床1130张及饮用水等救灾物资。派出多支医疗防病防疫小分队奔赴重灾一线,接诊群众,开展消杀防疫,保证了灾区无大的疫情疫病发生。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抢修抢建力度。交通、水利、供电、移动、电信等部门派出专班,组织大量人员、设备、机械,投入基础设施抢通恢复重建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抢通了水毁国省干线公路和水毁县乡道路,保证了抢险人员、车辆和救灾物资的运送;抢修恢复中断电力线路,累计恢复8万多用户供电;抢通中断的电信线路及C网基站,2.5万余受影响户全面恢复正常;加快水毁农村饮水设施的恢复,解决了311处16.8万农村居民的临时饮水问题;农业、林业、畜牧等水毁恢复重建进一步加快。

四是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查明灾害损失,摸清底数,积极做好对上汇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等准备工作。卫生部门深入灾区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消毒工作,采集相关水样进行检测;公安部门加强治安巡逻,积极排查处置因灾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疏导灾民情绪,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灾区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口帮扶,组织干部进企业,帮助企业开展厂房清淤、设备检修、货品清理,确保尽快恢复生产;组织农业专家下农村,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抗灾自救。研究出台抗灾救灾各项优惠政策,从金融、税务、工商、保险、供电等部门职能出发,争取上级支持、减免费用,支持重灾工商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

五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在全力做好抗灾自救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汇报灾情,争取省直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8月7日,市委书记周霁亲赴襄阳参加省委、省政府抗灾救灾现场办公会,汇报的灾情,并连夜拜访各省直部门负责人,争取公路、水利、卫生、倒房危房重建和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支持。国家防总、国家民政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部门高度重视灾情,迅速派出多个工作专班深入我市重点受灾乡镇视察灾情、指导救灾,在充分肯定我市防汛救灾的同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省财政厅、水利厅、民政厅、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气象局、电力公司等省直部门紧急向我市下拨救灾资金,调拨救灾物资,省武警总队调动近200名官兵支援我市抢险救援。上级部门的真情帮扶不仅解了我市抗灾救灾的燃眉之急,更极大地提振了我市抗灾救灾的信心和决心。

六是营造抗灾救灾氛围。中央、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派出多支新闻报道组,赶赴灾区一线,报道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动态情况,宣传典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仅“8.0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期间,电视台就出动记者92人,528人次,共播发抗灾救灾报道新闻528条。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重点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极不寻常,值得认真总结、反思、提炼,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

一是防汛保障亟需夯实。从近年来防汛抗旱应急救援的实践来看,特别是今年“8.05”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过程,暴露出我市防汛抗旱应急基础保障能力较弱,尤其是在预警、通讯、专业救援装备方面配备严重不足,在关键时刻影响了应急处置的效果。今后,一方面要加大对上争取支持,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向本级党委政府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防汛基础保障。

二是预案管理亟需加强。预案是应急处置的关键。从实践来看,各级各部门对预案的重视有待加强。表现在预案的覆盖面不够广、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不严格、实效性较差。今后,要在预案的管理上下功夫,预案的覆盖面应进一步扩大,操作性要具体到人到物,一旦确定的程序、制度、规范要严格执行,不打折扣。

三是工程体系亟需完善。在今年的多轮暴雨考验中,已初步建成的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发挥了重要的预警作用,通过群测群防,避险转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非工程措施项目完建后,应积极争取启动山洪沟治理项目,实现由山洪防治项目从非工程措施预警避险,向山洪沟治理工程措施转型,构筑起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辅相成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

四是抗旱能力亟需提升。“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依然是我市水旱灾害的基本特点,去今两年上半年连续发生的严重干旱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对抗旱的问题上不能有松懈和轻视。尽管去年在国家防办、省防办关心支持下,各县市购置了一批抗旱物资设备,个别地方明确了县级抗旱服务组织,但当前我市抗旱队伍弱化、抗旱设备匮乏、抗旱手段单一等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善,抗旱保民生、保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五是水患意识亟需增强。今年“8.05”特大暴雨给我市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灾后反思,特大极值暴雨是主要原因,但人水争地、卡口设障、预警避险转移不力无疑加重加剧了灾害损失。下一步,应对重点防洪工程现状进行复核,卡口设障的要坚决清除,满足防洪标准,新上项目防洪规划应从严审批并严格按批准的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开展水患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警醒意识、防汛指挥人员责任意识、防汛部门参谋意识、防指成员单位联动意识。完善落实防汛抗旱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水旱灾害各类信息,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